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验之光
在经历19世纪这个号称“科学的世纪”的洗礼后,艺术的形式也随之发生变化。相较于传统的绘画、雕塑等形式,新型技术与媒介的出现,令现代主义艺术家有着浓厚的研究和创作兴趣。曼·雷等人的前卫艺术绝不仅仅是理念前卫,他们在艺术材料的选择上也充满前卫的实验精神。当时摄影术只是一种技术,还不被承认为艺术,曼·雷在达达主义运动时就在尝试摄影术在现代艺术中的创作潜力。他的技术实验开发了摄影术的潜力,在现代主义艺术思潮中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曼·雷 Man Ray
曼·雷(Emmanuel Radnitzky,生于 1890年8月27日 - 1976年11月18日)是一位美國视觉艺术家,他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巴黎度过。他是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运动的重要贡献者,尽管他与每个运动的联系都是非正式的。他在各种媒体上创作了大量的作品,但他认为自己首先是一个画家。曼·雷最出名的是他的先锋摄影,也是著名的时尚和肖像摄影师。还因他的摄影作品而闻名,他在提到自己时将其称为“ 雷影照片”。
观察与关注
与经典纪实摄影不同,自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来,纪实摄影开始从宏大叙事视角,比如新闻报道,转向对社会方方面面的观察与关注。二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给当代社会带来巨大变化,经济复苏则使消费主义价值观笼罩世界。新闻报道中的影像,呈现的是各种矛盾的集中爆发,但是当代社会中的矛盾不止如此,许多矛盾处于表面之下。表面之下的矛盾便是当代摄影的焦点之一,在这些发达繁荣的表象之下,人类社会处于一种潜伏的危机之中。
沈绮颖
沈绮颖是一名来自新加坡的艺术家,现居柏林。她的创作融合了摄影、录像、声音、文字、档案文件等多种媒介与表演性朗读。沈绮颖将调研的冷静严谨和叙述表现的亲密性达成平衡,探讨的命题通常围绕历史、记忆、冲突、迁徙来展开。最近的个展包括2021法国阿尔勒摄影节《我们总有一天会知道》,2020年瑞典斯克鲁那摄影节《我们总有一天会知道》。2019年曾于香港汉雅轩举办个展《我们总有一天会知道》,2018年在新加坡拉萨尔艺术学院当代艺术中心举办个展和2017年在挪威奥斯陆诺贝尔和平奖博物馆举办个展《沉默的大多数》。另参展2021年广州双年展,2019年参展英国约克艺术画廊、荷兰阿姆斯特丹FramerFramed画廊,2018年参展詹德拉(视觉艺术空间)画廊、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2017年参展伊斯坦布尔双年展。2017年被委任为诺贝尔和平奖摄影师,2020年被提名为薇拉里斯特中心的简·伦巴德艺术和社会公正奖。沈绮颖2018年成为玛格南图片社提名成员,目前也是伦敦国王学院博士候选人。沈绮颖是2020年集美·阿尔勒发现奖得主,作品展出于2020年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厦门,中国),由刘潇策展;阿尔勒摄影节(阿尔勒,法国),由岑依珊策展。 《流沙志》
《流沙志》项目关注人类除了水和空气之外使用最多的“沙”资源。自2017年开始,沈绮颖辗转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等地,用镜头记录下各地对这一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图像。对于沈绮颖而言,沙资源的使用反映了土地资源过度开发、城市化进程过快以及全球收入差距的问题:富有的国家通过购买不那么富有的邻壤土地再挪移到想要的地方。沈绮颖的家乡新加坡是世界上人均沙进口量最大的国家,在过去60年里,利用沙土再造了将近四分之一的领土。这组作品,沈绮颖采用了艺术性的图像捕捉方式,记录了当代“风景”,并传递出对人类当下和未来的关注与思考。
认知与冲突
宏大叙事转向的其中一个角度是对既有传统、不成文习俗或不合理规则的质疑。与社会新闻中影像叙事指向具体事件不同,在这种视角中,艺术家往往不是对具体事件的质疑与反思,其目的在于引导观众重新审视人类社会中那些既有思维方式的合理性。郭盈光的《顺从的幸福》以公园中的相亲角为切入点,对传统男女婚恋观念进行了质疑。作品本身不只是照片,也将行为和装置的方式融入其中。与传统纪实摄影单刀直入的旁观式叙事方式不同,《顺从的幸福》以作者亲身体验的方式,缩短了作者本身以及观众与事实之间的距离。
郭盈光
毕业于伦敦艺术大学传媒学院(LCC),摄影专业硕士。她曾是一名摄影记者,为英国路透社、ChinaDaily等媒体工作,作品曾发表于境内外众多媒体。目前她专注于自身的艺术项目创作,以摄影为主要创作语言并结合蚀刻、绘画、行为等多种艺术实践手段。主要展览包括:2020年上海“公·园”、2018年北京“梦露/门罗”女性议题摄影展、2018年法国阿尔勒摄影节等。曾于2019年在法国巴黎举办个展“郭盈光:顺从的幸福”。2017年荣获集美·阿尔勒摄影节“发现奖”。其作品被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欧洲摄影博物馆收藏。郭盈光是2017年集美·阿尔勒优秀女性摄影师奖得主。作品展出于2017年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厦门,中国),由何伊宁策展;2018年阿尔勒摄影节(阿尔勒,法国),由萨姆斯·道兹策展。
《順从的幸福》
《顺从的幸福》围绕着“年龄”这个自身与当下社会认知的冲突,展开了一系列对中国式的婚姻以及假性亲密关系状态的探讨,并向我们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顺从父母或者社会的安排真的幸福吗?
《顺从的幸福》是一组以摄影为主要创作媒介,结合录像、装置和艺术家书组成的综合媒介作品,郭盈光从虚实两个方面探讨了中国式的安排婚姻以及被安排婚姻的夫妻之间的非亲密状态。在创作过程中,郭盈光从自身与当下社会生活的焦点出发,将纪实摄影和艺术创作手法融合,尝试用精心建构的、具有强烈对比的作品结构来挑战人们对女性身份在复杂社会和文化认知中的固有认知。
问题即答案
不符合主流观念的事物往往被视为另类,然而世间万物并非同一,荒诞与奇异的存在,增添了人类社会的多样性与丰富性。照片记录的真实性,即便是以奇异的观看视角直面也不会失真。这些不同体现了现实世界中的真实具有复杂性的特征。冯立的作品《白夜》中呈现出日常生活的荒诞,令观众在一系列奇异的现象中,体会到现实与超现实之间的感受差异。这些照片看似是对荒诞的疑问,实则也是一种明确的答案。
冯立
1971年生,现居成都。主要展览包括:2020年“想像中国Bredaphoto摄影节”、2020年成都A4美术馆“童话剧场”、2018年法国阿尔勒摄影节等。曾于2016年在中国南京举办个展“白夜”、2017年在法国巴黎举办个展“白夜”。2014年荣获“中国当代摄影新锐Top-20”、2017年荣获“集美·阿尔勒发现奖”等奖项。作品展出于2017年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厦门,中国),由托马斯·苏文策展;2018年阿尔勒摄影节(阿尔勒,法国),由托马斯·苏文策展。
《白夜》
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摄影,但我相信这就是现实的另一面。
我无法解释这些照片的确切含义,就像我依旧没有彻底弄明白这个世界一样,我唯一能告诉大家的就是我的疑问。
很多时候我不过是一个提问者,面对眼前所发生的一切,用一个问题来回答又一个问题。
答案,其实永远都是一个问号。
相机,充当了我提问的工具,让我可以随时举手发问。
闪光灯划开看似平静的世界,在心底留下深深的显影。
窗外白夜如昼,路人行色匆匆。
这是我的世界,白夜的世界。
时间、空间和人
照片中的真实是一种相对的真实,摄影者往往只能记录片段化的影像,然而现实却一直在流逝。当艺术家对真实与其呈现方式有探究兴趣的时候,对时间、空间的拆分与重构以及如何呈现出来,便成了摄影语言的一种边界拓展。早在20世纪20年代,前卫艺术就成为摄影前进的动力之一。阿斗的作品即是探讨照片语言中形态和时态的变化。在群体化的对象中,他抽取连续的片段化的时间形态,拍摄重复堆叠的空间中的物体与人,将时间、空间与人作为个体抽离出来呈现。经过无数张照片的精准定格之后,阿斗用静止的图像探讨了运动对象在静态空间中的存在方式。时间、空间和人的关系始终处于即绝对动态, 又相对静止的状态。
阿斗
1973年出生在四川绵阳山区,毕业于阿坝师范专科学校美术系,现居成都。
曾从事过8年广告设计工作,其平面作品多次获奖。2004年,成为全职独立摄影艺术家。2005年,《公交车与中国人》获得日本MIOPHOTO世界青年摄影师最高奖。2006~2007年间,一直在中国西南腹地大凉山创作。2009年,《沙马拉达》获得首届三影堂摄影大奖,并在纽约PACE画廊举办个展。2013年起,先后在上海M97画廊举办:《阿斗》(2013)、《阿斗-草叶集》(2015)、《阿斗-何地何物何时》(2017)等多个个展。2018-2019年,与艺术家组合刘珂晃晃共同创作了《致尼采》系列作品。
作品被三影堂、纽约ICP摄影艺术中心、斯坦福大学、旧金山美术馆、纽约PACE画廊、麓湖A4美术馆、日本ZEN画廊等众多知名公共美术馆、画廊与私人藏家收藏。
多维心境
严明的照片所呈现出的瞬间性被无限拉长,成为一种持续存在的景观。不同的空间中,表达着相似的心理状态,拍摄这样的照片是一种体验个体生命与大千世界的过程。他的照片中的现实是倾向于真实一面的,而荒诞则是倾向于想象一面。真实与想象共同构成作者处于彼时空间中的心境态势。而观众的观看也被作者引导至现实与心理的夹缝中,在二者之间反复揣摩。 严明
1970年出生于安徽省定远县。2010年辞去公职,成为自由摄影师,现居广州。侯登科纪实摄影奖、法国“才华摄影基金”奖得主,大学读的是中文,毕业后曾做过中学老师、摇滚乐手、杂志编辑、唱片公司企宣及报社记者。出版影像随笔集《我爱这哭不出来的浪漫》《大国志》《长皱了的小孩》,被称为“诗人摄影师”。严明用充满诗性与人文关怀的影像和文字,阐明了摄影的关键和要义,同时对大国上下古典浪漫的消逝和文明的流失发出无限感慨,也展现了当下中国社会真实的荒诞与浪漫。作品由多家艺术机构及国内外收藏家收藏。
昨天堂/Land of Bygone
一张图片只是一个瞬间,多个镜头才可以同时表现多个瞬间,即使这样也依然是片面的。但是,当严明在不同时间拍摄了不同的人和景域,也许它们确实就构成了一个多维的现实。
严明的作品总是在荒诞与现实之间展开,无意批判及嘲讽,他站在远处,不动声色地通过取景重整了旧山河的新风景,从而向观者提供了一种幽默且富有情感的见解。正如艺术家徐累所言:“严明的作品当中有很多可以看的东西,最主要的是他有自己的一种情怀。中国人有一种山河故人的情怀,每朝每代都有,从李白到刘禹锡,这种循环一直延续到后来,在他身上这个循环没有断。”严明的所有作品里面都有诗,每首诗都有他的想象和情怀。“事实上不是他捕捉到这些诗意,是他创造了这些诗意。没有严明的情怀、学养、美术训练、视觉训练以及活生生的情感运动,任何景物出现在面前的时候,你都是熟视无睹的。所以它不是记录,不是捕捉,而是深刻的创造。”贾樟柯如是说。
严明是一个温和、不激烈,总是保持微笑的人,微笑比大笑有趣得多。他的作品携带着一种“作者摄影”的口音,当人们好奇这种口音的基因是从哪里来时,这位来自安徽的小镇青年用他始终保有的真诚、敏感、温暖、浪漫、幽默、不怒和不哀,给出了只属于他的基因底色。有趣的是,这种基因会传染。现代诗人艾略特讲过一句话“: 只要有一件新的好作品出现,历史上所有经典都会跟着动一动。”而严明也丝毫不介意泄露他的摄影秘籍:“很非自然的东西跟自然的东西突然产生融合,让我怦然心动。包括《昨天堂》这个名字,书里的照片,这些瞬间、这些地方、这些故国山河、这些人间城郭,就是人间前尘埃,我的昨日天堂。”
主体的自我
以自我为主体往往是具有话题性的创作。这一类照片有时并不只是一种拍摄活动,与行为表演结合也是常见的创作思路。即摄影在其中充当记录的形式,而行为表演则为作品想要表达的内容。弗朗西斯卡·伍德曼的视角常以自我为主体,她为自己构筑各种自拍肖像。这些自拍肖像通常利用空间、结构或其他方法,营造神秘性和戏剧性。她的作品呈现出文学和绘画的元素,有的也表现出超现实主义的意象。艺术家在自己的作品中处于核心位置,以此探讨关于性别、表象和身体等话题。
弗朗西斯卡·伍德曼
弗朗西斯卡·伍德曼(1958~1981)出生于科罗拉多州的博尔德。弗朗西斯卡·伍德曼13岁时,父亲赠与了她人生中的第一台相机,三年后,她就读于普罗维登斯的罗德岛设计学院。伍德曼的大部分作品是1975年~1978年在罗德岛设计学院学习时创作的。1979年伍德曼搬到纽约,在那里她以商业时尚摄影师的身份谋生。伍德曼将纸张、织物、版画放置在她的身体上,从而创造鲜明的结构,以探索摄影所带来的雕塑感。虽然她的大部分作品都创作于学校课题和作业中,但她对摄影的深刻理解,以及围绕女性主义和对摄影问题的独特看法,都显露出超越她年龄的成熟性和先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