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大师,卡夫卡有着与19世纪传统的文学创作截然不同的观察视角和艺术风格。在各种解读观点的背后我们不难发现在卡夫卡的作品中,寓言化和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场景以及现实中小人物的悲剧命运相互交融,是荒诞性与真实性共存、追寻与失落共存的多重悖谬形式。以其长篇小说《审判》为例,读者能够从中解读出追寻与失落、恐惧与勇敢、荒诞与现实、罪与赎罪等多重悖论思想。
关键词:卡夫卡 《审判》 悖论思想
悖论原来指在逻辑上可以推导出互相矛盾之结论,但表面上又能自圆其说的命题或理论体系。在卡夫卡的小说中这样的命题也同样存在,文章所要表现的倾向之间是一个对立统一的整体,相互排斥又相辅相成。
一、追寻与失落
追寻的主题始终贯穿于卡夫卡的多部作品中,在《审判》这一文本中,情节刚刚展开,主人公便有一系列的问题呈现开来:他所犯何罪?他是被谁控告的?什么机构负责审理?在之后的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一直在苦苦追寻这些问题的答案,却无果而终。到文章结束之时,约瑟夫·K的内心仍然充满疑惑:“那是谁呢?一个朋友?一个好人?一个同情者?一个愿意帮忙的人?是单独一个人吗?还是所有人都在?还有救吗?那些被人忘记的不同见解又提出来了吗?……他至今从未谋面的法官在哪里?”[1]但是这些都没有得到答案,使得文本成为一个开放的空间,具有无限张力,留给我们无限的思考。
辛苦的求索与追寻并没有取得理想的结果,却使人陷入了彷徨与失落,一如卡夫卡所言:“目标确有一个,道路却无一条;我们谓之路者,乃踌躇也。”
卡夫卡曾说:“我发现字母K,是触目惊心的,几乎是令人作呕的。当我写下它时,它必然代表着我。”[1]不难发现,卡夫卡作品中的人物几乎是对他自身的写照。在希伯来语中,“Kafka”本意是“穴鸟”,自我封闭、胆小脆弱对外界有着强烈的惧怕与防范心理,犹如他的作品《鼹鼠》所描绘的那只几乎与世隔绝的鼹鼠一般。卡夫卡笔下的人物,即使百般挣扎也难以摆脱脆弱、孤独的宿命。现实生活中的卡夫卡也始终存在着这样的矛盾,他在日记、书信中一直表达着建立家庭的渴望,然而他三次订婚又三次退婚,并且每次都是由他自己提出的;他把毕生的精力都投入到写作中,临终时却又要求自己的好友马克思·勃罗徳焚毁自己的作品。直到他生命的弥留之际,他的言行举止仍然充满玄机。他对身边的医生(也同时是自己的朋友)说:“请不要走。”医生回答说不会,可他却说道:“可是我要走了。”1如此含糊矛盾的话语也进一步展示了卡夫卡如迷雾般的思想。
二、荒诞与现实
《审判》的情节虽然不及《变形记》里主人公变成大甲虫那样突兀与荒诞,但在该文本中荒诞之处同样是不胜枚举:约瑟夫·K竟然是在自己的卧室中被逮捕的,连自己所犯何罪、被谁控告、审判机构是什么都无从得知;而在被捕后他仍然行动自由、不受约束;对他进行审判的法院竟然是设在一栋杂乱的居民楼中,并且当K谎称自己是要寻找一个叫兰茨的木匠时,指引他的那位妇女不经细问就识别出他是被告,将他指到审问的地点;而这个审判的法庭在不工作的时候竟然是一间卧室;在对K的审判过程中法官的言行举止也是显得荒诞可笑……K此后所遇到的人,包括律师、情人、画家、谷物商等,他们的言行无不充满荒诞色彩,就连K的死亡也不例外,处决他的刽子手显得异常绅士与谦让,行动近乎荒诞无稽,着实让人难以理解,这就是卡夫卡表现形式的奥妙与魅力所在。
伟大的文学家总能将生活中在他之前无人看清的东西清楚地表现出来,通过卡夫卡,我们看到了世界的不清楚性、荒诞性。
三、罪与赎罪
人们常常在认识卡夫卡之前,就先接触到了他的恐惧。在K刚刚被捕初期,他始终坚持自己是无罪的,因此每个星期天他都到法院去申辩,即使没有被法院传唤,他也要去尽力一试。他在1919年写的《致父亲的一封信》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做是《审判》中约瑟夫·K想写而未写的那份“抗辩书”,在这封长信中,卡夫卡借想象中的父亲之口道出了他在家庭中以及自我意识中的形象:一个寄生虫。他对于自己依赖于家庭、依赖于父亲有一种深深的罪责。他说过:“我像一个孩子,在成年人中流浪。”[2]
《审判》的主人公约瑟夫·K之所以始终坚持自己无罪,是停留于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情况,并未意识到自己身上的原罪,而且在他之后的申辩过程中,他的罪在自身的行动中不断加剧着,尤其表现在他和身边的女性的关系上。格里高利的自愿赴死似乎暗示着《变形记》是一个灵魂赎罪的故事;约瑟夫·K毫无反抗地接受处决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意识到了自己身上存在的罪而选择带有自决意味的行动去赎罪。
结语
作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大师,卡夫卡在作品中常把现实与非现实,合理与荒诞等因素拼接在一起,构筑着复杂的寓言世界,同时也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自传与虚构、追寻与失落、真实与荒诞、罪与赎罪的的融汇构成了卡夫卡创作中的鲜明特色:一方面,事实被隐去而蒙上一层虚幻的、荒诞的色彩;另一方面,一切看似荒谬之极,其实却是最深刻、最真实的生命体验。
注释:
[1]马卡斯·勃罗徳,著. 叶廷芳,黎奇,译.卡夫卡传[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216.
参考文献:
[1]http://baike.baidu.com/view/2464.htm.
[2]http://baike.baidu.com/view/163766.htm.
[3]卡夫卡,著.王印宝,张小川,译.审判[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7.
[4]李军.出生前的踌躇——卡夫卡新解[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5]吴晓东.从卡夫卡到昆德拉——20世纪的小说和小说家[M].北京:三联书店, 2003.
[6]王秀利.鲁迅与卡夫卡——殊途同归的结局[N].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5).
[7]张莉.纯粹的矛盾——卡夫卡的理性与非理性[N].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2).
关键词:卡夫卡 《审判》 悖论思想
悖论原来指在逻辑上可以推导出互相矛盾之结论,但表面上又能自圆其说的命题或理论体系。在卡夫卡的小说中这样的命题也同样存在,文章所要表现的倾向之间是一个对立统一的整体,相互排斥又相辅相成。
一、追寻与失落
追寻的主题始终贯穿于卡夫卡的多部作品中,在《审判》这一文本中,情节刚刚展开,主人公便有一系列的问题呈现开来:他所犯何罪?他是被谁控告的?什么机构负责审理?在之后的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一直在苦苦追寻这些问题的答案,却无果而终。到文章结束之时,约瑟夫·K的内心仍然充满疑惑:“那是谁呢?一个朋友?一个好人?一个同情者?一个愿意帮忙的人?是单独一个人吗?还是所有人都在?还有救吗?那些被人忘记的不同见解又提出来了吗?……他至今从未谋面的法官在哪里?”[1]但是这些都没有得到答案,使得文本成为一个开放的空间,具有无限张力,留给我们无限的思考。
辛苦的求索与追寻并没有取得理想的结果,却使人陷入了彷徨与失落,一如卡夫卡所言:“目标确有一个,道路却无一条;我们谓之路者,乃踌躇也。”
卡夫卡曾说:“我发现字母K,是触目惊心的,几乎是令人作呕的。当我写下它时,它必然代表着我。”[1]不难发现,卡夫卡作品中的人物几乎是对他自身的写照。在希伯来语中,“Kafka”本意是“穴鸟”,自我封闭、胆小脆弱对外界有着强烈的惧怕与防范心理,犹如他的作品《鼹鼠》所描绘的那只几乎与世隔绝的鼹鼠一般。卡夫卡笔下的人物,即使百般挣扎也难以摆脱脆弱、孤独的宿命。现实生活中的卡夫卡也始终存在着这样的矛盾,他在日记、书信中一直表达着建立家庭的渴望,然而他三次订婚又三次退婚,并且每次都是由他自己提出的;他把毕生的精力都投入到写作中,临终时却又要求自己的好友马克思·勃罗徳焚毁自己的作品。直到他生命的弥留之际,他的言行举止仍然充满玄机。他对身边的医生(也同时是自己的朋友)说:“请不要走。”医生回答说不会,可他却说道:“可是我要走了。”1如此含糊矛盾的话语也进一步展示了卡夫卡如迷雾般的思想。
二、荒诞与现实
《审判》的情节虽然不及《变形记》里主人公变成大甲虫那样突兀与荒诞,但在该文本中荒诞之处同样是不胜枚举:约瑟夫·K竟然是在自己的卧室中被逮捕的,连自己所犯何罪、被谁控告、审判机构是什么都无从得知;而在被捕后他仍然行动自由、不受约束;对他进行审判的法院竟然是设在一栋杂乱的居民楼中,并且当K谎称自己是要寻找一个叫兰茨的木匠时,指引他的那位妇女不经细问就识别出他是被告,将他指到审问的地点;而这个审判的法庭在不工作的时候竟然是一间卧室;在对K的审判过程中法官的言行举止也是显得荒诞可笑……K此后所遇到的人,包括律师、情人、画家、谷物商等,他们的言行无不充满荒诞色彩,就连K的死亡也不例外,处决他的刽子手显得异常绅士与谦让,行动近乎荒诞无稽,着实让人难以理解,这就是卡夫卡表现形式的奥妙与魅力所在。
伟大的文学家总能将生活中在他之前无人看清的东西清楚地表现出来,通过卡夫卡,我们看到了世界的不清楚性、荒诞性。
三、罪与赎罪
人们常常在认识卡夫卡之前,就先接触到了他的恐惧。在K刚刚被捕初期,他始终坚持自己是无罪的,因此每个星期天他都到法院去申辩,即使没有被法院传唤,他也要去尽力一试。他在1919年写的《致父亲的一封信》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做是《审判》中约瑟夫·K想写而未写的那份“抗辩书”,在这封长信中,卡夫卡借想象中的父亲之口道出了他在家庭中以及自我意识中的形象:一个寄生虫。他对于自己依赖于家庭、依赖于父亲有一种深深的罪责。他说过:“我像一个孩子,在成年人中流浪。”[2]
《审判》的主人公约瑟夫·K之所以始终坚持自己无罪,是停留于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情况,并未意识到自己身上的原罪,而且在他之后的申辩过程中,他的罪在自身的行动中不断加剧着,尤其表现在他和身边的女性的关系上。格里高利的自愿赴死似乎暗示着《变形记》是一个灵魂赎罪的故事;约瑟夫·K毫无反抗地接受处决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意识到了自己身上存在的罪而选择带有自决意味的行动去赎罪。
结语
作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大师,卡夫卡在作品中常把现实与非现实,合理与荒诞等因素拼接在一起,构筑着复杂的寓言世界,同时也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自传与虚构、追寻与失落、真实与荒诞、罪与赎罪的的融汇构成了卡夫卡创作中的鲜明特色:一方面,事实被隐去而蒙上一层虚幻的、荒诞的色彩;另一方面,一切看似荒谬之极,其实却是最深刻、最真实的生命体验。
注释:
[1]马卡斯·勃罗徳,著. 叶廷芳,黎奇,译.卡夫卡传[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216.
参考文献:
[1]http://baike.baidu.com/view/2464.htm.
[2]http://baike.baidu.com/view/163766.htm.
[3]卡夫卡,著.王印宝,张小川,译.审判[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7.
[4]李军.出生前的踌躇——卡夫卡新解[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5]吴晓东.从卡夫卡到昆德拉——20世纪的小说和小说家[M].北京:三联书店, 2003.
[6]王秀利.鲁迅与卡夫卡——殊途同归的结局[N].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5).
[7]张莉.纯粹的矛盾——卡夫卡的理性与非理性[N].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