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热点与高一政治课堂的有效链接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yffy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一政治课堂的教学中,通过各种形式把时政热点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来,对于丰富教材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促进思维水平的提高,增强课堂的生动性和实效性都具有重要意义,这既符合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的要求,也是思想政治课教师创新教学方法的有效尝试。
  [关键词]时政热点 教学情境 思维能力
  
  在时政热点与政治课堂的结合上,我们一直在走“捷径”,大多数学校和教师都将二者的结合践行于高三的课堂,理由很简单,高一高二打好基础,高三链接时政加以应用。这样的做法使得在高三的两轮复习中,学生的思维品质普遍提升,分析能力真正提高!
  
  一、锻炼学生思维,提升学生分析能力,要从高一开始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过,对孩子来说,听到的容易忘记,看到的记忆不深,只有亲身实践和体验到了,才会刻骨铭心,终身难忘。当代中学生处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环境当中,他们有较强的社会参与意识,好发表自己的观点,因此,以时政热点为契合点,通过问题的巧妙设计,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热情与灵感,张扬独立见解,创新思考,不仅拓展延伸了课堂教材,而且充分彰显了学生是课堂主体,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思想政治课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其教学要体现较强的时代信息,必须与当代社会热点联系起来。课程改革虽然尽力使政治教材与现实尽可能地接近,但是教材总是滞后于社会的发展的,这种相对的滞后性决定了政治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注重与时政相结合,从现实中提取丰富的教学素材。及时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说明,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政治课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从近几年的高考政治试题来看,政治考题多以时政材料为依托,运用教材的理论知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高三两轮复习,从严格意义上讲,只有第二轮复习才侧重于考点与时政的链接,由于高中思想政治知识模块较多,考试说明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考点数量大,在复习巩固这些基础知识时,如果个个考点都结合相应的时政热点,在时间上肯定来不及;同时,在一轮复习时,高考所要求考查的时间段的时政还在产生过程中,不能真正做到与有时效性的时政热点链接。因此,只有从高一开始,注重时政在课堂中的引入,才能为高考奠定良好的思维基础,为选修课做好配角,做好量的积累。
  
  二、高一政治课堂中恰当有效地链接时政治热点,是提升学生分析能力的有效方法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者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经历对学习材料的亲身体验和发展过程,才是学习者最有价值的收获。”即主张在教学中创设一个相关问题的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产生情感体验,刺激思考,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模式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高一政治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地引进时政内容和重点、热点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并提出问题,制造学生在认知上的冲突,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又能充分利用时政与教材的结合点,解决学生的现实认识问题,促使其观察社会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有所升华,从而实现教育的基本要求。时政热点首先给学生的是一个感性的认识,一种关注和共鸣,为演绎课堂精彩,彰显课堂魅力,浓缩学生主体兴趣和意志营造了良好氛围,能真正激活我们的教育对象——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让课堂成为个性飞扬的场所。
  
  三、如何有效链接时政热点,才能实现提升学生思维品质最大化
  
  时政材料要精心选择。时政热点的选择要有针对性,注重趣味性和时效性。这要求教师瞄准社会热点问题,采用新材料、新背景里的新角度,链接新知识,从客观实际出发,紧跟时代步伐,采用多种手段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创设丰富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活政治课堂,提高教学质量。在链接时政的教学中,我们不是简单地罗列、拼凑时政事件,而是讲清国内外大事热点的来龙去脉,并引导学生将时政治知识与教材原理水乳交融,有机结合,一方面用时政材料去佐证教材观点,另一方面用教材观点来剖析时政材料。在链接时政的过程中,不能把政治课变成单纯的时政课,一定要认真细致地进行梳理和落实;时政材料要精心选择,既要注意覆盖面,又不能太滥,同类材料中要选择那些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社会关注度高的,使基础知识学习与时政学习相得益彰。
  时政教育中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有利条件。现代信息技术在时政教育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从网上我们每天都可以获取最新的时政资料,有文本、视频、图片、声音等格式,把这些形式多样的资料分门别类放在自己的文件夹或个人网站上,需要时利用,十分便捷。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新闻图片和资料,增强时政教育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時政教育要坚持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相结合的“三维”教育目标。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渗透和加强时政教育,一方面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增强教学的时代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一些理论和现实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教会他们关心世界、关心国家、关心他人,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情感。如果为了提高升学率,片面强调时政内容的传授和记忆而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如果学生为了考分,死记硬背许许多多的时政内容,而对于这些国内外大事为什么会发生、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应当怎样评价、我们对其的态度等等并不能真正地领会,也没有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样的时政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是不利的。
  关注时政热点,合理运用时政信息,既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渠道,又能弥补教材相对于形势发展滞后的不足,同时也有利于帮助学生扩大视野,关注社会,树立责任意识、现代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增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生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真正体现本学科的价值。
其他文献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人进行性神经变性性疾病,60岁以上老年人的发病率为1-2%。关于 P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认为是在遗传易感性和年龄老化的基础
目的:探讨1.5T磁共振成像(MRI)对低功率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子宫肌瘤短期疗效判断与评估的价值。  方法:采用飞利浦1.5T磁共振成像仪;对子宫肌瘤行低功率HIFU治疗的病人
研究目的: CCU(冠心病监护病房)是为危重症患者实施救治和康复所设置的特殊病房,其尖端的设备,优良的服务,医疗资源的大量的消耗,以及高技术的医护人员等因素造成CCU医疗成本昂
在强调素质教育和人的全面发展观的背景下,美育是国家近几年来大力推进的教育内容之一.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近几年美育活动的开展日趋增多,对美育的研究也日益增加.本文对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