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中小学生 厌学 成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9A-
0009-02
中小学生厌学数学是当前普遍存在的现象,尤其是在农村及一些贫困山区,这一现象更为严重,成为了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解决好这一问题对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数学厌学现象表现在学生身上一般有以下四个方面:学习没有目标,感觉不到学习数学的价值;学习没有兴趣,把数学学习当成一种枯燥无味的事来做;学习没有方法,只抓点而不求面;学习没有信念,没有感觉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笔者对学生厌学的现象进行分析,既有其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从学生自身方面来说,主要表现为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机不强,学习兴趣不浓厚;从学校方面来说,主要表现为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没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家庭角度来说,很多家长长期在外务工,疏于对孩子的管教与辅导,使学生养成了放任自流的不良习惯。
一、中小学生数学厌学的原因分析
(一)学生原因
贺州山区学生的学习环境比较恶劣,这无疑对学生的意志是一个巨大的考验,由此也就造成了部分学生一听到上学就感到头疼的现象。同时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内容较为抽象,对于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要求比较高,且知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步赶不上就会产生知识断层。另外,学生的付出与收获不一定成正比,有的学生可能下了不少功夫来学习,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成绩还是不理想,由此产生挫败感,导致学生讨厌学习数学。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分式的运算》时,这一部分内容既可以类比小学时学习的分数运算,又需要有因式分解作为运算的基础。有的学生虽然能够记住分式的运算法则,但是对于因式分解掌握不牢,遇到分子分母出现多项式时不会分解,也就只能看着题目干发呆,慢慢过渡到反正不会做随它去,也就产生了厌学感。同时,数学讲究的是灵活多变,对于一个知识点的考查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答,有的学生虽然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但做题时还是不会,于是就会失去学习的信心。分式的运算对于一般学生来说只要细心都能够完成,但是如果不是直接运算,而是综合了其他内容的话,有的学生就会束手无策。例如:若1+x与1-y互为倒数,且xy≠0,求-的值。做这道题时,很多学生就不知其所以然,原因在于忘了互为倒数(1+x)(1-y)=1这一突破口,导致较多学生感觉到自己基本的运算都会了,但是還没有效果,由此产生厌学心理。
(二)学校原因
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但由于急于提高成绩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多数教师仍然沿用着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多讲多练,布置大量机械性的作业,这既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又达不到良好的效果,久而久之就诱发了学生厌学的情绪。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的加法》时,有的老师唯恐练习不到位,把每一种类型的加法都布置了十几道题,整数、分数、小数全都囊括其中,结果学生再做时仍然出错,主要原因在于机械性的训练让学生产生了懈怠,把它们搅混在一起了。但如果每一种类型只做一道题,并在做题的同时提炼出法则,从而悟透法则,再进行练习,学生既减少了课业负担,还能有更好的心情去学习,这样的效果会更好一些。
(三)家庭原因
贺州山区的学生家长在外务工的比较多,孩子的学习、生活往往都是由祖辈来兼顾,缺少了父母的监管和辅导。正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自制力还不强,如果父母的监管和辅导不到位,学生就容易放任自流,造成学业上的荒废,也就产生了厌学情绪。同时,有的家长无意识中还向孩子灌输了学习无用的思想,在外打工一个月也能挣三、四千元,上完大学还不一定找到工作。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学生就更失去了学习的动力,产生厌学情绪也就是理所当然了。
二、解决中小学生数学厌学的对策
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小学生数学厌学的问题,就需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学、会学;需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寓教于乐,让课堂融洽和谐;需要加强家校合作,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辅相成。这样的多措并举,必将解决好学生厌学的问题,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
(一)生活为素材,实验激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教学时,我们可以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掌握知识,而不是刻意的为了学习知识而学习。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厌学的情绪,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来是关键。我们要改变课堂教学的方式,通过数学实践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实用性,并在学习中收获成功的喜悦,进而有了学习的成就感,树立了自信心,为以后的继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勾股定理的应用》时,课本上有一个梯子下滑的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分组实验,在例题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比例进行缩放,以手中的三角板和直尺为工具,初步感受垂直下滑与水平外移的关系,从而谋求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这样学生学得有兴趣,自然也就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同时以本题为例,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探究,提出更多的问题。如:我知道了下滑的长度求外移的长度;我知道了外移的长度求下滑的长度;下滑和外移会不会相等,什么时候才能相等?问题的逐步深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来越高,促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提高教学效率不言而喻。
(二)学生为主体,培养自信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学生创造出和谐的课堂氛围,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同时采用鼓励性的评价,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尤其对于“潜力生”更要给予积极的鼓励,以此树立起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这样学生就会克服自卑,增强信心,从而纠正厌学的情绪。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平行四边形》时,这一章节的重点在于让学生把握平行四边形与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并且解题的方法多种多样。于是笔者在综合练习时设计了开放性的作业:如已知一个平行四边形,如何通过添加条件让它成为矩形、菱形、正方形?这样的题目整合了所学的内容,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在解决这一问题的同时,学生能够分清各种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从而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发现要及时表扬,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感,从而更加喜欢上数学。
(三)家校齐努力,促生早进步
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因此,我们要经常与家长沟通和交流,当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时,要共同分析原因,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强加管制,否则会加重学生的厌学心理。对于数学学科,我们不一定指望家长进行辅导,但是一定要让家长督促学生的学习,如通过在作业、试卷上签字等形式让家长知道孩子的表现等,以此共同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同时家长也要善于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以鼓励为主,帮助孩子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总之,造成中小学生数学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学生自身的问题,也有学校、家庭、社会的因素。我们要针对学生的情况,正确分析厌学原因,对症下药,以帮助学生克服厌学的心理,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从而控制并矫正学生厌学现象的产生和发展。解决好学生的厌学问题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既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多观察、勤思考,也需要我们视情况找出应对的策略,这样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才能更优秀,学生也才能获得更大的提升。
注:本文为贺州市“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山区中小学生厌学的成因与对策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3C15。
(责编 林 剑)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9A-
0009-02
中小学生厌学数学是当前普遍存在的现象,尤其是在农村及一些贫困山区,这一现象更为严重,成为了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解决好这一问题对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数学厌学现象表现在学生身上一般有以下四个方面:学习没有目标,感觉不到学习数学的价值;学习没有兴趣,把数学学习当成一种枯燥无味的事来做;学习没有方法,只抓点而不求面;学习没有信念,没有感觉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笔者对学生厌学的现象进行分析,既有其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从学生自身方面来说,主要表现为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机不强,学习兴趣不浓厚;从学校方面来说,主要表现为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没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家庭角度来说,很多家长长期在外务工,疏于对孩子的管教与辅导,使学生养成了放任自流的不良习惯。
一、中小学生数学厌学的原因分析
(一)学生原因
贺州山区学生的学习环境比较恶劣,这无疑对学生的意志是一个巨大的考验,由此也就造成了部分学生一听到上学就感到头疼的现象。同时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内容较为抽象,对于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要求比较高,且知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步赶不上就会产生知识断层。另外,学生的付出与收获不一定成正比,有的学生可能下了不少功夫来学习,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成绩还是不理想,由此产生挫败感,导致学生讨厌学习数学。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分式的运算》时,这一部分内容既可以类比小学时学习的分数运算,又需要有因式分解作为运算的基础。有的学生虽然能够记住分式的运算法则,但是对于因式分解掌握不牢,遇到分子分母出现多项式时不会分解,也就只能看着题目干发呆,慢慢过渡到反正不会做随它去,也就产生了厌学感。同时,数学讲究的是灵活多变,对于一个知识点的考查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答,有的学生虽然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但做题时还是不会,于是就会失去学习的信心。分式的运算对于一般学生来说只要细心都能够完成,但是如果不是直接运算,而是综合了其他内容的话,有的学生就会束手无策。例如:若1+x与1-y互为倒数,且xy≠0,求-的值。做这道题时,很多学生就不知其所以然,原因在于忘了互为倒数(1+x)(1-y)=1这一突破口,导致较多学生感觉到自己基本的运算都会了,但是還没有效果,由此产生厌学心理。
(二)学校原因
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但由于急于提高成绩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多数教师仍然沿用着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多讲多练,布置大量机械性的作业,这既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又达不到良好的效果,久而久之就诱发了学生厌学的情绪。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的加法》时,有的老师唯恐练习不到位,把每一种类型的加法都布置了十几道题,整数、分数、小数全都囊括其中,结果学生再做时仍然出错,主要原因在于机械性的训练让学生产生了懈怠,把它们搅混在一起了。但如果每一种类型只做一道题,并在做题的同时提炼出法则,从而悟透法则,再进行练习,学生既减少了课业负担,还能有更好的心情去学习,这样的效果会更好一些。
(三)家庭原因
贺州山区的学生家长在外务工的比较多,孩子的学习、生活往往都是由祖辈来兼顾,缺少了父母的监管和辅导。正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自制力还不强,如果父母的监管和辅导不到位,学生就容易放任自流,造成学业上的荒废,也就产生了厌学情绪。同时,有的家长无意识中还向孩子灌输了学习无用的思想,在外打工一个月也能挣三、四千元,上完大学还不一定找到工作。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学生就更失去了学习的动力,产生厌学情绪也就是理所当然了。
二、解决中小学生数学厌学的对策
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小学生数学厌学的问题,就需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学、会学;需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寓教于乐,让课堂融洽和谐;需要加强家校合作,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辅相成。这样的多措并举,必将解决好学生厌学的问题,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
(一)生活为素材,实验激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教学时,我们可以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掌握知识,而不是刻意的为了学习知识而学习。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厌学的情绪,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来是关键。我们要改变课堂教学的方式,通过数学实践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实用性,并在学习中收获成功的喜悦,进而有了学习的成就感,树立了自信心,为以后的继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勾股定理的应用》时,课本上有一个梯子下滑的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分组实验,在例题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比例进行缩放,以手中的三角板和直尺为工具,初步感受垂直下滑与水平外移的关系,从而谋求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这样学生学得有兴趣,自然也就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同时以本题为例,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探究,提出更多的问题。如:我知道了下滑的长度求外移的长度;我知道了外移的长度求下滑的长度;下滑和外移会不会相等,什么时候才能相等?问题的逐步深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来越高,促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提高教学效率不言而喻。
(二)学生为主体,培养自信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学生创造出和谐的课堂氛围,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同时采用鼓励性的评价,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尤其对于“潜力生”更要给予积极的鼓励,以此树立起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这样学生就会克服自卑,增强信心,从而纠正厌学的情绪。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平行四边形》时,这一章节的重点在于让学生把握平行四边形与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并且解题的方法多种多样。于是笔者在综合练习时设计了开放性的作业:如已知一个平行四边形,如何通过添加条件让它成为矩形、菱形、正方形?这样的题目整合了所学的内容,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在解决这一问题的同时,学生能够分清各种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从而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发现要及时表扬,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感,从而更加喜欢上数学。
(三)家校齐努力,促生早进步
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因此,我们要经常与家长沟通和交流,当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时,要共同分析原因,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强加管制,否则会加重学生的厌学心理。对于数学学科,我们不一定指望家长进行辅导,但是一定要让家长督促学生的学习,如通过在作业、试卷上签字等形式让家长知道孩子的表现等,以此共同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同时家长也要善于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以鼓励为主,帮助孩子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总之,造成中小学生数学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学生自身的问题,也有学校、家庭、社会的因素。我们要针对学生的情况,正确分析厌学原因,对症下药,以帮助学生克服厌学的心理,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从而控制并矫正学生厌学现象的产生和发展。解决好学生的厌学问题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既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多观察、勤思考,也需要我们视情况找出应对的策略,这样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才能更优秀,学生也才能获得更大的提升。
注:本文为贺州市“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山区中小学生厌学的成因与对策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3C15。
(责编 林 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