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当初的疯狂热销到零收益、大面积浮亏的事实显现,从4月中旬银监会推出的“六宗罪”通报到接下来的大规模业内调查,银行理财产品市场以从没有过的姿态站在了风口浪尖上,接受所有人对它的审视。“整风大行动”究竟会给银行业的发展带来哪些变革?人们拭目以待。
暗访+自查 业内高度谨慎
此次整风,银监会采取了暗访加银行自查的方式,范围涉及到全部商业银行,包括外资行在内,全方位地对理财产品市场进行规范。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部门也进入了高度紧张的状态。
理财产品宣传板前围满了选择查看的人,预期年收益最高可达15%、打新股收益稳定……在如此承诺下,每当一款理财产品推出,就会出现很快抢购一空的场面。曾经在很多人眼里,这反映出市场的红火与繁荣。
从去年年底开始,一向被推崇并高速发展的理财产品市场爆出了一个又一个“丑闻”:零收益、负收益、投资者和银行间的纠纷……当这些真相曝光后,人们对理财产品市场逐渐由狂热转向了冷静抑或陷入疑惑。
王先生在2006年12月购买了民生银行的一款理财产品10万元,该产品挂钩8只在香港上市的金融龙头股,预期收益为7%左右,期限为2年。本想安稳赚钱的王先生怎么都没想到,他的投资不但没赚反而亏了。“前段时间银行给我打电话说我那款产品到现在为止没收益,建议赎回。这本来就够让人郁闷的了,更糟的是提前赎回还要支付3%的手续费,我那10万元在银行放了这么久,不但没有收益,反而亏了3000元。”提起这事王先生气愤地说。
和王先生有着一样遭遇的人并不是少数。在《小康》记者调查中发现,有超过半数的投资者购买理财产品后出现了问题。很多人表示,现在对于银行的理财产品不太信任,尤其是对其预期收益和风险揭示部分。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接受《小康》记者采访时表示,理财产品市场在此前呈现爆炸式的增长,在飞速发展中一些问题来不及规范,进而在近期集中性的爆发出来。监管部门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采取行动规范市场。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很多银行将理财产品及有关宣传材料撤出网点。当有人咨询相关理财产品问题时,客户经理都会谨慎作答,对于收益率等敏感信息都会强调要注意风险,银行并不能做保证。
“现在购买理财产品要签订风险协议书,这也是日前银监会要求的。最近查得很紧,对于客户的风险提示等我们都会格外注意。”位于宣武门附近一家招商银行网点的客户经理表示。和招商银行一样,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光大银行、中国银行等也都对理财产品业务谨慎对待。
理财产品趋向保守
日前,记者走访了京城各家商业银行的营业网点,发现各家银行理财产品的数量相较此前减少很多,咨询购买的人也明显减少。有的银行表示目前在销的理财产品只有一两款,有的银行干脆表示目前没有理财产品在销,可以关注银行相关信息。在全部在销的理财产品里,记者发现大多数为信托类等稳健型理财产品,而去年的收益率冠军“打新”产品却发行惨淡。
目前,各家银行都推出了贷款类信托理财产品,如工行的“稳得利”系列、建设银行的“利得盈”系列等,而招商银行也推出期限较短的挂钩债券、票据资产等保守型产品。不少商业银行的客户经理表示,目前投资者普遍关注的都是保本型的低风险理财产品,因其收益稳定,风险较低而格外受到青睐。
据西南财大信托与理财研究所最新报告显示,今年4月,31家商业银行 (26家中资行、5家外资行)共发行314款理财产品,发行数较3月份下降12%。今年4月共有151款非保本浮动收益产品问世,但其中有高达140款产品为投资信贷资产和票据资产的信托类产品,这部分理财产品的真实风险与收益结果是属于保本固定收益类型。
一位银行业内人士认为,从目前情况看,市场环境及监管强度都要求银行规避高风险产品,转为稳健的低风险理财产品上。郭田勇对此也表示,银行理财产品的经营应该以稳健型的产品为主,注重低风险,稳定收益。同时可以为了满足一些风险承受能力强的投资者,设计一小部分高风险、高收益的产品。
先风险评估后投资
银监会要求,各银行全面评估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并在提供理财产品时向投资者警告潜在投资风险。
5月6日,记者来到了位于金融街附近的一些商业银行营业网点,发现大多数银行窗口还没有专门给客户提供风险测试。当记者咨询理财产品时,客户经理虽然谨慎地回答收益率等问题,但对于风险评估并未提及。在一家银行的营业厅内,记者见到了正在咨询理财产品的市民高鸿。高先生说,之前也有买理财产品,但是银行说的最多的就是收益率,对于风险这方面一直都没着重强调。
“银行总是强调预期收益有多高,强调保本性,对于风险等问题往往忽略不谈了,完全是在推销,不像做理财。作为投资者,其实我们也知道会有风险,但是具体风险有哪些,不太清楚。”高先生说。记者随机采访了20位市民,能详细说出理财产品风险的只有4人,其他都和高先生一样,对于风险只是有一个概念而已。
事实上,银行理财产品包含了市场、流动性、本金、汇率、操作等多项风险,如果没有和自身的承受能力结合,很容易误买不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造成不必要的损失。5月伊始,深发展银行推出了首个确定客户风险偏好和投资类型的“客户风险承受度评估系统”。“对客户风险承受度的了解,对银行和客户都是十分重要的,它就像一份客户个性分析问卷一样,帮助我们和客户去了解他潜在的投资属性和偏好,从而协助客户作出正确而适合的投资选择。这对于一个标准的理财规划服务来说是不可或缺的”,深发展总行的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该系统通过综合评估和动态记录客户的财务状况、投资期限、风险认知、风险偏好、短期及长期风险承受水平等,获取客户的整体风险承受度。经过评估后的客户将被分为不同等级,然后被推荐相同风险等级的产品。
对此,很多专家学者表示,以前银行有些盲目追求利润,粗放性的做理财产品业务,造成了如今的一系列问题。风险评估将会是未来理财产品市场的一个新趋势,会大大改善这种状态,有利于未来市场的良性发展。
境外理财产品惹争议
对于整风,如果说整个理财产品市场成了箭靶,那么QDII理财产品中的海外基金部分无疑是一个相对的靶心。
自银监会放开允许银行QDII投资海外基金后,QDII海外基金从开始发展转向盛行。去年下半年开始,诸多银行与海外基金合作,将其引入国内。去年8月底,花旗银行与施罗德投资管理公司合作推出的QDII“施罗德全球基金系列”,即是让投资者直接投资开放式海外共同基金,并可当天赎回。
记者近日求证相关部门了解到,《通知》所指的不能代销境外基金,是指银行不能成为境外基金的销售网点延伸,必须要严格设立基金风险责任承担机制。目前基金是由证监会监管,如果没有相关资格,境外基金并不能直接在国内销售。
在记者调查中,尽管此前有消息说部分外资行的境外理财产品有停售现象,但银行客服人员均表示境外理财产品仍然有售。尽管日此,大多数银行的QDII代客境外理财产品没有前几个月销售火爆,银行几乎没有新的理财产品发布,而市场的需求也很冷淡。
和中资行一样,外资银行也相继展开了对理财产品业务的自查。花旗银行、汇丰银行、东亚银行等相继表示,其推出的外海基金产品的性质并不是基金代销,而是代理资产管理。“产品在推出前都是经过了银监局的报备,完全合规。”一家外资行的相关负责人表示。
银监局对此还没有做出具体的解释,表示还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境外理财产品的性质到底是基金代销还是代理资产管理?花旗银行在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两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责任归属上。基金代销是将对客户的责任转移给境外资产管理公司,而代理资产管理无论是风险评估、售后服务、客户反馈都由银行负责,银行的主动性体现其中。
境外理财产品之所以在此次整风中受到格外关注,与其飞速发展的势头脱不开干系。外资行完成本地法人注册后,争夺高端客户、大量吸收人民币存款等成为其首要策略。一位外资人银行投资产品负责人告诉记者,境内金融产品不丰富、外资行又擅长境外市场投资。对外资行自身来说,代客境外理财业务利润颇丰,而在中国有钱人看来,理财服务、产品设计以及资金运作,外资行更有经验和丰富的资源。
专家指出,此次对于境外理财产品的整风,对于投资者来说是件好事。将会促进未来QDII产品信息的更加透明化,产品设计更加规范和成熟,销售过程中更加客观和规范。虽然此次对于境外理财产品的性质产生了争议,但从各国的经验来看,开放境内居民直接投资海外股票、基金等方式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暗访+自查 业内高度谨慎
此次整风,银监会采取了暗访加银行自查的方式,范围涉及到全部商业银行,包括外资行在内,全方位地对理财产品市场进行规范。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部门也进入了高度紧张的状态。
理财产品宣传板前围满了选择查看的人,预期年收益最高可达15%、打新股收益稳定……在如此承诺下,每当一款理财产品推出,就会出现很快抢购一空的场面。曾经在很多人眼里,这反映出市场的红火与繁荣。
从去年年底开始,一向被推崇并高速发展的理财产品市场爆出了一个又一个“丑闻”:零收益、负收益、投资者和银行间的纠纷……当这些真相曝光后,人们对理财产品市场逐渐由狂热转向了冷静抑或陷入疑惑。
王先生在2006年12月购买了民生银行的一款理财产品10万元,该产品挂钩8只在香港上市的金融龙头股,预期收益为7%左右,期限为2年。本想安稳赚钱的王先生怎么都没想到,他的投资不但没赚反而亏了。“前段时间银行给我打电话说我那款产品到现在为止没收益,建议赎回。这本来就够让人郁闷的了,更糟的是提前赎回还要支付3%的手续费,我那10万元在银行放了这么久,不但没有收益,反而亏了3000元。”提起这事王先生气愤地说。
和王先生有着一样遭遇的人并不是少数。在《小康》记者调查中发现,有超过半数的投资者购买理财产品后出现了问题。很多人表示,现在对于银行的理财产品不太信任,尤其是对其预期收益和风险揭示部分。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接受《小康》记者采访时表示,理财产品市场在此前呈现爆炸式的增长,在飞速发展中一些问题来不及规范,进而在近期集中性的爆发出来。监管部门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采取行动规范市场。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很多银行将理财产品及有关宣传材料撤出网点。当有人咨询相关理财产品问题时,客户经理都会谨慎作答,对于收益率等敏感信息都会强调要注意风险,银行并不能做保证。
“现在购买理财产品要签订风险协议书,这也是日前银监会要求的。最近查得很紧,对于客户的风险提示等我们都会格外注意。”位于宣武门附近一家招商银行网点的客户经理表示。和招商银行一样,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光大银行、中国银行等也都对理财产品业务谨慎对待。
理财产品趋向保守
日前,记者走访了京城各家商业银行的营业网点,发现各家银行理财产品的数量相较此前减少很多,咨询购买的人也明显减少。有的银行表示目前在销的理财产品只有一两款,有的银行干脆表示目前没有理财产品在销,可以关注银行相关信息。在全部在销的理财产品里,记者发现大多数为信托类等稳健型理财产品,而去年的收益率冠军“打新”产品却发行惨淡。
目前,各家银行都推出了贷款类信托理财产品,如工行的“稳得利”系列、建设银行的“利得盈”系列等,而招商银行也推出期限较短的挂钩债券、票据资产等保守型产品。不少商业银行的客户经理表示,目前投资者普遍关注的都是保本型的低风险理财产品,因其收益稳定,风险较低而格外受到青睐。
据西南财大信托与理财研究所最新报告显示,今年4月,31家商业银行 (26家中资行、5家外资行)共发行314款理财产品,发行数较3月份下降12%。今年4月共有151款非保本浮动收益产品问世,但其中有高达140款产品为投资信贷资产和票据资产的信托类产品,这部分理财产品的真实风险与收益结果是属于保本固定收益类型。
一位银行业内人士认为,从目前情况看,市场环境及监管强度都要求银行规避高风险产品,转为稳健的低风险理财产品上。郭田勇对此也表示,银行理财产品的经营应该以稳健型的产品为主,注重低风险,稳定收益。同时可以为了满足一些风险承受能力强的投资者,设计一小部分高风险、高收益的产品。
先风险评估后投资
银监会要求,各银行全面评估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并在提供理财产品时向投资者警告潜在投资风险。
5月6日,记者来到了位于金融街附近的一些商业银行营业网点,发现大多数银行窗口还没有专门给客户提供风险测试。当记者咨询理财产品时,客户经理虽然谨慎地回答收益率等问题,但对于风险评估并未提及。在一家银行的营业厅内,记者见到了正在咨询理财产品的市民高鸿。高先生说,之前也有买理财产品,但是银行说的最多的就是收益率,对于风险这方面一直都没着重强调。
“银行总是强调预期收益有多高,强调保本性,对于风险等问题往往忽略不谈了,完全是在推销,不像做理财。作为投资者,其实我们也知道会有风险,但是具体风险有哪些,不太清楚。”高先生说。记者随机采访了20位市民,能详细说出理财产品风险的只有4人,其他都和高先生一样,对于风险只是有一个概念而已。
事实上,银行理财产品包含了市场、流动性、本金、汇率、操作等多项风险,如果没有和自身的承受能力结合,很容易误买不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造成不必要的损失。5月伊始,深发展银行推出了首个确定客户风险偏好和投资类型的“客户风险承受度评估系统”。“对客户风险承受度的了解,对银行和客户都是十分重要的,它就像一份客户个性分析问卷一样,帮助我们和客户去了解他潜在的投资属性和偏好,从而协助客户作出正确而适合的投资选择。这对于一个标准的理财规划服务来说是不可或缺的”,深发展总行的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该系统通过综合评估和动态记录客户的财务状况、投资期限、风险认知、风险偏好、短期及长期风险承受水平等,获取客户的整体风险承受度。经过评估后的客户将被分为不同等级,然后被推荐相同风险等级的产品。
对此,很多专家学者表示,以前银行有些盲目追求利润,粗放性的做理财产品业务,造成了如今的一系列问题。风险评估将会是未来理财产品市场的一个新趋势,会大大改善这种状态,有利于未来市场的良性发展。
境外理财产品惹争议
对于整风,如果说整个理财产品市场成了箭靶,那么QDII理财产品中的海外基金部分无疑是一个相对的靶心。
自银监会放开允许银行QDII投资海外基金后,QDII海外基金从开始发展转向盛行。去年下半年开始,诸多银行与海外基金合作,将其引入国内。去年8月底,花旗银行与施罗德投资管理公司合作推出的QDII“施罗德全球基金系列”,即是让投资者直接投资开放式海外共同基金,并可当天赎回。
记者近日求证相关部门了解到,《通知》所指的不能代销境外基金,是指银行不能成为境外基金的销售网点延伸,必须要严格设立基金风险责任承担机制。目前基金是由证监会监管,如果没有相关资格,境外基金并不能直接在国内销售。
在记者调查中,尽管此前有消息说部分外资行的境外理财产品有停售现象,但银行客服人员均表示境外理财产品仍然有售。尽管日此,大多数银行的QDII代客境外理财产品没有前几个月销售火爆,银行几乎没有新的理财产品发布,而市场的需求也很冷淡。
和中资行一样,外资银行也相继展开了对理财产品业务的自查。花旗银行、汇丰银行、东亚银行等相继表示,其推出的外海基金产品的性质并不是基金代销,而是代理资产管理。“产品在推出前都是经过了银监局的报备,完全合规。”一家外资行的相关负责人表示。
银监局对此还没有做出具体的解释,表示还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境外理财产品的性质到底是基金代销还是代理资产管理?花旗银行在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两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责任归属上。基金代销是将对客户的责任转移给境外资产管理公司,而代理资产管理无论是风险评估、售后服务、客户反馈都由银行负责,银行的主动性体现其中。
境外理财产品之所以在此次整风中受到格外关注,与其飞速发展的势头脱不开干系。外资行完成本地法人注册后,争夺高端客户、大量吸收人民币存款等成为其首要策略。一位外资人银行投资产品负责人告诉记者,境内金融产品不丰富、外资行又擅长境外市场投资。对外资行自身来说,代客境外理财业务利润颇丰,而在中国有钱人看来,理财服务、产品设计以及资金运作,外资行更有经验和丰富的资源。
专家指出,此次对于境外理财产品的整风,对于投资者来说是件好事。将会促进未来QDII产品信息的更加透明化,产品设计更加规范和成熟,销售过程中更加客观和规范。虽然此次对于境外理财产品的性质产生了争议,但从各国的经验来看,开放境内居民直接投资海外股票、基金等方式是不可逆转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