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恍惚间,炎热的夏天还未走远,不经意的一瞥,片片黄叶却悄悄涌上枝头,还未来得及细细品味春与夏的味道,不觉已走入秋的路口。
红尘陌上,青春的记忆永远铭刻在心,无论身处何方,经历了春的洗礼,夏的奔放,秋的历练,必将走向衰退的严冬,任何挫折都阻挡不了这种周而复始的蓬勃生机。
在大自然若干生命的一次次轮回中,终将以秋的姿态淡泊呈现,以低到尘埃里的一片落叶结束璀璨的人生,待化作春泥,又将开启一次崭新的轮回,如此安好。
一片落叶撑起一片晴空,一滴甘露凝聚片片深情,记得也好,忘记也罢,生命的轨迹不会改变,秋叶的脉络已然清晰,镌刻在云淡风清的枝头,珍藏在记忆的一角,绽放与世无双的芬芳,弥漫于记忆的长河。
喜欢秋,不光喜爱它的缤纷绚烂,更喜欢秋雨萧瑟的夜晚聆听雨打芭蕉的嘀嗒声声,如同为世人弹奏一曲婉约的琴瑟,将过往的惆怅与情怀倾泄而出,似故地重游,又似漂泊多年的游子回到久违的故乡,声声扣动心弦,滴滴浸入血脉。
喜欢秋,喜欢它的朗朗晴空,天高云淡,满园飘香的硕果,喜欢它将五彩斑斓的羽翼点缀万里江山,引文人诗意盎然才思泉涌,令游客流连忘返不思归去。
喜欢秋,喜欢风吹麦浪的此起彼伏,俯首低眉便是景,飘逸灵动皆是情。徜徉其中,指尖轻抚麦浪,发丝跟随它的节奏起起落落,与它一起感悟风吟鸟鸣的自然之音,体味朝霞满天的清新与唯妙,牵手同行。
夜色来临,秋雨过后,冷风吹来,依旧抵挡不住我的步履,徘徊于秋风秋雨零落后的满地落叶中,那是一种几经历练后的沉香,不同于初春萌芽的新绿所散发的气息,幽幽的清香略带一份凝练厚重的味道,如品一杯浓郁的香茗,提神醒脑,润泽肺腑。
唯爱谭咏麟演唱的那首《水中花》,缠绵悱恻的旋律缓缓传入耳畔,如山间流淌的潺潺流水倾泄而出,水面上凋零的叶片随残花轻轻飘然而去,那是一种怎样的不舍,又是一种何等的悲鸣,来了去了,浓了淡了,在秋的凄清与萧瑟中,泪珠已如清晨的秋露悄悄溢出。
历经几场秋雨,伏在枝头的落叶终抵不过岁月的风霜,倏然间被风追赶着涌向大地,心仿佛被抽离一般,一丝隐痛再次油然而出,寻一枚叶片,拥入怀中,暂且与它作别,或许这是它最好的归宿。
次年,它定会微笑着从一片新绿中欣然走来,如一位故友再次闯入心扉,静静地倾诉它的悲喜人生。
旗袍,花樣年华中沉醉
万千服饰中,独爱旗袍那温婉典雅的款式,立领、盘扣、连袖、收腰、长短恰到好处的裙边,配上飘逸轻柔的锦缎或丝绸面料,便可将东方女性优美凹凸的弧线淋漓尽致地展现,如一朵莲花宠辱不惊,悠然绽放尘间。
着一袭束身旗袍定要略施粉黛,将发髻高挽方显立领的精致和高耸的脖颈,手握一款别致的手工刺绣香包或轻捻一把水墨淡染的香扇,亦或手持一柄油纸伞,足登一双精致风情的高跟鞋,踏着舒缓的足音,行走在江南微风清拂的湖畔,徘徊于青石小巷的弄堂,驻立在云淡风清的月色之下,无不让人心旌摇曳,浮想联翩,东方女性婉约的风情一泄千里。
喜欢旗袍雍容华贵、清新秀美的色彩图案,吉祥如意的凤凰、恩爱有佳的鸳鸯、富贵大气的牡丹、温馨淡雅的百合、清新脱俗的青花瓷系列,无不让人为之倾心迷恋。若偶得几日闲暇,必选一款钟爱的青花瓷旗袍,去探访江南幽幽的雨巷,重拾久远的记忆,在戴望舒的笔下,逢着丁香花的芬芳,撑伞漫步,缓缓而行,将过往的惆怅清空,将万般的情愫疏解,缱绻其中,重温诗人寂寥的情怀,体味时代的烙印、岁月的变迁。
或寻着苏州瘦西湖的足迹小住几日,细细品味古典园林的清幽静谧,身着水墨丹青的山水图案,如云似雾般穿行于亭台楼榭,远离城市的喧嚣,听一曲知音流水,赏一片清幽竹林,品一缕花香入心,吟几阙唐诗宋词,怡然自得,是旗袍婉约了景致,还是景致依托着旗袍,自不必评说,但从中绵延而出的中华古典文化的底韵却不言而喻。
十七年前由王家卫执导的一部电影《花样年华》让人过足了旗袍的眼瘾,张曼玉饰演的苏丽珍,凭借高挑的身材,玲珑精致的妆容,含蓄内敛的演技,依据情节的起伏,变换着花色不同款式的旗袍,伴着舒缓低沉的音乐,曼妙的身姿穿梭于巷陌,随着婀娜多姿的背影渐行渐远地离去,风姿绰约中将女人的韵致尽显无遗,时代的沧桑感瞬间涌入眼帘,涤荡心海,思绪也被带入到那年那月,久久沉浸其中。
在时代的变迁中,旗袍已经从民国初期的兴起,经过文革时期的冷清,历经中西合璧的演变,改革开放后的回温,直至被国务院作为女性外交人员礼服的标志,无一不验证其堪称为国粹之精华的优美服饰,从妙齡少女到风韵少妇,再至垂暮的长者,关于旗袍的各式演出层出不穷,彰显出当今时代人们对其钟情喜爱的程度,也必将成为中国女性展现给世人最靓丽的一道风景。
选几款钟爱的旗袍,收藏或束之闺阁,穿与不穿都是一种享受,看着便是一种清欢,一份回味,如品一杯上好的香茗,浓淡相宜,荡气回肠。
作者简介:吴玉杰,笔名心静如水,哈尔滨朗诵协会会员,中国诗歌网认证诗人,长江诗社会员,擅长诗歌、散文、游记等题材,其作品以清新、淡雅、细腻、温婉、浪漫为特色,部分作品散见于报端及各网络平台,入选《燕京诗刊》《当代诗刊》《当代诗歌百家》《当代散文典藏》《诗意人生》等书刊,2016年在《中华文艺全国文学大赛》中获得散文二等奖、诗歌三等奖,被纳入中华文艺名人榜,并在《燕京中国精英诗人榜2016年选》诗歌征文中获得三等奖。
红尘陌上,青春的记忆永远铭刻在心,无论身处何方,经历了春的洗礼,夏的奔放,秋的历练,必将走向衰退的严冬,任何挫折都阻挡不了这种周而复始的蓬勃生机。
在大自然若干生命的一次次轮回中,终将以秋的姿态淡泊呈现,以低到尘埃里的一片落叶结束璀璨的人生,待化作春泥,又将开启一次崭新的轮回,如此安好。
一片落叶撑起一片晴空,一滴甘露凝聚片片深情,记得也好,忘记也罢,生命的轨迹不会改变,秋叶的脉络已然清晰,镌刻在云淡风清的枝头,珍藏在记忆的一角,绽放与世无双的芬芳,弥漫于记忆的长河。
喜欢秋,不光喜爱它的缤纷绚烂,更喜欢秋雨萧瑟的夜晚聆听雨打芭蕉的嘀嗒声声,如同为世人弹奏一曲婉约的琴瑟,将过往的惆怅与情怀倾泄而出,似故地重游,又似漂泊多年的游子回到久违的故乡,声声扣动心弦,滴滴浸入血脉。
喜欢秋,喜欢它的朗朗晴空,天高云淡,满园飘香的硕果,喜欢它将五彩斑斓的羽翼点缀万里江山,引文人诗意盎然才思泉涌,令游客流连忘返不思归去。
喜欢秋,喜欢风吹麦浪的此起彼伏,俯首低眉便是景,飘逸灵动皆是情。徜徉其中,指尖轻抚麦浪,发丝跟随它的节奏起起落落,与它一起感悟风吟鸟鸣的自然之音,体味朝霞满天的清新与唯妙,牵手同行。
夜色来临,秋雨过后,冷风吹来,依旧抵挡不住我的步履,徘徊于秋风秋雨零落后的满地落叶中,那是一种几经历练后的沉香,不同于初春萌芽的新绿所散发的气息,幽幽的清香略带一份凝练厚重的味道,如品一杯浓郁的香茗,提神醒脑,润泽肺腑。
唯爱谭咏麟演唱的那首《水中花》,缠绵悱恻的旋律缓缓传入耳畔,如山间流淌的潺潺流水倾泄而出,水面上凋零的叶片随残花轻轻飘然而去,那是一种怎样的不舍,又是一种何等的悲鸣,来了去了,浓了淡了,在秋的凄清与萧瑟中,泪珠已如清晨的秋露悄悄溢出。
历经几场秋雨,伏在枝头的落叶终抵不过岁月的风霜,倏然间被风追赶着涌向大地,心仿佛被抽离一般,一丝隐痛再次油然而出,寻一枚叶片,拥入怀中,暂且与它作别,或许这是它最好的归宿。
次年,它定会微笑着从一片新绿中欣然走来,如一位故友再次闯入心扉,静静地倾诉它的悲喜人生。
旗袍,花樣年华中沉醉
万千服饰中,独爱旗袍那温婉典雅的款式,立领、盘扣、连袖、收腰、长短恰到好处的裙边,配上飘逸轻柔的锦缎或丝绸面料,便可将东方女性优美凹凸的弧线淋漓尽致地展现,如一朵莲花宠辱不惊,悠然绽放尘间。
着一袭束身旗袍定要略施粉黛,将发髻高挽方显立领的精致和高耸的脖颈,手握一款别致的手工刺绣香包或轻捻一把水墨淡染的香扇,亦或手持一柄油纸伞,足登一双精致风情的高跟鞋,踏着舒缓的足音,行走在江南微风清拂的湖畔,徘徊于青石小巷的弄堂,驻立在云淡风清的月色之下,无不让人心旌摇曳,浮想联翩,东方女性婉约的风情一泄千里。
喜欢旗袍雍容华贵、清新秀美的色彩图案,吉祥如意的凤凰、恩爱有佳的鸳鸯、富贵大气的牡丹、温馨淡雅的百合、清新脱俗的青花瓷系列,无不让人为之倾心迷恋。若偶得几日闲暇,必选一款钟爱的青花瓷旗袍,去探访江南幽幽的雨巷,重拾久远的记忆,在戴望舒的笔下,逢着丁香花的芬芳,撑伞漫步,缓缓而行,将过往的惆怅清空,将万般的情愫疏解,缱绻其中,重温诗人寂寥的情怀,体味时代的烙印、岁月的变迁。
或寻着苏州瘦西湖的足迹小住几日,细细品味古典园林的清幽静谧,身着水墨丹青的山水图案,如云似雾般穿行于亭台楼榭,远离城市的喧嚣,听一曲知音流水,赏一片清幽竹林,品一缕花香入心,吟几阙唐诗宋词,怡然自得,是旗袍婉约了景致,还是景致依托着旗袍,自不必评说,但从中绵延而出的中华古典文化的底韵却不言而喻。
十七年前由王家卫执导的一部电影《花样年华》让人过足了旗袍的眼瘾,张曼玉饰演的苏丽珍,凭借高挑的身材,玲珑精致的妆容,含蓄内敛的演技,依据情节的起伏,变换着花色不同款式的旗袍,伴着舒缓低沉的音乐,曼妙的身姿穿梭于巷陌,随着婀娜多姿的背影渐行渐远地离去,风姿绰约中将女人的韵致尽显无遗,时代的沧桑感瞬间涌入眼帘,涤荡心海,思绪也被带入到那年那月,久久沉浸其中。
在时代的变迁中,旗袍已经从民国初期的兴起,经过文革时期的冷清,历经中西合璧的演变,改革开放后的回温,直至被国务院作为女性外交人员礼服的标志,无一不验证其堪称为国粹之精华的优美服饰,从妙齡少女到风韵少妇,再至垂暮的长者,关于旗袍的各式演出层出不穷,彰显出当今时代人们对其钟情喜爱的程度,也必将成为中国女性展现给世人最靓丽的一道风景。
选几款钟爱的旗袍,收藏或束之闺阁,穿与不穿都是一种享受,看着便是一种清欢,一份回味,如品一杯上好的香茗,浓淡相宜,荡气回肠。
作者简介:吴玉杰,笔名心静如水,哈尔滨朗诵协会会员,中国诗歌网认证诗人,长江诗社会员,擅长诗歌、散文、游记等题材,其作品以清新、淡雅、细腻、温婉、浪漫为特色,部分作品散见于报端及各网络平台,入选《燕京诗刊》《当代诗刊》《当代诗歌百家》《当代散文典藏》《诗意人生》等书刊,2016年在《中华文艺全国文学大赛》中获得散文二等奖、诗歌三等奖,被纳入中华文艺名人榜,并在《燕京中国精英诗人榜2016年选》诗歌征文中获得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