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楼,荷花只属于云外一章

来源 :散文诗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uan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云楼,荷花只属于云。
  车子在原地360度打转。谁也说不清你的地址,几经转折,霸气的导航终于没了底气。
  你藏在童年的深闺,很久很久,我固执地寻找你的下落,一村一庄打听你的名字。
  急切,堆满了眼眶,喉咙,喊破干渴。
  像山谷传出的一记回声,终于,你点一支水烛。坐在云建的楼阁里,独理云鬓。层层叠叠的绣萝帐为你揭去盖头。
  每一朵你,亭亭地,都是水家的碧玉和闺秀。荷塘深处,没有一条路能够靠近你。
  一阵紧似一阵的雨点里挣扎。情急之下,手中的伞,充当我们的向导。张开胸膛,劈山,开路。热情的酸嗔草,半推半求,不是扯住衣襟,就是挽住裙摆。一个叫做进退维谷的词语,彻底挡住了我的去路。
  在云楼,所有的荷花,都叫云。
  
  荷花,我的青梅竹马
  在江南,每一朵荷花,都有姓氏。
  沿着水路,顺藤摸瓜,在一个叫做沿江村的地方,找到荷花的下落。虽然,城里有河,有湖,也有江。城里,很难见到她们。
  就像燕子,越过炊烟稀疏的村庄,飞过稻田和小桥。林立的楼房,车水马龙的道旁,安营扎寨,并非易事。
  不投亲,不靠友。燕子家属的遗风和家训。秋天,某个早晨,我看见城里的电线上,站成一排静止的音符。城里的月光,把梦照亮。城里的燕子,能否,把心点亮?
  沿江,荷塘。雨鞋与淤泥,形成亲密关系。心,百米冲刺。荷叶纷纷让路。
  “用一朵莲花商量我们的来世,然后再用一生的时间奔向对方”。荷花,我的青梅竹马。举起,一座水的殿宇,等我。
  有多少荷花,就有多少秘密。萤火虫提灯,狗尾巴,坐在月下拉琴。牵牛郎和纺织娘,唱着唱着,走进,灯芯草搭建的别墅里。水紅菱,飞来飞去的蓝蜻蜓。灰茭白,吃得小嘴巴,乌紫乌紫。钓鱼竿,撑水。瞒过爷爷的老花眼,水煮鱼,坐在你抢我夺的童年里,嘿嘿笑。
  在荷塘,数不完的荷花。道不尽的,是故事。
  每一朵荷花,都有自己的江湖。小河,是她唯一的来路。
其他文献
总有些时候,全世界都不爱了。  横阳支江静卧千年,哪能为一粒尘埃动容?我不过是和爱人一言不合,吵了架,气鼓鼓地喊:“我不想跟你回家!”然后转身就走,头也不回。而我的爱人,他应该知道我为什么委屈,可他很生氣,并没有跟来。如果他当时追上来,并抱抱我,我现在应该已经左手是诗,右手是歌了,何至于在江堤上思考人生?人这一生,归根到底是跟人打交道,跟别人或者跟自己。这个“别人”分两种,一种生人,一种熟人,跟生
期刊
汀泗长寿村有个黄陂垴,站在黄陂垴上左可眺望永安城,右可鸟瞰温泉城。这个信息是前几天去长寿村下乡时听村支书董庆辉讲的,当时就决定一登黄陂垴。  今天周末与一凡兄、新平兄相约前往,两位驴友欣然同意。  上午有零星小雨,晌午时有放晴的迹象,我们相约在董庆辉支书家里午餐,然后登山。下午二时许,从七二家里简餐后稍事休息即行出发。甫一上山,七二就非常兴奋活跃。因为工作关系我与七二打过多次交道,印象中他不善言语
期刊
死亡,从来都是一切哲学的源头!而不知死,焉知生?  假如原创江南越韵歌剧《秋瑾》,不遇绍兴文理学院艺术学院长李强,倘若李强先生不是《秋瑾》落户绍兴文理学院的推手,第一锹破土动工的奠基人,也就不会有歌剧《秋瑾》今天的轰动效应!不会有本月22日晚7点,登台绍兴大剧院的发轫,更不可能有12月8日晚,《秋瑾》在杭州余杭保利大剧院首演的诞生!以及作为一部在秋瑾的故乡绍兴,于145年之后,再度重温秋瑾精神的壮
期刊
我的奶奶出生在1909年,7岁开始缠足,拥有一双标准的“三寸金莲”。她出嫁时,才下花轿,脚刚一着地,就听到围观的人们在啧啧称赞,夸奖老生家新媳妇的脚缠得真是漂亮。  奶奶出生在鲁西南滕州一个比较富裕的人家,从没上过学的她虽然只识得不多的字,但她天资聪颖,会讲很多故事,会自己编词唱歌,记得她编过一首夸奖我妈贤惠孝顺的歌,每句字数相同,很押韵。奶奶曾把那首歌唱给我们听,还唱给隔壁我四姥娘和几个表姨听。
期刊
谷子  那个冷得说话都能结冰碴儿的腊月,母亲用家里芦花鸡生的蛋在乡里粮店捌饬的一升小米,做了我的救命粮食。我得以度过最枯寒的日子,谷子和生养我的母亲一样,对我充满了恩泽。谷子生在村庄高处,在被父辈修整过的梯田里,不声不响,不言不语,和世界安静对视。  父亲看着谷子一天天茁壮成长,枝繁叶茂,渐渐成熟。他找来一个葫芦,扎一个稻草人穿上人的衣服,用一根木桩固定在谷地里,稻草人很敬业,风雨无阻,守着一爿谷
期刊
像往常一样,下午两时许,我迎着秋日的暖阳来到青年公园散步。  当我踏着秋阳筛落树梢的剪影,享受秋意弥漫在空气中独有的温柔,接近被色彩斑斓的灌木丛覆盖的假山时,看见山坡前有一群小孩子,不吵不闹,也不蹦蹦跳跳,安安静静地围在一起。我下意识地慢步靠近。啊,原来是我们小区附近一个幼儿园在这里搞什么活动。那些孩子有十五六个,都在四至六岁左右。中间站着一位小姐姐教师,模样清秀,扎一条高高的马尾辫儿,二十来岁的
期刊
被彝家人称为“龙褂”“霞披”的火草褂,是千年前云南人最原始的服饰树皮、草皮、麻、兽皮中的一种。  《云南通志》(182卷)记载,明清时期,云南干彝以麻、毛和兽皮为主,“织麻捻火草为布衣之,男衣至膝,女衣不开领,缘中穿一孔,从头下之,名‘套头’。”唐朝时期,咨卡彝族村火草褂编织手工技艺已达到彝族服饰的鼎盛时期。千百年来,咨卡彝族同胞,只要到每年入秋时,他们就会利用劳作间隙,背上大花箩进山采火草叶,从
期刊
我和姥姥关系很好。我小时候是姥姥带的,她很惯我、很爱我,几乎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我很依赖姥姥,也很喜欢和姥姥一起生活,因为她总是无条件满足我所有的需求。  在所有序列里,姥姥已经习惯性地把自己放在最后一位。她爱别人,胜过爱自己,对我更是倾囊的爱。东北冬天的寒冷是刺骨的,可在我放寒假回来的时候,她还是会在凌晨的火车站外等我,当我手机电量告急的时候,她会小心翼翼地拿出老人机的充电线。从不关心娱乐圈的
期刊
观察西夏王陵  一个王朝倒在这里。  黄土大半,夕阳小半,一齐掺和了,夯下一个句号。  这句号,看上去就是空心的,藏匿了一大把死去的文字,藏匿了一柄联珠纹铜壶,藏匿了那只失去声带的妙音鸟。  决定陪葬的,是整整一百八十多年的历史。  就這样,一个王朝,像颈子流血的将军那样,轰然倒下。贺兰山做了枕头。  遥想当年,连成吉思汗也对它无可奈何。咽喉中出现了一块骨头,难以咽下。  蒙古人一走,历史就跟着来
期刊
1  在中国地理最西端,接近云彩的位置,我耕耘着一片麦地。三十多年来,坡马遍地的沙子和石头没能节制大自然旺盛的生育力,麦苗生长的速度像时间的荆棘扎疼我的脚板心。  2  我出生的那一天,据说赶上了人类诞生和世纪更替的好日子,母亲把我的脐带血浇灌了门前一片新开垦的麦地。她干活的时候,就把我放在中国西部直至广大的中亚细亚草原有亲缘的土地上,甚至还有整个蒙古和西伯利亚。我生活在一个不停地铸造历史的激情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