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后抑郁是脑中风后常见的情感障碍类疾病,属于中医学“中风”与“郁证”共病,其临床症状多变,脏腑辨证复杂,治疗有一定困难。多数医家从肝气郁滞入手,但这一证型并不能完全覆盖卒中后抑郁的所有症状。因此,闫咏梅教授提纲挈领,将卒中后抑郁的中医证型化繁为简地分为阴类证和阳类证,自拟“醒脑解郁方”“解郁宁神方”,并且已在大量临床试验及动物实验中验证效果显著。此外,基于络病学说的“脉络-血管系统同一性理论”及“络以通为用”的治则,亦可解释“醒脑解郁方”及“解郁宁神方”,体现出中医学术理论体系的整体性及联系性。此篇文章
目的探讨早产儿出生时维生素D水平与呼吸系统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月武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20例胎龄<33周的早产儿资料,新生儿均于生后24 h内测定血清25-(OH)D水平,根据其水平分为维生素D严重缺乏组(<10.0 ng/mL)、维生素D缺乏组(10~20 ng/mL)、维生素D不足加充足组(>20 ng/mL),比较3组人口统计学资料、母亲妊娠期疾病情况、新生儿治疗情况及呼吸系统疾病(包括呼吸窘迫综合征、肺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情
目的观察三黄一龙汤联合美洛昔康治疗抗环瓜氨酸(CCP)抗体阳性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及对细胞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3月—2019年3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诊治的108例抗CCP抗体阳性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4例采用美洛昔康治疗,观察组54例采用三黄一龙汤联合美洛昔康治疗,2组均治疗1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细胞免疫功能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CD3
+、CD4
+、CD8
+、CD4
+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电子生物反馈治疗气虚血瘀型老年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脑血流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5月—2020年8月在河北省第八人民医院和涿州市医院收治的80例气虚血瘀型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电子生物反馈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中文版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Fugl-Meyer运动(FMA)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
目的 观察生脉散加味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心力衰竭(CHF)的效果及对利尿剂抵抗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9月—2019年8月菏泽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32例气阴两虚型CHF伴利尿剂抵抗患者
目的研究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护理过程中Orem自理理论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治疗的92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基于常规护理给予Orem自理理论护理,比较2组护理前及出院前负性情绪评分、疼痛评分、自护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与护理后满意度。结果 2组出院前负性情绪评分、疼痛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降低(P均<0.05),自护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升高(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研
目的探讨专科护士为主导的个案管理模式在膀胱癌术后化疗患者药物膀胱灌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8年3月—2019年6月在新乡市中心医院行膀胱灌注治疗的96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采用专科护士为主导的个案管理。采用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和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G)分别评估两组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和生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日常行为能力异常筛查可疑轻微肝性脑病的临床价值,分析肝硬化合并轻微肝性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547例,均进行轻微肝性脑病诊断,采用疾病影响程度量表(SIP)评价患者日常行为能力。分析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与轻微肝性脑病的关系,比较轻微肝性脑病阳性与阴性患者的SIP评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肝硬化合并轻微肝性脑病
目的观察清肺抑毒汤加减治疗病毒感染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肺功能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菏泽市中医医院2018年8月—2019年7月收治的130例病毒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5例,对照组予以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清肺抑毒汤加减治疗,疗程均为14 d,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肺功能指标、肺泡灌洗液中二棕榈酸磷脂酰胆碱(DPPC)/总磷脂(TPL)、血清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P-A)及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7
不孕症指夫妻双方有正常规律的性生活超过1年,排除男方生殖功能障碍,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却不能自然妊娠者。全球妇女不孕率为15.5%[1],而且发病率正在上升。输卵管阻塞会致使受累妇女的生育能力严重下降,占女性不孕的25%~35%[2]。由于不洁性生活、妇科手术、盆腔炎性疾病、生活方式不规律等影响因素增多,造成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患者受到来自社会舆论、家庭和工作的压力,生活和健康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对本病的治疗是临床亟须解决的问题。笔者查阅了中西医治疗本病的相关文献,现将中西医进展综述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