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托克前旗近40a气候变化特征及突变分析

来源 :农业灾害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ttrthjf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利用鄂托克前旗1981—2020年的气象资料,用线性倾向估计法、累积距平法、M-K法进行气候变化特征及突变分析。结果表明:建旗40周年来,鄂托克前旗气候呈气温升高、降水量略增、日照增多、风沙减少的暖湿化趨势,但目前的暖湿趋势仅为量的变化,不足以改变半干旱的基本气候特征。各气象要素在不同年份发生不同程度的突变。气温、降水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差异,春季增温最明显,夏、冬季次之;春、夏季降水量呈减少的趋势,秋、冬季呈增加的趋势。大风、扬沙、沙尘暴日数均呈明显减少趋势,2013年后没有再出现沙尘暴天气。年日照时数2013年后显著增加,年相对湿度变化范围不大。
  关键词 鄂托克前旗;气候变化;累积距平法;M-K法;突变
  中图分类号:P4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1)03–0028–02
  在全球升温的背景下,气候变化已对人民生活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影响。鄂托克前旗1980年8月12日正式建旗,属中温带半干旱荒漠化草原气候。本文对该地区1981—2020年建旗40 a各气象要素的变化特征及突变性进行研究,旨在进一步探究本地区气候变化特征,为合理安排农牧业生产、利用气候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等提供理论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选用1981—2020年鄂托克前旗国家气象观测站的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等气象要素,采用春季(3—5月)、夏季(6—8月)、秋季(9—10月)、冬季(11—次年2月)的季节划分,根据数学统计和线性倾向估计法分析各气象要素的变化特征,并对各气象序列分别用累积距平法、M-K法做突变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气温的变化趋势及突变分析
  从图1可得出,鄂托克前旗年平均气温呈升高趋势,倾向率是0.479℃/10 a。近40 a气温平均值8.1℃,变化范围为6.1℃~9.3℃。1997年前10 a滑动平均值低于多年平均值,1997年后高于多年平均值,2001年后明显增高;这也说明年平均气温表现为增暖趋势,1997年前是偏冷期,1997年后是偏暖期且气温持续增暖。
  各季平均气温均呈升高趋势,春季增温最明显,增幅为0.673℃/10 a,高于年平均气温增幅;其次是夏、冬季,增幅为0.458℃/10 a、0.442℃/10 a,与年平均气温接近;秋季增幅最低为0.263℃/10 a。月平均气温变化范围为-9.1℃~23.2℃,7月平均气温最高,6月、8月次之,11月—次年2月平均气温均低于0℃。近40 a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2017年7月12日,为39.7℃,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1989年1月19日,为-31.4℃。
  累积距平法分析,年平均气温在1997年后呈升高趋势(2005年、2008年、2012年有小波动);M-K突变分析,年平均气温在2001年后显著增高,UF和UB曲线在1998年相交,是年平均气温变暖的突变点。两种方法与10 a滑动平均曲线分析结果一致。
  2.2 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及突变分析
  年降水量呈缓慢增加的趋势,增幅为6.67 mm/10 a;近40 a平均降水量263.5 mm,变化范围为118.8~454.0 mm,其中2011年降水量最多,2005年最少。1984—1985年、1988—1998年(1991年、1997年有小波动)、2001—2002年、2007—2019年降水量较多,整体高于40 a平均值。
  春、夏季降水量分别以1.76 mm/10 a、5.93 mm/10 a的倾向率呈减少趋势,秋、冬季降水量分别以10.07 mm/10 a、4.29 mm/10 a的倾向率呈增加趋势。春、夏、秋、冬季平均降水量分别为13.5、47.2、150.2、52.7 mm,占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分别为5%、18%、57%、20%,可见一年中夏季(6—8月)降水量最多。
  年内降水量分配较集中,5—9月总降水量占全年的82%,其余月份仅占18%;月平均降水量为1.5~65.6 mm,最大月降水量约为最小月的44倍,可见降水量每月分配极不均匀,降水主要集中在7—9月,每月降水约占全年总量的15%~25%,5月、6月降水量次之约占全年总降水的11%左右,12月、1月降水量最少仅占0.6%、0.8%。
  由累积距平法看出,降水量在1983年、1987年、1991年、1993年、1997年、2000年、2006年为低值,即降水量增多的突变点,平均周期为4 a。M-K法分析,UF和UB曲线在1984年、1987年、1991年、1993年、1994年、1995年、1997年、1998年、2007年、2009年相交,且均位于临界线内部,为降水量增多的突变点。综合两种方法可见,降水量主要在90年代发生增多的突变。
  2.3 相对湿度、日照时数的变化趋势及突变分析
  年平均相对湿度为50%,1981—2020年相对湿度在45%~57%,变化范围不大。
  年日照时数呈上升趋势,倾向率为49.8 h/10 a,2013年后显著增加;年日照时数整体呈“两高两低”的特征,即1984—2010年、2012—2020年高于2 800 h/a,1981—1983年、2011年低于2 800 h/a。40 a平均日照时数为2 969.4 h,变化范围为2 472.3~3 529.5 h,其中有23 a日照时数大于多年平均值,其中有16 a日照时数大于3 000 h。
  累积距平法分析,年日照时数在1985—2000年、2011—2020年呈上升趋势,1985年、2011年为突变点;M-K法得UF和UB曲线在1984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5年、2018年、2019年均相交,且都在临界值内,可见年日照时数在21世纪初(2010—2019年)发生增多的突变。   2.4 地面平均风速的变化趋势及突变分析
  地面平均风速为2.4 m/s,以0.345 m/(s·10 a)的倾向率呈减小趋势,1981—1990年、1994—1996年平均风速大于多年平均值,其余年份均小于或等于多年平均值。年平均风速在1981年最大为4.1 m/s,2014年最小为1.9 m/s。
  累积距平法分析,年平均风速在1989年前呈上升趋势,1989年后呈下降趋势,可知1989年为平均风速变小的突变点;进行M-K突变分析,UF<0表示平均风速呈减小趋势,1989年后风速显著减小,UF和UB曲线在1992年、1995年相交,但超出了临界线,不能作为突变点。
  2.5 大风、扬沙、沙尘暴的变化趋势及突变分析
  近40 a大风、扬沙、沙尘暴日数均呈明显减少趋势,减少率分别为5.759、9.067、6.994 d/10 a,均通过了0.0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其中扬沙日数的减少趋势最大。年平均大风日数14 d,变化范围为2~37 d,1981—1988年、1993—2001年大风日数大于多年平均值,2002—2020年明显低于多年平均值。年平均扬沙日数为26 d,变化范围为6~59 d,1999—2014年、2017—2020年扬沙日数小于多年平均值。年平均沙尘暴日数为10 d,1981—1983年存在沙尘暴日数高值区,其中1983年沙尘暴日数最多为44 d,1981年次之,为37 d,1982年为34 d;1991—1996年存在沙尘暴日数日数第二高值区,为13~29 d;2002年开始沙尘暴日数呈明显减少趋势(2006年有小波动),2013年后没有再出现沙尘暴天气。
  累积距平法、M-K突变分析(图3),沙尘暴日数的突变点均在2002年,UF曲线在2007年后超过临界值,说明2007年后沙尘暴日数显著减少。
  3 总结
  年平均气温整体呈上升趋势,倾向率为0.497℃/10 a;7月平均气温最高,6月、8月次之。各季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春季增温最明显,夏、冬季次之,秋季最低。
  年降水量呈缓慢增加的趋势,增幅为6.67 mm/10 a;年内降水量分配较集中,但每月降水量极不均匀。春、夏季降水量呈减少的趋势,秋、冬季呈增加的趋势。
  年平均地面风速减小率为0.08 m/(s·10 a),主要与农林绿化增加有关。近40 a大风、扬沙、沙尘暴日数均呈明显减少趋势,与气候的暖湿化、生态改善有关。2002年开始沙尘暴日数呈明显减少趋势,2013年后没有再出现沙尘暴天气。
  年日照时数呈上升趋势,倾向率为49.8 h/10 a,2013年以后显著增加,整体呈“两高两低”的特征。年平均相对湿度为50%,变化范围不大。
  用累计距平法、M-K法研究各气象要素,在不同年份发生不同程度的突变,结果指出鄂托克前旗气候趋于暖湿化。
  综合各气象要素的变化状况可知,近40 a鄂托克前旗气候呈气温升高、降水量略增、日照增多、风沙减少的暖湿化趋势,但目前的暖湿趋势仅为量的变化,不足以改变半干旱的基本气候特征。
  參考文献
  [1] 何云玲,鲁枝海.近60年昆明市气候变化特征分析[J].地理科学,2012,32(9): 1119-1123.
  [2] 徐玉强,陆海云,马东荣,等.阿鲁科尔泌旗近46年来的气候特点分析[J].内蒙古气象,2006(2):15-17.
  [3] 张雪艳,聂松花,崔彩,等.鄂托克前旗地区近30年气候特征分析[J].农业灾害研究,2013,3(8):37-41.
  [4] 胡文峰,何清,金莉莉,等.若羌绿洲近55 a气候变化基本特征[J].干旱气象,2011,29(3):297-301.
  责任编辑:黄艳飞
其他文献
根据城市环境与当地气候等多种因素,建立相应的园林景观,能够有效净化城市空气,美化城市风景,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维护当地生态发展,因此园林景观设计在我国城市发展建设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置。然而,目前我国城市园林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方面还存在诸多欠缺,使其无法真正发挥出城市园林应有的作用。为提高城市园林建设对城市发展的正面影响力,设计者应从园林植物方面入手,不断优化设计方案,确保植物种类的多样性,根据本地地质等外界环境特点,对植物种类进行筛选,最终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按照设计方案进行种植,为园林植物提供适合的生
摘要 科学合理的种植技术和适时的病虫害防治是提高油菜产量与品质的关键,本文就油菜种植技术与常见病虫害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等进行分析阐述,为提高油菜产量和品质提供了有利依据。  关键词 油菜;病虫害;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435.65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1)03–0010–02  油菜为十字花科芸薹属植物,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对促进农业产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等
摘要 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作物,其种植及产销状况对农业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为此,通过对我国玉米的种植现状进行研究,分析了玉米病虫害的一般表现及与之相对应的防治方法,指出了绿色防治技术在玉米实际种植中的价值与作用,以期有效地防治玉米虫害,增加玉米年产量,促进我国农业科技的进步与长远发展。  关键词 玉米种植;病虫害防治;绿色防控技术  中图分类号:S435.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編号:2
摘要 比较单盐引发和混盐引发处理方式对黄花草木樨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引发方式均不同程度地增加了黄花草木樨幼苗生长、生物量积累,混合盐溶液引发的效果略优于单一盐溶液引发的方式。  关键词 引发胁迫;单盐溶液;混盐溶液  中图分类号:Q914.8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1)03–0016–02  引发处理能提高作物种子的出苗速率,使得出苗率高且整齐,可节约种子
摘要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產物,种植范围广、产量大,加强对玉米病虫害的防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不断加强病虫害防治技术,保证玉米产量稳步提升,从而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基于此,对玉米生长各时期的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病虫害防治方法,希望对广大农民群众和技术人员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玉米;种植;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5.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1)03–0
摘要 野生山参在我国广泛分布于辽宁东部和吉林东半部,一般生长于海拔数百米的落叶阔叶林或针叶混交林下。人参的肉质根是有名的强壮滋补药,适用于调整血压、恢复心脏功能、缓解神经衰弱及身体虚弱等症,也有祛痰、健胃、利尿、兴奋等功效。人参的栽培技术是人们一直以来不断探索的问题,人参的栽培管理技术主要包括土壤条件、种子的处理、搭棚处理、中耕除草、水分及肥料的管理、人参病虫防害的措施等几方面,高效栽培管理 和病
摘要 时代在飞速发展,科技越来越新颖,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已经能够通过高科技手段影响天气。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导致洪涝灾害、旱灾等自然灾害常常出现,人们利用高科技技术影响天气,将人工增雨技术运用到抗旱之中,使得灾情能够迅速缓解。文章阐述人工增雨在抗旱减灾中的应用。  关键词 人工增雨;抗旱减灾;应用  中图分类号:P426.6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1)03–00
摘要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群众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在物质水平得到满足后,群众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平原作为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其不仅可以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能为生物的多样性提供支撑,但是由于鼠害的加剧,严重威胁了草原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围绕草原鼠害的主要影响展开了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草原鼠害;影响;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81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
摘要 利用2000—2015年16 a阿拉善盟对流天气实况资料,筛选51个天气过程个例,分析强对流天气发生的环流背景、形成条件及雷达回波特征,并从强对流天气形成条件入手,对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分类,建立阿拉善盟地区强对流预报概念模型。从而提高预报员对雷达资料的识别能力,提高预报、预警提前量和准确率,为阿拉善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福祉安康作出新贡献。  关键词 干旱地区;强对流天气;概念模型  中
摘要 利用福州市(乌山站)1961—2018年逐日气温观测资料,通过阈值法提取出极端温度资料序列,再根据复合极值分布理论,建立极端气温重现期泊松—韦伯复合极值分布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福州市极端高低温的重现期研究。结果表明:福州市年高温天数和高、低温极端值均呈上升趋势,而年低温天数则呈下降趋势;高、低温天数多年发生频次符合泊松分布,气温极端值遵循韦伯分布,两者均通过显著性水平为0.01的K-S统计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