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高中英语教学效率提高策略

来源 :疯狂英语·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radoxf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长期以来,广大英语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旨在提高教学效率。但很多教师只是关注课堂教学、课前备课和教学后记,事实上教师通过给予学生高质量的语言实践更能切实提高教学效率。本文着重讨论教师通过培养命题意识,提升学生语言实践的有效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命题意识;教学效率;新课标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7)02-0026-3
  
  1. 引言
  
  在当前教育大背景下,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是不可逆转的潮流。教学效率是一个教师、一所学校推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关键。教师的教学效率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如何提高教学效率是每个教师需要深思并且亟待解决的问题。虽然从古至今许多教育大家对如何提高教学效率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做法,其中不乏一些像“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经典之策,可时代在进步,教育在变化。当前形式下的中学生学习压力非常大,学生疲于奔命的现象已是不争的事实。学生在没有时间去“渔”的情况下当然迫切希望老师能授之以“肥美之鱼”,进而能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那么,教师怎样才能更好地“授之以鱼”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效率呢?通过多年一线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培养命题意识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2. 命题意识的重要性
  
  2.1 命题让教师了解学生
  教学法提倡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student-centred),这就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设计的每个方面包括布置作业都应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水平。而在大多数情况下,教师布置的作业来自现成的资料,这样教师省心,可学生烦心了。一套现成的试卷几十道乃至几百道题目并不是每题都适合学生的,学生花了大量时间做练习,然而效率却很低。部分学生甚至发现,无论自己做多少题目,一到考试时还是雾里看花,不知所措。这个现状提醒广大教师,要想提高教学效率,确保练习质量是关键,而教师培养命题意识是提高学生练习质量的重要保证。当然,要想成功命题,教师首先需要详细了解学生几个方面的情况:
  2.1.1 学生的知识体系及能力水平
  每次练习与测试都应有一定的目标任务,练习的题目理应和学生的知识结构同步,切不可超出学生在一定时期的知识范畴和能力范畴,否则练习起不到预期的效果。过度超范围的试题会让学生觉得无所适从,“连猜带蒙”的练习不利于学生打好基础,反而会浪费学生的时间,而且还会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当练习的难度系数符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及能力水平时,练习才能起到温故知新、举一反三、提升能力、培养兴趣的真正目的和效果。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效率才能得到保证。比如:高一学生碰到的第一项语法知识就是纷繁复杂的定语从句,学生从认识,理解,运用到掌握需要一个过程。有些教师,尤其从高三刚下来教高一的教师动不动就喜欢给学生做高考题目,学生对定语从句的基本概念和形式还没有真正搞懂,就去应付高考题目,结果无疑是学生越做越糊涂,越做越没有信心。可见,命题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是紧密相关的,教师命题时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知识体系和能力水平。
  2.1.2 学生的认知规律
  在命题中,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这样教师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学生在学习中常常出现的漏洞。 首先,教师应注意学生的思维惯性错误,如:学生经常把“flow”的过去式写成“flew”,而事实上“flow”的过去式是“flowed”。他们认为以“-ow”结尾的动词的过去式都是把“ow”改成“ew”,其实不然;其次,教师应注意学生对相似的词辨别,如:很多学生对于“lie”的几种用法以及“lie”和“lay”之间的关系一直搞不清;第三,教师还应注意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汉语思维现象,如 :英语中常用“when it is convenient to you” 来表示“在你方便的时候”,可中国学生常翻译成“when you are convenient”,这是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因此,教师在命题时应针对这些漏洞设计出可以为学生打补丁的题目,练习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
  
  2.2 命题让教师研究新课标
  随着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为新课标)的全面实施,普通高中英语教学面临巨大的挑战。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根据高中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特点和学业发展的需求,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4)很显然,与传统的英语教学相比,新课程标准更重视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形成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那么,作为新课程标准的直接执行者,高中英语教师应如何贯彻新标准、新要求呢?笔者认为,除了在课堂教学中很好地落实新课程思想外,教师在命题时更要把握这一标准,体现新课程理念,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目前,很多人打着新课改的旗号,编辑了大量练习资料。但只要我们仔细一看不难发现,许多题目和题型仍然属于老题目、老题型,与新课程思想是背道而驰的,如果拿这些旧题来测试学生,其效果之差不言而喻。这是因为传统的英语试题比较注重学生的基本知识的考查,而忽略了学生综合能力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比如,在传统题型中,很多题目只是单一地考查学生的语法知识和词语知识:
  例1.What I really want to know is when the meeting _______ .
  A. was to hold
  B. was holding
  C. had held
  D. is to be held
  该题只是考查学生的语法知识,如果学生记住了动词不定式作表语表示将来和计划就能选到正确答案,无需用英语进行思维。但如果把语法知识和语境相结合的话,情况就不一样了,如:
  例2.—Hey, look where you are going!
   —Oh, I'm terribly sorry. _______.
  A. I don't notice
  B. I haven't noticed
  C. I'm not noticing
  D. I wasn't noticing
  学生在解答此题时首先得阅读语境,想象当时情景,然后分析英语语言的表达习惯,最后根据过去时的语法功能得出最佳选项。学生通过这样的语言实践,综合能力才能得到提高。同样,我们在命题时应把文化特征融合在语言技能训练中,运用语言来完成交际任务的过程是知识到技能的转换过程,也是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的过程。(杭爱萍,2004 :51)在设计交际用语题时应该多关注中英文化差异问题,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例3.—Would you like some more soup?
  —No, thanks, I've had enough.
   —________
  A. Really?
  B. It's impossible!
  C. Have more, please!
  D. Are you sure?
  设计本题就是为了让学生搞清楚中英文化的差异,中国人比较好客,常用答案C来回应此情景;英国人餐桌文化则不同,他们常用答案D来回应此情景。纵观几年来高考命题的发展趋势,单选非常重视语言的交际功能,完形和阅读则重视考查学生收集信息、加工信息、提升信息的能力,而写作则考查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显然,这样的命题是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我们教师在命题中只有贯彻新课标,体现新课标才能切实提高教学效率。
  
  2.3 命题让教师反思教学
  怎样才能命制一道或者一套高质量的试题是很多一线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不难发现,许多优秀的命题人在命题前、命题中和命题后常常深刻反思自己的教学,可以说反思教学是成功命题的重要保证。那么,教师应该反思什么?美国学者瓦利指出,教师必须首先明确反思的两个维度 :一是社会学的维度,即反思的内容和范围 ;二是心理学的维度,即反思的质量,也就是教师如何反思他们的教学。(胡一宁,2006:69)两种维度的反思对提高命题质量都至关重要。教师在命题前须反思自己的教学进度、教学范围以及教学难度以确定考查知识的广度与深度是否与学生现有的能力水平一致。教师还须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是否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也就是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真正培养了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当我们在进行牛津高中英语教学时,很多教师都忽略了“project”内容的教学和目标任务的完成,这是不符合新课标、新高考要求的,也是很危险的做法。如果学生平时缺乏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等到让他们根据信息完成一个海报或一个口头报告的任务时,会束手无策。所以,教师在命题时应反思阅读理解中的阅读策略要求和作文中英语语言运用能力要求是否跟平时的教学要求相一致,做到在命题中反思,在反思中命题,这样有利于提高命题质量,也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当然,教师反思的作用远不止提高命题质量,更重要的是它可以让教师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教学难度、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从而实现教学承载命题,命题推动教学。
  
  3. 结束语
  
  总之,新课程改革下高中英语教学效率的提高途径是多种多样的,而培养命题意识是每个高中英语教师走向成熟,提高教学效率的必要途径。实践证明,高效的英语教学来自于高效的语言实践,而高效的语言实践则离不开高质量的命题。如果我们每一次命题都能体现新课标的理念和教学目标 ;如果我们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能紧扣新课标,符合命题要求和方向,那么我们的英语教学效率会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胡一宁. 培养反思型教师是教师教育的重要任务[J]. 课程·教材·教法,2006(6) :67-70.
  杭爱萍. 中学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4(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其他文献
摘 要:作为口译的重要环节——口译笔记,不仅要运用简洁符号和缩写记录关键词,更要在此基础上,分析和记录语篇、句间乃至句内关键词间的逻辑关系。为探寻口译教学、培训的有效方法,提高英汉交替口译中双语转换速率和质量,本文主要分析了体现句内逻辑关系的介词在英汉口译笔记中的重要性,提出了在英汉口译笔记中,应当对体现句内关键词间逻辑关系的介词予以记录,并通过例证分析,指出了介词对帮助译员在口译笔记中逻辑整理及
期刊
摘 要:本文基于对汉语环境下英语学习者现有的外语水平、情感顾虑和动机状态的分析,揭示了言语在线生成的认知化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较为系统地阐释了外语环境下书面言语规划(language planning by writing)对即席交流所具的降低情感焦虑、提升思维能力、强化言语表达的独特功能,从而为口语语篇的在线生成提供了可迁移路径。此外,文章还就外语环境下语言技能习得顺序性、口语/书面语文体差异性及
期刊
摘 要:本文提出运用WebQuest开展真实任务引导下的“以读促写”和“以写促写”的大学英语写作技能训练。通过设置适合学生兴趣的学习任务、创建虚拟互动空间、量化读写目标和评价标准等写作引导形式,实施对学生英语写作训练过程的指导,培养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意识,实现语言文化知识与写作技能的共同提高。  关键词:WebQuest模式;英语写作;探究式任务;互动式合作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
期刊
摘 要:形成性评价作为教学评价手段的一种正受到国内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本文从商务英语教学评价的角度,以中英合作教学活动中形成性评价的应用为切入点,探讨了实施形成性评价的策略,分析了该评价方式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对存在的问题作了思考,并提出了初步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形成性评价;商务英语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8)08-0067
期刊
摘 要:阿甘是混乱的词汇和句法中诞生的经典白痴形象。蹩脚的语法,非常规的双重否定和结构单一的表达构成了他句法层面的显著特色。这一切在真实再现他白痴语言的同时,更是把他痴傻率真的性格和独特深刻的思维展现得淋漓尽致。因此,分析探究这些句法特征将有助于准确把握阿甘的性格和心理,进而更好地欣赏这本经典反智小说的恒久之美。  关键词:语法特征;双重否定;特色表达;白痴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
期刊
摘 要:在翻译界,时有学者认为,归化是翻译的歧路,并呼吁翻译中应采取异化翻译或直译。事实上,直译与意译、异化与归化,都是翻译的策略和方法。不存在哪个是正道哪个是歧路的问题,只存在何时用何法更为妥当的问题。翻译的首要目的应该是让译文(目标文本)读者看懂译文、了解原文(源文本)的真正含义。在译文中保留或体现原文的语义信息之外的信息应在保证读者能看懂译文、理解原文的语义信息的前提之下;保留了原文的文化信
期刊
摘 要:外来词是任何一个民族适应对外交往,丰富本民族词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皮尔斯的三元符号学理论认为符号、对象、解释项是不可分割的。这为我们视外来词为符号,其所代表的事物为对象,以及立足某一民族为解释项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关键词:外来词;符号学;皮尔斯;解释项;认知  [中图分类号]H3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8)08-0101-5  Abst
期刊
摘 要: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是一位充满智慧诗人。他的诗清新自然,寓含哲理。文章试图从言浅意深、矛盾的思考、修辞的高超运用这三方面分析他的诗作风格。  关键词:写作风格;言浅意深;矛盾的思考;修辞的高超运用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8)08-0153-3  Abstract: Robert Frost is a wi
期刊
摘 要: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双语教学的开展,关于英语教学与双语教学整体规划教学体系的构建便被提到了教育改革的日程上来。本文对通过对《双语教学论》一书的评论,并通过对于英语教学与双语教学整体规划的教学新理念和模式的探讨,讨论了英语教学与双语教学整体规划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提出英语教学与双语教学整体规划的新理念与模式教学体系的构思与实施设想,并对有关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新教学理念与模式;整
期刊
摘 要:打断现象是会话交际中的一种自然现象,也是会话结构分析的一个重要课题。它反映了交际者试图控制和争话轮的意图,体现了话轮转换规则的特殊性。此文基于英语电视谈话节目《dialogue》的语料,将打断现象从目的原则和合作原则角度进行解释。文章根据目的原则将打断分为合作型的和非合作型行为,并进一步根据功能的不同,将冲突不合作性打断分为话题转换型、抢夺发言权型和不认同型三种,将合作性打断分为帮助型、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