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卡夫卡小说中的悖论思想

来源 :大观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123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大师,卡夫卡有着与19世纪传统的文学创作截然不同的观察视角和艺术风格。在各种解读观点的背后我们不难发现在卡夫卡的作品中,寓言化和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场景以及现实中小人物的悲剧命运相互交融,是荒诞性与真实性共存、追寻与失落共存的多重悖谬形式。以其长篇小说《审判》为例,读者能够从中解读出追寻与失落、恐惧与勇敢、荒诞与现实、罪与赎罪等多重悖论思想。
  关键词:卡夫卡 《审判》 悖论思想
  悖论原来指在逻辑上可以推导出互相矛盾之结论,但表面上又能自圆其说的命题或理论体系。在卡夫卡的小说中这样的命题也同样存在,文章所要表现的倾向之间是一个对立统一的整体,相互排斥又相辅相成。
  一、追寻与失落
  追寻的主题始终贯穿于卡夫卡的多部作品中,在《审判》这一文本中,情节刚刚展开,主人公便有一系列的问题呈现开来:他所犯何罪?他是被谁控告的?什么机构负责审理?在之后的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一直在苦苦追寻这些问题的答案,却无果而终。到文章结束之时,约瑟夫·K的内心仍然充满疑惑:“那是谁呢?一个朋友?一个好人?一个同情者?一个愿意帮忙的人?是单独一个人吗?还是所有人都在?还有救吗?那些被人忘记的不同见解又提出来了吗?……他至今从未谋面的法官在哪里?”[1]但是这些都没有得到答案,使得文本成为一个开放的空间,具有无限张力,留给我们无限的思考。
  辛苦的求索与追寻并没有取得理想的结果,却使人陷入了彷徨与失落,一如卡夫卡所言:“目标确有一个,道路却无一条;我们谓之路者,乃踌躇也。”
  卡夫卡曾说:“我发现字母K,是触目惊心的,几乎是令人作呕的。当我写下它时,它必然代表着我。”[1]不难发现,卡夫卡作品中的人物几乎是对他自身的写照。在希伯来语中,“Kafka”本意是“穴鸟”,自我封闭、胆小脆弱对外界有着强烈的惧怕与防范心理,犹如他的作品《鼹鼠》所描绘的那只几乎与世隔绝的鼹鼠一般。卡夫卡笔下的人物,即使百般挣扎也难以摆脱脆弱、孤独的宿命。现实生活中的卡夫卡也始终存在着这样的矛盾,他在日记、书信中一直表达着建立家庭的渴望,然而他三次订婚又三次退婚,并且每次都是由他自己提出的;他把毕生的精力都投入到写作中,临终时却又要求自己的好友马克思·勃罗徳焚毁自己的作品。直到他生命的弥留之际,他的言行举止仍然充满玄机。他对身边的医生(也同时是自己的朋友)说:“请不要走。”医生回答说不会,可他却说道:“可是我要走了。”1如此含糊矛盾的话语也进一步展示了卡夫卡如迷雾般的思想。
  二、荒诞与现实
  《审判》的情节虽然不及《变形记》里主人公变成大甲虫那样突兀与荒诞,但在该文本中荒诞之处同样是不胜枚举:约瑟夫·K竟然是在自己的卧室中被逮捕的,连自己所犯何罪、被谁控告、审判机构是什么都无从得知;而在被捕后他仍然行动自由、不受约束;对他进行审判的法院竟然是设在一栋杂乱的居民楼中,并且当K谎称自己是要寻找一个叫兰茨的木匠时,指引他的那位妇女不经细问就识别出他是被告,将他指到审问的地点;而这个审判的法庭在不工作的时候竟然是一间卧室;在对K的审判过程中法官的言行举止也是显得荒诞可笑……K此后所遇到的人,包括律师、情人、画家、谷物商等,他们的言行无不充满荒诞色彩,就连K的死亡也不例外,处决他的刽子手显得异常绅士与谦让,行动近乎荒诞无稽,着实让人难以理解,这就是卡夫卡表现形式的奥妙与魅力所在。
  伟大的文学家总能将生活中在他之前无人看清的东西清楚地表现出来,通过卡夫卡,我们看到了世界的不清楚性、荒诞性。
  三、罪与赎罪
  人们常常在认识卡夫卡之前,就先接触到了他的恐惧。在K刚刚被捕初期,他始终坚持自己是无罪的,因此每个星期天他都到法院去申辩,即使没有被法院传唤,他也要去尽力一试。他在1919年写的《致父亲的一封信》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做是《审判》中约瑟夫·K想写而未写的那份“抗辩书”,在这封长信中,卡夫卡借想象中的父亲之口道出了他在家庭中以及自我意识中的形象:一个寄生虫。他对于自己依赖于家庭、依赖于父亲有一种深深的罪责。他说过:“我像一个孩子,在成年人中流浪。”[2]
  《审判》的主人公约瑟夫·K之所以始终坚持自己无罪,是停留于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情况,并未意识到自己身上的原罪,而且在他之后的申辩过程中,他的罪在自身的行动中不断加剧着,尤其表现在他和身边的女性的关系上。格里高利的自愿赴死似乎暗示着《变形记》是一个灵魂赎罪的故事;约瑟夫·K毫无反抗地接受处决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意识到了自己身上存在的罪而选择带有自决意味的行动去赎罪。
  结语
  作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大师,卡夫卡在作品中常把现实与非现实,合理与荒诞等因素拼接在一起,构筑着复杂的寓言世界,同时也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自传与虚构、追寻与失落、真实与荒诞、罪与赎罪的的融汇构成了卡夫卡创作中的鲜明特色:一方面,事实被隐去而蒙上一层虚幻的、荒诞的色彩;另一方面,一切看似荒谬之极,其实却是最深刻、最真实的生命体验。
  注释:
  [1]马卡斯·勃罗徳,著. 叶廷芳,黎奇,译.卡夫卡传[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216.
  参考文献:
  [1]http://baike.baidu.com/view/2464.htm.
  [2]http://baike.baidu.com/view/163766.htm.
  [3]卡夫卡,著.王印宝,张小川,译.审判[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7.
  [4]李军.出生前的踌躇——卡夫卡新解[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5]吴晓东.从卡夫卡到昆德拉——20世纪的小说和小说家[M].北京:三联书店, 2003.
  [6]王秀利.鲁迅与卡夫卡——殊途同归的结局[N].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5).
  [7]张莉.纯粹的矛盾——卡夫卡的理性与非理性[N].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2).
其他文献
摘要: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没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终将会被新时代的潮流所淘汰。少数民族教育作为我国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及地区经济的发展、国家的稳定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各种历史原因及客观环境的限制,造成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落后的现状,本文主要以云南楚雄紫溪彝寨为例,探讨改善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措施和对策。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
期刊
引 言  这是一个“温馨的家庭”,全员全心参与小家建设匠心独具;这是一个“笃学的群体”,三个三学习营养工程让小家成为一个非学不可的地方;这是一个“和谐的集体”,在润物细无声中促民主、送温暧、保安康;这是一个“快乐的团队”,在齐心协力的活动中向心力、凝聚力快乐绽放;这是一个“高效的组合”,用出类拔萃、独领风骚合奏出最动听的乐章。  龙溪河,长江上名不见经传的一条支流,沿着垫江县高安镇溯流而下。顺着河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桎梏,尤其是大气污染严重影响了人民的正常生产生活。从宏观的角度來看,大气污染问题已经不只是国内的环境问题,而且已成为全球广泛关注的话题。本文将对当前国内大气污染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有效的治理大气污染谈一下自己的观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环境污染 大气治理 问题 策略 研究  
期刊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我国现今和未来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而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生态文明建设指导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是少数民族地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必由之路,它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心声。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 生态文明 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是建
期刊
摘要:传统的4PS营销体系,包括产品战略、价格战略、渠道战略和促销战略,本质上与物流营销战略是相通的。但物流营销有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体现在具体的营销策略中。本文力图从物流营销特点的分析,寻求物流营销的着力点,从而结合物流营销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措施策略,为此做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物流 营销 策略 特点  早在1916年,市场营销专家阿佳肖在《经营问题的探讨》一书中,就初次论述了物流在流通战略
期刊
摘要: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陶行知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所以数学课堂的生活化是加强学生实践能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必要途径。笔者对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生活化提出了搜集生活素材,巧妙设置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探究生活数学,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价值。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数学 课堂 生活化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
期刊
作为一名市级骨干教师在通往优秀的路上应该做一个先行者。美国教师培训专家帕克.帕默尔在《教育的勇气》中提到教育就是一次精神之旅,优秀教师是把自己和学生、学科结合在一起编织生活的,进行着心灵的教育。每一位教师的成长和成功都需要对专业的重新认识,对教育的重新思考,对同伴的重新寻找,找到自己的发展共同体。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是充满诗意的教育,我们的劳动才具有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一、对职业生涯的再认识  
期刊
领导、专家常常在座谈会上说我们教师要给学生一瓢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我听了心里很尴尬的,因为我接触美术这个学科才一年多,别说一桶水了,就连半桶水都说不过去,而且我又不是这个专业的,因此我更加心虚了。但我还是硬着头皮上了,为了不让学生在这个学科的学习成绩滞后,我努力学习学校的美术老师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案例,多参考书籍和美术作品欣赏等。  我心中抱着对美术学科和其他艺术的共通点,下决心把这工作做好。就
期刊
摘要:将天理解为意志之天的哲学家以董仲舒为主要代表。他断言天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天执其道为万物主”,“万物非天不生”。至于天人关系则是“人副天数”、“人之为人本于天”。他创立的“天人感应论”就在于要论证天是有意志的人格神,能主宰万物和人,而天人亦能相通并相互感应。积极意义:以神权限制君权;还具有人本主义的萌芽:人最为天下贵也。圣人不以身役物,不以欲滑和,是故其为欢不忴而忴,其为悲不惙惙,万方百变
期刊
摘要:机械复制时代下,古典艺术走向衰微,现代艺术悄然崛起,艺术作品中"灵韵"及对其凝神关照的崇拜消失,机械复制下出现了新型的艺术 ,尤其是摄影、电影的出现。作为法兰克福派的本雅明与其派的其他哲学家对机械复制时代的到来持不同的观点。通过深入的分析,总体来说,本雅明是肯定机械复制时代下的进步意义,其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机械复制时代 进步意义 灵韵 电影 大众  本雅明说“如果说叙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