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三峡库区腹心的重庆市巫山县,沿长江边有一个移民大乡——曲尺乡。几年间,通过建好基层堡垒,曲尺乡从“问题乡”一跃成为“花果山”。
躁动不安的曲尺
曾经,分管移民工作的副县长来到曲尺,被移民围在村里几天几夜。县委书记来到乡里,也被移民围住不让脱身。
乡里干部进村挨骂是家常便饭,个别干部还挨过打。移民还自发筹资一万多元,要请外面的记者来乡里报道问题。
移民的不稳定情绪,像一枚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爆。
2006年,巫山县从县级部门和其他乡镇抽调118名精兵强将组成工作组,到曲尺乡全力维护移民稳定。就在工作组驻乡开展工作期间,移民几次冲进乡政府食堂,揭开锅盖“打平伙”,弄得干部饿了只能泡方便面充饥。
“真是乱套了!不彻底解决问题,根本无法开展工作!”乡里反复磋商,决定将干部分成几个大组,分别由党政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分头扎进上访最踊跃的月明、锁龙、伍柏三个村,逐户听取意见,下狠心弄清问题及其根源。
“好田好土都被淹了,那些荒坡长不出好庄稼,我们吃什么?”
“有的移民迁出县外几年了,山林土地不退。修入乡进村的移民公路,占了土地山林至今不补偿,这公不公平?政府必须拿话来说!”
“村干部一当十几年,村里连一寸公路都没得,我们要这号干部干啥!”
…………
移民道出实情,乡领导明白了:问题的根源还在干部,是“堡垒”自身出现了裂缝。
乡党委经过细致梳理,公开亮出“家丑”:前些年忙于全乡面上的移民搬迁,对个案问题未能及时跟踪化解;少数干部私心较重,没有一碗水端平,个别人甚至有失职行为;基层阵地不稳固,部分基层党组织严重软弱涣散,已经没有凝聚力和战斗力。
对症下药治顽疾
找准病因后,乡党委决定“下猛药治顽疾”。
一场轰轰烈烈的自我革命,在曲尺乡基层党组织中全线铺开。
阵地建设成了“当头炮”。乡里针对村(居)委活动阵地有名无实、参差不齐的现状,主动争取县人大常委会及县委组织部、县移民局、县民政局等机关和部门支持,投入数十万元,将原来偏远的村级活动服务中心迁至集中地带划地新建,为各个村级活动室添置了办公桌椅,安装了程控电话、饮水管网,建好了厨房,购置了冰箱、餐桌、液化气、锅碗瓢盆等基本生活必需品。村级活动服务中心全新亮相。
制度管理成了“捆仙绳”。过去,由于阵地不稳、制度不全,干部管理难以逗硬。少数干部不按时上下班,村民很难看到干部。有了功能齐全的村级活动服务中心,乡党委明确规定:乡党委书记、乡长和所有领导干部带头驻村。党政主要负责人每月公开接访不少于三次,开群众会、院坝会不少于两次;班子成员每月走访群众不少于10户,驻村干部不少于30户;村(居)干部必须在村级活动服务中心轮流值班,随时接待移民、服务群众。
紧接着,一拨拨党员干部逐户查访,一张张红榜白榜张贴上墙,一项项政策数据公诸于众。修移民公路占了哪家多少土地山林,哪些外迁移民该退出土地,淹没线上线下土地调处是否到位,移民新增淹没土地价差补贴是否落实,地灾避让搬迁资格及补偿是否合理,退耕还林、种粮直补资金是否及时发放到了群众手中,都在墙上公布得一清二楚。
乡里首先组织力量集中清理外迁移民未退的土地,将收回的30余亩土地公平分配给被占地移民。同时,对套取国家资金的行为进行彻底清查、严厉打击,用多个户头在几个村套取地灾避让搬迁补偿等资金的户主,被依法惩治……
村务全面公开,问题及时解决,移民心气渐顺。
铸造坚固的堡垒
乡里一班人没有停歇,趁热打铁启动党员干部大测评、村级组织大整顿,铸造坚固的基层战斗堡垒。
2007年,40多岁的伍柏村党支部书记王祖恒主动提请辞职。乡党委请出敢于公道直言、威信很高的原村支书刘久福,请老支书奉献余热,做好传帮带。既借助其威信帮助村里稳住阵脚,又帮带培养新人。
锁龙村年近六旬的党支部书记朱贤权,为人清正。但村民认为他思想不活,缺乏创新,担任村支书30多年,自己的小家依然贫困,村里也没多大变化。乡里动员朱贤权让贤。新上任的村支书张福平40多岁,从事工程建设和长江船运多年,是村民公认的能人。
2008年,乡里在11个村(社区)全体党员干部中开展集中测评,并在月明村率先推行村干部公推直选。
听说村里要民主推选干部,常年在县城及乡外经商、务工、创业的移民群众包车包船赶回村里,聚集在新落成的村级活动服务中心,投下了自己的一票。
月明村从此“容颜”改变:在党员民主测评中,30多名党员参与投票,原村支书只得了三张推荐票;在群众投票直选中,原村主任名落孙山,被淘汰出局。经过几轮推选和竞职演讲,25岁的退伍军人罗耀权被推上了村主任岗位。
“一请一劝一选”,让全乡面貌焕然一新。新班子迅速把准了村民的意愿:要做事、要增收、要发展。乡里推出“123”发展思路:理顺一个(干群)关系,打好移民、城郊两张牌,建好柑橘、小水果、时令蔬菜三个一万亩。
效益农业在曲尺乡风生水起,以柑园村水果为主打品牌,成功注册了“巫山纽荷尔”、“巫山土李子”、“巫山脆李”等知名农产品商标,产品远销成都、武汉等城市。
曲尺乡成了名副其实的“花果山”。2012年3月20日,以“灿烂春光,曲尺花香”为主题的“巫山县第一届江北李花节”在曲尺乡隆重开幕。
“过去,我们无事可做,白天晚上都聚在村民家里,商量怎样去上访闹事,干部防我们像防‘贼’。现在,村民白天泡在果园里,晚上聚在村级活动中心,唱歌跳舞,强身健体。”伍柏村一位移民告诉笔者,“乡里为了保证果农的利益不受损害,还组织了民兵夜巡队、法律顾问组。移民们从内心深处感谢乡、村干部。”
躁动不安的曲尺
曾经,分管移民工作的副县长来到曲尺,被移民围在村里几天几夜。县委书记来到乡里,也被移民围住不让脱身。
乡里干部进村挨骂是家常便饭,个别干部还挨过打。移民还自发筹资一万多元,要请外面的记者来乡里报道问题。
移民的不稳定情绪,像一枚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爆。
2006年,巫山县从县级部门和其他乡镇抽调118名精兵强将组成工作组,到曲尺乡全力维护移民稳定。就在工作组驻乡开展工作期间,移民几次冲进乡政府食堂,揭开锅盖“打平伙”,弄得干部饿了只能泡方便面充饥。
“真是乱套了!不彻底解决问题,根本无法开展工作!”乡里反复磋商,决定将干部分成几个大组,分别由党政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分头扎进上访最踊跃的月明、锁龙、伍柏三个村,逐户听取意见,下狠心弄清问题及其根源。
“好田好土都被淹了,那些荒坡长不出好庄稼,我们吃什么?”
“有的移民迁出县外几年了,山林土地不退。修入乡进村的移民公路,占了土地山林至今不补偿,这公不公平?政府必须拿话来说!”
“村干部一当十几年,村里连一寸公路都没得,我们要这号干部干啥!”
…………
移民道出实情,乡领导明白了:问题的根源还在干部,是“堡垒”自身出现了裂缝。
乡党委经过细致梳理,公开亮出“家丑”:前些年忙于全乡面上的移民搬迁,对个案问题未能及时跟踪化解;少数干部私心较重,没有一碗水端平,个别人甚至有失职行为;基层阵地不稳固,部分基层党组织严重软弱涣散,已经没有凝聚力和战斗力。
对症下药治顽疾
找准病因后,乡党委决定“下猛药治顽疾”。
一场轰轰烈烈的自我革命,在曲尺乡基层党组织中全线铺开。
阵地建设成了“当头炮”。乡里针对村(居)委活动阵地有名无实、参差不齐的现状,主动争取县人大常委会及县委组织部、县移民局、县民政局等机关和部门支持,投入数十万元,将原来偏远的村级活动服务中心迁至集中地带划地新建,为各个村级活动室添置了办公桌椅,安装了程控电话、饮水管网,建好了厨房,购置了冰箱、餐桌、液化气、锅碗瓢盆等基本生活必需品。村级活动服务中心全新亮相。
制度管理成了“捆仙绳”。过去,由于阵地不稳、制度不全,干部管理难以逗硬。少数干部不按时上下班,村民很难看到干部。有了功能齐全的村级活动服务中心,乡党委明确规定:乡党委书记、乡长和所有领导干部带头驻村。党政主要负责人每月公开接访不少于三次,开群众会、院坝会不少于两次;班子成员每月走访群众不少于10户,驻村干部不少于30户;村(居)干部必须在村级活动服务中心轮流值班,随时接待移民、服务群众。
紧接着,一拨拨党员干部逐户查访,一张张红榜白榜张贴上墙,一项项政策数据公诸于众。修移民公路占了哪家多少土地山林,哪些外迁移民该退出土地,淹没线上线下土地调处是否到位,移民新增淹没土地价差补贴是否落实,地灾避让搬迁资格及补偿是否合理,退耕还林、种粮直补资金是否及时发放到了群众手中,都在墙上公布得一清二楚。
乡里首先组织力量集中清理外迁移民未退的土地,将收回的30余亩土地公平分配给被占地移民。同时,对套取国家资金的行为进行彻底清查、严厉打击,用多个户头在几个村套取地灾避让搬迁补偿等资金的户主,被依法惩治……
村务全面公开,问题及时解决,移民心气渐顺。
铸造坚固的堡垒
乡里一班人没有停歇,趁热打铁启动党员干部大测评、村级组织大整顿,铸造坚固的基层战斗堡垒。
2007年,40多岁的伍柏村党支部书记王祖恒主动提请辞职。乡党委请出敢于公道直言、威信很高的原村支书刘久福,请老支书奉献余热,做好传帮带。既借助其威信帮助村里稳住阵脚,又帮带培养新人。
锁龙村年近六旬的党支部书记朱贤权,为人清正。但村民认为他思想不活,缺乏创新,担任村支书30多年,自己的小家依然贫困,村里也没多大变化。乡里动员朱贤权让贤。新上任的村支书张福平40多岁,从事工程建设和长江船运多年,是村民公认的能人。
2008年,乡里在11个村(社区)全体党员干部中开展集中测评,并在月明村率先推行村干部公推直选。
听说村里要民主推选干部,常年在县城及乡外经商、务工、创业的移民群众包车包船赶回村里,聚集在新落成的村级活动服务中心,投下了自己的一票。
月明村从此“容颜”改变:在党员民主测评中,30多名党员参与投票,原村支书只得了三张推荐票;在群众投票直选中,原村主任名落孙山,被淘汰出局。经过几轮推选和竞职演讲,25岁的退伍军人罗耀权被推上了村主任岗位。
“一请一劝一选”,让全乡面貌焕然一新。新班子迅速把准了村民的意愿:要做事、要增收、要发展。乡里推出“123”发展思路:理顺一个(干群)关系,打好移民、城郊两张牌,建好柑橘、小水果、时令蔬菜三个一万亩。
效益农业在曲尺乡风生水起,以柑园村水果为主打品牌,成功注册了“巫山纽荷尔”、“巫山土李子”、“巫山脆李”等知名农产品商标,产品远销成都、武汉等城市。
曲尺乡成了名副其实的“花果山”。2012年3月20日,以“灿烂春光,曲尺花香”为主题的“巫山县第一届江北李花节”在曲尺乡隆重开幕。
“过去,我们无事可做,白天晚上都聚在村民家里,商量怎样去上访闹事,干部防我们像防‘贼’。现在,村民白天泡在果园里,晚上聚在村级活动中心,唱歌跳舞,强身健体。”伍柏村一位移民告诉笔者,“乡里为了保证果农的利益不受损害,还组织了民兵夜巡队、法律顾问组。移民们从内心深处感谢乡、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