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于电子商务、网上营销等利用网络进行的交易迅猛发展,致使社会需要大量的物流型人才,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高职院校毕业生不能适应岗位的要求,要不到工作。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对于物流管理人才需大于求的现象,是因为当下的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训室课程不能培养出人才没有具有具备与职业相关的一定的基础理论,也没有较强动手能力。这样的培养没有实效性、技能型和职业性,改变传统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训室课程安排,从以职业为导向,以现代课程改革理论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培养计划理当建立。
关键词:以职业为导向 物流管理 能力本位 课程改革
当下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产生了许多新型的交易方式,最为典型的就是电子商务和网上营销了。这些交易都涉及到了物流,从网上选购商品,提交订单,然后支付,最后便是物流了,所以现在对物流管理人才有着极大的需求,但中职学校培养出来的物流管理毕业生很多却不能适应职业的要求,最后找不到工作,究其原因还是现在物流管理专业实训室课程不是以职业为导向,没有足够的改革,不能培养出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有较强动手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
一、物流管理专业以职业为导向的重要性
现在的许多中职学校没有明确的目标,导致最后毕业的学生不能适应职业对于理论和动手能力的要求、无法建立满足现代社会的高智能性和高强度要求的意识。以职业为导向即是,单位要什么,就让学生学什么,这样做的好处,有以下两点:
1.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定位
现在的中职培养计划就是因为没有明确的培养定位,不能建立适合每个学生都能适应社会的培养方案,最后导致现在许多中职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或者不能胜任工作。目前的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的中职院校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就培养目标来说,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就教育观念而言,教育观念陈旧,还有部分的高职院校以普通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培养模式为根本,改变其部分无关紧要的内容,不以中职院校是以培养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这一特色为出发点,不利于学生的培养和发展。这种忽视了学生学习能力、职业特征和人文素质的培养,最后培养出来的人才必然无法满足社会的要求。
2.能成功培养综合素质优良的技术人才
中等职业教育是在高中教育阶段进行的职业教育,目的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数以亿计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如果不以职业为导向来进行人才的培养,那么就是会违背培养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初衷,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出拥有社会适应能力的人才。
二、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
课程改革一直是教育界谈论的重点问题,如果没有明确和科学的基础理论,必然导致改革实践的不知所措,自从二十一世纪以来,已经有了三次教育改革,这些改革对于教育界,对于培养适应社会要求的人才起到了极其重要的帮助。新的教育体系的构建需要科学的理论基础,在以职业为导向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训室课程改革上更是如此,在进行改革是,我们一定要坚持一下几条原则:
1.坚持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原则
物流管理专业对于人际交往能力、心理素质、吃苦耐劳的精神等方面有着很大的要求。试想如果从事物流管理专业的人不能处理好在工作中出现的搬弄是非、厚此薄彼的现象,没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来承受这些委屈,不采用合理的沟通手段,导致因不能承受工作压力而使工作效率降低。
2.坚持课程体系开放的原则
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加上现代社会对于复合型人才要求,导致了现代人才标准是一专多能,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有意的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的学识。
3.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教育目的不应该是老师为主体,教育要培养的是学生,而不是老师,所以在进行物流管理专业实训室课程改革的时候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体,从学生的要求、职业的要求出发进行改革。
三、实训室课程改革的探讨
基于科学的理论基础,结合物流管理专业实训课程现在的特点,以职业为导向进行改革。由于模块化的专业课程可以满足对专业知识、技能的有机组合,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帮助学生自我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首先,基础理论课程模块上精简课程,重视需要动手的课程。在对于基础理论课程的改革上,我们应该减少哪些与社会不需要技能的课程,增加哪些对于社会所需技能的基础理论课程上以实现学生以职业为导向的基础上掌握一定的理论基础。这样学生在一定的理论基础的支持下可以进行不断的拓展学习,拥有熟练和专业的动手能力就能满足职业的需要。
其次,专业技能课程模块上重点教授技能,注重实践。在这个方面的学习上,学校应该充分发挥优势,为学生的社会实践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制造机会,为学生了解社会需求,明确技能目标提供方法。在行业技能的培养时,不应该以学习的课程为主体,而应该以制约所需要的技能为主体,这样才能在日常的学习中提高学生对职业技能的要求,改变中职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现象。
第三,学科前沿类课程模块应以职业要求不断更新,满足职业需求。其他的基础理论课,包括行业实践课程和学科前沿课程也应该不断的进行改进以满足社会对符合型人才的需要,例如:由于物流管理专业与电子商务,管理以及法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可以尝试在课程的安排上增加电子商务学、管理学和法学等内容。
最后,特色培养模块上,学校合理安排课程,以学生为主体进行选课。选课可以充分满足学生的要求,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课程。物流管理专业涉及到许多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在安排上结合一些像物流英语、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基础理论知识,开设与管理学、博弈学、法律等知识相关一些的课程,让学生自己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当然在开设这些依据学生兴趣而构建的课程的时候,还要结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课程的学习中添加实践能力的培养。
小结
市场对于物流管理专业人才有着很大需求,但是中职以及高职培养出来的人才却不能满足职业对于技能的要求,这导致市场需求本来很大,但是相关专业毕业生却仍旧难觅工作的怪现象。解决这种怪现象的方法就是以职业为导向进行课程改革,中职培养学生的目的是为社会输入一批高素质的、高技能的人才,我们只有坚持这一原则,才能科学进行改革。在改革的方式上面,我们一定要坚持原则,明确改革目的,利用模块化教学模式等现代教学模式,实现教育的改革。
参考文献
[1]吴慧倩.吴跃进.刘水庆.构建以职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新模式研究—以服务贵州经济为视角[J].科学教育.2010
[2]钟婵娟.包红.孙德四.以职业为导向的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江西化工.2011
[3]. 靳玉乐.艾兴. 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什么[J]. 中国教育报.2005
[4]. 江红英.来燕. 以就业为导向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研究[J].中国市场.2010
关键词:以职业为导向 物流管理 能力本位 课程改革
当下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产生了许多新型的交易方式,最为典型的就是电子商务和网上营销了。这些交易都涉及到了物流,从网上选购商品,提交订单,然后支付,最后便是物流了,所以现在对物流管理人才有着极大的需求,但中职学校培养出来的物流管理毕业生很多却不能适应职业的要求,最后找不到工作,究其原因还是现在物流管理专业实训室课程不是以职业为导向,没有足够的改革,不能培养出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有较强动手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
一、物流管理专业以职业为导向的重要性
现在的许多中职学校没有明确的目标,导致最后毕业的学生不能适应职业对于理论和动手能力的要求、无法建立满足现代社会的高智能性和高强度要求的意识。以职业为导向即是,单位要什么,就让学生学什么,这样做的好处,有以下两点:
1.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定位
现在的中职培养计划就是因为没有明确的培养定位,不能建立适合每个学生都能适应社会的培养方案,最后导致现在许多中职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或者不能胜任工作。目前的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的中职院校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就培养目标来说,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就教育观念而言,教育观念陈旧,还有部分的高职院校以普通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培养模式为根本,改变其部分无关紧要的内容,不以中职院校是以培养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这一特色为出发点,不利于学生的培养和发展。这种忽视了学生学习能力、职业特征和人文素质的培养,最后培养出来的人才必然无法满足社会的要求。
2.能成功培养综合素质优良的技术人才
中等职业教育是在高中教育阶段进行的职业教育,目的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数以亿计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如果不以职业为导向来进行人才的培养,那么就是会违背培养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初衷,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出拥有社会适应能力的人才。
二、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
课程改革一直是教育界谈论的重点问题,如果没有明确和科学的基础理论,必然导致改革实践的不知所措,自从二十一世纪以来,已经有了三次教育改革,这些改革对于教育界,对于培养适应社会要求的人才起到了极其重要的帮助。新的教育体系的构建需要科学的理论基础,在以职业为导向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训室课程改革上更是如此,在进行改革是,我们一定要坚持一下几条原则:
1.坚持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原则
物流管理专业对于人际交往能力、心理素质、吃苦耐劳的精神等方面有着很大的要求。试想如果从事物流管理专业的人不能处理好在工作中出现的搬弄是非、厚此薄彼的现象,没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来承受这些委屈,不采用合理的沟通手段,导致因不能承受工作压力而使工作效率降低。
2.坚持课程体系开放的原则
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加上现代社会对于复合型人才要求,导致了现代人才标准是一专多能,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有意的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的学识。
3.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教育目的不应该是老师为主体,教育要培养的是学生,而不是老师,所以在进行物流管理专业实训室课程改革的时候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体,从学生的要求、职业的要求出发进行改革。
三、实训室课程改革的探讨
基于科学的理论基础,结合物流管理专业实训课程现在的特点,以职业为导向进行改革。由于模块化的专业课程可以满足对专业知识、技能的有机组合,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帮助学生自我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首先,基础理论课程模块上精简课程,重视需要动手的课程。在对于基础理论课程的改革上,我们应该减少哪些与社会不需要技能的课程,增加哪些对于社会所需技能的基础理论课程上以实现学生以职业为导向的基础上掌握一定的理论基础。这样学生在一定的理论基础的支持下可以进行不断的拓展学习,拥有熟练和专业的动手能力就能满足职业的需要。
其次,专业技能课程模块上重点教授技能,注重实践。在这个方面的学习上,学校应该充分发挥优势,为学生的社会实践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制造机会,为学生了解社会需求,明确技能目标提供方法。在行业技能的培养时,不应该以学习的课程为主体,而应该以制约所需要的技能为主体,这样才能在日常的学习中提高学生对职业技能的要求,改变中职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现象。
第三,学科前沿类课程模块应以职业要求不断更新,满足职业需求。其他的基础理论课,包括行业实践课程和学科前沿课程也应该不断的进行改进以满足社会对符合型人才的需要,例如:由于物流管理专业与电子商务,管理以及法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可以尝试在课程的安排上增加电子商务学、管理学和法学等内容。
最后,特色培养模块上,学校合理安排课程,以学生为主体进行选课。选课可以充分满足学生的要求,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课程。物流管理专业涉及到许多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在安排上结合一些像物流英语、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基础理论知识,开设与管理学、博弈学、法律等知识相关一些的课程,让学生自己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当然在开设这些依据学生兴趣而构建的课程的时候,还要结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课程的学习中添加实践能力的培养。
小结
市场对于物流管理专业人才有着很大需求,但是中职以及高职培养出来的人才却不能满足职业对于技能的要求,这导致市场需求本来很大,但是相关专业毕业生却仍旧难觅工作的怪现象。解决这种怪现象的方法就是以职业为导向进行课程改革,中职培养学生的目的是为社会输入一批高素质的、高技能的人才,我们只有坚持这一原则,才能科学进行改革。在改革的方式上面,我们一定要坚持原则,明确改革目的,利用模块化教学模式等现代教学模式,实现教育的改革。
参考文献
[1]吴慧倩.吴跃进.刘水庆.构建以职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新模式研究—以服务贵州经济为视角[J].科学教育.2010
[2]钟婵娟.包红.孙德四.以职业为导向的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江西化工.2011
[3]. 靳玉乐.艾兴. 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什么[J]. 中国教育报.2005
[4]. 江红英.来燕. 以就业为导向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研究[J].中国市场.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