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韵唱乐谱是民间乐器教学的重要一环,本文通过对汕头戏曲学校“潮乐唱念课”任课教师及几位毕业生的访谈,了解唱念课程开设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进而分析其对传承潮州音乐韵味所做出的贡献。
关键词:“潮乐唱念课” 汕头戏曲学校 潮州音乐 潮州弦诗乐
汕头戏曲学校创办于1960年,是培养潮剧表演与潮剧伴奏人才的专业学校。“潮乐唱念课”(后简称唱念课)是潮剧伴奏专业(即音乐专业)同学的必修课程之一,学习内容是韵唱潮州音乐作品。唱念课作为一门培养学生潮州音乐乐感的基础课程,其地位相当于音乐院校中的视唱练耳课程。在旧社会,潮州音乐老艺人传授乐器演奏技艺时,往往是先教弟子韵唱乐谱,把乐谱之外的韵味唱出来,“除了谱面上的基本音符,大量的音乐细节都在老乐师的口中,师父韵唱乐谱时有很多谱面上没有的音腔变化,这些都是必须要靠面对面的传授才能掌握的。”①唱出韵味后再着手练习乐器的弓指法,通过唱,能够让学生更容易掌握乐谱之外的音韵变化。因此,汕头戏曲学校音乐班创立之初,便开设了唱念课,据潮剧伴奏专业第一届毕业生黄冠英回忆,给他们上唱念课的老师是教扬琴、椰胡演奏的杨海林。60余年来,唱念课一直在开设,担任本课程教学的老师先后有杨海林、郑志伟、林爱群、姚传扬、陈树典、赵来洲等,目前是丁建生。
一、唱念课的开设
通过唱念潮州音乐的乐曲来熟悉潮州音乐作品和培养潮州音乐的乐感,从而把握潮州音乐特有的风格和韵味是开设唱念课的目的。学习内容包括潮州音乐的“四大调性”,潮州音乐中常用的变奏法,以及加花添字。学生通过大量作品的背记,积累潮州音乐的旋律素材。此外,该校音乐专业学生毕业后大都从事潮剧伴奏工作,因此唱念课还安排了学习潮剧唱腔,要求学生熟练背誦潮剧舞台上所用的各种介头、曲引、锣经、过门等。
汕头戏曲学校有三年制(招收初中毕业生)和五年制(招收小学毕业生)两种学制,两种学制都要开设三年唱念课,课程一周两节课,有固定的教师实行分班上课。自汕头戏曲学校成立以来,唱念课程无专任教师,都是由教乐器演奏的老师兼任。现任唱念课程教师是丁建生,他于1979年考入汕头戏曲学校,师从潮州大锣鼓名师丁增钦,毕业后留校任唱念课及司鼓专业老师。
二、唱念课的教学内容
“文革”前,汕头戏曲学校已试行有年级、男女唱声等教材25册。1973年复办至今,也编辑了各年级唱念教材22册。目前主要使用赵来洲编写的《潮州乐曲(音乐唱念教材)》一书作为教材。
(一)乐谱
唱念课需要同时学习简谱、二四谱和工尺谱三种乐谱。据丁建生讲,一部分学生考进来之前不认识简谱,因此需要用一段时间让他们学会简谱。
二四谱是潮州音乐独特的乐谱,它历史悠久,主要用于记录潮州弦诗乐曲。唱念二四谱使用潮汕地区方言,其“潮味”最为浓郁,更能体现潮州音乐地方特色。学习二四谱时,将其与简谱对照,有助于学生的理解。20世纪初期,随着“外江戏”“外江乐”的传入,工尺谱也传入到潮汕地区,主要用于潮剧音乐。唱念课主要唱二四谱和工尺谱。
(二)乐曲
唱念课学习的乐曲都是较为流行的潮州弦诗乐曲,包含108板的“潮州弦诗十大套”和结构短小的小曲,如《潮州乐曲(音乐唱念教材)》第一册,共计有28首曲目,其内容主要为《景春罗》《拾杯酒》《西江月》《开扇窗》《金毛狮》《春月明》等小曲。第一学年主要教授没有fa、si两个音的“轻三六调”乐曲,之后逐渐开始学习有微升fa和微降si的“轻三重六调”“重三六调”“活三五调”,其中“活三五调”是教学难点。
赵来洲编写的《潮州乐曲(音乐唱念教材)》中乐曲数量有限,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丁建生要求学生学习公开出版的潮州弦诗乐曲集当中的作品,如蔡树航的《潮州乐曲300首》和郑俊镔的《流行潮州弦诗》。
三、唱念课的教学步骤
丁建生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些唱念课教学经验,比如“三步走”“一年级找到音准,基础打实”“二年级抓住咬字,学习韵味声腔”“三年级实践提高,呈现好舞台”②。
第一,带唱。在学习新作品时,丁建生一字一句带唱,学生模仿,通过这种口传心授的方式,使学生心领神会。
第二,给旋律加花。这是唱念教学中必不可少且极为重要的步骤之一。由于在民间流传的潮州音乐曲谱大多数是以骨干谱为主,无演奏谱。因此,老师必须通过对唱念中语音、语调、唱腔的教授,把所有音符唱出韵味。此教学过程中,既能让学生更加牢固掌握唱念基础唱词,也能让学生学会自己所演奏乐器的加花造句特点。针对各学段的学生,丁建生会实施不同的教学方式。例如,针对戏曲学校一、二年级的学生,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并采用唱念课教师特色研发的唱念教学方法,其中包括唱念教师们独有的一套名为“啷叮咚”的唱念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潮汕话独有的风格韵味,带入乐谱中便形成了这样通俗易懂的教学方式,“啷叮咚”这三个简单的字,在音头字尾都可以唱上“滑音”用来模拟加花,以便于一、二年级的学生去找准唱准谱中的唱词、声腔、音准。而针对较高年级的学生,着重抓着“以字带声、韵随声出、情随韵生”这三大要义,从而达到潮乐唱腔所讲究的“声情并茂”的艺术境界。
第三,课后练习。丁建生特别强调课后练习的重要性,“在学习唱念的过程中,平时私底下的练习都需要进行大幅度的演唱,把曲子的韵味、强弱、力度都要由内而外唱出来,不只是熟能生巧了,更是熟到能说到曲子就能哼出调调,才能在演奏上出来其效果。”③因此,每堂课后丁建生会布置课后作业,低年级学生的作业为以五声音阶为主的“轻三六调”潮州弦诗乐曲,数量为1~5首,要求学生做到音准准确。高年级学生多学习“重三重六调”和“活五调”乐曲,要求熟记甚至背诵。
第四,回课、抽查。在正式上课前,丁建生会检查上一堂课所布置的需要掌握或是熟背的曲目,学生先读谱再视唱,老师逐一纠正、指导、示范,并指出不足。 第五,潮乐伴奏上的唱念教学实践巩固。高年级的学生已掌握大量唱念曲目,并且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唱念问题。之后可在剧目排练课和三至五年级实习演出中不断得到实践的机会,以此加以巩固与提高。
汕头戏曲学校招收的学生多数来源于潮汕地区各县,俗语有“潮汕各乡、乡乡有其语”的说法,声韵各异,这说明了潮汕各个地区语言存有差异。因此,汕头戏曲学校以正音课作为唱念入门的启蒙教学,规定一种“标准音”,统一舞台语言,使学生初步了解唱念课程的基础知识。而唱念基础教学,紧紧结合了潮音的“四呼”“五音”与潮汕话的6个单韵母、8个声调,以及含、咬、吞、吐的演唱方法,使学生懂得“出声为字、以字行腔、腔随字走、字正腔圆”的唱念基本道理,并着重解决学生运气和发声的方式方法。丁建生提出:“字正则音清、字歪则音浊”。如果归韵和吐字掌握不好,收音不准确,行腔韵脚控制不当,转换不合理,那么唱时便会出现字不清、声不亮、韵不正、腔不圆等毛病。
四、唱念课与乐器演奏教学的结合
(一)乐器不同,乐句的加花造句不同
每位演奏者都有他们特有的演奏风格,演奏者在长时间学习唱念过程中由于唱谱习惯的不同逐渐形成不同的演奏风格。在唱念上,不同乐器声部运用于演奏中的教学自然也有差异。以潮州音乐中的锣鼓音乐(即打击乐)来说,锣鼓在乐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除扬琴或弦乐领奏外全场演奏的指挥声部。锣鼓乐的分类一般为苏锣、小锣和大锣。在唱念课上,老师会先介绍锣鼓中的不同乐器以便学生区分学习。例如苏锣多用于武打场面,表现黑脸老生;小锣多用于表达伤感情绪;大锣则多用于表达悲哀的情感,也多在“重三重六调”中体现。唱念课中,学生需要牢记大小锣加花的旋律,在演奏中用以衔接上下段旋律,所有学生都必须会听锣鼓音乐,熟知乐曲的句逗关系。
就潮州音乐当中的弦乐器而言,唱念过程中重视潮州音乐演奏中的即兴加花,用来丰富主旋律,突出其特有的风格韵味。而在潮剧弦诗乐伴奏中,弦乐器则多需要根据唱念所学知识,配合演奏过程中的顺拉弓。在唱念课堂上,熟悉乐器演奏的唱念老师们,不需要完完全全根据骨干谱的内容教学,他们会用“啷叮咚”的教学方法来哼唱曲谱,学生跟唱。老师在唱的过程中会在句逗处提醒学生,弦乐需要增加音符的小节,再用旋律加花的哼唱方式,让学生在跟唱及后期巩固学习过程中牢记哪一段需要加花,哪一段需要用到特殊的回弓、泛音、回滑音等技巧来丰富骨干谱。这种通过唱念把所有音符唱出来的独特教学传承方式,既让学生学会自己所演奏乐器的加花造句特点,也有利于从整体上巩固提升学生的乐器学习情况。
(二)乐器类别不同,乐曲风格处理不一致
潮州弦诗乐相关弦乐器和打击乐器的学生虽是在学习同一首作品,却能给笔者以及听众完全不一样的感受。弦乐器的学生们唱的如同他们在演奏时一般灵动精妙,擅于利用加花添字来丰富旋律,由于弦乐自身柔和含蓄,极富美感,学习弦乐器的学生在唱念作品时自然处理得更加细腻儒雅,富有内涵;而打击乐器的学生则注重于全局的把控,在乐队起到引领乐队合奏、推动乐曲强弱走向、丰富听感对比的作用,打击乐器的学生在唱念作品中更加注重乐段的强弱对比。聆听上述两类不同乐器学生唱念作品时,能让人从中找出或细小或明显的差异,从而以不同的角度去体味乐器演绎出的独特韵味。唱念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呈现原潮州音乐作品所要表达的意境以外,通常会将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演唱个性与作品相融合,同时将个人的特色展现给学生们。“在教授唱念时千篇一律是不可取的,而是应该在保留作品原有的情感以外,让学生加以融入自己的演奏风格,让作品呈现出新的活力。”④潮州音乐扬琴演奏家林益树如是说。
结 语
唱念课的学习对于领悟地方传统音乐的韵味具有重要的作用,优秀的音乐作品演绎离不开地方独特的韵味。
而音乐感染力是演奏者在理解乐曲独特的韵味及内涵后,在演奏过程中从乐曲本身出发,再结合自身乐器加花再创造的一种能力。通过唱念课的学习,使得学生理解和演奏出乐曲的韵味,不仅有利于演奏者自身艺术修养的提升,更能呈现好的舞台效果。
民间传统的骨干谱不能穷尽气息、情感、吐字、强弱、节奏等细微之处的变化,这就需要老师在唱念教学中适度进行二度创作,以情带声地唱念乐谱,真正起到“念透”“练透”的作用,并在演奏实践中得以历练。“有了乐谱还不够,还要听韵谱;有了韵谱还不够,还要听演奏;有了演奏还不够,还要根据乐律学规律、矫正实践中难免错误的地方。四个步驟,综合起来,才有结果,才能成为‘定谱’。”⑤在采访陈树典的过程中,他非常强调唱念课的重要性,情不自禁哼起潮州弦诗乐曲《小桃红》,“嗒儿嗒嗒,嗒儿滴嗒”,他双手跟着轻轻拍打,沉醉其中。他说:“常言说:唱为先,由此可见唱念教学是重中之重,是关系到一个剧种盛败的关键,是一门带有复杂性、难度高、涉及面广的戏曲唱腔艺术课程,它需要有丰富的唱的经验,又要有较高音乐知识。”⑥汕头市潮乐团椰胡演奏员蔡晓新,毕业于汕头戏曲学校近二十年,他说他在学习唱念课的过程中,掌握了较为常用的所有潮州弦诗乐乐曲,因此在演奏实践中,既能够“信手拈来”,而在处理乐曲时又能够有所创造,为自己的演奏提供了丰富的“养料”,他拿出《流行潮州弦诗》一书,让笔者随机抽取作品他来背唱,笔者抽取了几首较为生僻的作品,他竟然也能够完整地唱出来,他说:“学生目前对演唱潮曲的科学发音方法掌握渺渺,尤其是因为潮州音乐戏曲对嗓音要求就比较苛刻,如果不先掌握科学的、基础的方法,学生普遍接收率低。也就更谈不上可以去创新了”⑦。
汕头戏曲戏校的唱念课堂已经传承了好几代潮州弦诗乐和潮剧伴奏工作者,潮州音乐唱念课程的教学方式和方法,都是极具学习价值的。汕头戏曲学校的老师们在潮州音乐演奏和教学领域积累深厚,他们通过唱念课教学,将潮州音乐骨干谱的再创造的艺术精髓传递给下一代,为潮州音乐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系统学习,同学们更加懂得如何去发现“潮味”,欣赏“潮韵”的美,自觉做家乡文化的传播者。
注释:
①孟凡玉、朱洁琼《中国歌乐》,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10年,第128页。
②丁建生口述。采访时间:2021年1月30日 ;采访地点:汕头文化艺术学校。
③丁建生口述。采访时间:2021年1月30日,采访地点:汕头文化艺术学校。
④林益树口述。采访时间:2021年1月30日 ;采访地点:汕头市林益树家中。
⑤张振涛《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7年第3期,第10页。
⑥陈树典口述。采访时间:2021年2月25日 ,采访地点:汕头市陈树典家中。
⑦蔡晓新口述。采访时间:2021年1月28日 ;采访地点:汕头市潮乐团。
关键词:“潮乐唱念课” 汕头戏曲学校 潮州音乐 潮州弦诗乐
汕头戏曲学校创办于1960年,是培养潮剧表演与潮剧伴奏人才的专业学校。“潮乐唱念课”(后简称唱念课)是潮剧伴奏专业(即音乐专业)同学的必修课程之一,学习内容是韵唱潮州音乐作品。唱念课作为一门培养学生潮州音乐乐感的基础课程,其地位相当于音乐院校中的视唱练耳课程。在旧社会,潮州音乐老艺人传授乐器演奏技艺时,往往是先教弟子韵唱乐谱,把乐谱之外的韵味唱出来,“除了谱面上的基本音符,大量的音乐细节都在老乐师的口中,师父韵唱乐谱时有很多谱面上没有的音腔变化,这些都是必须要靠面对面的传授才能掌握的。”①唱出韵味后再着手练习乐器的弓指法,通过唱,能够让学生更容易掌握乐谱之外的音韵变化。因此,汕头戏曲学校音乐班创立之初,便开设了唱念课,据潮剧伴奏专业第一届毕业生黄冠英回忆,给他们上唱念课的老师是教扬琴、椰胡演奏的杨海林。60余年来,唱念课一直在开设,担任本课程教学的老师先后有杨海林、郑志伟、林爱群、姚传扬、陈树典、赵来洲等,目前是丁建生。
一、唱念课的开设
通过唱念潮州音乐的乐曲来熟悉潮州音乐作品和培养潮州音乐的乐感,从而把握潮州音乐特有的风格和韵味是开设唱念课的目的。学习内容包括潮州音乐的“四大调性”,潮州音乐中常用的变奏法,以及加花添字。学生通过大量作品的背记,积累潮州音乐的旋律素材。此外,该校音乐专业学生毕业后大都从事潮剧伴奏工作,因此唱念课还安排了学习潮剧唱腔,要求学生熟练背誦潮剧舞台上所用的各种介头、曲引、锣经、过门等。
汕头戏曲学校有三年制(招收初中毕业生)和五年制(招收小学毕业生)两种学制,两种学制都要开设三年唱念课,课程一周两节课,有固定的教师实行分班上课。自汕头戏曲学校成立以来,唱念课程无专任教师,都是由教乐器演奏的老师兼任。现任唱念课程教师是丁建生,他于1979年考入汕头戏曲学校,师从潮州大锣鼓名师丁增钦,毕业后留校任唱念课及司鼓专业老师。
二、唱念课的教学内容
“文革”前,汕头戏曲学校已试行有年级、男女唱声等教材25册。1973年复办至今,也编辑了各年级唱念教材22册。目前主要使用赵来洲编写的《潮州乐曲(音乐唱念教材)》一书作为教材。
(一)乐谱
唱念课需要同时学习简谱、二四谱和工尺谱三种乐谱。据丁建生讲,一部分学生考进来之前不认识简谱,因此需要用一段时间让他们学会简谱。
二四谱是潮州音乐独特的乐谱,它历史悠久,主要用于记录潮州弦诗乐曲。唱念二四谱使用潮汕地区方言,其“潮味”最为浓郁,更能体现潮州音乐地方特色。学习二四谱时,将其与简谱对照,有助于学生的理解。20世纪初期,随着“外江戏”“外江乐”的传入,工尺谱也传入到潮汕地区,主要用于潮剧音乐。唱念课主要唱二四谱和工尺谱。
(二)乐曲
唱念课学习的乐曲都是较为流行的潮州弦诗乐曲,包含108板的“潮州弦诗十大套”和结构短小的小曲,如《潮州乐曲(音乐唱念教材)》第一册,共计有28首曲目,其内容主要为《景春罗》《拾杯酒》《西江月》《开扇窗》《金毛狮》《春月明》等小曲。第一学年主要教授没有fa、si两个音的“轻三六调”乐曲,之后逐渐开始学习有微升fa和微降si的“轻三重六调”“重三六调”“活三五调”,其中“活三五调”是教学难点。
赵来洲编写的《潮州乐曲(音乐唱念教材)》中乐曲数量有限,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丁建生要求学生学习公开出版的潮州弦诗乐曲集当中的作品,如蔡树航的《潮州乐曲300首》和郑俊镔的《流行潮州弦诗》。
三、唱念课的教学步骤
丁建生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些唱念课教学经验,比如“三步走”“一年级找到音准,基础打实”“二年级抓住咬字,学习韵味声腔”“三年级实践提高,呈现好舞台”②。
第一,带唱。在学习新作品时,丁建生一字一句带唱,学生模仿,通过这种口传心授的方式,使学生心领神会。
第二,给旋律加花。这是唱念教学中必不可少且极为重要的步骤之一。由于在民间流传的潮州音乐曲谱大多数是以骨干谱为主,无演奏谱。因此,老师必须通过对唱念中语音、语调、唱腔的教授,把所有音符唱出韵味。此教学过程中,既能让学生更加牢固掌握唱念基础唱词,也能让学生学会自己所演奏乐器的加花造句特点。针对各学段的学生,丁建生会实施不同的教学方式。例如,针对戏曲学校一、二年级的学生,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并采用唱念课教师特色研发的唱念教学方法,其中包括唱念教师们独有的一套名为“啷叮咚”的唱念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潮汕话独有的风格韵味,带入乐谱中便形成了这样通俗易懂的教学方式,“啷叮咚”这三个简单的字,在音头字尾都可以唱上“滑音”用来模拟加花,以便于一、二年级的学生去找准唱准谱中的唱词、声腔、音准。而针对较高年级的学生,着重抓着“以字带声、韵随声出、情随韵生”这三大要义,从而达到潮乐唱腔所讲究的“声情并茂”的艺术境界。
第三,课后练习。丁建生特别强调课后练习的重要性,“在学习唱念的过程中,平时私底下的练习都需要进行大幅度的演唱,把曲子的韵味、强弱、力度都要由内而外唱出来,不只是熟能生巧了,更是熟到能说到曲子就能哼出调调,才能在演奏上出来其效果。”③因此,每堂课后丁建生会布置课后作业,低年级学生的作业为以五声音阶为主的“轻三六调”潮州弦诗乐曲,数量为1~5首,要求学生做到音准准确。高年级学生多学习“重三重六调”和“活五调”乐曲,要求熟记甚至背诵。
第四,回课、抽查。在正式上课前,丁建生会检查上一堂课所布置的需要掌握或是熟背的曲目,学生先读谱再视唱,老师逐一纠正、指导、示范,并指出不足。 第五,潮乐伴奏上的唱念教学实践巩固。高年级的学生已掌握大量唱念曲目,并且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唱念问题。之后可在剧目排练课和三至五年级实习演出中不断得到实践的机会,以此加以巩固与提高。
汕头戏曲学校招收的学生多数来源于潮汕地区各县,俗语有“潮汕各乡、乡乡有其语”的说法,声韵各异,这说明了潮汕各个地区语言存有差异。因此,汕头戏曲学校以正音课作为唱念入门的启蒙教学,规定一种“标准音”,统一舞台语言,使学生初步了解唱念课程的基础知识。而唱念基础教学,紧紧结合了潮音的“四呼”“五音”与潮汕话的6个单韵母、8个声调,以及含、咬、吞、吐的演唱方法,使学生懂得“出声为字、以字行腔、腔随字走、字正腔圆”的唱念基本道理,并着重解决学生运气和发声的方式方法。丁建生提出:“字正则音清、字歪则音浊”。如果归韵和吐字掌握不好,收音不准确,行腔韵脚控制不当,转换不合理,那么唱时便会出现字不清、声不亮、韵不正、腔不圆等毛病。
四、唱念课与乐器演奏教学的结合
(一)乐器不同,乐句的加花造句不同
每位演奏者都有他们特有的演奏风格,演奏者在长时间学习唱念过程中由于唱谱习惯的不同逐渐形成不同的演奏风格。在唱念上,不同乐器声部运用于演奏中的教学自然也有差异。以潮州音乐中的锣鼓音乐(即打击乐)来说,锣鼓在乐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除扬琴或弦乐领奏外全场演奏的指挥声部。锣鼓乐的分类一般为苏锣、小锣和大锣。在唱念课上,老师会先介绍锣鼓中的不同乐器以便学生区分学习。例如苏锣多用于武打场面,表现黑脸老生;小锣多用于表达伤感情绪;大锣则多用于表达悲哀的情感,也多在“重三重六调”中体现。唱念课中,学生需要牢记大小锣加花的旋律,在演奏中用以衔接上下段旋律,所有学生都必须会听锣鼓音乐,熟知乐曲的句逗关系。
就潮州音乐当中的弦乐器而言,唱念过程中重视潮州音乐演奏中的即兴加花,用来丰富主旋律,突出其特有的风格韵味。而在潮剧弦诗乐伴奏中,弦乐器则多需要根据唱念所学知识,配合演奏过程中的顺拉弓。在唱念课堂上,熟悉乐器演奏的唱念老师们,不需要完完全全根据骨干谱的内容教学,他们会用“啷叮咚”的教学方法来哼唱曲谱,学生跟唱。老师在唱的过程中会在句逗处提醒学生,弦乐需要增加音符的小节,再用旋律加花的哼唱方式,让学生在跟唱及后期巩固学习过程中牢记哪一段需要加花,哪一段需要用到特殊的回弓、泛音、回滑音等技巧来丰富骨干谱。这种通过唱念把所有音符唱出来的独特教学传承方式,既让学生学会自己所演奏乐器的加花造句特点,也有利于从整体上巩固提升学生的乐器学习情况。
(二)乐器类别不同,乐曲风格处理不一致
潮州弦诗乐相关弦乐器和打击乐器的学生虽是在学习同一首作品,却能给笔者以及听众完全不一样的感受。弦乐器的学生们唱的如同他们在演奏时一般灵动精妙,擅于利用加花添字来丰富旋律,由于弦乐自身柔和含蓄,极富美感,学习弦乐器的学生在唱念作品时自然处理得更加细腻儒雅,富有内涵;而打击乐器的学生则注重于全局的把控,在乐队起到引领乐队合奏、推动乐曲强弱走向、丰富听感对比的作用,打击乐器的学生在唱念作品中更加注重乐段的强弱对比。聆听上述两类不同乐器学生唱念作品时,能让人从中找出或细小或明显的差异,从而以不同的角度去体味乐器演绎出的独特韵味。唱念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呈现原潮州音乐作品所要表达的意境以外,通常会将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演唱个性与作品相融合,同时将个人的特色展现给学生们。“在教授唱念时千篇一律是不可取的,而是应该在保留作品原有的情感以外,让学生加以融入自己的演奏风格,让作品呈现出新的活力。”④潮州音乐扬琴演奏家林益树如是说。
结 语
唱念课的学习对于领悟地方传统音乐的韵味具有重要的作用,优秀的音乐作品演绎离不开地方独特的韵味。
而音乐感染力是演奏者在理解乐曲独特的韵味及内涵后,在演奏过程中从乐曲本身出发,再结合自身乐器加花再创造的一种能力。通过唱念课的学习,使得学生理解和演奏出乐曲的韵味,不仅有利于演奏者自身艺术修养的提升,更能呈现好的舞台效果。
民间传统的骨干谱不能穷尽气息、情感、吐字、强弱、节奏等细微之处的变化,这就需要老师在唱念教学中适度进行二度创作,以情带声地唱念乐谱,真正起到“念透”“练透”的作用,并在演奏实践中得以历练。“有了乐谱还不够,还要听韵谱;有了韵谱还不够,还要听演奏;有了演奏还不够,还要根据乐律学规律、矫正实践中难免错误的地方。四个步驟,综合起来,才有结果,才能成为‘定谱’。”⑤在采访陈树典的过程中,他非常强调唱念课的重要性,情不自禁哼起潮州弦诗乐曲《小桃红》,“嗒儿嗒嗒,嗒儿滴嗒”,他双手跟着轻轻拍打,沉醉其中。他说:“常言说:唱为先,由此可见唱念教学是重中之重,是关系到一个剧种盛败的关键,是一门带有复杂性、难度高、涉及面广的戏曲唱腔艺术课程,它需要有丰富的唱的经验,又要有较高音乐知识。”⑥汕头市潮乐团椰胡演奏员蔡晓新,毕业于汕头戏曲学校近二十年,他说他在学习唱念课的过程中,掌握了较为常用的所有潮州弦诗乐乐曲,因此在演奏实践中,既能够“信手拈来”,而在处理乐曲时又能够有所创造,为自己的演奏提供了丰富的“养料”,他拿出《流行潮州弦诗》一书,让笔者随机抽取作品他来背唱,笔者抽取了几首较为生僻的作品,他竟然也能够完整地唱出来,他说:“学生目前对演唱潮曲的科学发音方法掌握渺渺,尤其是因为潮州音乐戏曲对嗓音要求就比较苛刻,如果不先掌握科学的、基础的方法,学生普遍接收率低。也就更谈不上可以去创新了”⑦。
汕头戏曲戏校的唱念课堂已经传承了好几代潮州弦诗乐和潮剧伴奏工作者,潮州音乐唱念课程的教学方式和方法,都是极具学习价值的。汕头戏曲学校的老师们在潮州音乐演奏和教学领域积累深厚,他们通过唱念课教学,将潮州音乐骨干谱的再创造的艺术精髓传递给下一代,为潮州音乐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系统学习,同学们更加懂得如何去发现“潮味”,欣赏“潮韵”的美,自觉做家乡文化的传播者。
注释:
①孟凡玉、朱洁琼《中国歌乐》,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10年,第128页。
②丁建生口述。采访时间:2021年1月30日 ;采访地点:汕头文化艺术学校。
③丁建生口述。采访时间:2021年1月30日,采访地点:汕头文化艺术学校。
④林益树口述。采访时间:2021年1月30日 ;采访地点:汕头市林益树家中。
⑤张振涛《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7年第3期,第10页。
⑥陈树典口述。采访时间:2021年2月25日 ,采访地点:汕头市陈树典家中。
⑦蔡晓新口述。采访时间:2021年1月28日 ;采访地点:汕头市潮乐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