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文言文教学中缺失的美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zhisui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案例背景
  
  目前初中的文言文课堂教学偏重于字词的讲解和句子的翻译,有的甚至把实词、虚词、句子的翻译等知识的掌握视为文言文教学应达到的终极目标。不少教师认为,学生经过这样的学习之后,就能形成一定的语感,基本掌握一些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以及句式语法的特点;再通过一系列习题练习,学生对课文以外的文言文就能正确地断句、标点、释词、翻译,即能够达到所谓的举一反三的目标,特别是能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这样,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似乎就具备了。在这种被称为“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八字真经”的教法下,一篇篇有血有肉、有情有味、有灵性的文章被拆卸成一堆堆的语言材料。在只见“言”而不见“文”的教学中,学生们感受不到美,体会不到情,对文言文仅有的一点兴趣也被磨灭了,从而产生了望“文言文”生畏的现象。
  
  二、设计思路
  
  这篇短文富有诗情画意,意味隽永。教学时不要把重点放在文言词汇的讲解上,而是将“欣赏文言文的美”贯穿始终,通过吟诵美,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的语言,深入作品的意境,涵咏体会,获得美的享受。借助多媒体教学,把秀丽的三峡风光的分析和三峡水利工程相联系,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学习热情,实现语文育人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熟读成诵。
  2.品析课文,展开想象,领略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
  3.在诵读中深入体味作者对三峡独特美的赞赏之情。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想带着大家一起到一个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地方去看一看,那就是三峡。去过吗?没去过的也不要着急,让我们先睹为快。(播放三峡风光的一段视频)看完之后,大家心中会对三峡产生向往之情。那我们出发吧。今天为大家请来的导游可了不得,他是来自北魏的著名的地理学家郦道元。(出示有关郦道元的幻灯片)今天游览的方式也独特,让我们以文为导,神游三峡。
  【评点:开始的导语以旅游为话题,吸引学生对本文的阅读兴趣。三峡风光视频的播放,更加激起学生对三峡的向往之情。】
  二、初读课文,以声传情,感受吟诵之妙
  1.读一读:
  ①教师范读古文,学生按要求在书中画出难读的字词来;
  ②学生放声朗读,体会、感受赞美之情。
  【评点:《三峡》的语言偶句和散句兼用,读起来收放有致,很有节奏感。所以,在示范朗读时,注重以声传情、声情并茂;在读三峡夏天景色的时候,通过较快的语速、句中重音的处理,让学生感受到夏季三峡水流湍急的特点;读到春冬之时,则用明快生动的语调表现出三峡的秀美;读到秋天的三峡,则用舒缓、略带忧伤的语调传达出一种凄清哀婉的感觉。这样,既可以传递文句自身的情味,又可充分地感染学生。学生在我的带动下,都大声地朗读着、感受着,沉浸在吟诵带来的音乐之美当中。在巡视全班的过程中,我发现不少学生在朗读中已能体悟文句传达的情感,与作家情感形成共鸣。】
  2.译一译:学生圈点勾画,结合文下注释,试译短文,同桌之间交流翻译情况。
  3.说一说:读完课文后,同学们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来交流。
  【评点:在翻译的过程中,我没有采取惯用的通译全文的方法,而是让学生通过交流的、互相帮助的方法,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完成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三、赏读文段,品味语言,感受意境美
  (古典文学中一些模山范水、描境写景之作,是经过作家加工了的自然美,比自然美更细腻、更完美、更能打动人心,也是人们重要的审美对象。所以下个教学环节我设计为对文章意境美的欣赏。)
  师:下面,我们来进一步品味品味课文的内容,看看课文主要写了三峡的哪些景物。
  生:山水。
  【评点:此时学生对课文已经相当熟悉了,几乎异口同声地说出。】
  师:对极了,满篇都是山和水。现在请同学们思考三峡的山到底是怎样的山,三峡的水到底是怎样的水。同学们把课文原句译成现代汉语,再在这些句子前面加上修饰语。我们来分一下工,男孩子应该像山一般伟岸,就准备山的部分;女孩子应该像水一般灵动,就准备水的部分。
  【评点:学生觉得很有趣,都踊跃参与。轻松地交流之后,大家进一步熟悉了课文,进一步掌握了本文复杂的文言语汇。】
  师:请同学们用简洁的文字归纳三峡的山水各有何特点?
  【评点:经过之前的铺垫,这个问题的解决可谓是水到渠成。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相互补充,很快便形成了共识:山是高峻的、连绵的、怪异的、幽寂的,水是盛大的、清澈的、激荡的、凄寒的。它们都富于变化,姿态万千。】
  师:三峡自古就有“山水画廊”之称,那么由山和水构成的“山水三峡”的总体特点是什么呢?我们能不能用一个字来概括呢?
  生:美。(大家异口同声地答道。)
  师:讲得好!山水三峡的确很美,这其中又有哪几种不同的美呢?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审美趣味,来谈谈你眼中的三峡是怎样的一种美。
  【评点:学生们有说奇美的,有说壮美的,有说秀美、静美的,居然有一位学生谈到了凄美,很了不起。】
  师:那我们来试着说一段话,说说三峡的美。老师先来说说三峡的春冬美。你看,雪白的急流,回荡着粼粼的清波;碧绿的深潭,晃动着秀美的倒影。还有那绝壁上的怪柏,苍劲嶙峋;还有那“悬泉瀑布”,水声阵阵,细沫飘洒,让人心驰神往。
  师:请同学们自己准备一下,先在组里说说。
  (学生交流,教师巡视)
  师:哪位同学来说说?
  生1:三峡的山美。它们高耸入云,连绵不绝,隐天蔽日。
  生2:三峡的夏天美。湍急的水流,阻绝了上行下行的船只,从白帝城到江陵,1200余里,一天就到达了。
  生3:三峡的春冬美。水流湍急如白练,潭水碧绿如翡翠。怪柏、小草欣欣向荣,悬泉瀑布飞流直下。
  生4:三峡的秋天美。高处有哀啭的猿鸣,江上有凄婉的吟唱,让人动情。
  师:三峡美景让人赏心悦目。请同学们带着对美景的想象,出声朗读课文。
  【评点:此时全班的朗读,声情并茂,既传递出文句自身的情味,又宣泄出学生自我体悟文句的感受。他们进入作品所营造的境界之中,在情感上产生强烈的震撼,与作家情感形成共鸣。】
  
  四、古今三峡比美
  
  师:郦道元笔下的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那1500年后的三峡又怎样呢?(放映有关三峡大坝工程的视频)请大家想象一下,三峡工程完工以后,在郦道元文中所描写的哪些景象我们会看不到了。
  生1:大坝建成以后,在一定流域内水位会有所升高,“两岸连山,略无阕处”这一景观会有所变化,三峡上游会出现又一个秀丽的千岛湖。
  生2:大坝建成以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的情况就不会出现了,有大坝来控制水量,就可以保证水道的畅通,无论是丰水还是枯水的季节,航运都不受影响。
  生3:大坝建成以后,“回清倒影”的美景就看不到了,因为大坝蓄水会导致污染。
  生4:我不同意刚才那位同学的说法,大坝蓄水可以增强三峡对下游清污、排污的能力,使三峡的水更加清澈,美景依旧。
  生5:大坝建成之后,游客可以到达以前难以到达的山林深处,会吓走猿猴,“高猿常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的景象就会消失了。
  生6:大坝建成之后,水被拦起来,就不能打鱼了,“渔者歌曰”的景象就看不到了。
  生7:我不同意刚才那位同学的看法。大坝控制水的流量,流域之内风平浪静,水量丰盈,有利于渔业的发展,打鱼的人应该更多,打到的鱼也应该更多。
  师:那渔者就要改唱“巴东三峡巫峡长,打鱼归来喜洋洋”了。
  生:我认为三峡的鱼民即使不用打鱼了,三峡也应该保留打鱼的景观,这样既可以保留三峡的原貌,还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师:讲得非常好,对历史遗迹的保留确实是人类在改造自然过程中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三峡大坝的建造是人类对自然的伟大改造,它和自然的和谐共处,是最伟大、最令人感动的一处景观。
  师:三峡即将发生许多变化,那么,这个新的三峡和郦道元笔下的三峡相比较,是不是就不美了呢?
  (学生们各有各的想法,有喜欢新三峡的,有喜欢旧三峡的,有两者都喜欢的。)
  师:其实,它们各有各的美。远去了的,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巨人;走近了的,是一个现代而又更加壮美的三峡。虽然,美丽不会永远,但文明总要进步,当眷恋之手告别千年的风采,心中留下的是三峡永恒的美。
  
  五、教后反思
  
  这次《三峡》的教学我没有将过多的时间花在“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八字真经”上,而是着重于欣赏文言文的美。古人写文章,特别讲究语言的运用,字斟句酌,气盛而词达。大凡名家名篇,常常富于音乐之美,惟有熟读涵泳,才能领会古人文章的高妙之处。所以,第一个环节设计为“吟诵美”,帮助学生通过对声音的轻重、停顿,语气的舒缓、抑扬,甚至情态、动作的外化,充分表现作品的内在含蕴以及艺术魅力。这样不仅能使自己产生进一步的认识,而且能把听众带入作品所营造的境界之中,在情感上产生强烈的震撼,与作家情感形成共鸣。吟诵美贵在以声传情、声情并茂,这样,既可以传递文句自身的情味,又可宣泄出学生自我体悟文句的感受。
  文章是作者的思想情感、道德评价、文化素养、审美趣味等的集成块,是一个活的整体,而不是各种语言材料的堆积物。文章语言之所以值得揣摩咀嚼,因为它是作者思想感情等的载体。如果只着眼于词句本身的学习,而忽视甚至舍弃了它所承载的内容,那可就成了买椟还珠,结果必然连语言本身也不可能真正学好。把文言文当成“文”来教要对课文、文句等进行鉴赏,欣赏文章的意境美也是本次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欣赏到意境美是这节课的一大收获。
  文言文教学最好的办法是彻底改变过去将字词教学与鉴赏教学割裂为两张皮的做法,将古汉语知识的教学与文学鉴赏教学相整合,让学生形象而深刻地感悟到汉语言的艺术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提高他们发现美、感悟美的能力,进而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这将是我们语文教师在今后文言文教学上努力的方向。
  
  (责任编辑 韦 雄)
其他文献
多年来,由于教材、教法、教师和考试等诸多因素影响,语文教学不同程度地步入了某些误区,无端地耗费了人们的许多时间和精力,影响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误区一:把生动的语文肢解为知识的拼盘,忽略了对语文的整体感知;盲目的知识传授和训练,使语文教学陷入困境,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无休止的识记和训练冲淡。  误区二:课文讲解断章取义,对每一篇课文都不厌其烦的划分段落、总结中心、分析特点,学生读书和感悟的
“谢谢护士妈妈,谢谢护士妈妈。”近日,一张3岁男孩与护士互相鞠躬的照片,在网络上热传,被称作“最萌医患鞠躬照”。  据悉,2月22日,3岁的小男孩在浙江省绍兴市中心医院感染三病区出院时,向护士长曹玲玲鞠躬致谢,曹护士长随即也向小男孩鞠躬致意。这感人的一幕刚好被她的同事记录了下来。该男孩于2月19日发烧住院治疗,后经核酸检测为阴性。曹玲玲称,见男孩先鞠躬,很是惊讶和感动,遂鞠躬回礼。这张医患互行鞠躬
人们常说,爱是滋润大地的雨露,是温暖大地的阳光。它像一把扇子,扇去酷热,留下凉爽;像一盏灯,驱散黑暗,放射光芒;像一扇心灵的窗户,赶走烦恼,留下快乐……那么父爱呢,它又像什么呢?  我的爸爸很平凡,像许多父亲一样,他的爱很含蓄,让我很难有真真切切地体验父爱的机会。但是有一次,父爱却让我看得见、摸得着。  那是在我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一天放学时,大雨倾盆而下。我和同学们站在教学楼门口焦急地等待着雨停
摘要:体育是初中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提升学生身体素质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而且有利于学生良好人格的塑造。传统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必须对其进行创新与改革,从而加快魅力课堂的构建,使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有效教学模式的构建,是增强体育教学实效性的关键,也是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应该逐步摆脱传统教育理念的限制,为教学工作注入活力。本文将对构建初中体育魅力课堂的有效教学途径与方法
走进武汉平煤武钢联合焦化公司,高耸的煤塔、巨大的厂房,染着焦煤特有的黑色烟火气息,给人以力量和沧桑的震撼。厂区内,不时看到火花四溅或蒸汽翻腾的操作现场,身着土黄色工服、头戴安全帽的武钢工人穿梭其中,伴随着机器的轰鸣,热火朝天地工作着。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武钢焦化公司高级技师龚九宏的身影,就在其中。作为检修工长,他每天走在巡查生产现场的路上,排除设备故障,精心维护设备。一身已分不清是黑是灰的
寂静时读书,哪怕两三页,都觉得周身清清凉凉,一刹那,空山新雨霁,春色上人衣。是真的静,此时书页里,微风响庭树,清泉鸣天籁。还能看到飘飘鹤骨仙,两人松下对弈,或一人系舟垂钓。  那种静,让我觉得不是人坐于书房里,是整个书房搬进了心的一室中。再读到深处,又觉得读的不是书,好似用文字在描绘,描花一枝,画云一朵,案头山水,花月玲珑。这样的书房,可留明月,可纳薰风,书一笺言,上有烟霞。  想想无数个春天里,
“让我送你回家吧,外面可能要下雨了!”  窗外,阴云密布,狂风张牙舞爪着,仿佛要撕碎一切。  “不用啊,你烦不烦啊,说了我自己回家,你不是很忙吗,你来干什么?!”  身后跟着的男人背又往下弯了弯,手忙脚乱地扶了扶眼镜,捋了捋凌乱的头发,可头发依旧蔫蔫耷耷地往下垂着,失去了光泽。  后面这位,便是我的父亲,每天都在东奔西跑忙里忙外,在他眼里,似乎只有工作。  我极其不耐烦地推了一下他,脚下加快步伐,
中国是农业大国,但几千年来,中国农民一直没有自己的专属节日。不过,这一现状迎来改变!国务院近日公布了关于同意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批复。批复指出:关于申请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请示收悉,同意自2018年起,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  实际上,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慶五谷丰登、盼国泰民安的传统。畲族的丰收节,藏族的望果节,彝族的火把节……尽管时间不同、形式各异,但以节为媒、寄托情感的属
2011年,有一个叫汪衍振的作家忽然声名鹊起。他被媒体关注却是因他“笨”:汪衍振用21年时间,写了《曾国藩发迹史》《李鸿章发迹史》《左宗棠发迹史》三部历史小说,总共70多萬字,平均一天130字,人称“龟速”。为搞清楚曾国藩初入官场12年的升迁细节,汪衍振搜阅了近2000万字的珍稀史料,用心之苦,用力之深,到了无孔不入、无坚不摧的地步。21年,汪衍振除了最基本的日常外,全部的生活内容就是埋头查资料、
通常情况下,每位语文教师都会在上课前对课文和教参进行充分的学习、研究和思考。教学内容早已确定,教学过程也设计完成,因此,教师总是期望自己的教学能按照设计顺利完成。但是,课堂教学不仅仅是机械地传递和接受知识的过程,还应是课堂教学资源创造与开发的过程。如何把这些课堂中生成的资源纳入预设的教学当中,如何在混乱的时候适当调整,在出错的时候及时重组构建,处理好这些问题,就能使课堂显得更加精彩。课堂所生成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