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一个“无款式”女孩的进化史

来源 :祝你幸福·最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zj10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爱玲真是很牛,她形容一个无论在长相还是打扮上均无建树的女孩,用了这样的句子:像一堆牙膏一样没有款式。
  看完这句,我扑哧一声笑了,哎呦,太贴切了,这不就说我么?
  我对自己毫无款式已经如此如此笑纳了,也算一种高境界?那天刚认识一个辣妈,她属于“形象好气质佳会打扮”的那类,我发自内心地说:“你长得好还会化妆真好啊!”不知是撑晕了还是怎么回事,她没头脑地回了一句:“我就想不通那些没化妆的,她们可真有勇气出门!”
  气氛瞬间凝固,我一个嗝没忍住蹦了出来,像是在抗议。估计这妹子回家掐自己大腿去了。
  化妆这事我还真干过,不过是在我6岁的时候。不知为何,那时对成年女人的美特别地渴望。我放学后偷抹了我妈已经过期了的紫罗兰粉饼,快断了脖子的口红,把辫子解开,穿着她那双大很多但有点跟的凉鞋就去食堂打饭了。
  抹了之后根本没照镜子,抹的时候照了么?忘了。我觉得自己特美,特好看,根本不需要像《出水芙蓉》里那个芭蕾老师教育她的学生们说“我很美,我是女王”来暗示自己。
  真的,我没有注意路人是否在笑我,就觉得自己美,半道上遇到了我那刚下班的爸爸,他本来是疾步行走,看到我,一下子怔在那里:“你出什么事了?!”把我夹在胳膊肘子里就塞进了家门。
  我妈像对待一个挂彩的伤员那样,对着我是又洗又擦。我爸也没闲着,笑着说:“你这脸,抹上粉,就是驴屎蛋子上挂层霜!”
  好吧,不要欺负城里人,我也是在农村混过的!驴屎蛋子挂霜绝壁是骂人的!
  家里人把我“驴屎蛋子”的事当成笑话,没啥话题时就抛出来伤害一个6岁小女孩脆弱的神经。那个年代的指指点点,有很多指向那些化妆的女孩:一看就不是正经人!
  要那么正经干什么?整天阶级斗争有什么意思?后遗症就是:让我觉得自己化妆会很丑,化妆是坏女孩才干的事! 伤得透透的。
  这一打击持续到了小学毕业,上了初中,青春萌动,又想捣饬自己了,但不幸的是,我进了重点中学的重点班,落在一个全校第一严厉的班主任手里。她让我们把头发剪了,按照工读学校女生的标准,还不让穿黑灰蓝等暗色系以外的任何色彩,否则就撕衣服。有个男生弯腰扫地露出了大红的内裤边,也被她拉到办公室训话了。
  家长们当然是双手双脚支持老师啦,不注重穿衣打扮,就可以把心思全部用在学习上,能上重点高中啊,能考好大学啊……能找好工作?
  我们毕业时大学生已经滥大街了,女生必须要化妆打扮才有可能踏进面试的门槛。天生丽质的自不必说,会化妆会穿衣的明显就比我们这些“无款式”女孩有竞争优势。NND,谁让面试官基本上都是男人呢?女的更为难女的啊!一看你灰头土脸的,就知道你是个书呆子、死宅、干物女!
  而且这句话也流行上了:世上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一个女人不化妆,能有事业进取心?还有这句:化妆是对别人的尊重。我多想尊重您啊,可我不会化啊,我化出来会吓着您啊!堪比《少林足球》里赵薇化妆出来见周星星的效果啊!
  后来才知道,我6岁时那场风花雪月,是“爱美敏感期”,每个女孩都要经历这么一个阶段:喜欢穿妈妈的高跟鞋,要涂口红要抹粉,要自己挑衣服穿,甚至冬天还要穿裙子。敏感期得小心保护,要么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以后你想求孩子捣饬漂亮点,都没有可能了。还有,现在的“学校们”还和上个世纪一样,要求孩子们穿着朴素、剪头发,这历史的车轮咱一时半会也推动不了。那么,家长们,请允许孩子在学校以外的——家里,大肆地穿穿、化化吧!
  别打压呀别打压,因为,女孩将来又美丽又精致,男孩又帅又有型,他们舒服、自信不说,当家长的也倍儿有面子啊!你想想,家里一堆牙膏,学校里又一堆牙膏,大街上还是一堆堆的牙膏,咱得多窝心啊!
其他文献
问候老人有“礼”  春节,孩子一般会和爷爷奶奶或是姥姥姥爷等长辈待一段时间。因为平时很少在一起,老人对孩子都充满了爱意,会不停地抚摸孩子的头或是和孩子说话。有的孩子不喜欢这样,要么不耐烦地跑掉,要么表现得很害羞。拜访前,父母可以这样告诉孩子:“如果奶奶摸你的头,那表示她喜欢你。你可以对她笑一笑,然后轻轻地抓着她的手,和她友好地握手。”  老人有时唠叨,是因为不知道要说什么。帮助孩子了解老人的特点,
期刊
五岁时,爸妈吵架,两人一人拉我一只胳膊。爸爸说:你问孩子想跟着谁?我看看爸爸,又看看妈妈,发现妈妈眼里有泪光,于是说:我跟妈妈吧。妈妈立刻用一种胜利者的姿态抱起我,拖着行李甩门而去。门甩上那一刻,我在心里默默地想:爸爸该有点难过吧?转而又安慰自己:爸爸比较坚强,妈妈更需要我。  还是小时候,妈妈为我做了可口的饭菜,或者织了一顶漂亮的帽子,或者任何一件她觉得特别令自己自豪的事情,总会特别兴奋地问我:
期刊
我有一个6岁的小男孩,性格内向,不太善于表达自己。在幼儿园,老师批评别的孩子,他就以为是说他,例如:他们班有一个特别调皮的小男孩,每次都借口上厕所,下楼去糟蹋园子里的花草。有一次他又打报告说上厕所,老师就不让他去了。我儿子就以为老师从此不许所有的小朋友上厕所了,想去也不敢说,竟然尿在了裤子里。  还有一点,他好像有些虚荣心,在别的小朋友面前,总是努力展现自己好的方面。比如:买个新玩具,也要炫耀一下
期刊
父母阅读哪类杂志,与孩子成绩好坏是否有关?  父母阅读流行杂志,与孩子的成绩没有多大的关系。成绩越好的孩子的父母,自然越容易去阅读那些与教育有关的杂志。  所有养孩子的乐趣在于潜藏在超出辛苦之外的感受。不读书与不识字没有什么两样。订阅教育类的杂志,父母会培养出让他们孩子更加努力的能力。父母花去的钱反映了父母的优先重点,对生活真正向往的是什么。  父母阅读教育类杂志,与其说是为了自己而阅读,倒不如说
期刊
我猜,古人读书要“头悬梁”,除了刻苦,还有一个原因:埋头苦读时间长了,颈椎疼,必须仰仰脖!  医生也说,少低头常仰脖可以舒缓颈椎疼。怎么劝说孩子们仰脖子?看星星?PM2.5严严实实地遮盖了它们;看灰机?算了,那天我们公司一帮70后看到天上有飞机竟然还兴奋地跳脚,直接被80后和90后鄙视到地球内核去了。  我有实战经验!某天我带孩子去公园,5块钱买了一罐泡泡水。孩子那个兴奋啊,跳着脚抓泡泡,开心地尖
期刊
想起祺祺上小学的第一天,走在哥哥后面,东张西望,对一切充满好奇。像很多母亲一样,我暗暗担心,这个内向、不善言辞的孩子,在学校是否会受到欺负呢?  祺祺讲起老师带他们做“冷静的酷孩子”游戏,打消了我的顾虑。  澳洲小学低年级孩子的能力教育,有很多是通过游戏、演习、体验、参与来实现的。“冷静的酷孩子”,就是这样一种有趣的角色扮演。  “冷静的酷孩子”:希望孩子们不欺负别人,也不被别人欺负,年幼的孩子们
期刊
我儿子四岁了,各方面都不错,就是有点儿自私,什么东西都不愿分享。有时其他小朋友来家里玩,他的玩具一样也不让小朋友玩。他去别人家,却拿着别人的玩具不撒手。经常让我们下不来台,脸上无光。  有一次,路遇我们邻居和她家的宝宝,我让儿子把手里的糖分给小妹妹一块儿,儿子不但不愿分,还一股脑跑了。我觉得很没面子,再说不能让儿子养成这样的坏毛病。就追上去,硬是从儿子手里夺下一块糖,塞给了邻居的女儿。想不到儿子跟
期刊
刚送走大班的孩子,魏丽就开始着手准备迎接新一批入园的小朋友。她先开了一次家长会,给家长讲明白:园里不教孩子学算数、学拼音,大部分时间就是玩,只要过节就组织活动:端午包粽子,中秋做月饼,冬至包饺子,还有各式各样的家长会、运动会……家长要经常请假,跟孩子一起度过这些重要时刻,认同这些想法的,才能来园里。  上幼儿园都要哭得撕心裂肺?魏丽有套独特的“零哭声入园法”。本来对特特上幼儿园的事,特特妈很犯愁:
期刊
代丽丽今年带小班,她请每位小朋友带一张全家福贴在教室里的主题墙上。这样,爸爸妈妈就一直陪在小朋友身边喽!小朋友还要带一身替换衣服,万一尿湿了、洒上饭了,随时可以替换,不必麻烦家长。  孩子小,一玩起来就忘了喝水。代丽丽隔一段时间就要组织小朋友们去喝水:我们变成小汽车,去加油喽!看看哪辆小汽车把自己加得满满的?代丽丽跟小朋友一起干杯,小朋友们喝得可开心啦!  点点有点想妈妈了,她想让代丽丽给妈妈打个
期刊
专尊重别人,就会受到欢迎:  让孩子爱上自己的性别,同时也尊重与自己性别不同的人,这十分重要。  男孩女孩都是宝——咱们的传统观念是偏爱男孩。家长跟孩子一起读这部分,让孩子知道,家里人在迎接新生命的到来时,不会因为孩子的性别不同而受到不同的对待。注意到了吗,在第三幅图里,爸妈是都在的,在教育孩子、关爱孩子方面,爸爸和妈妈都是有责任的。  男孩女孩都平等——怎么才算平等呢?不仅仅是男孩女孩都会得到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