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细胞性乳腺炎和肉芽肿性乳腺炎发病危险因素临床研究

来源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bianwo6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深入分析浆细胞性乳腺炎和肉芽肿性乳腺炎临床发病危险因素.方法 通过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132例和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182例,分别作为试验组,同期非乳腺疾患的中青年女性211例作为阴性对照组,以调查问卷的形式收集相关信息,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浆细胞性乳腺炎和肉芽肿性乳腺炎各自的发病危险因素.结果 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与对照组相比较,在以下方面具有显著差异:平均年龄更小,距离产后时间更短,哺乳时长<6个月,具有乳头凹陷体征以及哺乳障碍史的比例更高(P<0.001);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与对照组相比较,在以下方面具有显著差异:平均体质量更大,体质量指数(BMI)超重者比例更高,距离产后时间更短(P<0.001),具有乳头凹陷体征、乳房外伤病史、伴有情绪障碍、具有口服避孕药物史的比例更高(P<0.001).在进一步的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浆细胞性乳腺炎的发病危险因素包括:哺乳时长<6个月(OR,2.028;P=0.012)、乳头凹陷(OR,0.136;P<0.001)、哺乳障碍史(OR,0.284;P=0.001);而肉芽肿性乳腺炎的发病危险因素包括:BMI指数≥24(OR,0.341;P=0.001)、乳头凹陷(OR,0.180;P<0.001)、口服避孕药物史(OR,0.280;P=0.008).结论 哺乳时长<6个月、乳头凹陷、哺乳障碍史是浆细胞性乳腺炎发病的危险因素;BMI指数≥24、乳头凹陷、口服避孕药是肉芽肿性乳腺炎发病的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慢性腹泻与骨质疏松症在临床的发病率居高不下,其中儿童群体中二者的发病率均较高,临床上对二者独立病种的关注较多,罕见二者关联性研究.中医认为脾肾二脏是骨质疏松症和小儿腹泻发生的关键因素,现有资料提示慢性腹泻是骨质疏松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对骨质疏松症的发展有负性作用.该文分别从中西医两方面分析长期反复的小儿慢性腹泻易导致儿童骨质疏松症的形成,同时对小儿慢性腹泻对成年期骨质疏松的影响加以探讨与展望,以期能为骨质疏松症的研究提供新思路,提高临床预防与诊治.
通过检索中英文数据库获取有关银屑病的相关文献,并进行整理归纳,总结近年运用活血化瘀理论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研究进展,为活血化瘀作为治疗银屑病的重要思路提供更客观、科学的理论依据,促进活血化瘀理论在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应用,为寻求治疗银屑病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提供理论根据.文献分析结果表明免疫细胞紊乱是银屑病发病的重要因素,其“血分论治”与T细胞平衡存在相关性,活血化瘀疗法具有调节和平衡Th细胞表达的作用.血瘀证是该病的重要转归,临床运用活血化瘀理论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明显,治疗优势显著,但现代医学对银屑病的
目的 乙型病毒性肝炎目前仍是全球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该研究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及分子对接,对柴胡-黄芩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潜在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应用TCMSP等数据库,并对柴胡-黄芩的化学成分进行收集,得出其中的有效活性成分,之后推测出其作用靶点.利用GeneCards数据库,对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相关基因进行收集,在Cytoscape软件的条件下,制作出药物-靶点和疾病-靶点的PPI图.通过对关键靶点基因进行分析后,建立PPI网络图,以关键靶点蛋白为基础,实现GO及KEGG通路富集
目的 回顾性分析滋阴化痰方治疗阴虚火旺型性早熟女童的临床疗效,观察其对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及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6年6月-2018年6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门诊符合纳入标准的性早熟女童,依据用药情况分为暴露组43例(滋阴化痰方治疗)、对照组43例(知柏地黄丸治疗),回顾性分析两组治疗3个月、6个月后临床症状及性激素水平、子宫卵巢容积、最大卵泡直径等水平的变化,以评估滋阴化痰方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暴露组总有效率为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8%,差异具有统计学
目的 探讨针刺周期疗法联合血府逐瘀汤对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前列腺代谢物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汇总2019年6月-2020年7月收治的原发性痛经患者,经纳、排标准筛查,最终纳入94例气滞血瘀型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应用针刺周期疗法联合血府逐瘀汤进行治疗,疗程共3个月经周期.两组以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前列腺代谢物及炎症因子指标作为观察指标进行比较,观察患者中医症状、疼痛程度、前列腺代谢物及炎症反应治疗后的改善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
“分消走泄法”源流于《内经》,首先提出见于叶天士《温热论》,此后分消走泄法在临床中历代医家不断总结创新,并与其它经典理论交叉、融合、补充,创立一系列经典方剂.基于中医经典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医家临床诊疗经验,从中医学理法方药角度探讨分消走泄法对于现代临床诊疗中如外感湿热、邪在少阳、疫疠邪气伏于膜原,及内伤杂病中营卫不和、气血津液输布失常、脏腑功能失调、湿热瘀血等病因病机下,现代医家灵活运用分消走泄理论指导临床不同系统疾病异病同治的经验,为进一步理解经典理论,认识其内涵,拓展其应用,指导其临床进行探索.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是一种涉及骨科、妇科、内分泌等多学科交叉性的疾病,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医学科研的进步,PMOP病机的复杂性、治疗的棘手性导致其研究发展的方向必然趋向多中心、多学科协作,最便捷的方式即为西医学与中医学优势互补,二者病机通路的贯通是首要关键.然而,中医病机学基础与西医学理论基础不同,中医学对PMOP的认识无法从西医学角度、微观医学角度及在实验室中被证实.文章旨在探讨PMOP重要西医学病理机制与中医理论的关系,构建一套较完善的PMOP“中医发病的病机通路”,即PMOP的中医病机模型为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是一种常见的以神经系统发育缺陷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病机复杂.通过多年研究,病因尚不完全清楚,此病初期主要表现以心肝火旺为主,中、后期主要以脾肾两虚为主.该研究主要以脑-肠轴为轴索基础,探讨多动症(心肝有余,脾肾不足)发病风险或表现相关不同因素组成变化,以及在其他机制如脑-肠轴在多动症发病的作用,分别从生理和病理状态下论治脑肠轴和多动症的关系,以肠道菌群为链接点,以肠道微生物群落为关键调节器,在中医理论体系中,通过“脾肾多气虚、心肝多阴虚”的气阴两虚型来辨证治疗,结合脑肠轴理论与注意力缺陷
通过对相关古今文献梳理来探究“瘀、毒、郁”引发冠心病的病因病机,发现中医一直以来都认为“瘀”是引发冠心病的重要致病因素.随着现代社会压力增多,使越来越多国民的精神状态呈现出抑郁的状况,由此,“郁”也成了引发冠心病的主要因素之一.当病情日久不愈,往往易出现毒邪内馅,正虚邪胜,内损于心,因此,认为毒也是引发当代冠心痛的重要原因.“瘀、毒、瘀”不仅可以单一存在,又常常相互结合,相互作用,引发冠心病,治疗方法为活血化瘀、解毒、疏肝解郁三者并治,因其病症较为复杂,所以在治疗时,根据瘀、毒、郁的致病程度,把握“整体观
目的 观察健脾益肾方对慢性肾衰竭早期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78例慢性肾衰患者,随机分组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对患者进行营养治疗和药物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中医汤剂进行治疗.结果 经1个疗程治疗后,两组肾功能指标均有好转,其中治疗组Scr、BUN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GFR上升幅度大于对照组;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均下降,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提高,治疗组评分增加幅度高于对照组.结论 健脾益肾方对慢性肾衰竭早期的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