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激励我更加努力地超越

来源 :阳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djlove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冬的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沈凌云接受了本刊的专访。
  《阳光》:请问你是怎样走上歌剧这条艺术道路的?你的成长环境对于你的事业有怎样的影响?
  沈凌云:我出生于山东新汶矿区的一个音乐世家,父母都是毕业于山东矿业大学的高材生,我母亲是一个擅长歌舞、精通京剧、豫剧,并在小学四年级已能熟练记谱和在课本诗词上作曲的音乐奇才。母亲的天赋和曲不离口的习惯时刻影响着我,以至于我很小就能精准地演唱她所有唱过的歌,并在小学、中学时代展现出色的音乐天赋,最终在高二元旦晚会之后被山东煤矿师范学校的音乐老师江广轩发现。几番说服之下,我正式踏上了学习声乐的艺术道路。
  《阳光》:在成长的艺术道路上,你碰到过怎样的挫折和困难?是如何一路走到现在的呢?
  沈凌云:歌剧对于中国,还是一个相对不太普及的艺术,每个院校毕业的学生都深为所学无所用而苦恼。与中国文化相距甚远的演唱语言、风格、方法和艺术表现形式一直以来难有市场,所以我曾经很长一段时间痛苦于事业的迷茫,感觉鸿鹄之志无处寄望。直至后来到了意大利,在不断学习和认知过程中才逐渐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阳光》:据悉你获得了很多国际声乐大奖,尤其是在2007年意大利圣·天使国际声乐比赛中斩获金奖。作为国内首位摘得这一荣誉的歌唱家,你有什么感受?
  沈凌云:对我而言,所有曾经令人激动、自豪不已的成绩都是一个新的起点和里程碑,它只是告诉我和关注我成长的人,我之前的所学所练所努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针对我从事的专业来说,它只能说明我那段时间的目标以及我想以此证明的自身价值得以实现了,结果比较理想,仅此而已。对于这门艺术而言,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可能穷尽一生也走不完,因为歌剧艺术无止境无上限,过去的奖项只能激励我更加努力地超越自己。
  《阳光》:你刚获得“红色歌唱家”的荣誉称号,面对如此殊荣,你是怎么诠释“红色”的?
  沈凌云:能够像王昆等老一辈艺术家一样获此殊荣,是我的荣幸。古有“红顶商人”之说,意谓此商人非但诚信而强大,更有定国安邦之雄才大略,方能得此称谓。而我能被冠以“红色歌唱家”的称号,让我更坚定了讲政治讲高度讲奉献,做一个政治可靠、作风优良的歌者的信念。
  《阳光》:都说你一有闲暇时间就喜欢捧书看半天,你最喜欢看什么类型的书籍,看书带给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沈凌云:读书对于我,其重要性等同于吃饭睡觉不可或缺。孤独寂寞时,读书可消遣;高谈阔论时,知识可以增添美丽;处世行事时,知识可增强才干;困惑不平时,读书可清心静气。正如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所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其实古之所学皆有所用,只是在不同的时期需要不同的心境,有所选择有所倾向地去看而已。当然,有的书只须浅尝,有的书须反复研读,有的书有非凡的意义,它可让你把自己活埋进去,最后敲打出一个全新的自己。作为一个没有更多时间走出去发现和聚拢益智的女子,书就成了我最安全、最全面的良师益友。
  《阳光》:你怎么评价你自己?也就是说你认为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
  沈凌云:我觉得很难形容自己,但从骨子里我是个善良简单、热心义气典型的山东人。从另一方面讲,我虽时时处在学习提高中,也依然是个笨拙之人,比如从小就不会说好话要糖果吃,再比如面对困难和未来要走的路,做不到别人那样聪明,迅速割舍、乐得轻松,我只能时间换天分,笨鸟先飞,努力换幸运!我对自己越充分认识,就越不艳羡别人的好日子,我会依照自己的本质,选择自己的生活和成就。我选择无论何时何地对世界谦恭、对自己要求独立,笨拙缓慢坚忍尽可能正确地走下去。
  《阳光》:你是怎样解读亲情的?谈一下你和家人的感情。
  沈凌云:亲情历来是我人生道路上最重要最离不开的情感,这种情感从我最崇拜的苏轼所作的《江城子》一词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还有“料想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我父亲的离世一直令我心伤不已,每当思念难抑时,我总会在心里轻吟这首极致追思的诗词。亲情就是,从一出生亲人就已镌刻在你生命里,无论欢喜忧愁辉煌落寞,他们始终陪伴在你身边或心里,不曾也不可能离开。我们能有机会和能力对我们的亲人好些是非常幸运和幸福的事。所以我的原则就是,对我的亲人们无原则地好。
  《阳光》:你作为中国煤矿文工团的一名演员,深入矿区,为矿工服务,是你的主要工作。同时你还担任了一些社会职务,平时都做些什么?
  沈凌云:煤矿工人长年文化生活比较单调,我希望能把我的艺术和精湛的表演奉献给他们。作为煤矿文工团的演员,几年来足迹遍布全国矿区。为企业服务、为矿工歌唱是我的天职,每年我都随团深入到矿区,深入到煤矿生产一线,到矿工中为他们演唱。有时,还专门为他们到井下到井口演出,甚至为一个矿工“开小灶”,受到他们的欢迎。我的很多“粉丝”都是煤矿工人,我也有很多矿工哥们儿。同时,我还积极响应“把歌声送到广大的老百姓和人民群众当中去”的号召,参加公益和慈善演出,以社区、院校、养老院、孤儿院、教会等为受众群体,以更好地实现“中国梦”为目标,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和艺术力量,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尽一份绵薄之力。
  艺术简历
  沈凌云:女,出生于山东新汶矿区。青年美声歌唱家,中国煤矿文工团歌剧演员,国家二级演员。
  2005年荣获意大利国际声乐大赛美声唱法优秀奖,2007年亚洲青年文化盛典国际声乐大赛美声唱法金奖,2007年意大利圣·天使国际声乐比赛金奖,2009年“国际艺术家”声乐大赛一等奖,2009年第四十届贝利尼国际声乐中国选拔赛第二名,“国际艺术家”终身成就奖。2011年担任中国红色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和艺术团团长,2013年被授予“中国红色歌唱家”荣誉称号。
其他文献
大约是2000年,我写了一组印学研究的文章,贸然寄到《书法导报》社,蒙杜大伟先生抬爱,竟在他负责的版面专辟了一栏连载我的文字,还写了编者按语。那时我知道,先生不仅是书法家,还是画家,但我没有见过他的作品。  有一年夏天我到郑州,偶然进仰韶画馆,在门口看到几幅花鸟画,那种特立独行的风格、酣畅直率的笔墨、大朴不雕的气度,把我一下吸引住了。最后看落款,竟是“大伟”两字,于是很急切地打了他的电话。这一次在
期刊
百 合  初夏时节,天气晴和,阳光稍稍有点儿灼热,从居室移步庭中,暗香浮动,低头瞧去:花圃里的百合花竟自开了。  百合花重合相叠如莲瓣,故称百合。庭中的百合花,大概属于麝香百合品种吧:纤长的叶子,一丛绿,从那一堆绿里伸出一支长长的花苞,悄然绽放,乳白中间缀着一点黄,状如喇叭,无声地吐露着芬芳。  早晨起来,读书读到腻烦了,写字写得疲倦了,想去放松一下,走出大门,站到庭院中间,仰头望那片天空,闲云数
期刊
他是一名普普通通的煤矿工人,数十年来以执著的剪纸情结、无与伦比的热情和全新的思维,创作出数以千计的剪纸艺术作品,并逐渐成长为知名的剪纸艺术家。他就是安徽淮北矿业集团公司临涣选煤厂的职工陈国斌。  我与陈国斌的相识颇有缘分,2013年8月我因工作需要调到临涣选煤厂,在一次厂里举行的文艺活动中与他相遇因我们俩都是淮北矿业的文艺骨干,各自的作品时常见诸报刊,对彼此的名字早已熟悉,因了文艺这个词,便一下子
期刊
“秋到太行,太行就醉了。带着春天的画,带着夏天的梦,醉了。醉了的诗心,天高云阔;醉了的山野,霜叶似火……”  电视台正播放着《美文赏读》,朗诵者——张红莉。  “要读,就用心。每一部作品都一样,都有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喜怒哀乐。如果仅仅见字发声,再优美的声音也无法企及人的心灵。”这是她对播音事业的理解和阐述。  她的声音,有一种纯粹的美,有一种珠玉落盘的清脆和流响出疏桐的曼妙,像山间泉水流淌着大自然的
期刊
在上世纪70年代初,第一次观摩别人摄影创作的情景让我记忆犹新:雨夜的青藏公路,沥青路面因雨水冲刷而反光,一辆辆汽车开了过来……此时相机快门一次次被按下,几分钟后,一幅《雨夜青藏路》的作品诞生了。  这是我单位宣传干事在与青藏公路相邻的宿舍楼窗边,使用一台海鸥120双镜头反光照相机,经多次曝光而得到的黑白摄影作品,让我的心灵受到震撼——原来摄影如此美妙!不仅有结果之美,更有过程之趣,令我终生不能忘怀
期刊
医生与上帝  去教堂合唱一曲《哈里路亚》  无非想成为上帝呵护的孩子  寻求没有苦痛折磨,没有祸患临头  五体投地,朝拜十字架上  滴血的躯体,和一小块裹腹的白布  无非是祈祷神灵,保佑死后升入天堂  苦难降临,上帝不失其职  护佑灵魂飞上天空,去了远方  把疼痛的、流血的肉身抛给大地  此时,谁愿意去天堂极乐?  谁还顾得上灵魂在哪儿?  习惯性发出微弱的呼喊:  救命啊!医生——救命啊!  墙
期刊
画家要走出画室,去采风,去写生,去亲近自然,去感悟真实,才能创作出精品。  写生的确已被很多人(指那些只依赖彩色照片创作的“画家”)冷落,乃至抛弃了!写生在他们眼里已经很迂腐,很落伍。写生?何苦呢,出去一趟能画几张画?数码相机一背,去哪儿拍哪儿,回来在画布上依样放大,再用颜色精描细摹,偌大的一幅“彩照”就出来了,拿出去参展说不准还能拿个什么奖,出手也是好价钱,何乐而不为?功急了,利近了,可是画家的
期刊
或许,很多女权主义者都不喜欢“小女子”这个词,但我喜欢。一个“小”字,百转千回,温柔得让你“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因此,案头最顺手的地方,我摆了司空表圣的《诗品》,并以《诗品》中短短的“小”来涵养我的书法。于是,有了这本《手札欣赏》。  书法之美与书法之表情达意的功能,在手札中得到了最完美的熔铸。书法是中华民族艺术精神的集中体现,它以特有的艺术形式承载着渊源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而手札是书法品式中
期刊
年味儿是什么?  记得幼小的时候,每年刚进腊月,就常听大人们在讲“闻到年味儿了吗?”“已经有年味儿了。”如果按照年龄划分,我觉得年味应该分三段。  孩提时代,年味是那金黄灿灿的黄蒸香。  打刚记事起,每年刚进腊月,有时还会更早一些,母亲就会把父亲当年开荒种得的新玉米和从农村老家买来的粟米淘洗干净,先上笼屉蒸了,蒸至半熟品时,再放到大筛子上,到院外晾晒干了,晒透了后,再背到矿上的磨面房去加工成面粉。
期刊
有时,偷情也能证得正果。尤姐就是,她先是班长马山的相好,后来真的成为了马山的女人。  马山跟尤姐相好的故事发生在矿南门的一家裁缝店里,那我就从矿南门说起吧。  矿南门有一小菜市场,很热闹。市场弯弯曲曲,小店铺鳞次栉比,有理发店、裁缝店、小吃铺、小商店,其间夹杂着修车的、修表的、钉鞋的和许多水果摊子。店是私人的,没一个国家的或集体的。店小小大大不齐,上不了档次,不是搭建的油纸棚子就是泥墙的草屋,最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