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探讨高中英语循环大课堂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践提出几点改进意见。
关键词:高中英语 循环大课堂 改进
“35+10”的循环大课堂这种教学模式是在新课程改革情势下新兴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促进高中英语教学时也带来不少问题。
1.循环大课堂教学的内涵和意义
循环大课堂每节课的起点在一节课的后10min,一直延伸到第二天,与下节课的前35min进行对接,形成一个“环状大课堂链”。“35+10”就是35min展示+10min预习。展示的内容是上节课10min加课下预习的成果,预习的内容是下节课将要展示的内容。循环大课堂将教师导学、学生预习和精彩展示这三步贯穿起来,即“一课分两段”,“三步为一课”。
循环大课堂改变传统性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转而强调学生的参与和自主学习。在实践过程中,循环大课堂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规范学生的书写和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表现欲望,激发了更高的学习热情。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尤其是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表现出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关注和改进。
2.循环大课堂教学模式的问题
2.1“导学案”的编制需要更加科学化和层次化
“导学案”是学生预习的指南针和路线图,“导学案”编制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学生预习和学习质量的好坏。目前“导学案”的编制一般采用集体备课,各班根据教学计划同步跟进,这就可能暴露出问题,尤其是英语专业,由于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能力具有差异,“导学案”可能超出部分学生的承受能力,进而影响预习和学习效果;不管进度、不管成绩、不管难度的绝对的跟进的教学模式亦缺乏人性化,无助于后进生的消化吸收。另外,学生在做“导学案”时同样存在抄袭,没有进行认真思考,学习能力并没有提升。
2.2成果具有表演性,参与度不够
在35min中要求有5min的学生讨论。许多学生在讨论时并不发言,没有参与热情,而是将交流展示的任务交给其他有能力的同学,这样交流展示很可能成为个别人的展示活动。不难发现,一个小组展示,讲解,质疑,每次汇报都是一个人,没有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参与度不够的学生成果展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违背循环大课堂的初衷。有学生将交流展示的任务寄托在他人身上,这样就缺乏学习的动力和压力,从而不认真进行课下的预习,学习质量下降。
2.3教学质量有待提高
循环大课堂重头戏在于学生的展示。这部分有30min,学习小组派代表进行成果汇报,并接受质疑。高中生学习英语由于阅历、知识结构和文化的差异的限制,英语知识归纳能力有限,交流展示的成果肤浅,基本上是照本宣科,学生说的不耐烦听着不感兴趣。老师只有10min的时间来进行点评,这点时间对于英语语法归纳完全不够。英语是语言教学,要遵循着“听、说、读、写”的教学过程,面面俱到,否则英语教学都是不成功的。根据循环教学模式,学生可能成为做题高手却无法成为交际高手。高中英语教学实践已充分证明循环大课堂有损英语教学质量。
2.4课后及时纠错反思有待加强
循环大课堂的教学模式课下是预习而不是复习,这就使学习缺乏课后巩固。高中英语教学还处于基础性的语法知识的归纳和讲解,对于高中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陌生性,不是教过就会的。由于缺乏课后复习巩固,一些听不懂的同学来不及或不好意思问,就“过”了,理解不深刻。这样学生连基础的英语都没法落实,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3.循环大课堂的改进
高中循环大课堂教育必须遵循英语教学的规律,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循环大课堂教学可进行如下改进:
3.1编制具有中等难度的“导学案”
“导学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理解程度科学合理地进行编制,一般要中等难度,即适合学生能力的难度,而且应按由易至难的顺序进行安排,这样既能让学生体验成功感,培养信心,又不至于不容易解答而对任务失去兴趣。对于部分有能力的学校还可以进行“导学案”的梯度制作,让学生都能通过“导学案”获得锻炼。另外,英语“导学案”的编写应当增加英语口语表达和锻炼机会,提高学生英语会话能力。
3.2改变成果展示规则,提高学生参与度
成果展示里的学生讨论和汇报交流应当促进所有学生的主动、均衡参与。每次分任务时,老师先要了解清楚不同层次的题应该分给小组中学习不同层次的学生做,明确学生个人应当完成的任务。在小组成果展示时要求小组成员轮流进行汇报,并接受质疑。老师可以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决定成果展示的学生。这样就可以制造一定的压力激发小组成员全部参与学习、参与讨论。即使能力欠缺的学生也要认真听取其他成员的学习成果来为自己的汇报做准备。
3.3循环大课堂的时间分配做相应调整,增加老师点拨时间
老师受过专业的英语教育,在教学上积累丰富的经验,知道重难点,知识具有系统性,讲解时能做到深入浅出,英语教学不能忽视老师角色。循环大课堂的时间分配应进行相应的调整,可调整为“30+15”留给老师充分时间进行点拨和重难点讲解、归纳。同时老师应当改变角色,不要认为循环大课堂教学模式形式减轻了自身的负担,教学的任务只是核对标准答案,而是要充当循环大课堂的“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顾问”,“参与者”等多种角色,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
高中英语循环大课堂教育虽然还有许多问题,相信只要我们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我们的循环大课堂教学模式一定会开展的有声有色。
参考文献:
吴雨梅、张启业:“浅谈对循环大课堂的实践与思考”,载《物理教学探讨》
关键词:高中英语 循环大课堂 改进
“35+10”的循环大课堂这种教学模式是在新课程改革情势下新兴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促进高中英语教学时也带来不少问题。
1.循环大课堂教学的内涵和意义
循环大课堂每节课的起点在一节课的后10min,一直延伸到第二天,与下节课的前35min进行对接,形成一个“环状大课堂链”。“35+10”就是35min展示+10min预习。展示的内容是上节课10min加课下预习的成果,预习的内容是下节课将要展示的内容。循环大课堂将教师导学、学生预习和精彩展示这三步贯穿起来,即“一课分两段”,“三步为一课”。
循环大课堂改变传统性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转而强调学生的参与和自主学习。在实践过程中,循环大课堂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规范学生的书写和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表现欲望,激发了更高的学习热情。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尤其是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表现出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关注和改进。
2.循环大课堂教学模式的问题
2.1“导学案”的编制需要更加科学化和层次化
“导学案”是学生预习的指南针和路线图,“导学案”编制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学生预习和学习质量的好坏。目前“导学案”的编制一般采用集体备课,各班根据教学计划同步跟进,这就可能暴露出问题,尤其是英语专业,由于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能力具有差异,“导学案”可能超出部分学生的承受能力,进而影响预习和学习效果;不管进度、不管成绩、不管难度的绝对的跟进的教学模式亦缺乏人性化,无助于后进生的消化吸收。另外,学生在做“导学案”时同样存在抄袭,没有进行认真思考,学习能力并没有提升。
2.2成果具有表演性,参与度不够
在35min中要求有5min的学生讨论。许多学生在讨论时并不发言,没有参与热情,而是将交流展示的任务交给其他有能力的同学,这样交流展示很可能成为个别人的展示活动。不难发现,一个小组展示,讲解,质疑,每次汇报都是一个人,没有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参与度不够的学生成果展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违背循环大课堂的初衷。有学生将交流展示的任务寄托在他人身上,这样就缺乏学习的动力和压力,从而不认真进行课下的预习,学习质量下降。
2.3教学质量有待提高
循环大课堂重头戏在于学生的展示。这部分有30min,学习小组派代表进行成果汇报,并接受质疑。高中生学习英语由于阅历、知识结构和文化的差异的限制,英语知识归纳能力有限,交流展示的成果肤浅,基本上是照本宣科,学生说的不耐烦听着不感兴趣。老师只有10min的时间来进行点评,这点时间对于英语语法归纳完全不够。英语是语言教学,要遵循着“听、说、读、写”的教学过程,面面俱到,否则英语教学都是不成功的。根据循环教学模式,学生可能成为做题高手却无法成为交际高手。高中英语教学实践已充分证明循环大课堂有损英语教学质量。
2.4课后及时纠错反思有待加强
循环大课堂的教学模式课下是预习而不是复习,这就使学习缺乏课后巩固。高中英语教学还处于基础性的语法知识的归纳和讲解,对于高中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陌生性,不是教过就会的。由于缺乏课后复习巩固,一些听不懂的同学来不及或不好意思问,就“过”了,理解不深刻。这样学生连基础的英语都没法落实,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3.循环大课堂的改进
高中循环大课堂教育必须遵循英语教学的规律,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循环大课堂教学可进行如下改进:
3.1编制具有中等难度的“导学案”
“导学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理解程度科学合理地进行编制,一般要中等难度,即适合学生能力的难度,而且应按由易至难的顺序进行安排,这样既能让学生体验成功感,培养信心,又不至于不容易解答而对任务失去兴趣。对于部分有能力的学校还可以进行“导学案”的梯度制作,让学生都能通过“导学案”获得锻炼。另外,英语“导学案”的编写应当增加英语口语表达和锻炼机会,提高学生英语会话能力。
3.2改变成果展示规则,提高学生参与度
成果展示里的学生讨论和汇报交流应当促进所有学生的主动、均衡参与。每次分任务时,老师先要了解清楚不同层次的题应该分给小组中学习不同层次的学生做,明确学生个人应当完成的任务。在小组成果展示时要求小组成员轮流进行汇报,并接受质疑。老师可以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决定成果展示的学生。这样就可以制造一定的压力激发小组成员全部参与学习、参与讨论。即使能力欠缺的学生也要认真听取其他成员的学习成果来为自己的汇报做准备。
3.3循环大课堂的时间分配做相应调整,增加老师点拨时间
老师受过专业的英语教育,在教学上积累丰富的经验,知道重难点,知识具有系统性,讲解时能做到深入浅出,英语教学不能忽视老师角色。循环大课堂的时间分配应进行相应的调整,可调整为“30+15”留给老师充分时间进行点拨和重难点讲解、归纳。同时老师应当改变角色,不要认为循环大课堂教学模式形式减轻了自身的负担,教学的任务只是核对标准答案,而是要充当循环大课堂的“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顾问”,“参与者”等多种角色,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
高中英语循环大课堂教育虽然还有许多问题,相信只要我们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我们的循环大课堂教学模式一定会开展的有声有色。
参考文献:
吴雨梅、张启业:“浅谈对循环大课堂的实践与思考”,载《物理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