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怎样设计导入语和主问题,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去突破重点和难点,这些都是我们老师在上课前备课时要做的准备。换而言之,是预先设计好了的东西。但是,在课堂上,常常会出现一些意外,也就是非预设性问题常常会不期而遇。
碰到这种意外,我们老师们应该正视它,通过引导、解决问题,拨开学生心头的乌云,让学生们感到有趣、新鲜、生动,从而更加乐于学习。
令人难堪的是,由于教师的时常“越位”,在课堂中往往无法保证和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因此,这样的课看似给予了学生发言与选择的权利,但实际上只是假民主、假自由,这样的课也就只是“假主体性课堂”。
就从一则案例来说说自己的看法。一位老师在教读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时,出现了这样的意外。老师要求同学们自由朗读文中描写父亲“背影”的这一段文字,并且问道:“哪位同学来说说最打动你的字、词、句在哪,从中你读出了什么?把你的感受跟大家一起分享。”结果课堂出人意料的沉寂,没有人举手。本来流畅的课堂好像突然遭遇了一块礁石,在这里阻塞了。这时老师就点名起来回答。没有想到的是第一位学生说: “老师,我还没想好。”第二位学生干脆说:“老师,这段文字中好像没有打动我的字词。”这个“反调”一唱,原本沉寂的课堂更加沉闷了。老师继续引导:“哦,是吗?那读这段文字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呢?”结果第三位学生站起来后依然答道:“没什么感受,觉得写的挺平常的,没那么感人。”等到第四位学生时,张口就答道:“因为是朱自清写的,当然是好的喽。”
学生这样回答,这不是捣乱吗?牛头不对马嘴,还给老师出了个难题。怎么办?
这位老师马上使自己冷静下来,再仔细看看这一段文字,的确没有什么强烈的抒情字眼,全是平实的叙述。但是透过朴实的文字去体会其中蕴涵的父子深情,正是她这堂课要达成的一个情感目标。只是没想到这样深深打动我们老师的朴实的文字因为时代的距离,阅历的局限,我们的一部分学生竟然这样难以在情感上引发共鸣。
“平实的文字是不是就不能打动人了?”老师在头脑中快速搜寻能够用平实的语言展示生动画面的例子,她马上想到了前一课学的《阿长与〈山海经〉》,于是提醒学生:“我们刚刚学过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鲁迅的文字也很朴实,里面对长妈妈的描写有没有给你留下印象特别深刻的地方呢?”夏马上举手:“鲁迅对长妈妈睡姿的描写给我印象很深刻,伸开双脚双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因为刚学过,大部分同学不仅记得而且对这个细节印象深刻,下面马上有同学回应。我反问道:“这个‘大’字也很普通,也很平实啊!它为什么给我们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呢?”“它不仅形象地写出了阿长的睡姿,也写出了阿长那种率真、外向的个性”,学生答道。“这么多年过去了,鲁迅先生为什么还能够这么具体地忆起阿长的睡姿呢?”“因为他对阿长怀有深厚的情感。”最后我作总结:“是啊,鲁迅先生正是借用了‘大’这么一个普通的字眼来寄托对阿长的怀念。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个字它就不再普通了。”
片刻之后,又有学生举手了。于是,师生一起很自然地分析了“攀”“倾”等,最后也在和谐而热烈地气氛中结束了这难忘的一课。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这个老师是很机智的。课堂本来是文本、教师、学生三者之间的一个对话场所,需要合理的预设,然而,由于教师和学生对同一文本往往会存在不同的阅读体验,不同的学生对同一文本的反映有时也是多元的。因此,后半节课老师就抓住了转瞬即逝的教学契机,把学生情感的火花点燃了,以平实的文字为载体,一次次地使他们流露了真情感受。尊重学生体验,做平等者的首席,课堂会焕发新的生机。
在谈到走进课堂的时候,于漪老师这样形容——“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我想只要我们能够敢于面对课堂上突如其来的问题,“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妥善的解决,以尊重学生的心理和思维为基础,以师生平等的对话为原则,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目的,那么我想,我们这些平凡的老师也能创造出像于老师一样的课堂。
碰到这种意外,我们老师们应该正视它,通过引导、解决问题,拨开学生心头的乌云,让学生们感到有趣、新鲜、生动,从而更加乐于学习。
令人难堪的是,由于教师的时常“越位”,在课堂中往往无法保证和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因此,这样的课看似给予了学生发言与选择的权利,但实际上只是假民主、假自由,这样的课也就只是“假主体性课堂”。
就从一则案例来说说自己的看法。一位老师在教读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时,出现了这样的意外。老师要求同学们自由朗读文中描写父亲“背影”的这一段文字,并且问道:“哪位同学来说说最打动你的字、词、句在哪,从中你读出了什么?把你的感受跟大家一起分享。”结果课堂出人意料的沉寂,没有人举手。本来流畅的课堂好像突然遭遇了一块礁石,在这里阻塞了。这时老师就点名起来回答。没有想到的是第一位学生说: “老师,我还没想好。”第二位学生干脆说:“老师,这段文字中好像没有打动我的字词。”这个“反调”一唱,原本沉寂的课堂更加沉闷了。老师继续引导:“哦,是吗?那读这段文字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呢?”结果第三位学生站起来后依然答道:“没什么感受,觉得写的挺平常的,没那么感人。”等到第四位学生时,张口就答道:“因为是朱自清写的,当然是好的喽。”
学生这样回答,这不是捣乱吗?牛头不对马嘴,还给老师出了个难题。怎么办?
这位老师马上使自己冷静下来,再仔细看看这一段文字,的确没有什么强烈的抒情字眼,全是平实的叙述。但是透过朴实的文字去体会其中蕴涵的父子深情,正是她这堂课要达成的一个情感目标。只是没想到这样深深打动我们老师的朴实的文字因为时代的距离,阅历的局限,我们的一部分学生竟然这样难以在情感上引发共鸣。
“平实的文字是不是就不能打动人了?”老师在头脑中快速搜寻能够用平实的语言展示生动画面的例子,她马上想到了前一课学的《阿长与〈山海经〉》,于是提醒学生:“我们刚刚学过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鲁迅的文字也很朴实,里面对长妈妈的描写有没有给你留下印象特别深刻的地方呢?”夏马上举手:“鲁迅对长妈妈睡姿的描写给我印象很深刻,伸开双脚双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因为刚学过,大部分同学不仅记得而且对这个细节印象深刻,下面马上有同学回应。我反问道:“这个‘大’字也很普通,也很平实啊!它为什么给我们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呢?”“它不仅形象地写出了阿长的睡姿,也写出了阿长那种率真、外向的个性”,学生答道。“这么多年过去了,鲁迅先生为什么还能够这么具体地忆起阿长的睡姿呢?”“因为他对阿长怀有深厚的情感。”最后我作总结:“是啊,鲁迅先生正是借用了‘大’这么一个普通的字眼来寄托对阿长的怀念。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个字它就不再普通了。”
片刻之后,又有学生举手了。于是,师生一起很自然地分析了“攀”“倾”等,最后也在和谐而热烈地气氛中结束了这难忘的一课。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这个老师是很机智的。课堂本来是文本、教师、学生三者之间的一个对话场所,需要合理的预设,然而,由于教师和学生对同一文本往往会存在不同的阅读体验,不同的学生对同一文本的反映有时也是多元的。因此,后半节课老师就抓住了转瞬即逝的教学契机,把学生情感的火花点燃了,以平实的文字为载体,一次次地使他们流露了真情感受。尊重学生体验,做平等者的首席,课堂会焕发新的生机。
在谈到走进课堂的时候,于漪老师这样形容——“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我想只要我们能够敢于面对课堂上突如其来的问题,“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妥善的解决,以尊重学生的心理和思维为基础,以师生平等的对话为原则,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目的,那么我想,我们这些平凡的老师也能创造出像于老师一样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