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1世纪拉美地区摆脱经济低迷时期,进入新的经济增长期。在新的经济环境下,拉美各国积极踊跃参与到拉美一体化进程当中,然而其发展道路受到政治、经贸、意识形态和外部因素等的影响。
【关键词】拉美一体化 政治因素 经济因素 美国作用 一体化模式
拉美一体化的思潮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拉美独立战争领导者西蒙·玻利瓦尔提出的“美洲大陆联盟”的主张。随着21世纪拉美国家中左翼政党相继登上执政舞台,以巴西、阿根廷、委内瑞拉为代表的中左翼力量在拉美得以施展,他们纷纷提出更加务实和理性的发展道路。进入21世纪后,拉美一体化进程虽有突破性进展,但仍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并面临艰巨的挑战。
一、拉美一体化进程中的政治制约因素
21世纪以后,拉美国家左翼政党相继登上执政舞台,以巴西、阿根廷、委内瑞拉为代表的中左翼力量在拉美10多个国家得以施展,他们纷纷提出更加务实和理性的发展道路。其对外政策主要体现在:(1)反对美国霸权主义政策;(2)推动地区一体化;(3)重视对外关系多元化;其在圣保罗论坛第19次会议上发表的《最后声明》标题为“深化变革和加快地区一体化。可见,拉美左翼政党对外政策中对拉美地区一体化进程相当看重和支持。
然而,随着2015年11月阿根廷左翼执政联盟“胜利战线”在大选中失利,拉美地区其他国家(玻利维亚、巴西、委内瑞拉、秘鲁)等多国左翼政党纷纷在大选中落败,一些学者认为,拉美进步左翼政府的执政周期已经结束。左、右翼政府决策分歧大,意识形态和执政理念都存在巨大差异,因此左翼政党失力后,拉美一体化进程必将在政策方面受到巨大影响。
二、拉美一体化进程中的经济贸易制约因素
进入到21世纪以后,拉美地区经济摆脱了长期低迷的状态,进入了新的增长期。2016年,拉美地区为世界GDP的增长贡献了14%。在新的经济环境下,以巴西、墨西哥、委内瑞拉等经济大国为主导的南美洲国家联盟、美洲玻利瓦尔联盟、墨西哥-中美洲合作进程相继成立。其中最为引人关注的是2011年由33个国家组成的“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体”的成立,其意味着彻底排除美国和加拿大的纯粹的拉美一体化组织,它的成立对拉美一体化进程具有里程碑的意义。2012年,太平洋联盟的成立又意味着拉美国家另一形式的一体化,即外向型一体化,其目的在于打造成为对亚洲最具吸引力的拉美次区域组织和亚洲进入拉美市场最便利的入口。
然而,拉美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始终存在一个问题,即区域内贸易在拉美地区贸易中所占的份额较低。根据拉丁美洲一体化协会的最新统计数据,2014年其13个成员国间区域内贸易占区域贸易总额的15.1%。这一数据相比同期欧盟和东南亚国家联盟(29%,25%)存在较大的差异。此外,拉美各国经济实力相差巨大,经济规模也存在很大差异。拉美两个经济大国巴西和阿根廷又面临出口产品相似,在出口领域存在竞争关系,拉美各国的产业结构有待调整。
三、拉美国家对一体化模式的选择仍未达成共识
拉美一体化进程至今都无法达到各一体化组织所预期的效果。赵丽红认为,拉美各一体化集团的领导人没有意识到拉美正处于一个有利的国际经济环境和地区内部环境当中,缺乏足够的推进一体化进程的意愿,导致拉美一体化进程在多边层面上毫无进展。
西班牙拉美研究的专家卡洛斯·马拉默德提出“两个过度和一个缺失”来解释拉美一体化遭遇挫折的原因,即过度的民族主义,过度的表面文章和一体化领导国的缺失。拉美各国虽然有着共同的语言,但因其历史原因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各国“拉美情节”严重,使得各国在一体化进程中让渡国家主权给超国家体(即一体化组织)的态度十分谨慎。
拉美一体化呈现以巴西为主导的自由贸易为主的经济一体化和以委内瑞拉为首的能源一体化,而随着查韦斯的去世,委内瑞拉国内政局的不稳定使得能源一体化进程苦难重重。
四、拉美地区一体化进程中的外部制约因素
在拉美一体化的进程中,美国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长期以来,美国一直将拉美看成自家“后院”。为了能够更好地牵制拉美各国的发展,1994年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签署的《北美自由贸易协议》正式生效,意在抵制发展迅速的拉美一体化进程。奥巴马政府执政期间通过与墨西哥、哥伦比亚等国签订双边经贸合作协议及将墨西哥、秘鲁、智利等国囊括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为合作伙伴国以对拉美国家进行逐个击破,防止拉美国家组成反美联盟。
五、结语
进入到21世纪后,拉美各一体化组织表现积极踊跃,我国在寻求与拉美各国双边合作的同时,也积极寻求像“中国-东盟”合作机制的与拉美各一体化组织间的合作。虽然拉美一体化进程受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外部因素等影响,但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和太平洋联盟的成立给拉美一体化燃起了新的希望,我国现已成为太平洋联盟的观察国,而该组织又放眼于亚洲新兴市场,这必将为今后中拉合作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赵丽红.拉美一体化的现状及新趋势.2007.3.
【关键词】拉美一体化 政治因素 经济因素 美国作用 一体化模式
拉美一体化的思潮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拉美独立战争领导者西蒙·玻利瓦尔提出的“美洲大陆联盟”的主张。随着21世纪拉美国家中左翼政党相继登上执政舞台,以巴西、阿根廷、委内瑞拉为代表的中左翼力量在拉美得以施展,他们纷纷提出更加务实和理性的发展道路。进入21世纪后,拉美一体化进程虽有突破性进展,但仍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并面临艰巨的挑战。
一、拉美一体化进程中的政治制约因素
21世纪以后,拉美国家左翼政党相继登上执政舞台,以巴西、阿根廷、委内瑞拉为代表的中左翼力量在拉美10多个国家得以施展,他们纷纷提出更加务实和理性的发展道路。其对外政策主要体现在:(1)反对美国霸权主义政策;(2)推动地区一体化;(3)重视对外关系多元化;其在圣保罗论坛第19次会议上发表的《最后声明》标题为“深化变革和加快地区一体化。可见,拉美左翼政党对外政策中对拉美地区一体化进程相当看重和支持。
然而,随着2015年11月阿根廷左翼执政联盟“胜利战线”在大选中失利,拉美地区其他国家(玻利维亚、巴西、委内瑞拉、秘鲁)等多国左翼政党纷纷在大选中落败,一些学者认为,拉美进步左翼政府的执政周期已经结束。左、右翼政府决策分歧大,意识形态和执政理念都存在巨大差异,因此左翼政党失力后,拉美一体化进程必将在政策方面受到巨大影响。
二、拉美一体化进程中的经济贸易制约因素
进入到21世纪以后,拉美地区经济摆脱了长期低迷的状态,进入了新的增长期。2016年,拉美地区为世界GDP的增长贡献了14%。在新的经济环境下,以巴西、墨西哥、委内瑞拉等经济大国为主导的南美洲国家联盟、美洲玻利瓦尔联盟、墨西哥-中美洲合作进程相继成立。其中最为引人关注的是2011年由33个国家组成的“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体”的成立,其意味着彻底排除美国和加拿大的纯粹的拉美一体化组织,它的成立对拉美一体化进程具有里程碑的意义。2012年,太平洋联盟的成立又意味着拉美国家另一形式的一体化,即外向型一体化,其目的在于打造成为对亚洲最具吸引力的拉美次区域组织和亚洲进入拉美市场最便利的入口。
然而,拉美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始终存在一个问题,即区域内贸易在拉美地区贸易中所占的份额较低。根据拉丁美洲一体化协会的最新统计数据,2014年其13个成员国间区域内贸易占区域贸易总额的15.1%。这一数据相比同期欧盟和东南亚国家联盟(29%,25%)存在较大的差异。此外,拉美各国经济实力相差巨大,经济规模也存在很大差异。拉美两个经济大国巴西和阿根廷又面临出口产品相似,在出口领域存在竞争关系,拉美各国的产业结构有待调整。
三、拉美国家对一体化模式的选择仍未达成共识
拉美一体化进程至今都无法达到各一体化组织所预期的效果。赵丽红认为,拉美各一体化集团的领导人没有意识到拉美正处于一个有利的国际经济环境和地区内部环境当中,缺乏足够的推进一体化进程的意愿,导致拉美一体化进程在多边层面上毫无进展。
西班牙拉美研究的专家卡洛斯·马拉默德提出“两个过度和一个缺失”来解释拉美一体化遭遇挫折的原因,即过度的民族主义,过度的表面文章和一体化领导国的缺失。拉美各国虽然有着共同的语言,但因其历史原因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各国“拉美情节”严重,使得各国在一体化进程中让渡国家主权给超国家体(即一体化组织)的态度十分谨慎。
拉美一体化呈现以巴西为主导的自由贸易为主的经济一体化和以委内瑞拉为首的能源一体化,而随着查韦斯的去世,委内瑞拉国内政局的不稳定使得能源一体化进程苦难重重。
四、拉美地区一体化进程中的外部制约因素
在拉美一体化的进程中,美国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长期以来,美国一直将拉美看成自家“后院”。为了能够更好地牵制拉美各国的发展,1994年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签署的《北美自由贸易协议》正式生效,意在抵制发展迅速的拉美一体化进程。奥巴马政府执政期间通过与墨西哥、哥伦比亚等国签订双边经贸合作协议及将墨西哥、秘鲁、智利等国囊括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为合作伙伴国以对拉美国家进行逐个击破,防止拉美国家组成反美联盟。
五、结语
进入到21世纪后,拉美各一体化组织表现积极踊跃,我国在寻求与拉美各国双边合作的同时,也积极寻求像“中国-东盟”合作机制的与拉美各一体化组织间的合作。虽然拉美一体化进程受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外部因素等影响,但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和太平洋联盟的成立给拉美一体化燃起了新的希望,我国现已成为太平洋联盟的观察国,而该组织又放眼于亚洲新兴市场,这必将为今后中拉合作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赵丽红.拉美一体化的现状及新趋势.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