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10月4日是格伦·古尔德逝世30周年纪念日。假如他活到现在不过80岁,并不稀奇,但你要读他的传记(中译本《不可思议的奇迹》),也可以说他的早逝不那么惋惜。按照他自己的打算,50岁后(即1982年逝世后)将开始人生第三阶段,停止录音(前两个阶段是23岁出版第一张专辑和32岁不再公演)——乐迷与古尔德在音乐领域分手告别。不过他不准备退休,他要做的还很多,比如制作广播节目、电视节目、电影配乐、指挥以及金融投资。最后一项和本刊很多读者有共同之处,原因之一当然是他很有这方面的意识和兴趣,更大的缘由则是他过早地放弃了音乐会——作为钢琴家的主要收入来源。
古尔德1964年离开舞台时年收入大约10万加元,这个数字可能是他坚持再开几年音乐会后能达到的五六场报酬之和而已。难题在于他无法适应旅行演出和各方的品头论足,所以就像钱钟书说的那样:“不愿花不明不白的钱,不愿见不三不四的人,不愿听不痛不痒的话。” (古尔德与钱钟书确有相似之处,钟情学问,视野宽阔,机智讥诮,不爱煽情。)
旅行演出需要强健的体力,古尔德自幼体质敏感,对空气、温度有特殊的感应,和陌生的音乐家合作也非常多虑。因此先是婉拒出国演出,推不掉就拖到不了了之。媒体的品头论足则是他彻底回归录音室的最大理由。无数的Party、访问与报道,往往都聚焦于个人生活和演奏习惯,比如他吃什么药、为什么总是穿得比别人多、琴凳是把破椅子等。至于乐评,几乎都会变成两极的观点交锋,离经叛道与别出心裁争得不可开交。平心而论,即使只拿唱片说话也是如此,但至少古尔德不再觉得自己像个马戏团的猴子暴露于众目睽睽之下那么别扭。
在最初告别舞台仅靠录音为生的几年,古尔德除了节约开支,还很认真地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格伦·古尔德有限公司),亲力亲为处理自己的演艺工作,并仔仔细细地开始股票买卖,学习避税和财务报表。古尔德一辈子在股市从未失手,到去世时累积盈利约75万加元,相当于现在450万加元。算不上大富大贵,也安康有余。当然因为体弱多病以及热衷录音、买钢琴,这方面的花销也很巨大。
古尔德的体质有多敏感,仅举一例就能说明。1959年12月8日,钢琴家来到施坦威位于曼哈顿的办公室,与三位有关人士讨论买琴的事情。这时候其中一位琴师未经同意将手热情地放在了他肩膀上可能按了按,这一平凡举动当即遭到强烈反应。发脾气、道歉过后并无大碍,古尔德又待了半个小时。但是1960年1月27日,古尔德拍的放射片显示肩胛骨脱臼,这也没引起施坦威的重视,反而认为古尔德神经质。结果截至当年10月22日,钢琴家前后治疗达117次之多,时好时坏,遂于12月6日提起诉讼。双方你来我往视若仇敌,一度施坦威将古尔德列入客户黑名单,直到1961年12月9日才宣告和解。后来亨利·施坦威写道:“这个和解之所以能够达成,完全是因为格伦彻底地没有一丝怀恨报复的心,以及或许他心中多少还感激我们真的努力过要达成他的需求。”可不,古尔德只是讨要了医疗费和律师费,其他演出损失、精神赔偿一概没提。唯一的结论是施坦威于内部做了一份通告:“未来任何同仁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许跟这位音乐家有握手或肢体接触。”
说上述这些,是为了坦陈一个更加具体的古尔德形象——勇敢、负责任而且特殊。到今天,也没有哪个钢琴家会毅然出于个人观念在盛年(32岁时)退出舞台,而靠唱片不可能养活自己;其二为了事业和生存需要,他完全依靠个人聪明才智自谋第二职业;在虚弱的身体与杰出的才能夹缝中,古尔德维系了张张唱片大卖的奇迹。
在乐迷心目中,有一种流行的看法认为古尔德除了弹奏巴赫以及现代音乐较有说服力,其他作品都处理得比较怪异。这个看法有道理但不完全。我们必须结合钢琴家的身体、演奏方式和理念触及这个话题。古尔德因为体质敏感,对钢琴和琴凳两种工具均有个人要求。他是典型的驼背弹法,这是违背科学姿势的。正常情况要求上身挺直略向前倾斜,以发挥腰部、肩部、臂部、手腕到手指的均衡力量,减少疲劳和受伤。古尔德却是类似风湿患者,偏偏全身上下都常有疼痛、僵硬的不适感,所以他找到了自己最具有保护性的蜷缩姿势。自制的琴凳也很矮,矮到翘着二郎腿也能踩到踏板,同时足以后仰以便伸展双臂。这样他把所有运动都集中在了手腕和手指,可以说运指如风,精密如针,缺点是横向展开有些费劲,因为不太能够舒展肩部,果然对浪漫派音乐的八度技巧(手指展开横跨一个音程)敬而远之。但是他能做到所有高难技巧,也增加了手的负荷。
力量感不足使古尔德对钢琴也改动很大。现代钢琴考虑到面对上千人的音乐厅,琴键敏锐,琴槌有力,踏板绵长,可以制造出巨大的轰鸣感和色彩感。古尔德则要求琴槌要离琴胆很近,并且敲击完不会有回响,发音清晰干脆,就像吃黄瓜而不是吃西瓜。同时这也是他的理想,他是为自己弹奏,传播个人音乐见解,所以喜欢没什么听众的录音室。最后他连录音室都懒得去,租了个离家近的地方自己录音,然后雇用剪辑师完成母带。古尔德说过:“我对快乐的想法是,一年有250天都可以待在录音室里。”反之,很多音乐家都偏爱现场氛围,甚至在录音棚也凑上若干听众。
如此,古尔德在巴赫与现代音乐之外的独奏唱片,比如莫扎特、贝多芬、海顿都有或轻快或拉锯的出人意料。其中贝多芬和莫扎特早期作品都演奏得很出色。古尔德的音色仍是弹巴赫那种微微的松弛感,仿佛现在女性化妆品广告常说的——无暇透白的肌肤,自然水润有光泽。这充分揭示了他演奏的丰富细腻程度。我很爱他处理的贝多芬月光奏鸣曲,传统上第一乐章的感觉都是神秘、静谧、广阔,好像要有什么境界出来。古尔德诠释得却很惬意,令人心跳加快,如同杯酒微醺后的舒适。基本上他把钢琴弹得很暖色调,介乎古钢琴与现代钢琴之间,所以冬天听古尔德可能是最佳时机。
古尔德的协奏曲录音、室内乐录音可以说没有差的。虽然合作者不是都能认同他的观念,但效果令人满意。因为古尔德从来不喜欢合作者之间可能的音乐上的对抗,他宁愿彼此的融合,因此勃拉姆斯第一号钢琴协奏曲现场录音时,指挥伯恩斯坦罕见地事先声明,只是出于尊重和尝试之目的合作此曲,不代表个人接受钢琴家的想法。演奏完毕,伯恩斯坦又大赞古尔德完美无缺,以至于很直率地形容为愉快得产生了性冲动(原话实在太露骨了,古尔德听着羞涩难当)! 关于古尔德的巴赫,我可能不推荐一开始听,否则别的钢琴家版本不容易接受。我就是例子。因为古尔德非常有创造力地透视着音乐结构,每个小节线都清晰地如同跨栏比赛,不论多快都奏得旗鼓相当。这里面不得不说到对位的概念。你看一处最简单的房屋,屋梁、墙面、地板彼此对称、纵横,人的视觉应当像一只鸟飞起来才会看到更多角度,那么巴赫的对位法类似这个意思,是一个360度的结构。浪漫式的钢琴家处理巴赫常常忽略掉一些小节线的障碍感,弹得顺滑流畅,接近180度的径赛。古尔德却能面面俱到,双手迅速地画出乐谱上的各种上下、前后、左右,所以我听多了古尔德,就觉得别人弹都仿佛跨栏时碰倒了一个又一个,或者降低了栏高偷工减料。
故而后来古尔德制作广播节目时,也开创了对位方式的引入。《北方印象》是个访谈节目,随着三个人的谈话依次播放,然后三个人的发言同时编辑在一起,最后再依次退出。首播时很多听众以为串台了,抱怨听不清三个人各自说了什么,但其实注意听其中任何一人,忽略其他两人,又是可以听清楚的。古尔德在创意和剪辑上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后来《北方印象》被誉为加拿大的《芬兰颂》,成为世界广播艺术的经典作品。古尔德自始至终认为技术具有哲学内涵而不单是应用工具。他坚持用拍电影来类比做唱片,也认为演奏会跟唱片之间就像剧场和电影之间一样,两者各自在审美标准和伦理规则方面都是没有什么关联的。而实况录音是两种范畴中最糟糕的作品。换句话说,唱片制作就像拍电影一样与诚实和真实无关。1964年古尔德在20年历史之久的北美多媒体学术研讨会开幕式发表了演讲,并在1966年的《高保真》杂志发表了巨作《展望录音科技》。
1980年正值古尔德与哥伦比亚唱片公司合作25周年,愿意和公司签约的古典艺人只剩下鲁道夫·塞尔金和斯特恩。古尔德的老同事也走得差不多了,此时公司已将摇滚录音作为主要产品,他犹豫再三还是签了。在去世前2年,古尔德为电影《第五号屠宰场》(Slaughterhouse-Five)和《战争》(The Wars)编辑制作了配乐,为故乡多伦多市的旅游宣传片担任了代言,录制了第二版《哥德堡变奏曲》,兴趣越来越转向非音乐的领域。1982年9月27日由于中风,古尔德一周之后去世。他的墓碑上只有名字和《哥德堡变奏曲》开头三小节。
古尔德不只是个钢琴家,更重要的是他对世界的看法:“大概18岁之后,我就不再上教堂,但我终生都有一个强烈的信念,相信人都有来世、而且灵魂转世真的是我们要去思忖的现象,在这个前提下,我们一定要好好做人。我会认为所有及时行乐的思想都是令人反感的。对我来说,来世的讲法直觉上就是对的,我从来不需要特别说服自己去相信类似的主张。反正在我看来这就是一种可信的说法,远比主张人只有一生一世、过完就没了的想法可信得多。”
古尔德1964年离开舞台时年收入大约10万加元,这个数字可能是他坚持再开几年音乐会后能达到的五六场报酬之和而已。难题在于他无法适应旅行演出和各方的品头论足,所以就像钱钟书说的那样:“不愿花不明不白的钱,不愿见不三不四的人,不愿听不痛不痒的话。” (古尔德与钱钟书确有相似之处,钟情学问,视野宽阔,机智讥诮,不爱煽情。)
旅行演出需要强健的体力,古尔德自幼体质敏感,对空气、温度有特殊的感应,和陌生的音乐家合作也非常多虑。因此先是婉拒出国演出,推不掉就拖到不了了之。媒体的品头论足则是他彻底回归录音室的最大理由。无数的Party、访问与报道,往往都聚焦于个人生活和演奏习惯,比如他吃什么药、为什么总是穿得比别人多、琴凳是把破椅子等。至于乐评,几乎都会变成两极的观点交锋,离经叛道与别出心裁争得不可开交。平心而论,即使只拿唱片说话也是如此,但至少古尔德不再觉得自己像个马戏团的猴子暴露于众目睽睽之下那么别扭。
在最初告别舞台仅靠录音为生的几年,古尔德除了节约开支,还很认真地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格伦·古尔德有限公司),亲力亲为处理自己的演艺工作,并仔仔细细地开始股票买卖,学习避税和财务报表。古尔德一辈子在股市从未失手,到去世时累积盈利约75万加元,相当于现在450万加元。算不上大富大贵,也安康有余。当然因为体弱多病以及热衷录音、买钢琴,这方面的花销也很巨大。
古尔德的体质有多敏感,仅举一例就能说明。1959年12月8日,钢琴家来到施坦威位于曼哈顿的办公室,与三位有关人士讨论买琴的事情。这时候其中一位琴师未经同意将手热情地放在了他肩膀上可能按了按,这一平凡举动当即遭到强烈反应。发脾气、道歉过后并无大碍,古尔德又待了半个小时。但是1960年1月27日,古尔德拍的放射片显示肩胛骨脱臼,这也没引起施坦威的重视,反而认为古尔德神经质。结果截至当年10月22日,钢琴家前后治疗达117次之多,时好时坏,遂于12月6日提起诉讼。双方你来我往视若仇敌,一度施坦威将古尔德列入客户黑名单,直到1961年12月9日才宣告和解。后来亨利·施坦威写道:“这个和解之所以能够达成,完全是因为格伦彻底地没有一丝怀恨报复的心,以及或许他心中多少还感激我们真的努力过要达成他的需求。”可不,古尔德只是讨要了医疗费和律师费,其他演出损失、精神赔偿一概没提。唯一的结论是施坦威于内部做了一份通告:“未来任何同仁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许跟这位音乐家有握手或肢体接触。”
说上述这些,是为了坦陈一个更加具体的古尔德形象——勇敢、负责任而且特殊。到今天,也没有哪个钢琴家会毅然出于个人观念在盛年(32岁时)退出舞台,而靠唱片不可能养活自己;其二为了事业和生存需要,他完全依靠个人聪明才智自谋第二职业;在虚弱的身体与杰出的才能夹缝中,古尔德维系了张张唱片大卖的奇迹。
在乐迷心目中,有一种流行的看法认为古尔德除了弹奏巴赫以及现代音乐较有说服力,其他作品都处理得比较怪异。这个看法有道理但不完全。我们必须结合钢琴家的身体、演奏方式和理念触及这个话题。古尔德因为体质敏感,对钢琴和琴凳两种工具均有个人要求。他是典型的驼背弹法,这是违背科学姿势的。正常情况要求上身挺直略向前倾斜,以发挥腰部、肩部、臂部、手腕到手指的均衡力量,减少疲劳和受伤。古尔德却是类似风湿患者,偏偏全身上下都常有疼痛、僵硬的不适感,所以他找到了自己最具有保护性的蜷缩姿势。自制的琴凳也很矮,矮到翘着二郎腿也能踩到踏板,同时足以后仰以便伸展双臂。这样他把所有运动都集中在了手腕和手指,可以说运指如风,精密如针,缺点是横向展开有些费劲,因为不太能够舒展肩部,果然对浪漫派音乐的八度技巧(手指展开横跨一个音程)敬而远之。但是他能做到所有高难技巧,也增加了手的负荷。
力量感不足使古尔德对钢琴也改动很大。现代钢琴考虑到面对上千人的音乐厅,琴键敏锐,琴槌有力,踏板绵长,可以制造出巨大的轰鸣感和色彩感。古尔德则要求琴槌要离琴胆很近,并且敲击完不会有回响,发音清晰干脆,就像吃黄瓜而不是吃西瓜。同时这也是他的理想,他是为自己弹奏,传播个人音乐见解,所以喜欢没什么听众的录音室。最后他连录音室都懒得去,租了个离家近的地方自己录音,然后雇用剪辑师完成母带。古尔德说过:“我对快乐的想法是,一年有250天都可以待在录音室里。”反之,很多音乐家都偏爱现场氛围,甚至在录音棚也凑上若干听众。
如此,古尔德在巴赫与现代音乐之外的独奏唱片,比如莫扎特、贝多芬、海顿都有或轻快或拉锯的出人意料。其中贝多芬和莫扎特早期作品都演奏得很出色。古尔德的音色仍是弹巴赫那种微微的松弛感,仿佛现在女性化妆品广告常说的——无暇透白的肌肤,自然水润有光泽。这充分揭示了他演奏的丰富细腻程度。我很爱他处理的贝多芬月光奏鸣曲,传统上第一乐章的感觉都是神秘、静谧、广阔,好像要有什么境界出来。古尔德诠释得却很惬意,令人心跳加快,如同杯酒微醺后的舒适。基本上他把钢琴弹得很暖色调,介乎古钢琴与现代钢琴之间,所以冬天听古尔德可能是最佳时机。
古尔德的协奏曲录音、室内乐录音可以说没有差的。虽然合作者不是都能认同他的观念,但效果令人满意。因为古尔德从来不喜欢合作者之间可能的音乐上的对抗,他宁愿彼此的融合,因此勃拉姆斯第一号钢琴协奏曲现场录音时,指挥伯恩斯坦罕见地事先声明,只是出于尊重和尝试之目的合作此曲,不代表个人接受钢琴家的想法。演奏完毕,伯恩斯坦又大赞古尔德完美无缺,以至于很直率地形容为愉快得产生了性冲动(原话实在太露骨了,古尔德听着羞涩难当)! 关于古尔德的巴赫,我可能不推荐一开始听,否则别的钢琴家版本不容易接受。我就是例子。因为古尔德非常有创造力地透视着音乐结构,每个小节线都清晰地如同跨栏比赛,不论多快都奏得旗鼓相当。这里面不得不说到对位的概念。你看一处最简单的房屋,屋梁、墙面、地板彼此对称、纵横,人的视觉应当像一只鸟飞起来才会看到更多角度,那么巴赫的对位法类似这个意思,是一个360度的结构。浪漫式的钢琴家处理巴赫常常忽略掉一些小节线的障碍感,弹得顺滑流畅,接近180度的径赛。古尔德却能面面俱到,双手迅速地画出乐谱上的各种上下、前后、左右,所以我听多了古尔德,就觉得别人弹都仿佛跨栏时碰倒了一个又一个,或者降低了栏高偷工减料。
故而后来古尔德制作广播节目时,也开创了对位方式的引入。《北方印象》是个访谈节目,随着三个人的谈话依次播放,然后三个人的发言同时编辑在一起,最后再依次退出。首播时很多听众以为串台了,抱怨听不清三个人各自说了什么,但其实注意听其中任何一人,忽略其他两人,又是可以听清楚的。古尔德在创意和剪辑上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后来《北方印象》被誉为加拿大的《芬兰颂》,成为世界广播艺术的经典作品。古尔德自始至终认为技术具有哲学内涵而不单是应用工具。他坚持用拍电影来类比做唱片,也认为演奏会跟唱片之间就像剧场和电影之间一样,两者各自在审美标准和伦理规则方面都是没有什么关联的。而实况录音是两种范畴中最糟糕的作品。换句话说,唱片制作就像拍电影一样与诚实和真实无关。1964年古尔德在20年历史之久的北美多媒体学术研讨会开幕式发表了演讲,并在1966年的《高保真》杂志发表了巨作《展望录音科技》。
1980年正值古尔德与哥伦比亚唱片公司合作25周年,愿意和公司签约的古典艺人只剩下鲁道夫·塞尔金和斯特恩。古尔德的老同事也走得差不多了,此时公司已将摇滚录音作为主要产品,他犹豫再三还是签了。在去世前2年,古尔德为电影《第五号屠宰场》(Slaughterhouse-Five)和《战争》(The Wars)编辑制作了配乐,为故乡多伦多市的旅游宣传片担任了代言,录制了第二版《哥德堡变奏曲》,兴趣越来越转向非音乐的领域。1982年9月27日由于中风,古尔德一周之后去世。他的墓碑上只有名字和《哥德堡变奏曲》开头三小节。
古尔德不只是个钢琴家,更重要的是他对世界的看法:“大概18岁之后,我就不再上教堂,但我终生都有一个强烈的信念,相信人都有来世、而且灵魂转世真的是我们要去思忖的现象,在这个前提下,我们一定要好好做人。我会认为所有及时行乐的思想都是令人反感的。对我来说,来世的讲法直觉上就是对的,我从来不需要特别说服自己去相信类似的主张。反正在我看来这就是一种可信的说法,远比主张人只有一生一世、过完就没了的想法可信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