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岛芳子逃脱死刑隐居民间30年

来源 :报刊荟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6697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位尊“格格”,却成为日本浪人的养女;她,胸怀复辟清朝的大志,却沦为万民唾弃的汉奸;她,被执行枪决,却奇迹般的“潜伏”了30年……她就是曾经名噪一时的川岛芳子。
  
  遗言透露惊天秘密
  2004年12月24日,吉林省四平卷烟厂退休工人、86岁的段连祥病逝。在去世前两个月,段连祥单独对其外孙女张钰,透露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秘密:“你‘方姥’就是那个很有名的川岛芳子!当年她用‘替身’逃脱死刑后,来到长春市郊新立城齐家村隐居下来,一住30年,直到1978年2月21日(农历戊午年正月十五日)72岁时因病死去。”闻听此言,张钰惊讶不已 ,她怎么也没有想到一直称做“方姥”的人竟是“大名鼎鼎的川岛芳子”!
  姥爷曾经告诉过她,早年在天津东兴楼见过川岛芳子几次,但没有机会说话。1948年,“方姥”被送到沈阳与姥爷见面时,经过一番乔装打扮,起初姥爷并没有认出来人就是死里逃生的川岛芳子。后来,摘去化装用的假发,洗去脸上涂抹的黑灰,姥爷才认出川岛芳子的真面貌,从那时起他们就互知身份而真诚相处。因为姥爷会看“风水”,所以,姥爷选定风水好的新立城齐家村为“方姥”的隐居落脚之地。
  那么,段连祥是怎样一个人?他是否拥有接触、保护川岛芳子的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
  
  段连祥其人
  段连祥的母亲于氏出身于满族正黄旗,祖上是给清太祖努尔哈赤守陵的正黄旗武官。段连祥的舅舅于德海,清末曾在清宫担任“御前廷上行走”,与川岛芳子的生父肃亲王善耆交往甚密,常代他转呈奏折。辛亥革命后,于德海变卖家产,携带积蓄,前往英国,在伦敦经营珠宝行。因膝下无子,1920年于德海把姐姐的三儿子——两岁的段连祥收为养子并带往英国。此时,肃亲王善耆正在东北旅顺,于德海便去看望,并在“肃王府”遇到川岛芳子的养父川岛浪速,于是两人一见如故,此后常有书信往来。
  1932年伪满成立后,于德海再回沈阳探亲时肃亲王善耆已经去世。通过商业活动,于德海又结识了松冈洋右(川岛浪速的内弟)。两人交谈甚欢,言谈间不免谈起已故挚交肃亲王善耆和川岛浪速,彼此之间便更觉近了一层。
  段连祥就是依靠舅父于德海的资助,念到中学毕业。之后又借助“满铁”副总裁松冈洋右的关系,考入了奉天(沈阳)虎石台日语学校实习科,从1934年5月至1935年1月,专门学习9个月,奠定了他的日语基础。毕业后,还是借助松冈洋右的关系到“满铁”皇姑屯车站当检车员,后来还专门给四平铁路局的日本警察局长当翻译,月薪60块大洋,这在当年算是很风光的。
  
  与川岛芳子的交往
  1934年,段连祥在伪满奉天(沈阳)日语协合学院学日语期间,听到很多有关川岛芳子的消息,对川岛芳子充满好奇和仰慕。后来段给四平铁路局的日本警察局长当翻译,经常跟着局长去天津出差。当时川岛芳子正在天津东兴楼开饭庄,段连祥终于见到了他学生时代就十分仰慕的川岛芳子。但那时川岛芳子周围追求者众多,她根本不会注意到段连祥这样的小人物。
  段连祥曾用日语写了一封长信,通过川岛芳子的秘书小方八郎转交川岛芳子。信中话语缠绵,表达了他对芳子小姐的倾慕之情,并在信中立下诺言:日后芳子小姐如有需要,他愿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后来他从饭庄堂倌手里,收到了川岛芳子的回信。内容大意是:感谢厚爱,对他的情况有所了解,日后如有需要,一定会麻烦他的……
  张钰的母亲段续擎是段连祥收养的日本遗孤,这让川岛芳子对段续擎多了一份亲近感。段续擎从1949年五六岁起,每到夏天就跟着养父去看望独居新立城的“方姨”,对外只说是“亲戚”,帮助“方姨”安排生活,就此她亲身经历了与“方姨”做伴的日子,耳濡目染、亲身感受,深知其人不同凡响。“方姨”隐居30年,对外称“方老太太”、“方居士”。夏季住在新立城,常去长春般若寺;冬季则去浙江省国清寺避寒。
  在张钰记忆中,姥爷对“方姥”总是恭恭敬敬的,像个仆人。“方姥”与姥爷对外以“老伴”相称,其实那是一种伪装。每年姥爷只能和“方姥”见几次面。当“方姥”夏天回来后,会通知姥爷带上她去齐家村,姥爷每次都会在“方姥”家住几天,然后留下张钰一个人陪伴“方姥”。等到秋天,“方姥”要离开时,姥爷会提前两三天把张钰接走。
  不过,据张钰回忆:“姥爷和‘方姥’关系处得再好,也只是朋友。姥爷领我去‘方姥’家就是串门儿,我们是客人,姥爷告诉我‘方姥’家里的规矩,屋里的东西不许乱动,要老实听话,多学知识,少说话,话多了会招人烦。我从小就比同龄的孩子早熟,这可能与‘方姥’的教育有关。”
  1978年初,“方姥”因病死去。在她告别人世时,除还是孩子的张钰外,惟一守候在她身边的,就是这位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段连祥。
  (摘自《新闻信息报》2010.8.2)B⑦
其他文献
十年前,青梅和她家的羊在遥远的西藏,西藏最遥远的阿里地区,班公错湖边做功课的时候,遇见了我们西部长征的车队。朝陽问出了她的名字叫青梅。朝阳说青梅长得真美。青梅算不算美女?方英文只是微笑,没有表态。他或许觉得自己年长几岁,应该端出一副庄重的姿态吧。但他却哼哼起《在那遥远的地方》,委婉流露了他的感觉。不过他后来编段子,却没有引用青梅,而引用了青梅的羊。方作家后来常在饭桌上演绎那段旅程:“当时我们沿新藏
期刊
综合《韩国经济》等媒体报道,尽管否认曾禁止向日本出口稀土,但中国在全球稀土行业中的垄断地位仍然令不少国家不舒服。其中以美国和韩国为甚。目前,稀土已渐渐有成为中国“战略武器”的趋势。然而,中国为此所付出的代价也是沉重的。    稀土是美国的“战略软肋”    “中国对日本禁运稀土”的消息传出后,引起了美国和韩国的紧张。  美国佛蒙特州议员福莱纳干近日在NBC电视台称,稀土是美国的“战略软肋”,“中国
期刊
我喜欢拙美,书画皆然,但自己总写不出来。写字时一心想着写拙一点,结果越写越是走了秀美一路。这才知道拙比之秀,要有更高的人生历练和禅心悟性,要大幅度超越书法技巧,真正沉进自己的气质和骨髓中去,让心灵在宣纸上自在的散步。拙是一种以我手写我心的、无法之法的境界啊。身处滚滚红尘中的我辈,自愧难于进入这个层面,也就只好照“通俗歌曲”的路子写了下去。  读了钟镝的书作,我敬佩得不得了,又惊悚得了不得,不由得想
期刊
在今天。生存与可持续发展凸显了中国海权问题。全球化的进程也促进了中国对海权的渴求,要维护国家安全,为经济建设服务,就必须要有一支强大的海军。中国必将迎来一个崭新的时代,这个时代的标志将是重新拥有自己的海权。这既是甲午海战以来中国人的不舍追求,也是600年前郑和对今天的民族后人的召唤。    1 敌人来自何方    谁是我们的敌人,我们的敌人来自何方?在19世纪大清的权贵们眼中,这并不是一个认识完全
期刊
陕西省汉中市近日为美化道路,将南郑大道上树龄达35年以上的万余棵水杉大量砍伐,同时,又以几千元一棵的成本大量购买、移栽银杏树。据说,银杏比水杉更能美化道路。此前,该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和卫生城市的推进大会刚刚落幕。  这只是中国城市追逐各色名号的千万图景中的一幕而已,尽管没人能说清楚到底有多少类似的城市名号。据记者不完全统计,迄今流行于中国城市版图上的各类名号评比不下上百种。仅江苏省张家港市获得的国
期刊
近几年来,中国一些地方出现政府举办各种节庆活动的风气。尽管有些活动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弘扬先进文化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活动过多过滥,耗费了大量人力财力,助长了不良风气,受到公众的广泛批评。  最近,中纪委、监察部、财政部、国务院纠风办联合发文,决定从7月至11月对党政机关举办节庆、研讨会、论坛活动作清理摸底,要求未经批准的活动立即停止。  北京政界人士指出,虽然不能对地方举办节庆一概否定,但有些
期刊
中国今年神仙道佛大行其道。刚刚走过“神医”张悟本,“隐僧”、“道医”即尾随而上。和张悟本相比,一佛一道的“隐僧”与“道医”的神技绝对是后来者居上,张悟本只是主唱精通食疗养生,后二者据称不仅能治病,还有盖世神功。  被媒体形容为“少林隐僧”重出江湖的释德建,据说是正宗“禅武医”传人,能以一指禅为病人减轻病痛;至于重庆缙云山上的李一道长更是了不得,此人可以水下生存2小时22分,能驾驭220伏电治病,还
期刊
7月31日,切尔西·克林顿与马克·梅兹文斯基喜结良缘。  它被当地媒体称为“美国的‘皇家婚礼’”,估计花费为300万美元。  在婚礼的举办地莱茵贝克镇,当地每户居民都收到了一瓶葡萄酒,以及一封婚礼策划公司的道歉信——  尊敬的街坊:  本周六阿斯特庄园(滨河路189号)将用作喜庆之地,晚上道路可能暂时性封闭。如果你们在过往时遇到什么困难,请拨打电话……在此,我们提前为你们的宽容与合作致谢,同时请接
期刊
经常遇到有人提问:文学有什么用?我理解这些提问者,包括一些犹犹豫豫考入文科的学子。他们的潜台词大概是:文学能赚钱吗?能助我买下房子、车子以及名牌手表吗?能让我成为股市大户、炒楼金主以及豪华会所里的VIP吗?  我得遗憾地告诉他们:不能,或基本上不能。  基本上不能——这意思是说除了极少数畅销书,文学自古就是微利甚至无利的事业。而那些畅销书的大部分,作为文学的快餐乃至泡沫,又与文学没有多大关系。街头
期刊
所聘总裁唐骏深陷“学历门”事件,旗下最大一块资产紫金矿业又遭遇“污染门”风波,49岁的新华都集团董事长陈发树最近有点烦。他是2009年胡润百富榜上的福建首富,也是中国内地的“矿产首富”,但如今已是大打折扣。    “四大金刚”  1982年,20岁出头的陈发树从林场向厦门倒卖木材,5年后攒下第一桶金。之后他买了一辆三轮摩托,和陈晋江等几个弟弟(陈发树有3个哥哥和4个弟弟)一起为一家小百货店拉货,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