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本科层次教育作为高职教育的一个教育层次,其发展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符合高职教育的发展规律。文章从专业建设内涵出发,以有利于实现高职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为立足点,从有利于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有利于构建“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有利于建成“专家能手型”师资队伍、有利于建成高层次实训体系和综合性实训基地等方面论述了高职院校独立举办高职本科层次教育的必要性。
关键词:高职本科;高职院校;独立办学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5-0167-03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包括专科、本科和研究生三个教育层次。长期以来,受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和产业结构类型所限,我国高职教育一直处在以专科层次教育为主的阶段。当前,随着我国经济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社会各行业迫切需要大批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传统专科层次高职教育所培养出的单一技术型人才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专科层次高职教育面临重大挑战,发展本科层次高职教育成为必然。
综观目前我国发展高职本科教育的基本路径,无外乎升格、联办和转型三种。“升格”即由当前专科层次高职院校独立地或整体或重点建设专业开办本科教育,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联办”即由专科层次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就对口专业联合办本科,如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与贵州大学联合开办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本科层次教育;“转型”即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过单独设立二级学院等方式将办学层次下移至高职本科,如昆明理工大学的城市建设学院。综合比较三种途径,由于高职教育和传统本科教育在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学科设置、办学基础等方面的巨大差异,从专业建设的内涵出发,笔者认为由高职院校独立开办本科层次教育更符合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更符合高职教育的发展规律,更有利于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的养成。
一、有利于高职本科层次教育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本科层次教育的出现是为了满足当前及以后管理、服务、生产一线对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在“工学结合”理念的引领和指导下,“校企合作共建专业”已成为当前高职发展的主旋律。经过长期的积累,以示范校和骨干校为代表的全国1288所高职院校已与覆盖社会各行各业的行业企业建立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深度合作关系,合作范围涵盖了从专业建设方向、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构建、精品课程建设、配套教材编写、专业及课程资源建设到师资顶岗培训、共建实训平台、生产合作等,涉及专业建设的方方面面。相较之下,一直以培养学术型和工程型人才为目标的本科院校在这一方面就相对较弱。所以,在开办本科层次教育的主体选择上,有深厚校企合作背景的高职院校更能准确把握行业的发展脉搏和企业生产一线的现实需求,并将现实需求融入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去,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有利于高职本科层次教育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保障。对比普通本科院校按学科设置课程体系,当前高职院校采用的“基于工作过程岗位技能需求”的课程体系应更适合成为高职本科课程体系构建的基础和雏形。当然,这并不是照搬当前高职专科层次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而是要在此基础上继承发展、整体提升和扩大内涵。当前高职教育“基于工作过程岗位技能需求”的分析思路和方法是遵循“分析专业面向职业岗位分析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能力→行动领域归纳→学习领域转换”的路径展开的。其立足岗位实际技能点进行课程设置和学时安排、根据知识技能的连续性进行教学进程安排的思路和做法非常值得借鉴,也应是高职本科课程体系设置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但其不足之处在于,受社会生产力发展阶段和高职层次教育自身局限性的限制,长期以来,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都定位于熟练掌握一线操作的单一基本技能,着眼于学生毕业当下就业技能的训练,而在关系学生可持续性发展的理论知识、综合技能、行业新技术新工艺等方面却很少涉及。然而,理论素养、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行业敏锐性等正是影响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和能否顺应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这些理应在校内就能得到培养和锻炼。所以,高职本科层次教育就应立足在当前高职层次教育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加强专业理论的教授和研究方法的训练,夯实学生的专业理论功底和文化基础,同时将国内外行业企业使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等从理论到操作层面融入课堂,使学生在无形中养成关注本行业发展动态的习惯和意识,提高学生的职业敏锐性,为培养具备高超实践技能、扎实理论基础和良好科学素养,具有解决综合性复杂问题能力和良好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奠定基础。
三、有利于高职本科层次教育建成“专家能手型”师资队伍
对于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为目标的高职本科层次教育而言,能否建成一支“专家能手型”师资队伍关系到“依托项目展开”的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体系能否真正实施,关系到“基于工作过程”开发的课程体系能否有效运转,最终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能否真正实现。所谓“专家能手型”师资队伍,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1)教学团队中的骨干教师必须既是在理论上有深厚功底且具有前沿性视角的专家,又是技术上的行家里手,从事过大量所教专业或课程相关的技术服务或生产项目,无论在理论上还是技能上都是专家能手;(2)骨干教师在师资队伍中的比例不低于2/3;(3)师资队伍年龄结构合理,形成老中青传帮带的良性师资队伍发展趋势。长期以来,我国高职教育在师资培养上就一直注重专任教师“双师”素质的养成,体现在职称评定、年度考核等关系教师切身利益的方方面面。而在2006年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立项实施以来,我国高职教育得到飞速发展,积累了大量专业建设成果,整体办学水平和建设内涵显著提升,相应师资队伍的综合素养也大大提高。目前全国示范校性高职院校已经基本建成了一支理论素养高、专业技术过硬、结构合理的“双师型”师资队伍。骨干校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在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1]14号)、《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12年度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教师厅函[2012]11号)的大力推动下,各省教育厅都积极动员,示范校积极组织,骨干校积极报名参加,以国内培训、国外培训和企业顶岗为形式的高职院校教师培训新模式已经初步形成,到2015年将有5万教师完成培训。届时通过组织培训和参加培训,全国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将对专业领域新理论、前沿技术和关键技能、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先进教育技术和课程开发手段以及行业企业先进技术、生产工艺与流程、管理制度与文化、岗位规范、用人要求等方面都有深刻认识,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融入在教学管理、教学设计的方方面面,用新理念、新方法、新工艺引领高职教育的发展。而高职本科层次教育作为高职教育的高阶段教育层次,其发展完全可以依托这一契机,实现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壮大,发挥师资队伍在专业建设中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地位。
四、有利于高职本科层次教育建成高层次实训体系和综合性实训基地
高职本科层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应具有鲜明的综合性技术应用特征,这是其与一般本科教育和高职专科课层次教育的根本区别。所以建成高层次实训体系和综合性先进实训基地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障。实训体系是教学安排的一部分,解决的是如何在横向上与理论教学相融合、在纵向上与学生之前所学技能相衔接,最终体现为明确在什么时间开设什么实训项目最为合适。在科学合理实训体系指导下,学生通过四年循序渐进地学习,即可实现由知识和理论认知层面到综合技能应用层面的飞跃。实训基地是教学资源的一部分,包括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两方面,解决的是开设的实训项目如何才能有效开展,即需要哪些仪器设备,需要什么素养技能的实训教师,进一步地仪器设备如何安放、保养、维护等。由此可见,一个科学合理有效的实训体系的建成并非短时间可以做到,需要多轮教学实践的不断改进与完善。同样,一个综合性实训基也非短时间可以建成,需要有大量资金的持续投入以及在师资配备、管理经验等方面多年的积累。所以,选择一个在实训条件和实训经验方面有长时间积累、已逐步形成优势的高职院校,尤其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来举办高职本科层次教育,无疑是对高职本科层次教育发展负责任的做法。
参考文献:
[1]鲁武霞,张炳生,地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应向高职本科转型[J].高职教育,2012,(03):139-141.
[2]方泽强,分类视角下高职本科与应用型本科探略[J].职业技术教育,2012,(13):5-9.
[3]钟云华,对高职院校举办高职本科教育的探讨[J].职教论坛,2011,(15).
[4]阚丽,经济转型背景下高职本科专业内涵建设探析[J].职教论坛,2011,(12):4-6.
[5]聂铭静,浅析高职本科的人才培养过程[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17(2):3-4.
[6]曹丽君、张烨、杨燕萍,德国第三级教育中的双元制教育对我国高职本科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09,(26):91-93.
作者简介:张艳(1984-),女,江苏常州人,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工程师,硕士。
关键词:高职本科;高职院校;独立办学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5-0167-03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包括专科、本科和研究生三个教育层次。长期以来,受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和产业结构类型所限,我国高职教育一直处在以专科层次教育为主的阶段。当前,随着我国经济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社会各行业迫切需要大批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传统专科层次高职教育所培养出的单一技术型人才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专科层次高职教育面临重大挑战,发展本科层次高职教育成为必然。
综观目前我国发展高职本科教育的基本路径,无外乎升格、联办和转型三种。“升格”即由当前专科层次高职院校独立地或整体或重点建设专业开办本科教育,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联办”即由专科层次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就对口专业联合办本科,如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与贵州大学联合开办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本科层次教育;“转型”即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过单独设立二级学院等方式将办学层次下移至高职本科,如昆明理工大学的城市建设学院。综合比较三种途径,由于高职教育和传统本科教育在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学科设置、办学基础等方面的巨大差异,从专业建设的内涵出发,笔者认为由高职院校独立开办本科层次教育更符合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更符合高职教育的发展规律,更有利于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的养成。
一、有利于高职本科层次教育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本科层次教育的出现是为了满足当前及以后管理、服务、生产一线对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在“工学结合”理念的引领和指导下,“校企合作共建专业”已成为当前高职发展的主旋律。经过长期的积累,以示范校和骨干校为代表的全国1288所高职院校已与覆盖社会各行各业的行业企业建立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深度合作关系,合作范围涵盖了从专业建设方向、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构建、精品课程建设、配套教材编写、专业及课程资源建设到师资顶岗培训、共建实训平台、生产合作等,涉及专业建设的方方面面。相较之下,一直以培养学术型和工程型人才为目标的本科院校在这一方面就相对较弱。所以,在开办本科层次教育的主体选择上,有深厚校企合作背景的高职院校更能准确把握行业的发展脉搏和企业生产一线的现实需求,并将现实需求融入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去,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有利于高职本科层次教育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保障。对比普通本科院校按学科设置课程体系,当前高职院校采用的“基于工作过程岗位技能需求”的课程体系应更适合成为高职本科课程体系构建的基础和雏形。当然,这并不是照搬当前高职专科层次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而是要在此基础上继承发展、整体提升和扩大内涵。当前高职教育“基于工作过程岗位技能需求”的分析思路和方法是遵循“分析专业面向职业岗位分析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能力→行动领域归纳→学习领域转换”的路径展开的。其立足岗位实际技能点进行课程设置和学时安排、根据知识技能的连续性进行教学进程安排的思路和做法非常值得借鉴,也应是高职本科课程体系设置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但其不足之处在于,受社会生产力发展阶段和高职层次教育自身局限性的限制,长期以来,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都定位于熟练掌握一线操作的单一基本技能,着眼于学生毕业当下就业技能的训练,而在关系学生可持续性发展的理论知识、综合技能、行业新技术新工艺等方面却很少涉及。然而,理论素养、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行业敏锐性等正是影响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和能否顺应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这些理应在校内就能得到培养和锻炼。所以,高职本科层次教育就应立足在当前高职层次教育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加强专业理论的教授和研究方法的训练,夯实学生的专业理论功底和文化基础,同时将国内外行业企业使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等从理论到操作层面融入课堂,使学生在无形中养成关注本行业发展动态的习惯和意识,提高学生的职业敏锐性,为培养具备高超实践技能、扎实理论基础和良好科学素养,具有解决综合性复杂问题能力和良好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奠定基础。
三、有利于高职本科层次教育建成“专家能手型”师资队伍
对于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为目标的高职本科层次教育而言,能否建成一支“专家能手型”师资队伍关系到“依托项目展开”的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体系能否真正实施,关系到“基于工作过程”开发的课程体系能否有效运转,最终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能否真正实现。所谓“专家能手型”师资队伍,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1)教学团队中的骨干教师必须既是在理论上有深厚功底且具有前沿性视角的专家,又是技术上的行家里手,从事过大量所教专业或课程相关的技术服务或生产项目,无论在理论上还是技能上都是专家能手;(2)骨干教师在师资队伍中的比例不低于2/3;(3)师资队伍年龄结构合理,形成老中青传帮带的良性师资队伍发展趋势。长期以来,我国高职教育在师资培养上就一直注重专任教师“双师”素质的养成,体现在职称评定、年度考核等关系教师切身利益的方方面面。而在2006年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立项实施以来,我国高职教育得到飞速发展,积累了大量专业建设成果,整体办学水平和建设内涵显著提升,相应师资队伍的综合素养也大大提高。目前全国示范校性高职院校已经基本建成了一支理论素养高、专业技术过硬、结构合理的“双师型”师资队伍。骨干校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在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1]14号)、《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12年度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教师厅函[2012]11号)的大力推动下,各省教育厅都积极动员,示范校积极组织,骨干校积极报名参加,以国内培训、国外培训和企业顶岗为形式的高职院校教师培训新模式已经初步形成,到2015年将有5万教师完成培训。届时通过组织培训和参加培训,全国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将对专业领域新理论、前沿技术和关键技能、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先进教育技术和课程开发手段以及行业企业先进技术、生产工艺与流程、管理制度与文化、岗位规范、用人要求等方面都有深刻认识,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融入在教学管理、教学设计的方方面面,用新理念、新方法、新工艺引领高职教育的发展。而高职本科层次教育作为高职教育的高阶段教育层次,其发展完全可以依托这一契机,实现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壮大,发挥师资队伍在专业建设中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地位。
四、有利于高职本科层次教育建成高层次实训体系和综合性实训基地
高职本科层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应具有鲜明的综合性技术应用特征,这是其与一般本科教育和高职专科课层次教育的根本区别。所以建成高层次实训体系和综合性先进实训基地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障。实训体系是教学安排的一部分,解决的是如何在横向上与理论教学相融合、在纵向上与学生之前所学技能相衔接,最终体现为明确在什么时间开设什么实训项目最为合适。在科学合理实训体系指导下,学生通过四年循序渐进地学习,即可实现由知识和理论认知层面到综合技能应用层面的飞跃。实训基地是教学资源的一部分,包括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两方面,解决的是开设的实训项目如何才能有效开展,即需要哪些仪器设备,需要什么素养技能的实训教师,进一步地仪器设备如何安放、保养、维护等。由此可见,一个科学合理有效的实训体系的建成并非短时间可以做到,需要多轮教学实践的不断改进与完善。同样,一个综合性实训基也非短时间可以建成,需要有大量资金的持续投入以及在师资配备、管理经验等方面多年的积累。所以,选择一个在实训条件和实训经验方面有长时间积累、已逐步形成优势的高职院校,尤其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来举办高职本科层次教育,无疑是对高职本科层次教育发展负责任的做法。
参考文献:
[1]鲁武霞,张炳生,地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应向高职本科转型[J].高职教育,2012,(03):139-141.
[2]方泽强,分类视角下高职本科与应用型本科探略[J].职业技术教育,2012,(13):5-9.
[3]钟云华,对高职院校举办高职本科教育的探讨[J].职教论坛,2011,(15).
[4]阚丽,经济转型背景下高职本科专业内涵建设探析[J].职教论坛,2011,(12):4-6.
[5]聂铭静,浅析高职本科的人才培养过程[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17(2):3-4.
[6]曹丽君、张烨、杨燕萍,德国第三级教育中的双元制教育对我国高职本科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09,(26):91-93.
作者简介:张艳(1984-),女,江苏常州人,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工程师,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