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进程、家庭结构的变革以及人们对优生观、优死观理解的深化,临终关怀理念日益受到人们关注。而在我国临终关怀事业发展中,存在着与传统伦理学观念相冲突等问题。本文就社会、临终患者、患者家属、医务工作者的角度分析了临终关怀与统伦理学存在的矛盾,并探讨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 中国;临终关怀;传统伦理学;矛盾;解决方法
临终关怀是指,对临终患者提供姑息性和支持性的医护措施,完整的措施包括了为满足临终患者及丧亲家庭的需要而提供的法律、生理、精神和经济方面的全方位服务。以上世纪60年代英国桑得斯博士创办的圣克里斯多夫临终关怀院为现代临终关怀理念建立的标志[1]。目前[2],已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临终关怀组织。
在我国[4、5],临终关怀的兴起和发展以1988年天津医学院(现为天津医科大学)创办国内第一个“临终关怀研究中心”为标志。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临终关怀专业委员会和临终关怀基金也相继成立。目前我国拥有各种形式的临终机构约100多家。
我国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2010年人口普查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有专家预计到2050年[5],老年人口将达4.3亿,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以上。因此,临终关怀日益受到人们关注,临终关怀服务实际需求量巨大。
笔者就分别以社会、临终患者、患者家属、医务工作者的角度分析当前临终关怀与统伦理学存在的矛盾。
1 社会普遍存在的相关传统伦理学观点[5-8]
先是死亡观。由于农耕时代的中国生产力相对落后,盛行着巫鬼文化、迷信思想以及追求长生的思想。人们长期以来用逃避的心理,而非理性地对待生命的终结。
其次是生命神圣观。传统“生命神圣观”仅仅追求个体生命的存在、生命的数量、个体的寿命,而不考虑生命的价值、生命的质量,常忽略患者的感受、否认患者的决定。因此,临终关怀不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为目的的本质致使人们内心无法认同、行动加以排斥。
2 临终患者存在的相关传统伦理学观点
主要表现为对死亡的不认同和恐惧。而由于缺乏正确的死亡观和对死亡的心理逃避,非常容易造成临终患者对死亡的恐惧,难以接受以提供姑息性和支持性医护措施的临终关怀服务。
3 患者家属存在的相关传统伦理学观点[6、9]
主要是传统“孝道”的影响。使国人对临终关怀没有做好足够的心理和情感上的准备。因此在情感上无法接受、在现实中排斥临终关怀,亲属通常承受着内外两方面的压力:一是来自内心世界的自我良心谴责。二是来自外部环境的社会舆论。很难做出送老人到专门医疗机构接受临终关怀服务的决定。
4 医务工作者存在的相关传统伦理学观点[9]
首先是缺乏辨证“救死扶伤”观。医务工作者一直习惯于把患者从疾病中拯救出来,突然间出现“重在关注护理而非治疗”的临终关怀概念,相当于承认医院对某些疾病无能为力的尴尬局面,导致对整个医疗职业能力的怀疑,这对以救死扶伤为宗旨的医务工作者的心理不可避免地产生一定程度地震撼,从而导致医务工作者潜意识里对临终关怀的抵触情绪。
其次是对“知情同意”原则的违反。在得知患者即将临终这一既定事实时,医务工作者为避免对患者进行心理打击和顺应传统伦理观念,只把病情告诉家属,对患者则避重就轻。这就造成了患者的求医动机较为主动迫切,难以接受临终关怀。这种做法不仅给开展临终关怀造成障碍,而且医护人员在无意中还违反了“知情同意”的伦理原则,直接损害了患者对疾病的知情权利,间接损害了优死权利。实践证明,隐瞒病情真相不利于对患者进行正确死亡观的教育,不利于提升患者临终阶段的生存质量。根据研究对121例癌症患者病情告知反应的调查显示:93%表示愿意被告知病情,63%表示如果在与医护人员交流中得不到正面回答会增加疑虑,94%在告知后能采取积极态度与疾病作斗争,并渴望得到有关的知识和最新的治疗手段,97%被告知病情的当时反应出愤怒、恐惧或焦虑,但有10 例当时即表现为“绝望”。可见,告知病情对于患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意义。
但笔者乐观的认为,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进展、家庭结构的变革以及人们对优生观、优死观理解的深化,社会意识形态、伦理学观念会随之发生相应的改变,临终关怀最终也会被社会所认可、接受。但新兴事物的出现和发展仍须多方面的努力,为此笔者提出了如下建议:
4.1 挖掘传统文化中积极的一面,树立现代生死观
伦理学是人们生活、思考方式的重要来源,对树立现代生死观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发扬传统文化观念中积极的一面,有利于树立现代生死观,对于临终关怀的认同和实施具有相当大的价值和意义。
4.2 加强临终关怀医学教育力度,正确对待临终关怀
临终关怀医学教育包括了大众教育和医务工作者两方面。首先是推广临终关怀的大众化教育,主要是死亡教育[9]。帮助濒死患者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在全社会大力开展临终关怀知识普及、宣传教育,使临终关怀的观念深入人心,让全社会了解、支持临终关怀事业。
其次,加大医务工作者的临终关怀医学教育,提高临终关怀意识,对促进临终关怀的推广,提高临终关怀的质量都具有深刻的意义。
4.3 加强学科建设,提高全社会对临终关怀的认同
要建立中国特色的临终关怀服务,学科建设可包括如下内容:争取政府、社会的理解、支持,加强临终关怀的基础、临床、伦理学研究,普及建立形式多样的临终关怀医院,建立中国特色的临终关怀团队,创办高质量的临终关怀杂志,以及设立专门的临终关怀伦理学委员会等。
参考文献
[1]孟宪武.临终关怀[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8-9.
[2]张风珍,任小红.临终关怀发展中的护理伦理问题思考[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3):18-20.
[3] 石礼华.老龄化背景下我国临终关怀事业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9,22(4): 82-83.
[4] 苏一芳.临终关怀本土化发展初探[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5,18(3):30-38.
[5]马 晓.影响中国临终关怀发展的传统伦理观念解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9,22(1):14-15
[6] 董浩军.中国传统死亡观与安乐死[J].医学与社会,2000,13(1): 44-45.
[7] 沈晓如,董佩芳,李慧文,等.住院老年患者死亡观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8):568-570.
[8] 邱高会,刘永贵,张 俊,等.影响临终关怀医学发展的伦理因素[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0):147-149.
【关键词】 中国;临终关怀;传统伦理学;矛盾;解决方法
临终关怀是指,对临终患者提供姑息性和支持性的医护措施,完整的措施包括了为满足临终患者及丧亲家庭的需要而提供的法律、生理、精神和经济方面的全方位服务。以上世纪60年代英国桑得斯博士创办的圣克里斯多夫临终关怀院为现代临终关怀理念建立的标志[1]。目前[2],已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临终关怀组织。
在我国[4、5],临终关怀的兴起和发展以1988年天津医学院(现为天津医科大学)创办国内第一个“临终关怀研究中心”为标志。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临终关怀专业委员会和临终关怀基金也相继成立。目前我国拥有各种形式的临终机构约100多家。
我国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2010年人口普查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有专家预计到2050年[5],老年人口将达4.3亿,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以上。因此,临终关怀日益受到人们关注,临终关怀服务实际需求量巨大。
笔者就分别以社会、临终患者、患者家属、医务工作者的角度分析当前临终关怀与统伦理学存在的矛盾。
1 社会普遍存在的相关传统伦理学观点[5-8]
先是死亡观。由于农耕时代的中国生产力相对落后,盛行着巫鬼文化、迷信思想以及追求长生的思想。人们长期以来用逃避的心理,而非理性地对待生命的终结。
其次是生命神圣观。传统“生命神圣观”仅仅追求个体生命的存在、生命的数量、个体的寿命,而不考虑生命的价值、生命的质量,常忽略患者的感受、否认患者的决定。因此,临终关怀不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为目的的本质致使人们内心无法认同、行动加以排斥。
2 临终患者存在的相关传统伦理学观点
主要表现为对死亡的不认同和恐惧。而由于缺乏正确的死亡观和对死亡的心理逃避,非常容易造成临终患者对死亡的恐惧,难以接受以提供姑息性和支持性医护措施的临终关怀服务。
3 患者家属存在的相关传统伦理学观点[6、9]
主要是传统“孝道”的影响。使国人对临终关怀没有做好足够的心理和情感上的准备。因此在情感上无法接受、在现实中排斥临终关怀,亲属通常承受着内外两方面的压力:一是来自内心世界的自我良心谴责。二是来自外部环境的社会舆论。很难做出送老人到专门医疗机构接受临终关怀服务的决定。
4 医务工作者存在的相关传统伦理学观点[9]
首先是缺乏辨证“救死扶伤”观。医务工作者一直习惯于把患者从疾病中拯救出来,突然间出现“重在关注护理而非治疗”的临终关怀概念,相当于承认医院对某些疾病无能为力的尴尬局面,导致对整个医疗职业能力的怀疑,这对以救死扶伤为宗旨的医务工作者的心理不可避免地产生一定程度地震撼,从而导致医务工作者潜意识里对临终关怀的抵触情绪。
其次是对“知情同意”原则的违反。在得知患者即将临终这一既定事实时,医务工作者为避免对患者进行心理打击和顺应传统伦理观念,只把病情告诉家属,对患者则避重就轻。这就造成了患者的求医动机较为主动迫切,难以接受临终关怀。这种做法不仅给开展临终关怀造成障碍,而且医护人员在无意中还违反了“知情同意”的伦理原则,直接损害了患者对疾病的知情权利,间接损害了优死权利。实践证明,隐瞒病情真相不利于对患者进行正确死亡观的教育,不利于提升患者临终阶段的生存质量。根据研究对121例癌症患者病情告知反应的调查显示:93%表示愿意被告知病情,63%表示如果在与医护人员交流中得不到正面回答会增加疑虑,94%在告知后能采取积极态度与疾病作斗争,并渴望得到有关的知识和最新的治疗手段,97%被告知病情的当时反应出愤怒、恐惧或焦虑,但有10 例当时即表现为“绝望”。可见,告知病情对于患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意义。
但笔者乐观的认为,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进展、家庭结构的变革以及人们对优生观、优死观理解的深化,社会意识形态、伦理学观念会随之发生相应的改变,临终关怀最终也会被社会所认可、接受。但新兴事物的出现和发展仍须多方面的努力,为此笔者提出了如下建议:
4.1 挖掘传统文化中积极的一面,树立现代生死观
伦理学是人们生活、思考方式的重要来源,对树立现代生死观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发扬传统文化观念中积极的一面,有利于树立现代生死观,对于临终关怀的认同和实施具有相当大的价值和意义。
4.2 加强临终关怀医学教育力度,正确对待临终关怀
临终关怀医学教育包括了大众教育和医务工作者两方面。首先是推广临终关怀的大众化教育,主要是死亡教育[9]。帮助濒死患者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在全社会大力开展临终关怀知识普及、宣传教育,使临终关怀的观念深入人心,让全社会了解、支持临终关怀事业。
其次,加大医务工作者的临终关怀医学教育,提高临终关怀意识,对促进临终关怀的推广,提高临终关怀的质量都具有深刻的意义。
4.3 加强学科建设,提高全社会对临终关怀的认同
要建立中国特色的临终关怀服务,学科建设可包括如下内容:争取政府、社会的理解、支持,加强临终关怀的基础、临床、伦理学研究,普及建立形式多样的临终关怀医院,建立中国特色的临终关怀团队,创办高质量的临终关怀杂志,以及设立专门的临终关怀伦理学委员会等。
参考文献
[1]孟宪武.临终关怀[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8-9.
[2]张风珍,任小红.临终关怀发展中的护理伦理问题思考[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3):18-20.
[3] 石礼华.老龄化背景下我国临终关怀事业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9,22(4): 82-83.
[4] 苏一芳.临终关怀本土化发展初探[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5,18(3):30-38.
[5]马 晓.影响中国临终关怀发展的传统伦理观念解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9,22(1):14-15
[6] 董浩军.中国传统死亡观与安乐死[J].医学与社会,2000,13(1): 44-45.
[7] 沈晓如,董佩芳,李慧文,等.住院老年患者死亡观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8):568-570.
[8] 邱高会,刘永贵,张 俊,等.影响临终关怀医学发展的伦理因素[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0):147-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