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欺负行为在现在的校园里属于常见现象,无论是对欺负者本身或受欺负者来讲,都能造成很大的心理伤害,严重者,会影响其一生。因此,本文特意在研究了欺负行为产生的原因后,究其原因,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策略。对于受欺负者,有即时安慰、师生共情、制定反欺负等政策;对于欺负者,更是研究了“苦口婆心”法、“欲擒故纵”法、“请君入瓮”法、“正负效应”法等有效手段让学生远离欺负行为,能够共同健康成长。
【关键词】调适;高年级学生;欺负行为;研究策略
欺负行为,是指发生于学生之间的一种相互欺负现象,经常受欺负的儿童,因其身心健康受到很大伤害,能导致儿童情绪抑郁、注意力分散、感到孤独、逃学、学习成绩下降和失眠,严重的甚至还会导致自杀。而对有欺负行为本身的孩子来讲,如果其行为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和矫正,那他社会性、个性的发展都将受到阻碍,可能还会造成以后的暴力犯罪。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有效的预防、控制和矫正欺负行为,使欺负者和被欺负者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一、欺负行为产生的原因
1.竞争心理,诱发欺负行为
“竞争假设”理论认为,儿童的欺负行为是在学校参与竞争和追求成绩的结果,是在对学校受到挫折和失败的一种反应。有一部分学生,他们由于在学业上的不成功,在学业上找不到自己的优越感,然而他们一旦存在身体上的优势,就会用欺负行为赢得一些同学的看重。
2.“外部异常”,造成欺负行为
“外部特异性假设”理论认为儿童之所以受欺负是由于其自身具有一些外部异常特征,如肥胖、戴眼镜、讲方言等。因此,欺负者就会抓住他们的“外部异常”而不放过,会给他取难听的外号,或者嘲笑他的衣着、口音等等。
3.依恋类型,导致欺负行为
“依恋假设理论”其主要观点认为:儿童早期与照看者之间形成的依恋类型影响着其将来处理人际关系的“内部工作模式”,一旦儿童形成不安全的“模式”,可能会造成儿童以后在学校里产生不安全和焦虑,从而导致欺负行为的产生。缺乏安全感的学生,往往会试图用欺负别人来证明自己的“强大”。
二、欺负行为的调适策略
1.对于受欺负者
受欺负者,轻则会导致自身身体受到伤害,也会因害怕而不喜欢上学,对学校产生恐惧厌恶心理,重则甚至会损害其自尊心和自信心,更有甚者会产生其他严重的心理问题……因此,对于受欺负者,我们也应该予以重视。
1.1即时安慰政策
一旦欺负行为发生,作为教师,应即时制止该行为的继续,并及时把受欺负者叫到一边,用亲切的话语询问他发生了什么事,并仔细地倾听。鼓励他如果以后再发生类似的欺负事件,教师将保证尽力阻止。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努力帮受欺负者建立自信。教师的即时安慰,能给受欺负者带去很大的心理温暖,让他们感受到有人在关心他、帮助他,给他带来强大的安全感。
1.2师生共情政策
作为教师,我们既不该只看到受欺负者的委屈而一味讨好,也不该只看到欺负者的霸道而一味责备,我们要让他们同时将欺负行为作一透彻理解,这就需要教师采用多种方法,让他们共情同长。例如:随时随地在班级要鼓励孩子友好相待。无论是专门用来思想教育的晨会课,还是短短的下课几分钟,都可以作为我们教育的契机,让学生明白友好相处,能使班级更为和谐融洽。再例如:开一次关于欺负行为的主题班会。前阵子,我就特意上了一节名为《远离欺负行为,共同健康成长》的主题班会。在整堂课中,我不仅用演一演的直观形式让学生了解到了欺负行为的危害,更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证明团结友爱对我们来说有多重要。只有师生共情,才能使受欺负者心理真正得到宽慰,更能使欺负者真正改变自己的不良行为。
1.3制定反欺负政策
如果有相应的一系列反欺负政策,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就有一定的约束力。为此,大到学校范围,小到班级群体,都可以为保护受欺负者而制定一些反欺负政策。
曾经在班级组织学生围绕“我们该如何制止欺负行为”这一话题展开过深入的讨论,有人建议可以让他们多余的力气转化为锻炼身体类——去跑跑步,或为班级做贡献——扫地拖地等,也有人建议可以让他们在教室“站岗”——专门制止和监督欺负行为的发生,甚至有人建议直接去和校长进行“深度”谈话……诸如此类的林林总总,但只要有制约力,相信肯定能见效。
2.对于欺负者
欺负者是教师的重点关注对象,这些“危险分子”不仅打扰了别人的学习生活,更影响了自己的前途发展。不同的欺负者,会呈现出不同的欺负状态,一旦被教师发现他们的欺负行为,他们呈现出的应对措施、态度也大相径庭,作为教师,应该见招拆招,巧妙应对不同状态的欺负者。
2.1“苦口婆心”法
苦口婆心,顾名思义,就是在欺负行为发生后,教师对欺负者进行的口头思想教育。当然,并不是一味地进行责骂,谈话要有谈话的艺术,给他一个机会来解释自己的行为,必须首先让他意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如果再有欺负行为发生,他将受到惩罚,包括通知他的父母。当然,警告也不是我们找他谈话的最终目的,我们要尝试等到他的合作,和他一起商量如何解决问题。有时,教师甚至可以用语言上的共情来引起他的共鸣。毕竟,我们都知道,欺负者有一定的欺负行为,总有或大或小的理由,有的是为了在同伴中得到拥护,有的是惩罚他们嫉妒或气愤的人。教师在尝试确定欺负行为背后的原因,提供适当的帮助、恰当的支持,相信欺负行为也能得到很好的改善。
2.2“欲擒故纵”法
高年级学生有其愈渐成熟的年龄和心理优势,他们在做完一件事后,往往能进行自我反思:这件事我做得如何?老师会如何看待我?等等一系列的想法在他们脑海中自我形成。教师有时也能抓住这个特点,让他们进行“自省”。一次,学生在发生欺负行为后,因其是个“老顽固”,之前我警告、惩罚,似乎“十八招武艺”样样使用过了,他依旧还是冥顽不灵。也许是我的一时束手无策,我什么都没说,就让他回去了,奇怪的是,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他安安分分,没出半点差池。之后的谈话,他这样对我说道:“刚开始,我以为老师你又要开始长篇大论了。但这次老师你居然什么都没说,让我心里一震!我以为你肯定很生气,说不定在暗暗的想什么狠招来对付我,所以我就按兵不动,先观察观察。结果一连几天,你都没有任何反应,好像这件事没发生过一样。我就开始想自己的行为,我也知道自己做得不对,每次都爱主动欺负同学,想着想着,我就开始心虚了,甚至觉得有点儿对不起老师,我做了错事你都没责怪我……而且老师,这次你没在同学面前批评我,我觉得你没让他们的奸计得逞,我特别讨厌他们在旁边看好戏的嘴脸!”对于这种学生,抓得太紧,他只会越想挣脱,也许,适当地放一放,更能促进他心理上的自我反省,从而追根究底,真正解决问题。
【关键词】调适;高年级学生;欺负行为;研究策略
欺负行为,是指发生于学生之间的一种相互欺负现象,经常受欺负的儿童,因其身心健康受到很大伤害,能导致儿童情绪抑郁、注意力分散、感到孤独、逃学、学习成绩下降和失眠,严重的甚至还会导致自杀。而对有欺负行为本身的孩子来讲,如果其行为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和矫正,那他社会性、个性的发展都将受到阻碍,可能还会造成以后的暴力犯罪。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有效的预防、控制和矫正欺负行为,使欺负者和被欺负者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一、欺负行为产生的原因
1.竞争心理,诱发欺负行为
“竞争假设”理论认为,儿童的欺负行为是在学校参与竞争和追求成绩的结果,是在对学校受到挫折和失败的一种反应。有一部分学生,他们由于在学业上的不成功,在学业上找不到自己的优越感,然而他们一旦存在身体上的优势,就会用欺负行为赢得一些同学的看重。
2.“外部异常”,造成欺负行为
“外部特异性假设”理论认为儿童之所以受欺负是由于其自身具有一些外部异常特征,如肥胖、戴眼镜、讲方言等。因此,欺负者就会抓住他们的“外部异常”而不放过,会给他取难听的外号,或者嘲笑他的衣着、口音等等。
3.依恋类型,导致欺负行为
“依恋假设理论”其主要观点认为:儿童早期与照看者之间形成的依恋类型影响着其将来处理人际关系的“内部工作模式”,一旦儿童形成不安全的“模式”,可能会造成儿童以后在学校里产生不安全和焦虑,从而导致欺负行为的产生。缺乏安全感的学生,往往会试图用欺负别人来证明自己的“强大”。
二、欺负行为的调适策略
1.对于受欺负者
受欺负者,轻则会导致自身身体受到伤害,也会因害怕而不喜欢上学,对学校产生恐惧厌恶心理,重则甚至会损害其自尊心和自信心,更有甚者会产生其他严重的心理问题……因此,对于受欺负者,我们也应该予以重视。
1.1即时安慰政策
一旦欺负行为发生,作为教师,应即时制止该行为的继续,并及时把受欺负者叫到一边,用亲切的话语询问他发生了什么事,并仔细地倾听。鼓励他如果以后再发生类似的欺负事件,教师将保证尽力阻止。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努力帮受欺负者建立自信。教师的即时安慰,能给受欺负者带去很大的心理温暖,让他们感受到有人在关心他、帮助他,给他带来强大的安全感。
1.2师生共情政策
作为教师,我们既不该只看到受欺负者的委屈而一味讨好,也不该只看到欺负者的霸道而一味责备,我们要让他们同时将欺负行为作一透彻理解,这就需要教师采用多种方法,让他们共情同长。例如:随时随地在班级要鼓励孩子友好相待。无论是专门用来思想教育的晨会课,还是短短的下课几分钟,都可以作为我们教育的契机,让学生明白友好相处,能使班级更为和谐融洽。再例如:开一次关于欺负行为的主题班会。前阵子,我就特意上了一节名为《远离欺负行为,共同健康成长》的主题班会。在整堂课中,我不仅用演一演的直观形式让学生了解到了欺负行为的危害,更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证明团结友爱对我们来说有多重要。只有师生共情,才能使受欺负者心理真正得到宽慰,更能使欺负者真正改变自己的不良行为。
1.3制定反欺负政策
如果有相应的一系列反欺负政策,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就有一定的约束力。为此,大到学校范围,小到班级群体,都可以为保护受欺负者而制定一些反欺负政策。
曾经在班级组织学生围绕“我们该如何制止欺负行为”这一话题展开过深入的讨论,有人建议可以让他们多余的力气转化为锻炼身体类——去跑跑步,或为班级做贡献——扫地拖地等,也有人建议可以让他们在教室“站岗”——专门制止和监督欺负行为的发生,甚至有人建议直接去和校长进行“深度”谈话……诸如此类的林林总总,但只要有制约力,相信肯定能见效。
2.对于欺负者
欺负者是教师的重点关注对象,这些“危险分子”不仅打扰了别人的学习生活,更影响了自己的前途发展。不同的欺负者,会呈现出不同的欺负状态,一旦被教师发现他们的欺负行为,他们呈现出的应对措施、态度也大相径庭,作为教师,应该见招拆招,巧妙应对不同状态的欺负者。
2.1“苦口婆心”法
苦口婆心,顾名思义,就是在欺负行为发生后,教师对欺负者进行的口头思想教育。当然,并不是一味地进行责骂,谈话要有谈话的艺术,给他一个机会来解释自己的行为,必须首先让他意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如果再有欺负行为发生,他将受到惩罚,包括通知他的父母。当然,警告也不是我们找他谈话的最终目的,我们要尝试等到他的合作,和他一起商量如何解决问题。有时,教师甚至可以用语言上的共情来引起他的共鸣。毕竟,我们都知道,欺负者有一定的欺负行为,总有或大或小的理由,有的是为了在同伴中得到拥护,有的是惩罚他们嫉妒或气愤的人。教师在尝试确定欺负行为背后的原因,提供适当的帮助、恰当的支持,相信欺负行为也能得到很好的改善。
2.2“欲擒故纵”法
高年级学生有其愈渐成熟的年龄和心理优势,他们在做完一件事后,往往能进行自我反思:这件事我做得如何?老师会如何看待我?等等一系列的想法在他们脑海中自我形成。教师有时也能抓住这个特点,让他们进行“自省”。一次,学生在发生欺负行为后,因其是个“老顽固”,之前我警告、惩罚,似乎“十八招武艺”样样使用过了,他依旧还是冥顽不灵。也许是我的一时束手无策,我什么都没说,就让他回去了,奇怪的是,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他安安分分,没出半点差池。之后的谈话,他这样对我说道:“刚开始,我以为老师你又要开始长篇大论了。但这次老师你居然什么都没说,让我心里一震!我以为你肯定很生气,说不定在暗暗的想什么狠招来对付我,所以我就按兵不动,先观察观察。结果一连几天,你都没有任何反应,好像这件事没发生过一样。我就开始想自己的行为,我也知道自己做得不对,每次都爱主动欺负同学,想着想着,我就开始心虚了,甚至觉得有点儿对不起老师,我做了错事你都没责怪我……而且老师,这次你没在同学面前批评我,我觉得你没让他们的奸计得逞,我特别讨厌他们在旁边看好戏的嘴脸!”对于这种学生,抓得太紧,他只会越想挣脱,也许,适当地放一放,更能促进他心理上的自我反省,从而追根究底,真正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