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发布的《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将管理会计列为“行业急需紧缺人才”,可见管理会计对企业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目前,高职院校对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现状,并提出了教学改革的若干建议。
一、高职院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现状
1.对管理会计重视不够。我国高职院校中设置会计专业的学校很多,但单独开设管理会计专业的学校寥寥无几。现有的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仍然以传统的核算型会计为主。虽然在课程体系中设置了管理会计课程,但从课时和重视程度上来说,远远比不上财务会计及其相关核算类课程。有的高职院校为了增加核算类课程的课时,甚至取消了管理会计课程。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以往企业对管理会计认识和关注不够。这种状况一方面,导致了企业对管理会计人才的需求欲望不强;另一方面,也阻碍了企业自身的发展。
2.缺乏有效的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随着在实践中管理会计越来越被重视,很多高职院校在会计人才培养方面也进行了改革。但总体来说,还是以财务会计为主,管理会计的重要性未能得到充分体现。即使开设了管理会计课程,其教学方式也较为传统、单一,教学效果欠佳。教学中不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反应和体验,以通过课程考试和取得相关证书为目标,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思维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导致学生无法将管理会计方法灵活的运用于实践中。
3.管理会计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很多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都设置了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和成本会计课程,而且管理会计课程一般安排在另两门课程之后。但这三门课在教学内容的某些方面有着交叉重复现象。交叉重复的教学内容,不仅浪费了教学资源,而且“炒现饭”也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影响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4.管理会计教学、评价手段老套。目前,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学方式仍是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课后做练习加以巩固为主,而管理会计相对于财务会计来说,计算公式多、内容较枯燥繁琐,再加上学生往往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和过程缺乏足够了解,就更提升了理解难度。同时,管理会计课程的考核方式往往多采用以单选、多选、判断、计算、案例分析为题型的闭卷考试。这种传统的试卷考核方式都配有标准答案,虽然便于教师进行分数的评定,但却无法考核学生对管理会计各种方法的灵活掌握程度,也忽略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5.管理会计师资力量薄弱。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师虽然有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但仅限于财务会计领域,对于管理会计中财务信息的分析、利用的相关技能却掌握不够。一方面,是由于教师对管理会计不够重视,投入精力有限;另一方面,以往企业对管理会计认识不明,未能有效运用,导致教师失去了实践的机会。
6.缺乏有效的实践平台。由于管理会计与企业的经营业务密切相关,而高职学生往往缺乏对企业业务流程的了解,因此无法深刻理解管理会计在实践中的运用过程,从而也就失去了学习兴趣和动力。另外,虽然管理会计教学中往往都结合了一些企业案例来进行讲解,但这些案例要么时间久远,实际可操作性不强;要么来源于国外企业,与我国经济情况不符,难以借鉴。
二、高职院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改革的必要性
1.国家大力推进管理会计制度的发展。随着现代企业的蓬勃发展,财务会计体系已无法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成本、风险、绩效管理等问题。2016年,财政部颁布了《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和《管理会计应用指引》。它标志着从国家层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推动企业开展管理会计的应用实践,把管理会计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而各项管理会计工作的开展必须要由具备相应能力的管理会计人才来实施。2016年10月,财政部颁布了第十三个五年计划,将管理会计列为“行业人才的迫切需求”,并明确提出“培养3万名擅长财务管理,善于管理和决策的管理会计人才,直到2020年”的任务目标。
2.高新技术发展给低端会计人员带来的挑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低端会计人员正面临着大数据、人工智能、财务共享中心等技术的挑战。由于财务会计中的手工操作将会被机器所取代,他们的职业命运岌岌可危。而高职院校培养的会计人员往往是从事基础工作的低端会计人员。因此,为积极应对这一历史性变革,对管理会计人才培养进行改革,就显得势在必行。
三、高职院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改革方法
1.重新定位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以往的会计人才培养大多以培养具有系统的财务会计知识,具备一定的会计电算化操作技能,熟悉国内会计准则,能到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从事会计、出纳、报税等相关岗位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应用人才为目标。按照这种目标培养出来的大多是企业的低端会计人员。但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企业对低端会计人员的需求已趋于饱和。想要提高高职会计学生的就业率,就一定要对高职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重新进行定位,将管理会计的理念融入其中,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使学生产生终身参与学习的意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重视管理会计,重構教学内容。管理会计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除了要将管理会计纳入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之外,还应重新设置培养方案中的会计课程和教学内容。建议在管理会计课程之前,先设置企业经营沙盘模拟课程,使学生以沙盘模拟的方式模拟企业的商务运作,了解企业的经营理念,熟悉企业的经营管理方法。其次,对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课程的内容进行整合。比如,成本会计课程的讲解以成本计算与核算为主,将其中成本分析的部分放到管理会计课程中进行讲解。
3.改进教学方式。(1)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方式中,以老师讲为主,学生是被动接受,教学效果欠佳。而管理会计理论性强,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企业经营理念,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在理解上有一定难度。因此,一定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比如,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问题情境式教学、案例式教学、行动学习、研究性学习等方法引入到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效果。另外,老师可将管理会计的教学内容按专题或模块结合案例进行改编,制作成微课,激发学生对管理会计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
(2)强化管理会计实践教学环节。将学生要掌握的知识点融入案例中,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选择合适的案例是关键。可以直接选用中国管理案例库中案例,也可以对已有的案例按教学内容和要求进行改编,还可以通过在企业进行调研,自行编写案例。另外,购买比较成熟的管理会计实训软件,让学生有学以致用的途径。此外,还可以积极寻求与企业的合作,建设、健全实训基地,使学生在踏上工作岗位之前,通过在实训基地的锻炼,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1)专职教师。一方面,强调管理会计的重要性,提高专职教师的理论水平;更重要的,在于注重双师型人才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首先,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是做一名合格教师的前提条件。专职教师要时刻关注国家最新出台的相关会计制度和政策,更新自己已有的专业知识内容。其次,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通过灵活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再其次,深入企业,提高会计岗位实践能力。专职教师应利用课余时间,多与企业的相关专业人员进行交流、沟通,获得来自实务领域的一手资料和信息,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提升职业素养。
(2)兼职教师。兼职教师指来源于企业一线的财务人员,他们可以参与实践环节的讲解,也可定期为学生举办专题讲座。企业专家讲解时能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以便学生可以更接近真实的管理会计工作场景,同时,还能为学生带来前沿的行业信息,为他们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5.改革考核方式。从传统、单一的卷面考核转变为课堂发言、案例分析报告、实训成绩、理论考试等多元化评价体系,注重考核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中采取理论知识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不仅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更重要的是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否灵活运用。[基金:2017年湖北省高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7600)、2017年院级重点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7WYZDJY002)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武汉外语外事职业学院)
一、高职院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现状
1.对管理会计重视不够。我国高职院校中设置会计专业的学校很多,但单独开设管理会计专业的学校寥寥无几。现有的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仍然以传统的核算型会计为主。虽然在课程体系中设置了管理会计课程,但从课时和重视程度上来说,远远比不上财务会计及其相关核算类课程。有的高职院校为了增加核算类课程的课时,甚至取消了管理会计课程。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以往企业对管理会计认识和关注不够。这种状况一方面,导致了企业对管理会计人才的需求欲望不强;另一方面,也阻碍了企业自身的发展。
2.缺乏有效的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随着在实践中管理会计越来越被重视,很多高职院校在会计人才培养方面也进行了改革。但总体来说,还是以财务会计为主,管理会计的重要性未能得到充分体现。即使开设了管理会计课程,其教学方式也较为传统、单一,教学效果欠佳。教学中不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反应和体验,以通过课程考试和取得相关证书为目标,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思维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导致学生无法将管理会计方法灵活的运用于实践中。
3.管理会计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很多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都设置了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和成本会计课程,而且管理会计课程一般安排在另两门课程之后。但这三门课在教学内容的某些方面有着交叉重复现象。交叉重复的教学内容,不仅浪费了教学资源,而且“炒现饭”也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影响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4.管理会计教学、评价手段老套。目前,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学方式仍是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课后做练习加以巩固为主,而管理会计相对于财务会计来说,计算公式多、内容较枯燥繁琐,再加上学生往往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和过程缺乏足够了解,就更提升了理解难度。同时,管理会计课程的考核方式往往多采用以单选、多选、判断、计算、案例分析为题型的闭卷考试。这种传统的试卷考核方式都配有标准答案,虽然便于教师进行分数的评定,但却无法考核学生对管理会计各种方法的灵活掌握程度,也忽略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5.管理会计师资力量薄弱。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师虽然有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但仅限于财务会计领域,对于管理会计中财务信息的分析、利用的相关技能却掌握不够。一方面,是由于教师对管理会计不够重视,投入精力有限;另一方面,以往企业对管理会计认识不明,未能有效运用,导致教师失去了实践的机会。
6.缺乏有效的实践平台。由于管理会计与企业的经营业务密切相关,而高职学生往往缺乏对企业业务流程的了解,因此无法深刻理解管理会计在实践中的运用过程,从而也就失去了学习兴趣和动力。另外,虽然管理会计教学中往往都结合了一些企业案例来进行讲解,但这些案例要么时间久远,实际可操作性不强;要么来源于国外企业,与我国经济情况不符,难以借鉴。
二、高职院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改革的必要性
1.国家大力推进管理会计制度的发展。随着现代企业的蓬勃发展,财务会计体系已无法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成本、风险、绩效管理等问题。2016年,财政部颁布了《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和《管理会计应用指引》。它标志着从国家层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推动企业开展管理会计的应用实践,把管理会计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而各项管理会计工作的开展必须要由具备相应能力的管理会计人才来实施。2016年10月,财政部颁布了第十三个五年计划,将管理会计列为“行业人才的迫切需求”,并明确提出“培养3万名擅长财务管理,善于管理和决策的管理会计人才,直到2020年”的任务目标。
2.高新技术发展给低端会计人员带来的挑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低端会计人员正面临着大数据、人工智能、财务共享中心等技术的挑战。由于财务会计中的手工操作将会被机器所取代,他们的职业命运岌岌可危。而高职院校培养的会计人员往往是从事基础工作的低端会计人员。因此,为积极应对这一历史性变革,对管理会计人才培养进行改革,就显得势在必行。
三、高职院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改革方法
1.重新定位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以往的会计人才培养大多以培养具有系统的财务会计知识,具备一定的会计电算化操作技能,熟悉国内会计准则,能到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从事会计、出纳、报税等相关岗位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应用人才为目标。按照这种目标培养出来的大多是企业的低端会计人员。但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企业对低端会计人员的需求已趋于饱和。想要提高高职会计学生的就业率,就一定要对高职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重新进行定位,将管理会计的理念融入其中,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使学生产生终身参与学习的意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重视管理会计,重構教学内容。管理会计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除了要将管理会计纳入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之外,还应重新设置培养方案中的会计课程和教学内容。建议在管理会计课程之前,先设置企业经营沙盘模拟课程,使学生以沙盘模拟的方式模拟企业的商务运作,了解企业的经营理念,熟悉企业的经营管理方法。其次,对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课程的内容进行整合。比如,成本会计课程的讲解以成本计算与核算为主,将其中成本分析的部分放到管理会计课程中进行讲解。
3.改进教学方式。(1)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方式中,以老师讲为主,学生是被动接受,教学效果欠佳。而管理会计理论性强,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企业经营理念,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在理解上有一定难度。因此,一定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比如,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问题情境式教学、案例式教学、行动学习、研究性学习等方法引入到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效果。另外,老师可将管理会计的教学内容按专题或模块结合案例进行改编,制作成微课,激发学生对管理会计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
(2)强化管理会计实践教学环节。将学生要掌握的知识点融入案例中,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选择合适的案例是关键。可以直接选用中国管理案例库中案例,也可以对已有的案例按教学内容和要求进行改编,还可以通过在企业进行调研,自行编写案例。另外,购买比较成熟的管理会计实训软件,让学生有学以致用的途径。此外,还可以积极寻求与企业的合作,建设、健全实训基地,使学生在踏上工作岗位之前,通过在实训基地的锻炼,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1)专职教师。一方面,强调管理会计的重要性,提高专职教师的理论水平;更重要的,在于注重双师型人才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首先,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是做一名合格教师的前提条件。专职教师要时刻关注国家最新出台的相关会计制度和政策,更新自己已有的专业知识内容。其次,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通过灵活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再其次,深入企业,提高会计岗位实践能力。专职教师应利用课余时间,多与企业的相关专业人员进行交流、沟通,获得来自实务领域的一手资料和信息,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提升职业素养。
(2)兼职教师。兼职教师指来源于企业一线的财务人员,他们可以参与实践环节的讲解,也可定期为学生举办专题讲座。企业专家讲解时能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以便学生可以更接近真实的管理会计工作场景,同时,还能为学生带来前沿的行业信息,为他们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5.改革考核方式。从传统、单一的卷面考核转变为课堂发言、案例分析报告、实训成绩、理论考试等多元化评价体系,注重考核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中采取理论知识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不仅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更重要的是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否灵活运用。[基金:2017年湖北省高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7600)、2017年院级重点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7WYZDJY002)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武汉外语外事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