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后,重新认识感染疾病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chenc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协和医院援鄂医疗队在武汉救治病人。

  感染科是看什么的?新冠肺炎发生之前,恐怕很少人知道感染科看什么病,就算是医护人员,如果没有接受相关培训,对感染病学也感到陌生。
  而在新冠肺炎患者疫情中大家猛然发现,各个省市成立的新冠肺炎医疗专家组,都有感染科专家的参与。感染科专家在制定诊断方法、选择救治措施、判断疾病进程等等新冠肺炎診治的关键点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因为新冠肺炎疫情,感染病学突然站在聚光灯下,有了“存在感”。
  感染,简单说是指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病原体侵入人体所引起的局部组织和全身性炎症反应。感染性疾病就是由各种病原体侵入人体引起的疾病。感染病学是研究感染性疾病病原体、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的一门医学学科。
  感染病学在中国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过去,我们更多地讲“传染病”。传染病其实是感染疾病中特定的一类,因为它容易在人群中传播,所以特别容易引起大家的重视,也容易带来社会的恐慌。
  新冠病毒是一种全新的病毒,这相当于一场战争发生,而我们却不知道敌人手中有什么武器、这个武器有怎样的威力、什么样的防御有效、什么样的武器可以反击这个敌人。感染病学要做的就是一边研究敌人,一边寻找抵御和反攻的方法。
  近二十年来,从SARS、埃博拉、禽流感、MERS到现在的新冠肺炎,传染病疫情频繁出现;日常医院里,难治的细菌性感染也挑战着感染病学专业的医生们。业内人士指出,中国感染病学需要受到更多的重视,需要得到更多的支持,以应对感染疾病的威胁。

没有特效药,感染科医生怎么迎战?


  去是寒冬,归来已是春暖大地。
  4月27日中午,北京协和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刘正印在朋友圈发了一张高铁站照片,配三个字:“回家了!”要知道,刘正印教授率队离家去武汉,是正月初二。
  北京协和医院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共21名医护人员,包括感染专业、重症医学专业、呼吸科的专家,队长刘正印是参与过非典病人救治的“老兵”。
  作为最早到武汉的感染病学专家之一,刘正印教授在武汉和新冠肺炎正面交手,最知道早期重型新冠肺炎患者救治有多难、难在哪里。
  刘正印教授在接受《新民周刊》采访时说,新冠肺炎是个新的疾病,医学对它的认识还处于一个初步的阶段,很多机制认识还不清楚。不过,刘正印教授和其他感染科专家很早就有了一个基本的判断:“我认为不要把新冠肺炎看做一个肺炎,它是一个病,病毒不但侵犯肺,它还侵犯血管的内皮细胞,导致凝血功能的一些改变。它侵犯肾脏,肾功能出现异常的特别多,同时它还可能侵犯心脏。”
  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根据这些基本的认识,感染科医生必须对症施策。
北京协和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刘正印教授刚从病房走出。

  新冠肺炎本身是一种病毒感染,但在救治过程中,重型病人最怕的是多重感染。疫情期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副院长、感染科主任俞云松教授多次连线邵逸夫医院支援湖北医疗队,会诊疑难患者的过程中,俞云松教授最关注的就是病人的继发感染问题。
  俞云松教授告诉《新民周刊》,他参与会诊的病人中,主要是基础疾病比较多的病人,其中甚至有肾移植后得新冠肺炎的病人,因为患者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并发症比较多,治疗就会比较复杂。
  在危重病人身上,特别需要关注继发感染。“新冠肺炎病人早期是病毒感染,病情达到重型或危重型,就非常容易继发细菌和真菌感染。另外,这些病人可能需要短期使用激素,使用激素后,细菌、真菌的感染机会也会增加。”
  ECMO技术在新冠肺炎危重病人的救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俞云松教授说,无论是机械通气的病人,还是ECMO治疗的病人,他都非常关注感染怎么监测,如果出现感染怎么来处理。“我作为感染科医生会给他们一些合理化的建议,尽量不要让病人继发感染,万一出现继发感染要及时处理,这两点是非常重要的。如果ECMO支持的病人出现继发血流感染等,是非常危险的,医生处理起来会更加难。”
  从感染病学的角度,俞云松教授提出对重型新冠肺炎患者使用抗生素要尽量“简单”的原则。“为了预防继发细菌感染,有的病人会预防性地使用抗菌素,但这个时候预防使用的抗菌素尽量‘简单’。一般我们能口服的尽量口服抗菌素,往往都是单品种,而且是抗菌谱相对比较窄的抗菌素。如果我们把预防性的抗菌素用得比较恰当,那么继发感染就会很少发生。”
  疫情中邵逸夫医院感染病科派出4人支援湖北,2位医生支援浙江省内的新冠肺炎定点医院,整个科室一共6人在新冠肺炎的救治第一线,剩下的医护人员承担着医院发热门诊管理和会诊工作,病房里还有其他的感染病人,团队在高压力、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下连续工作了近三个月。
  现在,中国感染病学专家们在疫情中得到的宝贵经验,已经分享给世界各国。

感染人才培养刻不容缓


  全国医护力量驰援湖北时,一些城市的市民曾经担心,自己所在的城市里好医生是不是都被抽调走了?特别是在感染病学领域,就算是一线城市的三甲医院,一个感染病科里医生可能总共只有十来名,基层医院专科医生人数就更少了。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副院长俞云松教授多次连线邵逸夫医院支援湖北医疗队,俞云松教授最关注的就是病人的继发感染问题。
其他文献
胡展奋  诗集《风中草》出版了,“风中草诗歌朗诵会”举行了,人们再次把视线投向潘肖珏。  因为一次又一次地越过死亡线,更因为电台电视台一次又一次地热播,潘肖珏在上海几乎是个家喻户晓的传奇。因为苦难与精彩,她这辈子的意外实在太多。婚姻生活的两次离异,于她固然是痛苦的意外,朋友们也都觉得意外。但每次挫败后又总能奋发地生活,而且快快乐乐地前行。她自己觉得意外,周围人也觉得意外。  从2005年至2010
华盛顿特区西北区泼托马克河畔,有一家由五星级饭店、高级办公楼和两座豪华公寓组成的大厦,大厦正门入口处,有一个人工小型瀑布飞流直下,水花飘舞飞扬,使整个建筑群有了“水门”的美称。即使在今天,水门酒店仍然是华盛顿最豪华的酒店之一。  1972年6月17日,5个水门“窃贼”在这里闯入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办公室安装窃听器和拍摄文件。如果不是安全警卫弗兰克·威尔斯因酒店住客失眠投诉,发现了从地下车库通往酒店大厦
刘洪  这个世界,再不是以前的世界了。  拜登“大局已定”后,《时代》周刊最新的一期封面,是戴着口罩的拜登和哈里斯,携手宣示胜利。封面标题是:该是疗伤的时候了。  确实需要疗伤。面对撕裂,拜登在胜选演说中就强调:“我保证将成为一个不是寻求分裂,而是寻求团结的总统。”  这应该也是拜登的第一项任务。如何安抚特朗普的支持者,让他们接受目前的大选结果。毕竟,在过去四年,尤其是2020年,美国已经历了太多
孟晖  我们又见证历史了。据新闻报道,伊朗政府宣布,《伊中二十五年全面合作计划》草案在内阁会议获批通过。  伊朗半官方性质的新闻媒体——法尔斯通讯社,在官网上发表了长文《伊中关系与二十五年合作方案的机遇》,为波斯语读者分析这一草案的背景与意义。这篇文章从伊朗人的角度出发,对我们中国读者来说,倒是有镜像一般的借鉴意义。  文章首先说,在波斯的历史记载与故事中,中国一直意味着一片遥远的国土,存在于另一
詹小洪  不成熟、遲钝的外交,稍有不慎,韩国就会成为遭致中美误会和不信任的牺牲品。  七国峰会今年9月要在美国举行,特朗普痛感过去的G7集团机制难为美操控,声称旧G7已经落伍,无法反映目前的国际情势。拟借9月G7峰会东道国的执行主席之机,欲将G7扩大为G11或者G12机制。他想邀请韩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印度和巴西出席峰会。  6月1日,特朗普电话文在寅正式发出了邀请,文在寅欣然接受邀请,并高调表
天蒙蒙亮,古镇刚刚苏醒,氤氲的水气弥漫在古旧的街巷。一辆大巴车停在金山区张堰镇,车门打开,“吐”出三四十个游客。队伍最前面一位老者,举着蓝色三角旗,身姿矫健。他不是导游,同行的建筑爱好者都叫他“娄先生”。75岁的娄先生,正是上海老建筑保护专家娄承浩,2018年上海老房子俱乐部在花园饭店成立,300多位建筑爱好者聚在了一起。  “娄先生讲建筑”微信群里有376个同好者,作为上海老房子俱乐部的分支,群
1. 千查万别  女大学生状告迪士尼要求赔偿事件持续发酵,上海迪士尼员工对每名游客翻包检查鉴别的行为引发游客普遍反感。多名律师认为迪士尼此举是变相搜查,侵害个人隐私,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罚禁三月  “剽窃中国学者研究成果的丑闻主导者受到惩罚”,据德国《曼海姆晨报》7日报道,被指剽窃中国女学者杨蓉西研究成果的德国海德堡大学医院专家克里斯托夫·泽恩被禁止在未来3个月从事研究和教学相关工作。泽恩虽
全世界第一款口服避孕药Enovid。  1960年5月,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Enovid上市。这款全世界第一款口服避孕药,使“性与生殖分离开来”,并且“改变人类繁殖的现实”,被认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项重大发明之一”。  回头顾望,避孕药大规模使用以来,不仅极大改变了女性的地位,也改变了人类文明的进程。避孕争议:曾被指“有伤风化”  当人类知道如何生育后代,如何避孕也被同时提上
得益于经济发展、医疗进步,如今的老人身体越来越健康。  退休以后,老人們还很“年轻”,很多老人希望更多地奉献社会,参与社会生活。  今年全国两会上,人大代表刘超再次提出“积极老龄化”的倡议,他认为中国要走“积极老龄化”之路,鼓励就地安老、居家养老,老年人参与社会,鼓励老年人再就业,参加社会物质生产。  当老人们希望过上积极的老年生活时,社会是否给老年人更多的空间和机会?  作为中国第一个进入深度老
抽象派大师勃罗·毕加索出生于西班牙,9岁开始作画,92岁去世。每当提起他,人们首先想到的会是立体主义抽象画,接着脑海中浮现的便是多变的风格和各样的色彩。  的确,毕加索是第一位活着看到自己作品被法国卢浮宫收藏的艺术家,也是立体主义最重要的创始人之一。在漫长的创作生涯中,他经历了多次风格的改变,其中包括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表现主义等等,并且他在各个时期都非常活跃非常有激情。  毕加索一生创作数量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