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很多实体书店经营不善,连知名的光合作用书店都歇业了。有业内人士指出,光合作用的倒下,让民营书店失去了信念。浙江省首家民营学术专业类书店“枫林晚”的创始人朱升华表示:“90%的民营书店,其运营模式让它们已经没有存在的理由,因为它们的功能已经被替代。”那么,民营实体店还有没有出路呢?
落户社区,一线生机
冯同生的小书店“同生书话”开在北京南部的亦庄,书店规模很小,店面约50平方米,所售图书以社科类文史书为主,门类单一加之精确控制存书量,冯同生不用电脑或增加人工,凭记性便对每本书的去向了然。因为是面向社区的小书店,办会员卡、借阅等服务便从几年来的经营摸索中生发出来。
“年轻人看书快,1本1天收1元钱,老年人看书慢,就不按天计算,而是半年收50元,或者更少。开书店得转变观念,像70年代那样经历了一个阅读饥渴期的人排着长队买书的情况,只属于那个年代,今天开小书店就要做一些很实际的服务。”
冯同生起先计划与人合伙,但俩人理念不同,“合伙人要开个图书超市,我只想开个小而精的书店,规模严格控制,因为好书总共就那么多,不需要开多大。”朋友大而全的图书超市在6月关张了,冯同生的书店却经过几年摸索,有了固定读者。
“读者是周边小区的住户,多是理工科出身的中层以上管理者,有一定购买力和判断力,因为当年的教育分科所限,理工科出身的人,阅读上格外偏向补充人文知识。”冯同生说。
在他看来,书店经营者选的书与读者的阅读口味一直是“相互靠”的关系,在这个磨合的过程中建立信赖。“今天,没有什么书是非要到什么书店购买不可的,但一些住在北城的读者会走老远过来买书,我想是因为认同和支持的心理吧。”谈到网络书店在价格上的优势,冯同生认为:“折扣不是影响购买的决定性因素,我给读者的折扣是8.5折,按说没有竞争优势,但实际的情况是只要书的版本好,在读者的能力承受范围内,他们仍会在实体店买书。”
适当的规模、精细的定位,虽位于冷清地段,买卖倒也做得颇富生趣,大概是社区型小书店的理想状态。与之相对的,一些志在“杀入”商业区的实体书店,所面临的经营上的问题要庞杂、艰巨得多。
“多元化”拯救未来
小书店除了卖书,也应经营其他项目,以多元化的经营吸引读者和消费者,同时也能弥补一下卖书的利润。
“书店最主要还是看客流和人气。”蓝狮子读书会总经理楼江强调,经营实体书店,不能再像传统书店那样光靠卖书。“我们的读书会有论坛、沙龙等各种公益活动。书店和读书会联动,比如利用蓝狮子签约作者资源,举办讲座。此外,还有一些互动性较强的活动——每周有相亲活动,放映小众电影等等,以此带活书店的人气。”
通过活动吸引关注,建立作者与读者互动的平台,是聚合人气的主要办法。新的问题在于,培养和寻找既了解图书内容,又有一定见解和活动策划能力,并能将服务细化的员工是一大难题。凤凰壹力文化传播公司副总经理、“字里行间”书店总经理陈绍敏说:“这是一个漫长的转型过程,书店在转型,相应地对店员的要求比以往更高。”
除了借助活动聚合人气,延展书店的经营项目仍是众多实体书店的普遍做法。位于北京高端商业区世贸天街的“时尚廊”书店定位以设计类、艺术类图书和外文及港台版图书为主,充满时尚感和艺文气息的店面空间、与设计类图书相匹配的富有设计感的生活杂货的销售和定期举办的沙龙、讲座,使“时尚廊”渐渐成为城市青年淘店、聚会和日常休闲的首选。
“书店+咖啡馆+沙龙+购物”的书店文化,使阅读活动变得轻松、时尚。这样的模式将为越来越多书店经营者采用。
推行会员制的“字里行间”书店是凤凰壹力文化传播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谈到开书店的初衷,陈绍敏说:“我们最早做图书批发,后来做出版,开书店是为了建立一个零售终端,从上到下整合业内资源。”出于对实体书店的特殊情结,尝试一些更有活力的图书零售经营模式。“字里行间”的会费包括688元年费和1888元年费,针对两个级别的会员,提供8.5折和7.8折的购书优惠,和20杯、60杯咖啡,除此之外,还包括新书阅读服务、会员借书服务、图书预约定制、藏书采购、会员二手书的寄销等服务。
落户社区,一线生机
冯同生的小书店“同生书话”开在北京南部的亦庄,书店规模很小,店面约50平方米,所售图书以社科类文史书为主,门类单一加之精确控制存书量,冯同生不用电脑或增加人工,凭记性便对每本书的去向了然。因为是面向社区的小书店,办会员卡、借阅等服务便从几年来的经营摸索中生发出来。
“年轻人看书快,1本1天收1元钱,老年人看书慢,就不按天计算,而是半年收50元,或者更少。开书店得转变观念,像70年代那样经历了一个阅读饥渴期的人排着长队买书的情况,只属于那个年代,今天开小书店就要做一些很实际的服务。”
冯同生起先计划与人合伙,但俩人理念不同,“合伙人要开个图书超市,我只想开个小而精的书店,规模严格控制,因为好书总共就那么多,不需要开多大。”朋友大而全的图书超市在6月关张了,冯同生的书店却经过几年摸索,有了固定读者。
“读者是周边小区的住户,多是理工科出身的中层以上管理者,有一定购买力和判断力,因为当年的教育分科所限,理工科出身的人,阅读上格外偏向补充人文知识。”冯同生说。
在他看来,书店经营者选的书与读者的阅读口味一直是“相互靠”的关系,在这个磨合的过程中建立信赖。“今天,没有什么书是非要到什么书店购买不可的,但一些住在北城的读者会走老远过来买书,我想是因为认同和支持的心理吧。”谈到网络书店在价格上的优势,冯同生认为:“折扣不是影响购买的决定性因素,我给读者的折扣是8.5折,按说没有竞争优势,但实际的情况是只要书的版本好,在读者的能力承受范围内,他们仍会在实体店买书。”
适当的规模、精细的定位,虽位于冷清地段,买卖倒也做得颇富生趣,大概是社区型小书店的理想状态。与之相对的,一些志在“杀入”商业区的实体书店,所面临的经营上的问题要庞杂、艰巨得多。
“多元化”拯救未来
小书店除了卖书,也应经营其他项目,以多元化的经营吸引读者和消费者,同时也能弥补一下卖书的利润。
“书店最主要还是看客流和人气。”蓝狮子读书会总经理楼江强调,经营实体书店,不能再像传统书店那样光靠卖书。“我们的读书会有论坛、沙龙等各种公益活动。书店和读书会联动,比如利用蓝狮子签约作者资源,举办讲座。此外,还有一些互动性较强的活动——每周有相亲活动,放映小众电影等等,以此带活书店的人气。”
通过活动吸引关注,建立作者与读者互动的平台,是聚合人气的主要办法。新的问题在于,培养和寻找既了解图书内容,又有一定见解和活动策划能力,并能将服务细化的员工是一大难题。凤凰壹力文化传播公司副总经理、“字里行间”书店总经理陈绍敏说:“这是一个漫长的转型过程,书店在转型,相应地对店员的要求比以往更高。”
除了借助活动聚合人气,延展书店的经营项目仍是众多实体书店的普遍做法。位于北京高端商业区世贸天街的“时尚廊”书店定位以设计类、艺术类图书和外文及港台版图书为主,充满时尚感和艺文气息的店面空间、与设计类图书相匹配的富有设计感的生活杂货的销售和定期举办的沙龙、讲座,使“时尚廊”渐渐成为城市青年淘店、聚会和日常休闲的首选。
“书店+咖啡馆+沙龙+购物”的书店文化,使阅读活动变得轻松、时尚。这样的模式将为越来越多书店经营者采用。
推行会员制的“字里行间”书店是凤凰壹力文化传播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谈到开书店的初衷,陈绍敏说:“我们最早做图书批发,后来做出版,开书店是为了建立一个零售终端,从上到下整合业内资源。”出于对实体书店的特殊情结,尝试一些更有活力的图书零售经营模式。“字里行间”的会费包括688元年费和1888元年费,针对两个级别的会员,提供8.5折和7.8折的购书优惠,和20杯、60杯咖啡,除此之外,还包括新书阅读服务、会员借书服务、图书预约定制、藏书采购、会员二手书的寄销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