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听说课中的教学活动设计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s_li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听说能力是英语五大语言技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人教版教材课例,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学设计等方面,例谈如何在中学英语听说课中开展教学活动设计。
  【关键词】听说课;教学活动设计;英语学习活动观
  【作者简介】李昂(1987.02-),男,汉族,广东珠海人,珠海市教育研究中心,中学一级,硕士,研究方向:中学英语教学。
  听说教学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往往处境尴尬:一方面,大多英语教师都清楚其不可或缺的重要性,但另一方面,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为了挤出更多时间,出于应试考量,简单粗暴地把听说教学“浓缩”成“播放课本MP3 做听力理解题”。这不仅违背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学生应“形成(听、说、读、写语言技能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真实语言交际打基础”(教育部,2012)的要求,更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中学英语教学中应如何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设计听说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言知识,综合锻炼语言技能,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本文以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 2 听说研讨课为例,做深入剖析。
  一、教学内容、目标及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Volunteering and charity,属于人与社会主题语境中的“公益事业与志愿服务”子主题。授课对象为一所普通初中的初二学生,听说能力一般,大多对志愿服务有所了解但缺乏亲身经历。“教学目標是否明确直接影响教学环节的设计以及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陈芳,2006)。根据主题及学情,教师将教学目标设定为:
  1.能听懂歌曲Pray并理解歌词含义;
  2.能表达个人对世界问题的感受;
  3.能阐述志愿服务的积极作用;
  4.能使用本单元语法知识情态动词could给出建议。
  这节课为学生首次与任课老师接触,他们有意愿学习但缺乏勇气发言。如若按照通常做法直接使用 1a-2b中的语篇,不仅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1a中的卡通画也不利于学生在社会真实语境中综合锻炼听说读看写语言技能。因此,授课教师决定基于本单元的主题语境,大胆跳出教材,深度使用生活中的真实语篇——英文歌曲及英文视频。教师选择了学生们熟知的美国青年歌手Justin Bieber的歌曲Pray。选择该曲作为本课的语篇之一,不仅可以活跃现场课堂氛围,自然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与本单元主题完全吻合,可以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主题的认识和培养他们做志愿服务的文化意识。此外,教师从国外一个非营利志愿组织网站下载了题为“I Believe Volunteering Is an Opportunity”的短视频,作为课堂中后阶段的研究语篇。
  二、教学设计及过程分析
  1. 教学思路。围绕上述教学目标,教师确定了以下教学思路:在热身及导入环节,教师做完简单自我介绍后,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单元主题及具体措施,使学生感知主题;在输入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分别深入两个语篇,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在语言知识、文化知识及综合语言技能等方面建构语篇意义;在输出环节,通过个人思考及与组员同伴互动,积极思考问题的解决对策,在主题引领下自然而然地运用本单元的语法知识分享个人感受,并从中聆听学习他人做法得到熏陶,最终形成对生活中志愿者行动的认可与行动渴望,实现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与学习能力的培养。
  2. 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首先做简单的自我介绍,并提到自己长期做志愿者过程中认识了好朋友的美好经历。随后请学生用一句话谈谈Volunteering的含义。教师特别引导学生关注做志愿服务只付出、不索取回报的特点。随后教师请全班做头脑风暴,谈谈有哪些方式可以帮助到别人。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提示下作答,教师在黑板上快速记录,并请学生总结分类:①时间维度short-term help (money, food, service...); long-term help (training, jobs, non-profit companies...);②地点维度at home (online service, donate/raise money...); on-the-spot (clean the street, help old people...); ③有形无形tangible (wash old people’s feet...); intangible (give care, love, suggestions...)等。
  [教学分析]
  教师通过分享个人的志愿者经历快速拉进了与学生的距离,切入主题。教师应准确把握学生的已知与未知知识,根据他们对知识的熟悉程度设计教学步骤与教师话语(程晓堂,2009)。因此,在导入环节,教师考虑到学生已经对主题有一定了解,但对将要学习的语篇不熟悉,利用问题使学生明确志愿服务的含义,引发学生思考帮助他人的不同方式并分类,锻炼了学生多维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2)歌曲赏析与学生活动。教师通过国内外不同民族祈祷的真实图片解释pray的含义。请学生欣赏歌曲并在学案的歌词里补上7个难度不大但反复出现或最重要的关键词(标黑画线词)。
  I just can’t sleep tonight.
  Knowing the things ain’t right.
  It’s in the papers.
  It’s on the TV.
  It’s everywhere that I go.
  Children are crying
  Soldiers are dying
  Some people don’t have a home   But I know there’s sunshine behind that rain
  I know there’s good times behind that pain, hey
  Can you tell me how I can make a change
  I close my eyes and I can see a better day
  I close my eyes and pray
  I close my eyes and I can see a better day
  I close my eyes and pray
  I lose my appetite
  No way could start tonight
  Am I a sinner
  Cause of my dinner
  Still laying on my plate
  Oh, I got a vision to make a difference
  And I start it today
  Cause I know there’s sunshine behind that rain
  I know there’s good times behind that pain
  Haven’t you tell me how I can make a change... ...
  学生先组内讨论歌词含义,教师使用现实生活中的图片解释歌词中困苦人们面对的问题。全班同学和老师一起唱诵一次。
  讨论分享,教师在PPT上提问:
  Q1: How do you feel when you see people who don’t have a home?
  Q2: How do you feel when you see kids who starve?
  Q3: How do you feel when you see the broken-hearted?
  Q4: How do you feel when you see other people in need?
  Q5: How would you feel if you could help them?
  Q6: Why do you feel differently? What changes your feeling?
  学生在四人小组中讨论,教师邀请同学们使用状语从句回答,并在黑板上进行记录,积累回答中的好词,例如:disappointed, broken-hearted, sleepless和delighted, excited, proud等。
  [教学分析]
  歌手Justin Bieber是学生普遍喜爱的同龄歌手,此曲的歌词展现了对需要帮助的人们的悲悯、爱怜和对自己行为的反思及行动鞭策。教师让学生充分理解歌词及歌手的意图,不但在多模态语篇提供的语境中轻松习得了诸如pray、starve、broken-hearted、make a change等语言知识,锻炼了听、说(唱)、读、写等语言技能,更在听、读、唱中感受到歌手作为同龄榜样的召唤,让志愿服务和关爱他人的想法深入心灵。
  通过前四个问题,教师复习强化了歌词中的语言表达,也为学生提供了真实具体的语境,鼓励他们挖掘自己内心感受。后两个问题旨在让学生思考帮助他人前后个人感受的巨大反差,体会到做志愿者的意义与快乐。
  (3)视频与学生活动。学生观看视频,记录视频主人公提到的做志愿服务的行为和原因有哪些,随后在小组中分享答案,讨论视频中提到的志愿行为是否在国内常见及原因。
  [教学分析]
  教師播放的短视频里采访了5个外国少年志愿者,语言难度适中,视频中自带关键词的放大字幕,有助于学生抓住核心信息。通过对比中国与外国志愿服务的异同,加深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深度,提高他们对不同文化的敏感度,培养他们的文化意识,为日后的跨文化交际打下基础。
  (4)情景再现与学生活动。教师在PPT中展示本市的街道上、校门口、医院、老人院等场所需要帮助的人们的照片,请学生在组内轮流说明他们看到了什么困难,自己看到时的感受,用we could...句型描述如何从不同维度提供各种帮助,这些人的处境有何变化以及自己的感受有何变化。
  [教学分析]
  通过该环节,教师把学生的关注点引回到自己身边,利用之前分解环节所做的积累与铺垫,将面对真实语境的个人思考完整地表达出来。
  三、结语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教育部,2018)在课程内容部分明确提出,学生要在主题意义引领下,“基于已有知识,依托不同类型的语篇,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自身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发展、文化内涵理解、多元思维发展、价值取向判断和学习策略运用”。
  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听说课整合了新课标课程内容六要素:主题语境是人与社会中的“公益事业与志愿服务”子主题。在这个主题的引领下,基于英文歌曲及视频的多模态语篇,开展了将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综合运用的活动,将语言能力的提高融入主题、语篇、语境中,使得语言、文化与思维紧密交融。在语篇的研读中,基于师生、生生、生篇(学生与语篇)的互动与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识别、理解、判断的通用思维能力,也有利于形成英语使用者独有的思维方式与思维能力(程晓堂、赵思奇,2016),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陈芳.英语教学目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06(8):12-14.
  [2]程晓堂.英语教师课堂话语分析[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3]程晓堂,赵思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课程·教材·教法,2016(5):79-86.
  [4]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其他文献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当茶文化在宋朝达到顶峰时,各种茶文化的衍生品也应运而生,这些衍生品传到国外后,不少竟然成为国宝,而曜变天目茶碗正是其中之一。  宋朝时,饮茶、斗茶之风盛行,斗茶成为文人雅士必不可少的文化活动,出于斗茶的需要,人们对于斗茶器物的要求也不断提高,需要有一种能清楚地衬托茶色的茶具来方便人们观察、鉴赏,曜变天目茶碗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被烧制出来的。  宋朝的曜变天目茶碗,属
1995年,中日联合考古队在新疆民丰县境内的尼雅遗址中发现了一块精美绝伦的汉代织锦护膊。它保存完好,铺垫于墓主人的臂肘部位,尽管历经千年,却依然光彩耀眼。  织锦面积不大——长18.5厘米,宽2.5厘米,以青、红、黄、白、绿五色彩线织成,青色打底,鲜艳的白、红、黄、绿等色织出星云纹及孔雀、仙鹤、辟邪、虎等瑞兽花纹,其中星云纹饰形态缥缈灵动,而鸟兽则忽隐忽现地错落飞腾在星云之中,其织造工艺繁复精湛,
当时,俄国人不识汉字,只认“川”字招牌,他们用3只手指在茶砖表面的“川”字上一划,如果手感正好,那这砖茶就是正宗的了。  羊楼洞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因茶叶而很快发展起来,成为远近闻名的“小汉口”。在武汉都还没有电影的时候,俄国人就把电影带到了羊楼洞。  雷家大屋是羊楼洞最大的古建筑,如今人去楼空。大屋原有四进,现存三进,每一进竟然并排有3个天井,共有四五十个房间,俨然有“独屋成村”的气魄。  
【摘要】阅读是英语学习的主要途径。初中生通过英文阅读,可以帮助其夯实语言知识、开阔视野、培养英文思维,提升自身的英语学科素养和人文底蕴。当前初中生英文阅读能力较薄弱,阅读行为较被动,表现为阅读兴趣不足、阅读策略缺乏、英文逻辑思维不活跃等。本文借助外研版《英语》教材多篇阅读篇目,探讨教师如何从阅读课的四维度即文本、思维、语言和策略等方面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学生阅读行为的改进。  【关键词】阅读行为;阅
“世界第一高建筑”、“世界第一家七星级酒店”、“世界最大人工岛”等各种建筑在迪拜横空出世;现今,这里已俨然成为世界优秀设计师纵横驰骋的舞台,一个又一个奇迹般的建筑,不断地挑战着人类的想象力……  外界曾对迪拜酋长的执政颇有误解——迪拜并非是酋长的一言堂,国家政策制度都是通过古老的议会制度,与各界人士协商而成。向沙漠要土地,向海洋要岛屿,这是迪拜人的未来发展目标。迪拜的石油储量并不巨大,居安思危的老
【摘要】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大学生更容易出现不良的价值取向。在高校英语教学活动中融入思政元素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每一位高校教师的职责。本文分析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理论基础,重点探讨了“课堂派”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线上 线下”混合式教学中的应用,并总结了这种混合式教学方法的优点和取得的成效,希望为今后其他专业进行课程思政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活动提供经
南京是一座历史厚重的城市,南京人的性格被中国传统铭刻了许多美好特质:随和礼让、兼容并包、友好宽容……南京人爱文化,爱时尚,“没事相个亲玩”,于是有了《非诚勿扰》;喝一口汤汁,吸一口粉丝,咬一块鸭血,永远是不变的满足感;但是眼看着周边“小弟”们的风光,南京人也迫切需要找回“老大哥”当年的风采……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南京是一座历史文化非常厚重的城市。明朝人顾起元在《客座赘语》中说:“南都风
在亚丁这片人间净土上,耸立着三座美丽而神圣的雪山:仙乃日像傲然端坐于莲花座上的观音,山下的冲古寺至今还流传着高僧“赶走”麻风病的传说;央迈勇宛如娴静的少女,山下的牛奶海神奇无比,据说湖水能医治聋哑疾病,而五色海更是有着“反演历史,预知未来”的神秘力量;夏诺多吉像展开巨翅的蝙蝠,雪峰之下盛开着美丽的雪莲花,而它最壮丽的时刻,就在令人震撼的“日照金山”展开之时……  1928年,美国著名植物学家、探险
【摘要】《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课程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其工具性是指它是個人表情达意的工具,是人群之间交流沟通与表情达意的工具,是人类保存传递创新文化的重要方式与途径,对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其人文性是指大学英语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与文化精神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两者相辅相成、相互支撑,促进了大学英语课程的科学化、系统化与大学英语训练的可操作化以及大学英语教
1926年,在中条山下西阴村举行的考古发掘,是第一次由中国学者主持进行的田野考古发掘。从那时起一直到多年后的今天,埋藏在中条山地下的宝贝文物,一直在源源不断地出土着……  1926年2月5日,一位年轻学者告别除夕氛围中的京城,与著名考古学家袁复礼一起赶赴山西。这个年轻人,正是后来被称为“中国考古学之父”的李济。随后,他们经太原、介休,沿汾河南下,几经周折来到中条山下的西阴村,开始了第一次由中国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