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安静可以让科学课堂如此美丽

来源 :科学大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key887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科学概念的建立、规律的领悟和应用、学科知识的系统建构,无不需要学生静思、深思和沉思。
  关键词:科学课堂; 静思; 深思; 沉思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7-047-0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新课程理念正在植根于教师的头脑中,外显于课堂。在许多科学课堂,特别是公开课上,小组合作探究、讨论交流、分组竞赛等新的学习方式也频频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在这些课堂上,学生讨论活跃,回答问题踊跃,课堂呈现出非常热闹的景象,这种热闹、流畅、华丽的课堂真是我们所追求的吗?
  一、静思中体会科学的真味
  新课程实施以来,科学课上动手实践的时间多了,但是在不经意间,我们的科学教学又步入了一个“做”的误区:重“做”轻“思”,“浅尝辄止”。表面上看,课堂热热闹闹,气氛非常活跃,结果,下课后学生头脑里却是空空荡荡。没有了潜心观察,学生能有独特发现吗?没有了潜心思索,学生能够提出合理的解释吗?
  请看《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一课的精彩片段:
  师:为什么有的小组土豆浮不起来呢?我来试一试!老师从学生的水槽里捞起一个沉的土豆,放在讲台上的水槽中(盐水),土豆浮上来了。(学生的水槽中是清水)
  生:啊?你那水里有盐。
  师:你看到我往水里放盐了吗?(众生思索)你们怎么做,就可以证明我的这个水里的确是放了盐了?(学生静思)
  生:老师,你给我们一些盐试一下吧!
  师:你打算要多少盐呢?(学生又一次静思)
  对于学生来说,动手永远是第一位的;对于科学来说,理性地思考永远是第一位的。在这个案例中,往水里加盐是一个关键之处,是直接告诉学生,还是由学生自己提出?抓住这个关节点,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之下,潜心静思,理性实践,终成正果。正因为如此,学生才能深刻地体会到“我为什么需要盐、需要多少盐”的内涵,体悟出食盐背后的精心设计,课堂才会出现理性思维和激情飞扬交相辉映的对话。
  二、深思中探究科学的活动
  在我们的科学课中,经常可以看到学生的实验操作一个接着一个,忙的不亦乐乎,真的有意义吗?其实,一节优秀的科学课,不在于你做的形式是什么,也不在于你做了多长时间,而是在于你“做”的质量:如何把一个问题或活动沿着学生思维的概念做深做透,即所谓追求“一英寸宽和一英里深”的效果。
  例如在《研究磁铁》一课中,学生对于磁铁来说并不陌生,如果只是简单的完成书上的一些实验,学生充其量就是完成一些验证实验。为了防止浮光掠影和面面俱到,我把本节课的重点放在了研究磁铁的磁力大小变化上。
  首先,给出不同种类的磁铁,让学生自己探究,由于有生活的经验,学生很快就能发现磁铁的一些基本性质:如磁铁能够吸引铁的物质、磁铁有两极(S极和N极,相同的极会相互排斥,不同的极会相互吸引)等,其次,出示一块环形磁铁,要知道这块环形磁铁的磁力大小,有什么办法?学生讨论后得出:可以去吸铁的物体,如回形针,吸得多说明磁力大,吸得少说明磁力小。
  一块磁铁能吸一定数量的回形针,那两块、三块、甚至四块磁铁吸在一起,它能吸起多少个同样的回形针呢?学生猜测、制定实验计划、进行实验、实验总结交流。
  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实践会发现,几块磁铁吸在一起,吸引回形针的数量会增加,但回形针增加的数量不是想当然的翻倍,当磁铁越来越多时,回形针增加的个数在减少。
  最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课后继续研究。刚刚是相互吸引的情况,那我把另一块反一下,强行让它们在一起,磁力会怎么样变化呢?
  探究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我们要给足时间,让学生充分地操作材料,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自由地飞翔。
  三、沉思中追求探究的效益
  科学教育当然要努力的进行探究活动,但是,如何来实现探究应有的效益呢?我认为必须做到动手之前先动脑,把“动手探究”和“潜思默想”结合起来,使“做”与“思”并重。我以《测脉搏》一课的研讨谈谈如何通过动手之前的研讨来提高探究的效益。
  上课开始,教师组织学生测试自己的平静状态的心脉次数。
  当我们运动后心脉会怎么样变化呢?在停止运动之后,心脉次数又会怎样变化?这个过程需要多长时间?
  这时候,学生只能毫无根据地猜测,也有同学说可以进行测量。
  可学生真的会测量吗?且看老师的引导——
  “你们准备选择哪一种的运动方式?”老师边问边出示了四种运动方式图片:跳绳、慢步跑、仰卧起坐、上下楼梯。学生依据自己的喜好确定
  师:“运动多长时间?什么时候开始测量?”“谁来测量?”“谁来计时?”“谁来记录数据?”一连几个问题,让孩子们不得不冷静下来思考、协商。
  师:“需要测量几次?一次测量几分钟?”这又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孩子们只想到,运动以后去测量,没想到几分钟测量一次,这样的深刻而有条理的思维是孩子的平常思维的触角所不能覆盖的。
  这时候,学生就开始小声商量,不一会又举手回答:“两分钟一次”,“三分钟一次”,虽然学生说了,但是,他们真的明白两分钟一次是什么意思吗?
  “两分钟一次究竟怎么测量?”这个问题逼着学生不得不去思考即将开始的测量程序。“我们在运动员一停下来就开始测量,测量一分钟;然后让运动员休息2分钟……”“这时候是第几分钟?”老师打断学生,插进来提问。“第四分钟。”“接下来呢?”“第四分钟开始进行第二次测量,然后再休息2分钟。”
  “整个过程一共需要测量几次?”
  “一直测量到心跳和脉搏次数和平静的时候一样。”
  “一到平静状态就停止测量了吗?”
  “不,还要继续测量一到两次。”
  经过这么一系列严谨而周密的思考,学生们基本上明白了自己接下来需要做什么,怎么做,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了。
  这时候,教师出示了一张记录表格,学生依据表格内容进行操作。
  笔者以为,在探究动手之前,必须提醒学生注意三点:1.通过探究的活动,你需要获得什么?你要解决什么问题?这是基础性的问题。2.在探究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这是体验性的要求。3.探究活动以后,你产生了什么疑问?这是批判性的、创新性的要求。
  所谓“月静春山空,柴门闻犬吠。”这一份清幽,这一份意境,不能仅存于诗词中,更应该存于我们的教学现实中。新课程呼唤绿色的宁静,课堂上,小憩片刻了,其实并不是无生气的沉寂,而恰恰是为学生“愤、悱”形成新的高潮蓄势。给学生一个宁静的时空,让学生细细地品味,静静地感悟,默默地思考。
其他文献
初中物理"联系生活,落实三维目标"的教学策略有:新课导入要"联系生活,创设问题情境";知识建构要"联系生活,提供事实证据";难点突破要"联系生活,诠释抽象概念";科学探究要"联系生活,引导
随着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接触到互联网,而网页作为人们搜集信息、接触世界等的窗口,其界面设计的好坏也成为了人们越来越关注的点。目前,为了赢得用户的青睐,各大网
通过实验和观察发现,现有的基于位置的信息共享系统中存在严重的空间冗余和内容冗余问题。这些冗余的存在极大地增加了系统的通信和计算开销,干扰了客户的个性化使用。提出冗余
随着网络的迅速普及,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出现,互联网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用户数据存储在上网设备和网络服务器中,大量的敏感信息在网络中通过有线或无线等方式在网络节点之间传递。对于不法分子、企业甚至政府而言,这些隐私数据极具价值。首先归纳了近几年不断曝光的用户隐私泄露事件。然后对信息泄露的根源从技术角度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对未来云计算和大数据时代可能面临的隐私泄露问题
即时通信是互联网中最广泛的应用之一,相关软件产品众多。在犯罪侦查中,它是重要的证据来源。然而,即时通信软件的聊天记录证据要在法庭中被接受,需要具备证据能力和证明力。在当前对即时通信软件取证研究中,很少讨论如何保障所取得的电子数据证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为此,从当事人对聊天记录的可控性、聊天记录相互印证情况、制作目的和取证方法等角度分析了对聊天记录证据可靠性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取证的基本思路。
2005年,新加坡公立大学正式成为自主大学,确立了非营利性企业法人地位,走上了快速发展道路,特别是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短期内崛起成为世界知名大学。新加坡公立大学
摘 要:“活力”是学生思维力、能动力、创造力等学习能力的集中表现,是求知欲的原动力,只要学生有了学习的“活力”,他们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去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体会到,凡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们在数学课堂上充满了学习的“活力”,求知愿望强烈,数学素质会得到较快发展。因此数学教学必须从激发学生学习的“活力”入手,使学生由机械、被动学习转变为创造、主动学习。关键词:数学课
A high-intensity continuous-wave(CW) radio frequency quadrupole(RFQ) accelerator is designed for boron neutron capture therapy.The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of a
摘 要: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途径有很多,但最好的途径是“发表”。因为写作本质上是一种公众的言说,发表,既表明写作者的才华被认可,又象征着写作者获得了公众言说的权利。关键词:小学作文; 发表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3-075-001几乎每一个写作者都期望自己的文字能见诸报端。那如何广开“发表”渠道,让“发表”引领学生的作文生活呢?笔者做了如下
1986年初的一个冬夜,我迎着扑面的雪花,踏着消融的雪水,前往北京菜市口附近刚刚复校不久的母校——民治新闻专科学校。一路上,阵阵寒气袭人。走进校门,右手那间办公室里亮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