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各种新兴的建筑类型层出不穷,特别是和生态环境相互依存的建筑物,对于周围环境的影响非常大,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搞好城市化建设的关键。本文从我国的生态建筑结构入手,重点分析了我国生态环境和建筑之间的关系,并针对当前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案,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生态建筑;建筑设计;节能
生态观念是建筑行业中的常用词语,最早产生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这个词语的诞生标志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在国际上享有盛誉。而随着人们对于生活水平和要求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对建筑物本身的结构和周围的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符合生态标准的建筑物才能够被称为是生态建筑,这是我国政府明确规定的主要内容,也就意味着,未来我国建筑行业将朝着更加环保和节能的方向发展和进步,追寻可持续发展的流程,在保护生态环境利用可有资源的基础上,有效的改善城市环境,促进城市化的和谐和发展。
1与环境的协调化。
环境在建筑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是生态建筑的发展,对于整个经济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影响。建筑物的选址和开发是从环境角度入手的,也就是说,和周围的环境相和谐是做好建筑物发展的重要原则,也是其规划的前提条件。这就要求我们在规划建筑物的过程中,做好设计方面的工作,遵循一定的自然规律,根据实际的情况合理额进行设计,科学处理好环境和建筑之间的关系,将原有的建筑和新建的建筑物和谐统一,在道路的减少方面,更要做到协调好各种条件之间的关系,综合处理各种建筑,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我国的施工单位对于建筑施工具有明文的规定,比如在一些公园等公共场所的建设中,需要遵循一定的绿化和施工标准,将自然的元素融入到基础的建设中去,保持自然的稳定性设计,尽量避开周围的建筑,保持其原有的特色。而和当前的地形相互搭配,建设大型的场馆,更好处理好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不可一味的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建筑物本身的生态型,尤其是一些环境优雅的绿化设备,需要各种元素的相互配合,尽可能的降低建筑物的人为化,保持其原始的特点,做好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和谐统一,使得人们能够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
2方案设计应个性化。
在生态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建筑设计师需要从现实的需要出发,充分考虑到当前的环境和周围的建筑物,对于可能出现的不和谐的问题,提前做好协调和沟通,设计的方案要符合自然规律,体现一定的人文性,同时要注重本身的个性化发展。
设计方案的选择,要着重关注其中的环境因素,对于自身的形象设计,需要将个性化和环境有效的结合和联系,保持建筑本身的不同。尤其是在设计的整体效果上,建筑设计师要最大限度的发挥自我的想象力,设计的方案既要符合现实的需要,又要和环境有效的结合,表达建筑物本身对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需要注意的是,在设计的过程中,要注意好设计的尺度和分寸,可以将当地的地形和地质特点充分的融入其中,对于整体化的外貌进行综合的考虑,可以考虑使用明晰的线条进行设计,也可以对建筑物进行整体轮廓的勾勒。然后不断将立体构造、平面设计以及周边的环境进行有效的结合,通过设计中的各种手法,来使得建筑与众不同,疏密有致。并且与周边的环境相协调,从而使建筑物沉溺在大自然的环境之中。在我国,很早就體现了这种生态建筑观念以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例如在我国南方,由于空气比较湿润,常年多雨,所以建筑在设计过程中通常采用干阑式构造,这样的建筑构造也就是在房屋的地步通过木材架空,然后上面在进行施工建筑,这样既保证了房屋的干燥、空气的流通,更加具有安全管理;再如在黄土高原地区,由于气候相对比较干燥,当地居民在房屋的建造中通常会利用生土技术来建造窑洞,这样的房屋建筑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资源,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相对较小。通过这两个例子可以明显看出我国古代人民对于生态建筑观念的想法,这种也就是传统生态建筑。
3室内空间绿色化。
生态建筑外部与自然相呼应,内部空间的设计也应绿色化,既通过精心的室内设计,将室外的绿色引入室内环境、建筑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室内外空间一体化。通过建筑设计,可以使建筑的室内外通透。这种设计手法在建筑创作上最为常见,如建筑物内的共享大厅、内庭院,在其上部加一个可调节的开启屋顶,根据时间季节的变化,由计算机或人工控制,达到室内温湿度的调节,又可使室内外空间连成一体。另一种设计手法也被建筑师经常应用,将面向庭园的墙面部分或全部打开,不仅让大众在室内获得更多的阳光和新鲜的空气,而且将室外空间延伸到室内,既获得了良好的景观,又扩大了使用空间。(2)室内外景观一体化。使室内外景观一体化,其实在中国古代园林造景中屡见不鲜。将室外的景观直接延伸到室内空间,使室内小气候与室外大气候形成鲜明的对比,既增添了生活的情趣,又与自然息息相关,常用的手法有引水入室、引廊入室及绿化栽植等。(3)室内装饰生态化。室内设计小品、装饰壁画设计等与自然紧密联系。可以放置盆景、花缸、壁画等,在充分借助视觉感观的同时,还可以模拟大自然的声音效果、灯光效果与气味效果,使大众宛如置身于大自然之中。
4建筑技术生态化、节能化。
生态建筑是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建筑师应清醒地认识到人类发展与环境持续的主要矛盾在于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上。建筑设计要充分利用自然能源,减少对日益紧缺的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获得适宜的居住环境。生态建筑不仅应从设计方案上考虑与生态环境相结合,而且应在建筑材料、施工、节能等方面处处体现生态化。首先,建筑设计中要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通过适度使用现有地方资源来满足地方需要,减少对外来特殊物质的选用,提倡使用可再生能源的建筑材料来达到建筑设计生态化;应该更多地使用木材、天然石材、可再生能源建材等天然节能型材料。
5空间布局的节能化。
生态建筑应强调降低能耗,注重在空间布局与物质能源消耗上的节约,即建筑物限高、小体量、结构简单、功能多样、低能耗、低维护费用等模式。外墙保温技术日趋成熟,外保温采用挤塑板、聚苯板或涂刷保温材料等,内保温采用复合墙体或加厚的废渣做成的轻质砌块等单一材料;保温门窗主要采用铝合金或塑钢。单框双层玻璃、一层玻璃、中空玻璃等气密性门窗;屋内采用倒置式,以聚苯板、水泥聚苯板等为主要保温隔热材料,既保温又延长了防水层的使用年限。
6 结语:
总而言之,绿色生态建筑的发展,需要建筑设计师付出辛苦的努力,尤其是在绿化设计方面,既要符合自然的规律,又要体现城市的文化和个性,打造统一的生态环境系统,将整个系统的建设落实到设计的方方面面,创造适合人类发展和进步的有机化生态建筑系统,保护周围的生态环境,打造绿色经济,实现经济发展水平的长足发展和进步,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广群,肖杨. 浅谈生态建筑观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32)
[2] 狄志国. 小议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观的运用[J]. 民营科技. 2009(10)
关键词:生态建筑;建筑设计;节能
生态观念是建筑行业中的常用词语,最早产生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这个词语的诞生标志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在国际上享有盛誉。而随着人们对于生活水平和要求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对建筑物本身的结构和周围的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符合生态标准的建筑物才能够被称为是生态建筑,这是我国政府明确规定的主要内容,也就意味着,未来我国建筑行业将朝着更加环保和节能的方向发展和进步,追寻可持续发展的流程,在保护生态环境利用可有资源的基础上,有效的改善城市环境,促进城市化的和谐和发展。
1与环境的协调化。
环境在建筑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是生态建筑的发展,对于整个经济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影响。建筑物的选址和开发是从环境角度入手的,也就是说,和周围的环境相和谐是做好建筑物发展的重要原则,也是其规划的前提条件。这就要求我们在规划建筑物的过程中,做好设计方面的工作,遵循一定的自然规律,根据实际的情况合理额进行设计,科学处理好环境和建筑之间的关系,将原有的建筑和新建的建筑物和谐统一,在道路的减少方面,更要做到协调好各种条件之间的关系,综合处理各种建筑,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我国的施工单位对于建筑施工具有明文的规定,比如在一些公园等公共场所的建设中,需要遵循一定的绿化和施工标准,将自然的元素融入到基础的建设中去,保持自然的稳定性设计,尽量避开周围的建筑,保持其原有的特色。而和当前的地形相互搭配,建设大型的场馆,更好处理好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不可一味的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建筑物本身的生态型,尤其是一些环境优雅的绿化设备,需要各种元素的相互配合,尽可能的降低建筑物的人为化,保持其原始的特点,做好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和谐统一,使得人们能够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
2方案设计应个性化。
在生态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建筑设计师需要从现实的需要出发,充分考虑到当前的环境和周围的建筑物,对于可能出现的不和谐的问题,提前做好协调和沟通,设计的方案要符合自然规律,体现一定的人文性,同时要注重本身的个性化发展。
设计方案的选择,要着重关注其中的环境因素,对于自身的形象设计,需要将个性化和环境有效的结合和联系,保持建筑本身的不同。尤其是在设计的整体效果上,建筑设计师要最大限度的发挥自我的想象力,设计的方案既要符合现实的需要,又要和环境有效的结合,表达建筑物本身对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需要注意的是,在设计的过程中,要注意好设计的尺度和分寸,可以将当地的地形和地质特点充分的融入其中,对于整体化的外貌进行综合的考虑,可以考虑使用明晰的线条进行设计,也可以对建筑物进行整体轮廓的勾勒。然后不断将立体构造、平面设计以及周边的环境进行有效的结合,通过设计中的各种手法,来使得建筑与众不同,疏密有致。并且与周边的环境相协调,从而使建筑物沉溺在大自然的环境之中。在我国,很早就體现了这种生态建筑观念以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例如在我国南方,由于空气比较湿润,常年多雨,所以建筑在设计过程中通常采用干阑式构造,这样的建筑构造也就是在房屋的地步通过木材架空,然后上面在进行施工建筑,这样既保证了房屋的干燥、空气的流通,更加具有安全管理;再如在黄土高原地区,由于气候相对比较干燥,当地居民在房屋的建造中通常会利用生土技术来建造窑洞,这样的房屋建筑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资源,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相对较小。通过这两个例子可以明显看出我国古代人民对于生态建筑观念的想法,这种也就是传统生态建筑。
3室内空间绿色化。
生态建筑外部与自然相呼应,内部空间的设计也应绿色化,既通过精心的室内设计,将室外的绿色引入室内环境、建筑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室内外空间一体化。通过建筑设计,可以使建筑的室内外通透。这种设计手法在建筑创作上最为常见,如建筑物内的共享大厅、内庭院,在其上部加一个可调节的开启屋顶,根据时间季节的变化,由计算机或人工控制,达到室内温湿度的调节,又可使室内外空间连成一体。另一种设计手法也被建筑师经常应用,将面向庭园的墙面部分或全部打开,不仅让大众在室内获得更多的阳光和新鲜的空气,而且将室外空间延伸到室内,既获得了良好的景观,又扩大了使用空间。(2)室内外景观一体化。使室内外景观一体化,其实在中国古代园林造景中屡见不鲜。将室外的景观直接延伸到室内空间,使室内小气候与室外大气候形成鲜明的对比,既增添了生活的情趣,又与自然息息相关,常用的手法有引水入室、引廊入室及绿化栽植等。(3)室内装饰生态化。室内设计小品、装饰壁画设计等与自然紧密联系。可以放置盆景、花缸、壁画等,在充分借助视觉感观的同时,还可以模拟大自然的声音效果、灯光效果与气味效果,使大众宛如置身于大自然之中。
4建筑技术生态化、节能化。
生态建筑是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建筑师应清醒地认识到人类发展与环境持续的主要矛盾在于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上。建筑设计要充分利用自然能源,减少对日益紧缺的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获得适宜的居住环境。生态建筑不仅应从设计方案上考虑与生态环境相结合,而且应在建筑材料、施工、节能等方面处处体现生态化。首先,建筑设计中要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通过适度使用现有地方资源来满足地方需要,减少对外来特殊物质的选用,提倡使用可再生能源的建筑材料来达到建筑设计生态化;应该更多地使用木材、天然石材、可再生能源建材等天然节能型材料。
5空间布局的节能化。
生态建筑应强调降低能耗,注重在空间布局与物质能源消耗上的节约,即建筑物限高、小体量、结构简单、功能多样、低能耗、低维护费用等模式。外墙保温技术日趋成熟,外保温采用挤塑板、聚苯板或涂刷保温材料等,内保温采用复合墙体或加厚的废渣做成的轻质砌块等单一材料;保温门窗主要采用铝合金或塑钢。单框双层玻璃、一层玻璃、中空玻璃等气密性门窗;屋内采用倒置式,以聚苯板、水泥聚苯板等为主要保温隔热材料,既保温又延长了防水层的使用年限。
6 结语:
总而言之,绿色生态建筑的发展,需要建筑设计师付出辛苦的努力,尤其是在绿化设计方面,既要符合自然的规律,又要体现城市的文化和个性,打造统一的生态环境系统,将整个系统的建设落实到设计的方方面面,创造适合人类发展和进步的有机化生态建筑系统,保护周围的生态环境,打造绿色经济,实现经济发展水平的长足发展和进步,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广群,肖杨. 浅谈生态建筑观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32)
[2] 狄志国. 小议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观的运用[J]. 民营科技. 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