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适逢“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周年。五年来,该倡议得到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支持和参与,已经对全球经济治理机制产生深刻影响,成为中国参与全球开放合作、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繁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
互通互联中国-中东欧
700多年前,有一名旅行家从陆上“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并在中国游历17年,他叫马可·波罗,其名字可谓家喻户晓,然而却鲜有人知他其实出生于克罗地亚。
今年4月,第八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在克罗地亚举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于4月9日晚乘专机抵达萨格勒布机场,对克罗地亚进行正式访问,两国于4月10日发表联合声明表示,双方致力于自由开放贸易,维护并加强多边贸易体制,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反对任何形式的保护主义和单边措施。
2019年4月9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克罗地亚《晨报》、《晚报》等主流媒体发表题为《多彩的国度 广阔的前景》的署名文章。文中从中克建交追溯,讨论至当下两国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并坚信,中国和东欧16国开启的“16+1合作”将会带来更广阔的和平空间和舞台。
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是中国与中东欧领导人的会晤机制。2019年4月12日,希腊作为正式成员加入“16+1合作”。随着希腊的加入,‘16+1’这个中国同中东欧国家开展合作平台将变为‘17+1’。七年来,中国与中东欧领导人的会晤机制已发展成公开透明的大平台,其创立目的并非打造封闭的发展权力,而是以开放的心态促进平衡发展。
此次会晤以“构建开放、创新、伙伴之桥”为主题,中方同中东欧其他国家一起,秉持平等协商、互利互惠、开放包容、务实创新的原则,将“17+1合作”打造成“一带一路”倡议与亚欧互联互通战略对接的重要平台,为促进中国同中东欧国家关系发展和欧洲一体化进程注入新动力。
亚得里亚海的明珠
克罗地亚地处东南欧,地理位置优越,目前政局和金融体系相对稳定,港口、公路等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加入欧盟后,市场范围进一步扩大,经济发展前景良好。
目前,克罗地亚的中资企业项目主要包括佩列沙茨大桥项目、北方国际投资的塞尼风电项目、中国西电集团与克罗地亚康查尔集团合资的高压开关企业、骆驼集团和里马茨汽车公司投资合作项目等。两国经贸合作领域众多,克罗地亚的政府和企业都对中克合作持积极的合作态度。2018年12月,克罗地亚种子企业商会宣布成立,旨在扩大经贸合作,帮助企业解决问题,维护合法权益等,商会的存在使中克两国的合作更加规范化。
其中最具典型的案例莫属佩列沙茨大桥。访问期间,中克两国领导人冒着大雨,驱车往返五个多小时,几乎跨越了整个克罗地亚的国土,只为共同考察正在建设中的佩列沙茨跨海大桥。
图为佩列沙茨跨海大桥设计图。
(图片来源:中国驻克罗地亚大使馆官网)
如上图所见,普罗切、杜布罗夫尼克、佩列沙茨所在的三个区域实际都是克罗地亚的领土,可是中间却被波黑涅姆港隔开了。而位于佩列沙茨半岛的南部杜布罗夫尼克不仅是克罗地亚最大的旅游中心和疗养胜地,在亚得里亚海和东西方贸易中起过重要的中转站的作用。然若想从克罗地亚去往佩列沙茨半岛,必须经过邻国波黑境内,或者乘坐渡轮。两者都十分不便,因此,从2007年开始,克罗地亚就计划建造一座跨海大桥,但邻国波黑担心自己的出海通道受阻,一直不肯同意。直到2016年,两国终于达成一致,认为建造佩列沙茨跨海大桥不会造成利益冲突,同时克罗地亚也承诺不会妨碍波黑的海洋自由通行权。该项目于2018年1月招标,中国企业联合体中标佩列沙茨跨海大桥及其连接线一期工程项目,涉及金额约合2.8亿欧元,合同工期36个月。
建交27年来,中克两国始终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政治互信和传统友谊不断加深。克罗地亚总统科琳达表示佩列沙茨大桥建设项目作为欧盟第一份此类合同使两国合作更加多样化,友谊也更加坚固。李克强总理在文章中写道:“佩列沙茨大桥让两三分钟走完原来要3小时的路程成为可能,让中欧之间资金、标准、装备与材料的无缝衔接成为可能,不仅实现了两国大项目合作的历史性突破,也打造了中、克、欧合作的典范。”
2019年4月12日,希腊加入了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16+1合作”)平台。该合作平台支持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投资计划。“16+1合作”就此被扩大为“17+1合作”。 如同佩列沙茨大桥一样,所谓国际合作机制,就是由主权国家创立,用于保障区域性合作穩定有效进行的一种成果表现形式。它可由几个国家联合建立,既受制于各国,也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构建合作机制可以起到保证沟通交流的桥梁和平台的作用,在一个较大的空间区域内就某一议题建构统一协商的规则,既能够减少交易成本和违约背信情况的发生,也能够减少合作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和不确定性,从而调整行为体的利益偏好和政策行动,夯实合作基础。中国和中东欧国家的“16+1”合作视角,与俄罗斯同中东欧国家合作中的俄罗斯视角有所区别。“16+1”合作机制本着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不断挖掘利益汇合点的结果,始终坚持“欧洲导向”和“中东欧地区方式”相结合的方式,明确中东欧战略的“欧洲视角”。不仅如此,“16+1”合作机制还具有丰富的内涵,在主体上,形成了政府主导、民间参与的模式,不仅有政府层面的领导人会晤机制,更有民间团体的定期互访;在渠道上,形成了中央到地方覆盖诸多领域的多渠道交流方式,既有部长级会议也有国家协调员会议,更是设立了常设的秘书处;在内容上,不仅涉及到金融、贸易、投资这些传统领域,也包含教育、旅游、智库这些新领域。
“17+1合作”将成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融入欧洲经济圈的桥梁,精准对接中东欧国家需求,有效促进中欧关系发展。同时,中克两国的合作也具有很强的示范意义,李克强总理在文章中写道:“17个多彩的国家在一起,颜色比彩虹还丰富。如果我们搭起一座跨越亚欧的彩虹之桥,我们未来合作的前景会有多么美好!”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2017级硕士)
互通互联中国-中东欧
700多年前,有一名旅行家从陆上“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并在中国游历17年,他叫马可·波罗,其名字可谓家喻户晓,然而却鲜有人知他其实出生于克罗地亚。
今年4月,第八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在克罗地亚举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于4月9日晚乘专机抵达萨格勒布机场,对克罗地亚进行正式访问,两国于4月10日发表联合声明表示,双方致力于自由开放贸易,维护并加强多边贸易体制,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反对任何形式的保护主义和单边措施。
2019年4月9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克罗地亚《晨报》、《晚报》等主流媒体发表题为《多彩的国度 广阔的前景》的署名文章。文中从中克建交追溯,讨论至当下两国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并坚信,中国和东欧16国开启的“16+1合作”将会带来更广阔的和平空间和舞台。
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是中国与中东欧领导人的会晤机制。2019年4月12日,希腊作为正式成员加入“16+1合作”。随着希腊的加入,‘16+1’这个中国同中东欧国家开展合作平台将变为‘17+1’。七年来,中国与中东欧领导人的会晤机制已发展成公开透明的大平台,其创立目的并非打造封闭的发展权力,而是以开放的心态促进平衡发展。
此次会晤以“构建开放、创新、伙伴之桥”为主题,中方同中东欧其他国家一起,秉持平等协商、互利互惠、开放包容、务实创新的原则,将“17+1合作”打造成“一带一路”倡议与亚欧互联互通战略对接的重要平台,为促进中国同中东欧国家关系发展和欧洲一体化进程注入新动力。
亚得里亚海的明珠
克罗地亚地处东南欧,地理位置优越,目前政局和金融体系相对稳定,港口、公路等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加入欧盟后,市场范围进一步扩大,经济发展前景良好。
目前,克罗地亚的中资企业项目主要包括佩列沙茨大桥项目、北方国际投资的塞尼风电项目、中国西电集团与克罗地亚康查尔集团合资的高压开关企业、骆驼集团和里马茨汽车公司投资合作项目等。两国经贸合作领域众多,克罗地亚的政府和企业都对中克合作持积极的合作态度。2018年12月,克罗地亚种子企业商会宣布成立,旨在扩大经贸合作,帮助企业解决问题,维护合法权益等,商会的存在使中克两国的合作更加规范化。
其中最具典型的案例莫属佩列沙茨大桥。访问期间,中克两国领导人冒着大雨,驱车往返五个多小时,几乎跨越了整个克罗地亚的国土,只为共同考察正在建设中的佩列沙茨跨海大桥。
图为佩列沙茨跨海大桥设计图。
(图片来源:中国驻克罗地亚大使馆官网)
如上图所见,普罗切、杜布罗夫尼克、佩列沙茨所在的三个区域实际都是克罗地亚的领土,可是中间却被波黑涅姆港隔开了。而位于佩列沙茨半岛的南部杜布罗夫尼克不仅是克罗地亚最大的旅游中心和疗养胜地,在亚得里亚海和东西方贸易中起过重要的中转站的作用。然若想从克罗地亚去往佩列沙茨半岛,必须经过邻国波黑境内,或者乘坐渡轮。两者都十分不便,因此,从2007年开始,克罗地亚就计划建造一座跨海大桥,但邻国波黑担心自己的出海通道受阻,一直不肯同意。直到2016年,两国终于达成一致,认为建造佩列沙茨跨海大桥不会造成利益冲突,同时克罗地亚也承诺不会妨碍波黑的海洋自由通行权。该项目于2018年1月招标,中国企业联合体中标佩列沙茨跨海大桥及其连接线一期工程项目,涉及金额约合2.8亿欧元,合同工期36个月。
建交27年来,中克两国始终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政治互信和传统友谊不断加深。克罗地亚总统科琳达表示佩列沙茨大桥建设项目作为欧盟第一份此类合同使两国合作更加多样化,友谊也更加坚固。李克强总理在文章中写道:“佩列沙茨大桥让两三分钟走完原来要3小时的路程成为可能,让中欧之间资金、标准、装备与材料的无缝衔接成为可能,不仅实现了两国大项目合作的历史性突破,也打造了中、克、欧合作的典范。”
2019年4月12日,希腊加入了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16+1合作”)平台。该合作平台支持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投资计划。“16+1合作”就此被扩大为“17+1合作”。 如同佩列沙茨大桥一样,所谓国际合作机制,就是由主权国家创立,用于保障区域性合作穩定有效进行的一种成果表现形式。它可由几个国家联合建立,既受制于各国,也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构建合作机制可以起到保证沟通交流的桥梁和平台的作用,在一个较大的空间区域内就某一议题建构统一协商的规则,既能够减少交易成本和违约背信情况的发生,也能够减少合作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和不确定性,从而调整行为体的利益偏好和政策行动,夯实合作基础。中国和中东欧国家的“16+1”合作视角,与俄罗斯同中东欧国家合作中的俄罗斯视角有所区别。“16+1”合作机制本着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不断挖掘利益汇合点的结果,始终坚持“欧洲导向”和“中东欧地区方式”相结合的方式,明确中东欧战略的“欧洲视角”。不仅如此,“16+1”合作机制还具有丰富的内涵,在主体上,形成了政府主导、民间参与的模式,不仅有政府层面的领导人会晤机制,更有民间团体的定期互访;在渠道上,形成了中央到地方覆盖诸多领域的多渠道交流方式,既有部长级会议也有国家协调员会议,更是设立了常设的秘书处;在内容上,不仅涉及到金融、贸易、投资这些传统领域,也包含教育、旅游、智库这些新领域。
“17+1合作”将成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融入欧洲经济圈的桥梁,精准对接中东欧国家需求,有效促进中欧关系发展。同时,中克两国的合作也具有很强的示范意义,李克强总理在文章中写道:“17个多彩的国家在一起,颜色比彩虹还丰富。如果我们搭起一座跨越亚欧的彩虹之桥,我们未来合作的前景会有多么美好!”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2017级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