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校是培育人才的地方。育人先育德,德育工作开展的成败,决定人才质量的优劣。农村中学德育工作任重道远,举步维艰。此项工作旨在改变农村中学生思想行为,引领他们始终朝着良性方向发展,培育大多数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劳动者。下面分三个方面叙谈农村中学德育工作之管见,以冀“观民风者行者得焉”
【关键词】现状分析;成因;应对策略
一、现状
农村中学德育工作的现状令人不堪忧伤,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新的“读书无用论”像幽灵一样笼罩在学生心头,致使大量学生学习兴趣低落,厌学、逃学、不学、辍学。2、上网。从色情、武打、飙车游戏中寻求刺激和快乐,以调节那种麻醉的神经。3、群殴。严重的报复心理,使他们不惜血本买凶治人,持刀弄棒,群起斗殴,恶性流血事件不断,愈演愈烈。4、早恋。阴暗角落,谈情说爱,搂搂抱抱,卿卿我我,递纸条,发短信,QQ恶聊,情爱密语,缠缠绵绵。课桌凳成了一些人的练笔稿纸,大放“厥词”,写满人间情爱言,大言不惭,话尽心中隐秘情。更有胜者,约会出校,宴请包房或露宿荒野、草坪、沙滩、涵洞。5、恶习。较多学生过早染上了打麻将,抺牌赌博,恶习莫改,屡教屡犯。斗地主,出神入化,诈金花,尽显诡密,喝酒吸烟,屡禁不止。
上述种种现象,不一而足。形成一股股社会暗流,如瘟疫在学生中蔓延开来,令教育工作者忧心忡忡,令家长亲友暗然神伤,扼腕顿足,捶胸叹息。此五大情况,出现的五类问题学生,我们为了叙述的方便,姑且称“黑五类”吧。
二、成因
每种事物的发生发展都会有一定的政治背景和社会因素。农村中学德育工作对象的现状,黑五类学生的出现,也必然会有一定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三大因素。
(一)社会因素和家庭因素。社会因素是引起人们思想精神变化的根本原因。目前,社会生产力改组,机械化或半机械化生产代替农村手工劳动,农村富余大量民工,外出打工形成“打工潮”、“经商潮”、“离婚潮”,“外迁进城定居潮”农村形成大量“空巢老人”和“留守生”。
社会因素引发家庭因素,家庭因素是催生“黑五类”学生的直接动力。留守生在家,长年见不到父母的思念,郁结在心头难以化解。寄宿在祖父母,外祖父母,姨、姑、伯叔父母家,得不到亲生父母的体贴、教导、关怀、照顾,与监护人形成的代沟摩擦, 难以填塞,积累的怨气,无处申诉。监护人只顾忙碌于自己生活和娱乐,虽口头上应承其父母之言,帮助打理照料孩子,事实上无暇顾及,即使能顾及者亦是隔代隔亲教育,深不得、浅不得,用语、用意或多或少会有不当之时。日积月累,在监护人和被监护人中间筑起一道高墙,从而隔断了二者的音讯。虽日日相见,却心无共语,形同仇敌,不共戴天。这样的因爱而生恨的流血事件不断发生。据网报一高中留守女生,杀祖母且在家焚其尸,事件之恶劣,人性道德之缺失,令人心悸。
父母在外打工,固然能挣些钱,改善家庭生活,改变家庭环境,得到相当多的实惠。可是致使留守在家的孩子在校读书,上进心得不到鼓舞,错误行为得不到及时纠正而变成了黑五类问题生。他们一个个由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幼儿少年变成孤独、凶狠、残暴的一代,变成不思进取、迷恋网吧、贪恋色情凶杀武打,青春尽失的一代,成了社会的渣滓。能不让人痛心吗?
我在长期做班主任工作中,十分关注留守生,每当发现他们的思想行为堕落之时,常叹惋这些外出务工者“掉的大”。一代人的精神缺失是无论任何人用多少金钱都填不起、买不回的;一代人的性格的扭曲是无论任何人花多大代价都扭转不过来的。
权衡这种得与失,那些做家长的应当警醒:不能一心只向“钱”看了!这样长期下去,不但会给家庭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更会给整个社会带来不可估量的麻烦。
社会因素和家庭因素引起学生道德的缺失,使学生极端自私、孤僻、放纵,做出一些违纪违规甚至违法犯罪的事,这已经是不可否认的社会现实。
社会因素引起学生思想情绪低迷和进取观念的颓丧却是人们不易察觉的。新的“读书无用论”就是社会经济中“打工潮”所结的“硕果”。从历史角度看,“学而优则仕”催生“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读书做官论。科举制度,使中国千年学子皓首穷经,苦读诗书;如果说读书做官论的罪过,那么它的确坑害了一代代古老的国人,然而它激起的人们对读书的热望,却是金钱难买难能可贵的。那些古人读书,就是看中了读书的功利性。
新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废除高考制度,人才推荐制,催生了反潮流的黄帅和交白卷也能上大学的张铁生,中国首次出现了“读书无用论”。
一九七七年恢复高考,大中专学生分配工作的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用“知识改变命运”的观念。如今虽高考在继,多种经济体制并存改变了计划经济的用人制度,有知识的不如有姿色的,有文化的不如有技术的,有多知识的不如有少知识的,打公工不如打私工的,科学家不如歌唱家,教师不如打工妹,捏笔杆的不如捏锄杆的……诸多社会现象,从而再度催生新的“读书无用论”。
新的“读书无用论”不但像幽灵缠绕学生,而且像瘟疫呈大面积扩展开来,势不可当。学生一旦产生读书无用的思想情绪,学习便再无精神动力,便会丧失进取心,便会游离于学生群体之外,失去团体意识和合作精神,便会对老师讲授的文化知识索然无味,学习成绩便会江河日下,一落千丈,成为中国新一代精神麻木的人。现代中国呼唤鲁迅再生,能够治愈现代人的精神麻木症。
新的“读书无用论”的产生,就源于人们看不到读书的功利性。现代人的功利目的太现实了,几乎是鼠目寸光,没有一点远见卓识,没有一点社会全局观念和民族观念。他们只以为孩子是自己的私有财产,却不知孩子是民族的未来。他们只管孩子能够读点书认几个字,会赚钱养家就行,管他什么国家和民族。
(二)教育因素。教育因素是形成“黑五类”学生的催生婆,教育因素主要是教育体制和管理体制。社会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改变,而教育的管理体制基本没变,这种落后的管理体制怎么能适应新的经济形势下一代新人的教育呢?高考指挥棒,仍在挥舞,那是对勤奋者,智商略高者,再加上一道门坎考验,却把想进入大学深造而又愚弱者拒之门外。高考制度与部颁计划相当于一个事物的两端。目前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为了适应高考,走另一个极端,常常违背部颁计划办学,无限度地加大课时量,增加主考科目课时,减少或消除非考科目课时,整日整日地把学生束缚在教室里,缺少户外活动体育锻炼,文艺娱乐,使大量学生厌学,甚至辍学务工。部颁计划却成了人们心中的桃花源。 教育管理的监管无力。监管流于形式,缺少强硬措施,管理没有落到实处。领导下来视察,眼里所见的只是消息暗通后所做的假象。领导走后,学校依然是外甥穿舅舅的鞋——走老路。
其次是教育工作者。教师的职能体现在教育和教学两方面,而绝大多数教师只单一教学,缺少教育,心态上喜优厌差。不能以一颗平常心平等对待各类学生。对黑五类问题生非打即骂或弃之不理,从而造成学生两极分化严重,遭冷遇的学生厌学、辍学情绪愈高,乐学、勤学者就愈少。
目前,农村中学教师的待遇极度低下,严重影响教师的情绪和工作积极性,这也是影响德育工作提高质量的重要一环,教师工资低,社会经济地位必然低,在当地老百姓心目中的政治地位也会因经济地位低下而遭人冷眼。许多教师只教不导,把德育工作推给班主任,致使班级德育工作开展不力,效果甚微。难怪学校德育工作出现异常疲软状态。
三、应对策略
社会、家庭、教育三位一体才是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德育教育的最可靠保障,任何一方面的缺失都必将直接影响德育工作的开展。
为了扎实开展学校德育教育工作,我认为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下转第150页上接第185页)
(一)社会环境方面
1、合理改变社会分配制度,提高基础教育教师的待遇,提高教师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提高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让站在基础教育一线的广大教师能安心施教 ,乐于施教,为德育工作献计献策献力。2、合理改变社会用人制度,唯才是用,唯贤是用,唯知是用,让知识高于姿色。实现全社会真正意义上的尊师重教、尊知重才的良好局面。3合理改变学校周边环境,加大对学校和教师的保护力量。彻底根治社会群众对学校的无理取闹,纠缠不休。切实保护教师的人身安全。
(二)家校方面
1、加强家校联系,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维一体的德育教育空间。(1)鼓励家校互访,教师课外访万家,建立询访学生档案,整合学生信息,归类指导学生思想情绪。(2)创办家长学校,重视家教良好学生及家长的模范带头作用。在家长学校,可以评选优秀学生家长,颁发奖品和证书,定期召开专门会议,请优秀家长介绍家教经验。(3)创办监护人指导班,定期办班对留守生监护人的监护工作,给以方法指导和思想开导,让监护人尽到监护的责任,像评选优秀家长一样,评选优秀监护人,请优秀监护人介绍管理监护经验,使留守生留得住,生活得安心,学习得舒心。
2、学校成立德育工作专门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以政教处为龙头,各班主任负总责,任课教师划班包人负责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加大班主任工作力度,提高班主任津贴。加强教师的工作使命感和责任心。
3、学校开办心理辅导课,或聘请心理辅导教师,或自编心理辅导地方教材,对问题学生专门以心理疏导。引领他们改变自我、改变人生观念。
4、学校全面开课,严格按部颁计划开课,把业余时间还给孩子,多开展形式多样化的文艺、体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把欢乐和自由还给孩子。不能只抓智育放弃其他方面的教育和培养。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内可利用的空间,充分设置德育工作的宣传标语和画刊,营造德育教育的氛围,包括教室文化、寝室文化、餐饮文化等等,在学生中倡导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反对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促进学生思想向着乐观、积极、向上发展,形成独立优良个性。
6、每年定期召开校园文化节,给学生展演个人才艺提供平台和机会。提高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积极性。
总之,教育教学德为先,五育并举德在首。人才观就是民族观,人才辈出民族兴,庸才辈出家业衰。良好道德品质是衡量人才的前提条件。德才兼备是精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如何培养塑造学生具有高尚品格优秀技能,德才兼备,此非一朝一夕一蹴可就之事。但愿学校德育工作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一代代新人茁壮成长,顺利成才。社会大业,方兴未艾,前程似锦。
【关键词】现状分析;成因;应对策略
一、现状
农村中学德育工作的现状令人不堪忧伤,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新的“读书无用论”像幽灵一样笼罩在学生心头,致使大量学生学习兴趣低落,厌学、逃学、不学、辍学。2、上网。从色情、武打、飙车游戏中寻求刺激和快乐,以调节那种麻醉的神经。3、群殴。严重的报复心理,使他们不惜血本买凶治人,持刀弄棒,群起斗殴,恶性流血事件不断,愈演愈烈。4、早恋。阴暗角落,谈情说爱,搂搂抱抱,卿卿我我,递纸条,发短信,QQ恶聊,情爱密语,缠缠绵绵。课桌凳成了一些人的练笔稿纸,大放“厥词”,写满人间情爱言,大言不惭,话尽心中隐秘情。更有胜者,约会出校,宴请包房或露宿荒野、草坪、沙滩、涵洞。5、恶习。较多学生过早染上了打麻将,抺牌赌博,恶习莫改,屡教屡犯。斗地主,出神入化,诈金花,尽显诡密,喝酒吸烟,屡禁不止。
上述种种现象,不一而足。形成一股股社会暗流,如瘟疫在学生中蔓延开来,令教育工作者忧心忡忡,令家长亲友暗然神伤,扼腕顿足,捶胸叹息。此五大情况,出现的五类问题学生,我们为了叙述的方便,姑且称“黑五类”吧。
二、成因
每种事物的发生发展都会有一定的政治背景和社会因素。农村中学德育工作对象的现状,黑五类学生的出现,也必然会有一定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三大因素。
(一)社会因素和家庭因素。社会因素是引起人们思想精神变化的根本原因。目前,社会生产力改组,机械化或半机械化生产代替农村手工劳动,农村富余大量民工,外出打工形成“打工潮”、“经商潮”、“离婚潮”,“外迁进城定居潮”农村形成大量“空巢老人”和“留守生”。
社会因素引发家庭因素,家庭因素是催生“黑五类”学生的直接动力。留守生在家,长年见不到父母的思念,郁结在心头难以化解。寄宿在祖父母,外祖父母,姨、姑、伯叔父母家,得不到亲生父母的体贴、教导、关怀、照顾,与监护人形成的代沟摩擦, 难以填塞,积累的怨气,无处申诉。监护人只顾忙碌于自己生活和娱乐,虽口头上应承其父母之言,帮助打理照料孩子,事实上无暇顾及,即使能顾及者亦是隔代隔亲教育,深不得、浅不得,用语、用意或多或少会有不当之时。日积月累,在监护人和被监护人中间筑起一道高墙,从而隔断了二者的音讯。虽日日相见,却心无共语,形同仇敌,不共戴天。这样的因爱而生恨的流血事件不断发生。据网报一高中留守女生,杀祖母且在家焚其尸,事件之恶劣,人性道德之缺失,令人心悸。
父母在外打工,固然能挣些钱,改善家庭生活,改变家庭环境,得到相当多的实惠。可是致使留守在家的孩子在校读书,上进心得不到鼓舞,错误行为得不到及时纠正而变成了黑五类问题生。他们一个个由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幼儿少年变成孤独、凶狠、残暴的一代,变成不思进取、迷恋网吧、贪恋色情凶杀武打,青春尽失的一代,成了社会的渣滓。能不让人痛心吗?
我在长期做班主任工作中,十分关注留守生,每当发现他们的思想行为堕落之时,常叹惋这些外出务工者“掉的大”。一代人的精神缺失是无论任何人用多少金钱都填不起、买不回的;一代人的性格的扭曲是无论任何人花多大代价都扭转不过来的。
权衡这种得与失,那些做家长的应当警醒:不能一心只向“钱”看了!这样长期下去,不但会给家庭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更会给整个社会带来不可估量的麻烦。
社会因素和家庭因素引起学生道德的缺失,使学生极端自私、孤僻、放纵,做出一些违纪违规甚至违法犯罪的事,这已经是不可否认的社会现实。
社会因素引起学生思想情绪低迷和进取观念的颓丧却是人们不易察觉的。新的“读书无用论”就是社会经济中“打工潮”所结的“硕果”。从历史角度看,“学而优则仕”催生“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读书做官论。科举制度,使中国千年学子皓首穷经,苦读诗书;如果说读书做官论的罪过,那么它的确坑害了一代代古老的国人,然而它激起的人们对读书的热望,却是金钱难买难能可贵的。那些古人读书,就是看中了读书的功利性。
新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废除高考制度,人才推荐制,催生了反潮流的黄帅和交白卷也能上大学的张铁生,中国首次出现了“读书无用论”。
一九七七年恢复高考,大中专学生分配工作的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用“知识改变命运”的观念。如今虽高考在继,多种经济体制并存改变了计划经济的用人制度,有知识的不如有姿色的,有文化的不如有技术的,有多知识的不如有少知识的,打公工不如打私工的,科学家不如歌唱家,教师不如打工妹,捏笔杆的不如捏锄杆的……诸多社会现象,从而再度催生新的“读书无用论”。
新的“读书无用论”不但像幽灵缠绕学生,而且像瘟疫呈大面积扩展开来,势不可当。学生一旦产生读书无用的思想情绪,学习便再无精神动力,便会丧失进取心,便会游离于学生群体之外,失去团体意识和合作精神,便会对老师讲授的文化知识索然无味,学习成绩便会江河日下,一落千丈,成为中国新一代精神麻木的人。现代中国呼唤鲁迅再生,能够治愈现代人的精神麻木症。
新的“读书无用论”的产生,就源于人们看不到读书的功利性。现代人的功利目的太现实了,几乎是鼠目寸光,没有一点远见卓识,没有一点社会全局观念和民族观念。他们只以为孩子是自己的私有财产,却不知孩子是民族的未来。他们只管孩子能够读点书认几个字,会赚钱养家就行,管他什么国家和民族。
(二)教育因素。教育因素是形成“黑五类”学生的催生婆,教育因素主要是教育体制和管理体制。社会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改变,而教育的管理体制基本没变,这种落后的管理体制怎么能适应新的经济形势下一代新人的教育呢?高考指挥棒,仍在挥舞,那是对勤奋者,智商略高者,再加上一道门坎考验,却把想进入大学深造而又愚弱者拒之门外。高考制度与部颁计划相当于一个事物的两端。目前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为了适应高考,走另一个极端,常常违背部颁计划办学,无限度地加大课时量,增加主考科目课时,减少或消除非考科目课时,整日整日地把学生束缚在教室里,缺少户外活动体育锻炼,文艺娱乐,使大量学生厌学,甚至辍学务工。部颁计划却成了人们心中的桃花源。 教育管理的监管无力。监管流于形式,缺少强硬措施,管理没有落到实处。领导下来视察,眼里所见的只是消息暗通后所做的假象。领导走后,学校依然是外甥穿舅舅的鞋——走老路。
其次是教育工作者。教师的职能体现在教育和教学两方面,而绝大多数教师只单一教学,缺少教育,心态上喜优厌差。不能以一颗平常心平等对待各类学生。对黑五类问题生非打即骂或弃之不理,从而造成学生两极分化严重,遭冷遇的学生厌学、辍学情绪愈高,乐学、勤学者就愈少。
目前,农村中学教师的待遇极度低下,严重影响教师的情绪和工作积极性,这也是影响德育工作提高质量的重要一环,教师工资低,社会经济地位必然低,在当地老百姓心目中的政治地位也会因经济地位低下而遭人冷眼。许多教师只教不导,把德育工作推给班主任,致使班级德育工作开展不力,效果甚微。难怪学校德育工作出现异常疲软状态。
三、应对策略
社会、家庭、教育三位一体才是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德育教育的最可靠保障,任何一方面的缺失都必将直接影响德育工作的开展。
为了扎实开展学校德育教育工作,我认为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下转第150页上接第185页)
(一)社会环境方面
1、合理改变社会分配制度,提高基础教育教师的待遇,提高教师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提高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让站在基础教育一线的广大教师能安心施教 ,乐于施教,为德育工作献计献策献力。2、合理改变社会用人制度,唯才是用,唯贤是用,唯知是用,让知识高于姿色。实现全社会真正意义上的尊师重教、尊知重才的良好局面。3合理改变学校周边环境,加大对学校和教师的保护力量。彻底根治社会群众对学校的无理取闹,纠缠不休。切实保护教师的人身安全。
(二)家校方面
1、加强家校联系,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维一体的德育教育空间。(1)鼓励家校互访,教师课外访万家,建立询访学生档案,整合学生信息,归类指导学生思想情绪。(2)创办家长学校,重视家教良好学生及家长的模范带头作用。在家长学校,可以评选优秀学生家长,颁发奖品和证书,定期召开专门会议,请优秀家长介绍家教经验。(3)创办监护人指导班,定期办班对留守生监护人的监护工作,给以方法指导和思想开导,让监护人尽到监护的责任,像评选优秀家长一样,评选优秀监护人,请优秀监护人介绍管理监护经验,使留守生留得住,生活得安心,学习得舒心。
2、学校成立德育工作专门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以政教处为龙头,各班主任负总责,任课教师划班包人负责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加大班主任工作力度,提高班主任津贴。加强教师的工作使命感和责任心。
3、学校开办心理辅导课,或聘请心理辅导教师,或自编心理辅导地方教材,对问题学生专门以心理疏导。引领他们改变自我、改变人生观念。
4、学校全面开课,严格按部颁计划开课,把业余时间还给孩子,多开展形式多样化的文艺、体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把欢乐和自由还给孩子。不能只抓智育放弃其他方面的教育和培养。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内可利用的空间,充分设置德育工作的宣传标语和画刊,营造德育教育的氛围,包括教室文化、寝室文化、餐饮文化等等,在学生中倡导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反对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促进学生思想向着乐观、积极、向上发展,形成独立优良个性。
6、每年定期召开校园文化节,给学生展演个人才艺提供平台和机会。提高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积极性。
总之,教育教学德为先,五育并举德在首。人才观就是民族观,人才辈出民族兴,庸才辈出家业衰。良好道德品质是衡量人才的前提条件。德才兼备是精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如何培养塑造学生具有高尚品格优秀技能,德才兼备,此非一朝一夕一蹴可就之事。但愿学校德育工作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一代代新人茁壮成长,顺利成才。社会大业,方兴未艾,前程似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