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全国农村“两权”(农民住房财产权、土地承包经营权) 抵押贷款试点工作正式启动,云南省共9个试点县。砚山县作为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县之一,依托文山州“三权三证”抵押融资业务三年来取得的成效和经验,形成了一套以“一金两贴一中心”为主体的较为成熟的交易流转市场体系,为农村产权价值评估、流转交易、抵押物处置、风险缓释和补偿机制建设等提供了良好的经验与借鉴。
“一金两贴一中心”即风险补偿基金,贷款贴息和保费补贴,农村产权交易中心。
砚山县开展试点工作以来,文山州成立以分管金融财税工作的副州长为组长、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砚山县也成立了相对应的县级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以州、县两级政府为主导,以当地人民银行为牵头单位,不断完善配套政策,积极突破限制,探索制度设计,推出新型模式,着力推动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的工作格局。制定出台了《文山州关于进一步加强“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和《砚山县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的实施方案》,针对确权登记颁证、农村产权评估、产权流转交易、抵押物处置、风险补偿和缓释、财政贴息、信贷政策支持等内容全方位确定了责任单位和推进时刻表,压实相关部门职责,统筹全县试点工作。
州、县两级人民银行在地方党政的领导、支持和指导下,创新工作机制,强化部门联动,引导金融机构积极作为,相继召开了工作座谈会、推进会达21次,在合规前提下指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灵活运用扶贫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给予一定的贷款增长计划倾斜,将试点工作纳入人民银行年度综合评价,加大考核力度,积极引导农村信用社和村镇银行成为支撑试点开展的“主力军”。并在人民银行昆明中支“两权”调研工作组的指导与推动下,加强调研,认真探索“两权”抵押贷款试点与精准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等重点工作相联系的机制,以“两权助脱贫,以脱贫推两权”,为试点工作绘出了“路线图”。
一是把加快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确权颁证作为促进农村产权流转和融资的重要基础,以物权的形式规范和保护农民权益,有效释放农村主要资产价值。有关部门通过走访摸底调查、航拍、地块指认及测绘,及时完成了全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同时,采取“老证新章”的办法,弥补目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尚未印制颁发的不足,对需要贷款的农户,经与银行协商,持老证或已确权登记公示认可的证明资料到农科局进行预登记,银行与农科局进行确认无误后向农户发放抵押贷款,待颁发新证再用于抵押。
二是不断完善全县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制度保障。推动地方政府制定出台关于贷款风险补偿基金、贷款贴息资金、贷款保险补偿资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管理和价值评估办法等方面的一系列《暂行办法》或《方案》,精准设计全套业务流程,规范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操作,确保试点有章可循。
三是积极探索和推动以“一金两贴一中心”为主体的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及流转交易体系。一方面是设立600万元风险补偿基金即“一金”,明确政府和银行按6:4的比例分担贷款风险损失的60%,针对逾期30天以上且经过催收或采取其他处置措施仍未收回的贷款,银行可申请划拨政府承担部分的风险补偿基金,规避不良贷款的形成。一方面是由县财政局筹资进行“两贴”,即从每年2000万元农业产化资金中据实安排成立专向贴息资金,对贷款规模在10万元及以上的借款人给予3%的贴息;每年由县财政局预算安排设立贷款保险补偿资金,对借款人保險和該农村承包土地上的农作物保险等两类保险保费给予50%的补贴。再一方面是依托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即“一中心”,在县、乡(镇)、村分级成立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服务站),负责对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登记和流转交易实行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全县共规划建成了12个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实现了县乡两级产权交易服务平台建设的“全覆盖”,主要设立评估及签证服务、土地承包经营权交易服务、林权交易服务、房屋及宅基地交易服务等部门,办理租赁、转让、互换、出租、转包、入股等,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主要以合同、协议等方式进行流转,确权登记后方可办理流转手续。
四是探索建立“政府出资托底,购买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进行二次流转”的抵押物处置模式并完善产权价值评估机制。由县财政划拨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委托县农村资产管理公司对出现风险的抵押物通过政府购买进行产权处置管理,产权处置所获收益的20%优先用于偿还银行所承担的40%贷款本息损失,如有剩余部分全部划转到县农村资产管理公司指定账户进行统一管理。规定贷款在5万元及其以下的,采取双方协商评估,不需评估费;贷款在5万元以上的,指定专业机构采取“产权价值=年租地平均收益(租金)*可处置的土地承包经营期限+生物性资产价值+相关设施价值(减折旧及损耗),其中可处置的承包经营期限=贷款时的承包剩余期限-贷款期限”的公式评估,按差额定率累进法计收评估费,抵押率最高为50%。
由于党政重视,高位推动,人行牵头,商业银行具体运作,部门联动形成合力,砚山县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扎实推进,在盘活农村资产、破解农民“贷款难”问题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截至2016年末,砚山县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余额8176万元,当年累计发放贷款849笔、5602万元,比年初增加449万元,同比增长80.17%,共支持了1376户农户、6户专业大户、4户农民合作社经营发展。其中143笔农户贷款享受扶贫再贷款政策优惠,执行贷款利率4.35%,农户贷款利息支出大大减少,农户贷款面得到较大提升,有效激活“三农”经济发展动力。目前,此类贷款不良率为零,信贷产品充满活力,为农村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一金两贴一中心”即风险补偿基金,贷款贴息和保费补贴,农村产权交易中心。
砚山县开展试点工作以来,文山州成立以分管金融财税工作的副州长为组长、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砚山县也成立了相对应的县级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以州、县两级政府为主导,以当地人民银行为牵头单位,不断完善配套政策,积极突破限制,探索制度设计,推出新型模式,着力推动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的工作格局。制定出台了《文山州关于进一步加强“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和《砚山县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的实施方案》,针对确权登记颁证、农村产权评估、产权流转交易、抵押物处置、风险补偿和缓释、财政贴息、信贷政策支持等内容全方位确定了责任单位和推进时刻表,压实相关部门职责,统筹全县试点工作。
州、县两级人民银行在地方党政的领导、支持和指导下,创新工作机制,强化部门联动,引导金融机构积极作为,相继召开了工作座谈会、推进会达21次,在合规前提下指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灵活运用扶贫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给予一定的贷款增长计划倾斜,将试点工作纳入人民银行年度综合评价,加大考核力度,积极引导农村信用社和村镇银行成为支撑试点开展的“主力军”。并在人民银行昆明中支“两权”调研工作组的指导与推动下,加强调研,认真探索“两权”抵押贷款试点与精准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等重点工作相联系的机制,以“两权助脱贫,以脱贫推两权”,为试点工作绘出了“路线图”。
一是把加快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确权颁证作为促进农村产权流转和融资的重要基础,以物权的形式规范和保护农民权益,有效释放农村主要资产价值。有关部门通过走访摸底调查、航拍、地块指认及测绘,及时完成了全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同时,采取“老证新章”的办法,弥补目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尚未印制颁发的不足,对需要贷款的农户,经与银行协商,持老证或已确权登记公示认可的证明资料到农科局进行预登记,银行与农科局进行确认无误后向农户发放抵押贷款,待颁发新证再用于抵押。
二是不断完善全县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制度保障。推动地方政府制定出台关于贷款风险补偿基金、贷款贴息资金、贷款保险补偿资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管理和价值评估办法等方面的一系列《暂行办法》或《方案》,精准设计全套业务流程,规范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操作,确保试点有章可循。
三是积极探索和推动以“一金两贴一中心”为主体的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及流转交易体系。一方面是设立600万元风险补偿基金即“一金”,明确政府和银行按6:4的比例分担贷款风险损失的60%,针对逾期30天以上且经过催收或采取其他处置措施仍未收回的贷款,银行可申请划拨政府承担部分的风险补偿基金,规避不良贷款的形成。一方面是由县财政局筹资进行“两贴”,即从每年2000万元农业产化资金中据实安排成立专向贴息资金,对贷款规模在10万元及以上的借款人给予3%的贴息;每年由县财政局预算安排设立贷款保险补偿资金,对借款人保險和該农村承包土地上的农作物保险等两类保险保费给予50%的补贴。再一方面是依托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即“一中心”,在县、乡(镇)、村分级成立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服务站),负责对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登记和流转交易实行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全县共规划建成了12个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实现了县乡两级产权交易服务平台建设的“全覆盖”,主要设立评估及签证服务、土地承包经营权交易服务、林权交易服务、房屋及宅基地交易服务等部门,办理租赁、转让、互换、出租、转包、入股等,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主要以合同、协议等方式进行流转,确权登记后方可办理流转手续。
四是探索建立“政府出资托底,购买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进行二次流转”的抵押物处置模式并完善产权价值评估机制。由县财政划拨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委托县农村资产管理公司对出现风险的抵押物通过政府购买进行产权处置管理,产权处置所获收益的20%优先用于偿还银行所承担的40%贷款本息损失,如有剩余部分全部划转到县农村资产管理公司指定账户进行统一管理。规定贷款在5万元及其以下的,采取双方协商评估,不需评估费;贷款在5万元以上的,指定专业机构采取“产权价值=年租地平均收益(租金)*可处置的土地承包经营期限+生物性资产价值+相关设施价值(减折旧及损耗),其中可处置的承包经营期限=贷款时的承包剩余期限-贷款期限”的公式评估,按差额定率累进法计收评估费,抵押率最高为50%。
由于党政重视,高位推动,人行牵头,商业银行具体运作,部门联动形成合力,砚山县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扎实推进,在盘活农村资产、破解农民“贷款难”问题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截至2016年末,砚山县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余额8176万元,当年累计发放贷款849笔、5602万元,比年初增加449万元,同比增长80.17%,共支持了1376户农户、6户专业大户、4户农民合作社经营发展。其中143笔农户贷款享受扶贫再贷款政策优惠,执行贷款利率4.35%,农户贷款利息支出大大减少,农户贷款面得到较大提升,有效激活“三农”经济发展动力。目前,此类贷款不良率为零,信贷产品充满活力,为农村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