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科学概念的建立、规律的领悟和应用、学科知识的系统建构,无不需要学生静思、深思和沉思。
关键词:科学课堂; 静思; 深思; 沉思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7-047-0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新课程理念正在植根于教师的头脑中,外显于课堂。在许多科学课堂,特别是公开课上,小组合作探究、讨论交流、分组竞赛等新的学习方式也频频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在这些课堂上,学生讨论活跃,回答问题踊跃,课堂呈现出非常热闹的景象,这种热闹、流畅、华丽的课堂真是我们所追求的吗?
一、静思中体会科学的真味
新课程实施以来,科学课上动手实践的时间多了,但是在不经意间,我们的科学教学又步入了一个“做”的误区:重“做”轻“思”,“浅尝辄止”。表面上看,课堂热热闹闹,气氛非常活跃,结果,下课后学生头脑里却是空空荡荡。没有了潜心观察,学生能有独特发现吗?没有了潜心思索,学生能够提出合理的解释吗?
请看《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一课的精彩片段:
师:为什么有的小组土豆浮不起来呢?我来试一试!老师从学生的水槽里捞起一个沉的土豆,放在讲台上的水槽中(盐水),土豆浮上来了。(学生的水槽中是清水)
生:啊?你那水里有盐。
师:你看到我往水里放盐了吗?(众生思索)你们怎么做,就可以证明我的这个水里的确是放了盐了?(学生静思)
生:老师,你给我们一些盐试一下吧!
师:你打算要多少盐呢?(学生又一次静思)
对于学生来说,动手永远是第一位的;对于科学来说,理性地思考永远是第一位的。在这个案例中,往水里加盐是一个关键之处,是直接告诉学生,还是由学生自己提出?抓住这个关节点,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之下,潜心静思,理性实践,终成正果。正因为如此,学生才能深刻地体会到“我为什么需要盐、需要多少盐”的内涵,体悟出食盐背后的精心设计,课堂才会出现理性思维和激情飞扬交相辉映的对话。
二、深思中探究科学的活动
在我们的科学课中,经常可以看到学生的实验操作一个接着一个,忙的不亦乐乎,真的有意义吗?其实,一节优秀的科学课,不在于你做的形式是什么,也不在于你做了多长时间,而是在于你“做”的质量:如何把一个问题或活动沿着学生思维的概念做深做透,即所谓追求“一英寸宽和一英里深”的效果。
例如在《研究磁铁》一课中,学生对于磁铁来说并不陌生,如果只是简单的完成书上的一些实验,学生充其量就是完成一些验证实验。为了防止浮光掠影和面面俱到,我把本节课的重点放在了研究磁铁的磁力大小变化上。
首先,给出不同种类的磁铁,让学生自己探究,由于有生活的经验,学生很快就能发现磁铁的一些基本性质:如磁铁能够吸引铁的物质、磁铁有两极(S极和N极,相同的极会相互排斥,不同的极会相互吸引)等,其次,出示一块环形磁铁,要知道这块环形磁铁的磁力大小,有什么办法?学生讨论后得出:可以去吸铁的物体,如回形针,吸得多说明磁力大,吸得少说明磁力小。
一块磁铁能吸一定数量的回形针,那两块、三块、甚至四块磁铁吸在一起,它能吸起多少个同样的回形针呢?学生猜测、制定实验计划、进行实验、实验总结交流。
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实践会发现,几块磁铁吸在一起,吸引回形针的数量会增加,但回形针增加的数量不是想当然的翻倍,当磁铁越来越多时,回形针增加的个数在减少。
最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课后继续研究。刚刚是相互吸引的情况,那我把另一块反一下,强行让它们在一起,磁力会怎么样变化呢?
探究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我们要给足时间,让学生充分地操作材料,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自由地飞翔。
三、沉思中追求探究的效益
科学教育当然要努力的进行探究活动,但是,如何来实现探究应有的效益呢?我认为必须做到动手之前先动脑,把“动手探究”和“潜思默想”结合起来,使“做”与“思”并重。我以《测脉搏》一课的研讨谈谈如何通过动手之前的研讨来提高探究的效益。
上课开始,教师组织学生测试自己的平静状态的心脉次数。
当我们运动后心脉会怎么样变化呢?在停止运动之后,心脉次数又会怎样变化?这个过程需要多长时间?
这时候,学生只能毫无根据地猜测,也有同学说可以进行测量。
可学生真的会测量吗?且看老师的引导——
“你们准备选择哪一种的运动方式?”老师边问边出示了四种运动方式图片:跳绳、慢步跑、仰卧起坐、上下楼梯。学生依据自己的喜好确定
师:“运动多长时间?什么时候开始测量?”“谁来测量?”“谁来计时?”“谁来记录数据?”一连几个问题,让孩子们不得不冷静下来思考、协商。
师:“需要测量几次?一次测量几分钟?”这又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孩子们只想到,运动以后去测量,没想到几分钟测量一次,这样的深刻而有条理的思维是孩子的平常思维的触角所不能覆盖的。
这时候,学生就开始小声商量,不一会又举手回答:“两分钟一次”,“三分钟一次”,虽然学生说了,但是,他们真的明白两分钟一次是什么意思吗?
“两分钟一次究竟怎么测量?”这个问题逼着学生不得不去思考即将开始的测量程序。“我们在运动员一停下来就开始测量,测量一分钟;然后让运动员休息2分钟……”“这时候是第几分钟?”老师打断学生,插进来提问。“第四分钟。”“接下来呢?”“第四分钟开始进行第二次测量,然后再休息2分钟。”
“整个过程一共需要测量几次?”
“一直测量到心跳和脉搏次数和平静的时候一样。”
“一到平静状态就停止测量了吗?”
“不,还要继续测量一到两次。”
经过这么一系列严谨而周密的思考,学生们基本上明白了自己接下来需要做什么,怎么做,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了。
这时候,教师出示了一张记录表格,学生依据表格内容进行操作。
笔者以为,在探究动手之前,必须提醒学生注意三点:1.通过探究的活动,你需要获得什么?你要解决什么问题?这是基础性的问题。2.在探究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这是体验性的要求。3.探究活动以后,你产生了什么疑问?这是批判性的、创新性的要求。
所谓“月静春山空,柴门闻犬吠。”这一份清幽,这一份意境,不能仅存于诗词中,更应该存于我们的教学现实中。新课程呼唤绿色的宁静,课堂上,小憩片刻了,其实并不是无生气的沉寂,而恰恰是为学生“愤、悱”形成新的高潮蓄势。给学生一个宁静的时空,让学生细细地品味,静静地感悟,默默地思考。
关键词:科学课堂; 静思; 深思; 沉思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7-047-0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新课程理念正在植根于教师的头脑中,外显于课堂。在许多科学课堂,特别是公开课上,小组合作探究、讨论交流、分组竞赛等新的学习方式也频频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在这些课堂上,学生讨论活跃,回答问题踊跃,课堂呈现出非常热闹的景象,这种热闹、流畅、华丽的课堂真是我们所追求的吗?
一、静思中体会科学的真味
新课程实施以来,科学课上动手实践的时间多了,但是在不经意间,我们的科学教学又步入了一个“做”的误区:重“做”轻“思”,“浅尝辄止”。表面上看,课堂热热闹闹,气氛非常活跃,结果,下课后学生头脑里却是空空荡荡。没有了潜心观察,学生能有独特发现吗?没有了潜心思索,学生能够提出合理的解释吗?
请看《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一课的精彩片段:
师:为什么有的小组土豆浮不起来呢?我来试一试!老师从学生的水槽里捞起一个沉的土豆,放在讲台上的水槽中(盐水),土豆浮上来了。(学生的水槽中是清水)
生:啊?你那水里有盐。
师:你看到我往水里放盐了吗?(众生思索)你们怎么做,就可以证明我的这个水里的确是放了盐了?(学生静思)
生:老师,你给我们一些盐试一下吧!
师:你打算要多少盐呢?(学生又一次静思)
对于学生来说,动手永远是第一位的;对于科学来说,理性地思考永远是第一位的。在这个案例中,往水里加盐是一个关键之处,是直接告诉学生,还是由学生自己提出?抓住这个关节点,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之下,潜心静思,理性实践,终成正果。正因为如此,学生才能深刻地体会到“我为什么需要盐、需要多少盐”的内涵,体悟出食盐背后的精心设计,课堂才会出现理性思维和激情飞扬交相辉映的对话。
二、深思中探究科学的活动
在我们的科学课中,经常可以看到学生的实验操作一个接着一个,忙的不亦乐乎,真的有意义吗?其实,一节优秀的科学课,不在于你做的形式是什么,也不在于你做了多长时间,而是在于你“做”的质量:如何把一个问题或活动沿着学生思维的概念做深做透,即所谓追求“一英寸宽和一英里深”的效果。
例如在《研究磁铁》一课中,学生对于磁铁来说并不陌生,如果只是简单的完成书上的一些实验,学生充其量就是完成一些验证实验。为了防止浮光掠影和面面俱到,我把本节课的重点放在了研究磁铁的磁力大小变化上。
首先,给出不同种类的磁铁,让学生自己探究,由于有生活的经验,学生很快就能发现磁铁的一些基本性质:如磁铁能够吸引铁的物质、磁铁有两极(S极和N极,相同的极会相互排斥,不同的极会相互吸引)等,其次,出示一块环形磁铁,要知道这块环形磁铁的磁力大小,有什么办法?学生讨论后得出:可以去吸铁的物体,如回形针,吸得多说明磁力大,吸得少说明磁力小。
一块磁铁能吸一定数量的回形针,那两块、三块、甚至四块磁铁吸在一起,它能吸起多少个同样的回形针呢?学生猜测、制定实验计划、进行实验、实验总结交流。
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实践会发现,几块磁铁吸在一起,吸引回形针的数量会增加,但回形针增加的数量不是想当然的翻倍,当磁铁越来越多时,回形针增加的个数在减少。
最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课后继续研究。刚刚是相互吸引的情况,那我把另一块反一下,强行让它们在一起,磁力会怎么样变化呢?
探究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我们要给足时间,让学生充分地操作材料,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自由地飞翔。
三、沉思中追求探究的效益
科学教育当然要努力的进行探究活动,但是,如何来实现探究应有的效益呢?我认为必须做到动手之前先动脑,把“动手探究”和“潜思默想”结合起来,使“做”与“思”并重。我以《测脉搏》一课的研讨谈谈如何通过动手之前的研讨来提高探究的效益。
上课开始,教师组织学生测试自己的平静状态的心脉次数。
当我们运动后心脉会怎么样变化呢?在停止运动之后,心脉次数又会怎样变化?这个过程需要多长时间?
这时候,学生只能毫无根据地猜测,也有同学说可以进行测量。
可学生真的会测量吗?且看老师的引导——
“你们准备选择哪一种的运动方式?”老师边问边出示了四种运动方式图片:跳绳、慢步跑、仰卧起坐、上下楼梯。学生依据自己的喜好确定
师:“运动多长时间?什么时候开始测量?”“谁来测量?”“谁来计时?”“谁来记录数据?”一连几个问题,让孩子们不得不冷静下来思考、协商。
师:“需要测量几次?一次测量几分钟?”这又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孩子们只想到,运动以后去测量,没想到几分钟测量一次,这样的深刻而有条理的思维是孩子的平常思维的触角所不能覆盖的。
这时候,学生就开始小声商量,不一会又举手回答:“两分钟一次”,“三分钟一次”,虽然学生说了,但是,他们真的明白两分钟一次是什么意思吗?
“两分钟一次究竟怎么测量?”这个问题逼着学生不得不去思考即将开始的测量程序。“我们在运动员一停下来就开始测量,测量一分钟;然后让运动员休息2分钟……”“这时候是第几分钟?”老师打断学生,插进来提问。“第四分钟。”“接下来呢?”“第四分钟开始进行第二次测量,然后再休息2分钟。”
“整个过程一共需要测量几次?”
“一直测量到心跳和脉搏次数和平静的时候一样。”
“一到平静状态就停止测量了吗?”
“不,还要继续测量一到两次。”
经过这么一系列严谨而周密的思考,学生们基本上明白了自己接下来需要做什么,怎么做,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了。
这时候,教师出示了一张记录表格,学生依据表格内容进行操作。
笔者以为,在探究动手之前,必须提醒学生注意三点:1.通过探究的活动,你需要获得什么?你要解决什么问题?这是基础性的问题。2.在探究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这是体验性的要求。3.探究活动以后,你产生了什么疑问?这是批判性的、创新性的要求。
所谓“月静春山空,柴门闻犬吠。”这一份清幽,这一份意境,不能仅存于诗词中,更应该存于我们的教学现实中。新课程呼唤绿色的宁静,课堂上,小憩片刻了,其实并不是无生气的沉寂,而恰恰是为学生“愤、悱”形成新的高潮蓄势。给学生一个宁静的时空,让学生细细地品味,静静地感悟,默默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