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茶史/Tea History
茶是地地道道的国货,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陆羽《茶经》曰:“茶乃南方嘉木。”说明茶原产于我国南方。早在远古,茶的药用价值就被我们的祖先所认识、利用。成书于前公元2世纪《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氏遍尝百草,一日中七十二毒,后用茶解之,方能幸免,这才把医药传世,惠及后人。从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追述中可知,我国商末周初之时,古之巴蜀地区即已种茶产茶。王褒在《僮约》中有“烹荼尽具”、“武阳买荼”的记载,反映我国西汉时期古巴蜀地区居家已有烹茶、饮茶的情节。东汉华佗在《食论》中指出,“苦荼久食,益意思。”即饮茶有益智的功效。《本草纲目》也称茶树源于巴蜀,闽、浙、淮南山中都有种植。
相传神农尝百草后感到不适,躺于树下,见到一种开白花的植物,便摘下嫩叶咀嚼而治好。到殷周时,茶不仅用作药物,而且开始成为饮料,因此后人便开始形成喝茶的习惯。成书于公元前8世纪的《诗经》中亦有“谁谓茶苦,其甘如荠”。陆羽《茶经》有“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的记载。此外,在浙江余姚田螺山遗址还出土了公元前4000年的古茶树。
魏晋
在隋唐以前,南方人饮茶、食用茶有很长的历史,尤其是在道家、玄学家和士大夫阶层中颇受欢迎。到了东晋南北朝时期,饮茶已经逐渐演变成一种社会风尚,一些有识之士则把饮茶视为清廉节俭的象征。而在中原地区,茶还是稀有之物,不为一般人所知。根据《世说新语》记载,一个南下经商的北方人甚至连茶是什么都不清楚,可见当时的北方人好饮乳酒,还不习惯喝茶。南北朝时期,菩提达摩从梁地北上来到少室山,修禅悟道,传说他对着石壁一坐就是9年,这期间难免体生疲倦,眼皮打架,于是他干脆把眼皮撕掉,以振奋精神。不久眼皮落地之处就生出茶树一棵,上面的绿叶偶然飘到小沙弥的开水锅里,达摩喝下去后,顿时困意全消,身心舒畅,自此开了禅门饮茶的先河。这个故事十分有趣,却难免夸张。喝茶当不是这位虬髯碧眼的大师始创的,但达摩从南方北上,把茶叶和南方人喝茶提神的习惯带入禅门,却也称得上是一位先驱了。
隋唐
随着隋唐时国家的统一,大运河的修建,南北经济文化交流渐渐通畅,茶叶也开始向北方流通,社会出现将“荼”字减去一笔,俗写成“茶”,自此便成为专用的茶字。而中原的饮茶风气,则是自唐开元年间大兴佛教而连带发展起来的。这一点,在唐代封演的《封氏闻见记》中有很好的说明,其称:“茶,南人好饮之,北人不多饮。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昔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自邹、齐、沧,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可见,北方的饮茶习惯,正是借着禅宗的兴盛而发展起来的,自此南北茶叶贸易也迅速膨胀,南方所产茶叶,源源北上,“舟车相继、所在山积。”可见禅宗对茶的推广作用是相当大的。另外上元至大历年间,陆羽《茶经》问世,成为我国也是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分述茶的起源、采制、烹饮、茶具和茶史,极大地推动了我国茶业和茶文化的发展。
宋元
宋代茶文化发达,出现一批茶学著作,如蔡襄《茶录》、宋子安《东溪试茶录》、黄儒《品茶要录》,特别是宋徽宗赵佶亲著《大观茶论》等。
宋元之际,刘松年《卢仝烹茶图》、赵孟的《斗茶图》等更是中华茶文化的艺术珍品。
明朝
明代朱元璋体恤民艰,诏令“罢造龙团,惟采芽茶以进”,从此我国茶叶生产由团饼茶为主转为散茶为主。茶类有了很大发展,在绿茶基础上,白茶、黑茶、黄茶、乌龙茶、红茶及花茶等茶类相继创造出来。另外明代强化茶政茶法,为巩固边防设立茶马司,专营以茶换马的茶马交易。
清以后
清代海外交通发展,国际贸易兴起,茶叶成为我国主要出口商品。康熙二十三年,清朝廷开放海禁,我国饮茶文化和茶叶商品传往西方。在民国初期,创立初级茶叶专科学校,设置茶叶专修科和茶叶系。
“茶”的定义/The Definition of Tea
茶泛指可用于泡茶的常绿灌木茶树的叶子,以及用这些叶子泡制的饮料,后来引申为所有用植物花、叶、种子、根泡制的草本茶,如“菊花茶”等;用各种药材泡制的“凉茶”等,在中国文学中亦称雷芽。有些国家亦有以水果及香草等其它植物叶而泡出的茶,如“水果茶”。
“茶”字出于《尔雅·释木》:“茶,苦荼(即后来的“茶”字)也。”茶的古称还有荼、诧、茗等。
“茶”字主要在中唐以后被普遍使用,此前多使用“荼”(tú)字。“荼”是由表示草本植物的草字头和表示“苦味”的“余”字组成,本来指的是苦味的植物苦菜。一般认为,在陆羽所著的《茶经》中,将“荼”字减少折一画以示区别。《茶经》中多使用“茶”、“槚”(jiǎ)、“蔎”(shè)、“茗”(míng)、“荈”(chuǎn)这5种名称,不过,其他的借用字也存在,一共加起来的话有10种以上的字被使用。关于“茗”字,现代汉语对茶也有“茗”的称呼,比如“茗茶”这个词。
茶与禅/Tea and Zen
禅赋予了饮茶丰富的内容与形式,并流布给世俗社会甚至漂洋过海,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写下重要的一页。茶史上划时代的人物陆羽,自小被寺院收养,当过煎茶的小沙弥,有了这种环境的浸润,才为其写作《茶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得茶文化与茶理论走向历史的高峰。茶从偏于中国南方一隅不为人所知到现在风靡世界,禅僧作为媒介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他们把茶带到中原地区后,成倍增长的消费大大刺激了南部茶叶的生产,使茶逐渐成为重要的经济作物和税收来源。在对外交流方面,茶叶往西自丝绸之路远播至西亚、欧洲,向东传到日韩。然而,最令人悠然神往而不能忘怀的,还是“禅茶一味”中那种“常离法相,自由自在”的人文情愫和超脱气质。
《封氏见闻记》的记载反映出饮茶和禅宗修行之间的密切联系。禅,梵语作“禅那”,意思是“静虑”、“思维修”。禅宗讲究“心注一境”、“正审思虑”以达到由痴而智、明心见性的境界,主要是通过坐禅的方式。禅僧坐禅的时候,过午不食、晚间不睡,十分容易疲乏,而茶叶具有提神益思、消除疲劳、去烦恶、止渴生津等功效,最适宜禅僧饮用。同时佛家认为茶有“三德”,除了宜于坐禅之外,还有饱食之后促进消化和抑制性欲的功效,所以很快就得到僧人的青睐,成为禅门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到了唐朝中后期,这种结合更加紧密,禅院中专设“茶寮”,以供众僧吃茶;专门煎点茶的,设有专职,称为“茶头”。丛林规则,每天要在佛前、祖前、灵前供茶。新主持晋山时,也有点茶的仪式;甚至有以茶为筵的“茶会”。自此后的一千余年,虽历兴衰,僧人以奉茶为待客之道却从未改变。 茶在生理上使人宁静、和谐。在精神层面上,茶道提倡的清雅、超脱、俭德、精行,正合禅僧体悟佛性的法门。在其他物质生活极为贫乏的时候,煎煮一杯香茗,观察水沸茶滚,沫起香逸,思绪似乎走过千山万水,长长岁月,慢慢涤荡胸臆,最后归于心灵上从容、安寂,所谓的“始于忧勤,终于安逸,理而后和”。这与佛教所说的戒、定、慧具有相同的价值归宿。
南禅兴起之后,秉承“不立文字,顿悟成佛”观念的僧人们更加旷达,信手拈来,皆是禅机。那时有很多关于茶的公案,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但诙谐幽默,暗隐机锋,意味深长。如赵州和尚的“曾到,吃茶去;不曾到,吃茶去”,正是借吃茶,打破繁琐,直指人心。云岩昙晟禅师生病时,还以“煎茶给谁吃”为话头,点化道吾圆智,这种不计有无、不随生死的情怀,正是禅的至理所在。有偈子云:“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煎茶饮茶这等事,在僧人眼里却同佛性打成一片,不分彼此,达到了“茶禅一味”的浑然境地。
茶类图解/The Classification of Tea
绿茶
用茶树新梢的芽、叶、嫩茎,经过杀青、揉捻、干燥等工艺制成的不发酵茶称为绿茶。
绿茶的外观特点为“外形绿、汤水绿、叶底绿”。绿茶分为四类:一是炒青绿茶,代表性品种有龙井、碧螺春、南京雨花茶等。二是烘青绿茶,代表性品种有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等。三是晒青绿茶,代表性品种有陕青、滇青、川青等。四是蒸青绿茶,代表性品种有仙人掌茶、恩施玉露等。
花茶
又名香片,利用茶善于吸收异味的特点,将有香味的鲜花和新茶一起闷,最普通的花茶是用茉莉花制的茉莉花茶。花茶主要以绿茶、红茶或者乌龙茶作为茶坯,配以能够吐香的鲜花作为原料,分为茉莉花茶、玉兰花茶、桂花花茶、珠兰花茶等,其中以茉莉花茶产量最大。
红茶
红茶的鼻祖在中国,世界上最早的红茶由中国福建武夷山茶区的茶农发明,名为“正山小种”。属于全发酵茶类,是以茶树的芽叶为原料,经过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精制而成。因其干茶色泽和冲泡的茶汤以红色为主调,故名红茶。
紧压茶
紧压茶,是以黑毛茶、老青茶、做庄茶及其他适合制毛茶为原料,经过渥堆、蒸、压等典型工艺过程加工而成的砖形或其他形状的茶叶。紧压茶的多数品种比较粗老,干茶色泽黑褐,汤色澄黄或澄红。在少数民族地区非常流行。紧压茶有防潮性能好、便于运输和储藏、茶味醇厚、适合减肥等特点。
乌龙茶
乌龙茶,亦称青茶、半发酵茶,是中国几大茶类中独具鲜明特色的茶叶品类。乌龙茶是经过杀青、萎雕、摇青、半发酵、烘焙等工序后制出的品质优异的茶类。乌龙茶由宋代贡茶龙团、凤饼演变而来,创制于1725年(清雍正年间)前后。品尝后齿颊留香,回味甘鲜。乌龙茶的药理作用,突出表现在分解脂肪、减肥健美等方面。
茶具/Tea Set
茶具在古代泛指制茶、饮茶使用的各种工具,包括采茶、制茶、贮茶、饮茶等大类。现在所指专门与泡茶有关的专门器具,主要指饮茶器具。对茶具总的要求是实用性与艺术性并重,力求有益于茶的汤质,又力求古雅美观。
茶具对茶汤的影响,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表现在茶具颜色对茶汤色泽的衬托。例如青瓷茶具可使茶汤呈绿色。随着制茶工艺和茶树种植技术的发展,茶的原色在变化,茶具的颜色也随之而变。二是茶具的材料对茶汤滋味和香气的影响,材料除要求坚而耐用外,至少要不损茶质。
中国茶具,种类繁多,造型优美,兼具实用和鉴赏价值,为历代饮茶爱好者所青睐。茶具的使用、保养、鉴赏和收藏,已成为专门的学问。
瓷器茶具
瓷器茶具又可分为白瓷茶具、青瓷茶具和黑瓷茶具等。
(1)白瓷茶具:白瓷以景德镇的瓷器最为著名,其他如湖南醴陵、河北唐山、安徽祁门的茶具也各具特色。
(2)青瓷茶具:青瓷的主要产地在浙江,最流行的是 一种叫鸡头流子的有嘴茶壶。
(3)黑瓷茶具:黑瓷兔毫茶盏,风格独特,古朴雅致,而且瓷质厚重,保温性能较好,为斗茶行家所珍爱。
竹木茶具
在历史上,广大农村,包括产茶区,很多人使用竹或木碗泡茶,它价廉物美,经济实惠,但现代已很少采用。至于用木罐、竹罐装茶,则仍然随处可见,特别是作为艺术品的黄阳木罐和二簧竹片茶罐,既是一种馈赠亲友的珍品,也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陶土茶具
陶器中的佼佼者首推宜兴紫砂茶具,早在北宋初期就已崛起,成为独树一帜的优秀茶具,明代大为流行。紫砂壶和一般的陶器不同,其里外都不敷釉,采用当地的紫泥、红泥、团山泥抟制焙烧而成。由于成陶火温高,烧结密致,胎质细腻,既不渗漏,又有肉眼看不见的气孔,经久使用,还能汲附茶汁,蕴蓄茶味;且传热不快,不致烫手;若热天盛茶,不易酸馊;即使冷热剧变,也不会破裂;如有必要,甚至还可直接放在炉灶上煨炖。紫砂茶具还具有造型简练大方、色调淳朴古雅的特点,外形有似竹结、莲藕、松段和仿商周古铜器形状的。
漆器茶具
漆器茶具始于清代,主要产于福建福州一带。福州生产的漆器茶具多姿多彩,有宝砂闪光、金丝玛瑙、釉变金丝、仿古瓷、雕填、高雕和嵌白银等品种,特别是创造了红如宝石的赤金砂和暗花等新工艺以后,更加鲜丽夺目、逗人喜爱。
金属茶具
用金、银、铜、锡等金属制作的茶具,尤其是锡作为贮茶器具材料有较大的优越性。锡罐多制成小口长颈,盖为筒状,比较密封,因此对防潮、防氧化、防光、防异味都有较好的效果。唐代时皇宫饮用顾渚茶,金沙泉,便以银瓶盛水,直送长安,主要因其不易破碎,但造价较昂贵,一般老百姓无法使用。
玻璃茶具
在现代,玻璃器皿有较大的发展。玻璃质地透明,光泽夺目,外形可塑性大,形态各异,用途广泛。玻璃杯泡茶,茶汤的鲜艳色泽,茶叶的细嫩柔软,茶叶在整个冲泡过程中的上下蹿动,叶片的逐渐舒展等,可以一览无余,可说是一种动态的艺术欣赏。特别是冲泡各类名茶,茶具晶莹剔透,杯中轻雾缥缈,澄清碧绿,芽叶朵朵,亭亭玉立,观之赏心悦目,别有风趣。而且玻璃杯价廉物美,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玻璃器具的缺点是容易破碎,比陶瓷烫手。
茶是地地道道的国货,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陆羽《茶经》曰:“茶乃南方嘉木。”说明茶原产于我国南方。早在远古,茶的药用价值就被我们的祖先所认识、利用。成书于前公元2世纪《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氏遍尝百草,一日中七十二毒,后用茶解之,方能幸免,这才把医药传世,惠及后人。从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追述中可知,我国商末周初之时,古之巴蜀地区即已种茶产茶。王褒在《僮约》中有“烹荼尽具”、“武阳买荼”的记载,反映我国西汉时期古巴蜀地区居家已有烹茶、饮茶的情节。东汉华佗在《食论》中指出,“苦荼久食,益意思。”即饮茶有益智的功效。《本草纲目》也称茶树源于巴蜀,闽、浙、淮南山中都有种植。
相传神农尝百草后感到不适,躺于树下,见到一种开白花的植物,便摘下嫩叶咀嚼而治好。到殷周时,茶不仅用作药物,而且开始成为饮料,因此后人便开始形成喝茶的习惯。成书于公元前8世纪的《诗经》中亦有“谁谓茶苦,其甘如荠”。陆羽《茶经》有“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的记载。此外,在浙江余姚田螺山遗址还出土了公元前4000年的古茶树。
魏晋
在隋唐以前,南方人饮茶、食用茶有很长的历史,尤其是在道家、玄学家和士大夫阶层中颇受欢迎。到了东晋南北朝时期,饮茶已经逐渐演变成一种社会风尚,一些有识之士则把饮茶视为清廉节俭的象征。而在中原地区,茶还是稀有之物,不为一般人所知。根据《世说新语》记载,一个南下经商的北方人甚至连茶是什么都不清楚,可见当时的北方人好饮乳酒,还不习惯喝茶。南北朝时期,菩提达摩从梁地北上来到少室山,修禅悟道,传说他对着石壁一坐就是9年,这期间难免体生疲倦,眼皮打架,于是他干脆把眼皮撕掉,以振奋精神。不久眼皮落地之处就生出茶树一棵,上面的绿叶偶然飘到小沙弥的开水锅里,达摩喝下去后,顿时困意全消,身心舒畅,自此开了禅门饮茶的先河。这个故事十分有趣,却难免夸张。喝茶当不是这位虬髯碧眼的大师始创的,但达摩从南方北上,把茶叶和南方人喝茶提神的习惯带入禅门,却也称得上是一位先驱了。
隋唐
随着隋唐时国家的统一,大运河的修建,南北经济文化交流渐渐通畅,茶叶也开始向北方流通,社会出现将“荼”字减去一笔,俗写成“茶”,自此便成为专用的茶字。而中原的饮茶风气,则是自唐开元年间大兴佛教而连带发展起来的。这一点,在唐代封演的《封氏闻见记》中有很好的说明,其称:“茶,南人好饮之,北人不多饮。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昔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自邹、齐、沧,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可见,北方的饮茶习惯,正是借着禅宗的兴盛而发展起来的,自此南北茶叶贸易也迅速膨胀,南方所产茶叶,源源北上,“舟车相继、所在山积。”可见禅宗对茶的推广作用是相当大的。另外上元至大历年间,陆羽《茶经》问世,成为我国也是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分述茶的起源、采制、烹饮、茶具和茶史,极大地推动了我国茶业和茶文化的发展。
宋元
宋代茶文化发达,出现一批茶学著作,如蔡襄《茶录》、宋子安《东溪试茶录》、黄儒《品茶要录》,特别是宋徽宗赵佶亲著《大观茶论》等。
宋元之际,刘松年《卢仝烹茶图》、赵孟的《斗茶图》等更是中华茶文化的艺术珍品。
明朝
明代朱元璋体恤民艰,诏令“罢造龙团,惟采芽茶以进”,从此我国茶叶生产由团饼茶为主转为散茶为主。茶类有了很大发展,在绿茶基础上,白茶、黑茶、黄茶、乌龙茶、红茶及花茶等茶类相继创造出来。另外明代强化茶政茶法,为巩固边防设立茶马司,专营以茶换马的茶马交易。
清以后
清代海外交通发展,国际贸易兴起,茶叶成为我国主要出口商品。康熙二十三年,清朝廷开放海禁,我国饮茶文化和茶叶商品传往西方。在民国初期,创立初级茶叶专科学校,设置茶叶专修科和茶叶系。
“茶”的定义/The Definition of Tea
茶泛指可用于泡茶的常绿灌木茶树的叶子,以及用这些叶子泡制的饮料,后来引申为所有用植物花、叶、种子、根泡制的草本茶,如“菊花茶”等;用各种药材泡制的“凉茶”等,在中国文学中亦称雷芽。有些国家亦有以水果及香草等其它植物叶而泡出的茶,如“水果茶”。
“茶”字出于《尔雅·释木》:“茶,苦荼(即后来的“茶”字)也。”茶的古称还有荼、诧、茗等。
“茶”字主要在中唐以后被普遍使用,此前多使用“荼”(tú)字。“荼”是由表示草本植物的草字头和表示“苦味”的“余”字组成,本来指的是苦味的植物苦菜。一般认为,在陆羽所著的《茶经》中,将“荼”字减少折一画以示区别。《茶经》中多使用“茶”、“槚”(jiǎ)、“蔎”(shè)、“茗”(míng)、“荈”(chuǎn)这5种名称,不过,其他的借用字也存在,一共加起来的话有10种以上的字被使用。关于“茗”字,现代汉语对茶也有“茗”的称呼,比如“茗茶”这个词。
茶与禅/Tea and Zen
禅赋予了饮茶丰富的内容与形式,并流布给世俗社会甚至漂洋过海,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写下重要的一页。茶史上划时代的人物陆羽,自小被寺院收养,当过煎茶的小沙弥,有了这种环境的浸润,才为其写作《茶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得茶文化与茶理论走向历史的高峰。茶从偏于中国南方一隅不为人所知到现在风靡世界,禅僧作为媒介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他们把茶带到中原地区后,成倍增长的消费大大刺激了南部茶叶的生产,使茶逐渐成为重要的经济作物和税收来源。在对外交流方面,茶叶往西自丝绸之路远播至西亚、欧洲,向东传到日韩。然而,最令人悠然神往而不能忘怀的,还是“禅茶一味”中那种“常离法相,自由自在”的人文情愫和超脱气质。
《封氏见闻记》的记载反映出饮茶和禅宗修行之间的密切联系。禅,梵语作“禅那”,意思是“静虑”、“思维修”。禅宗讲究“心注一境”、“正审思虑”以达到由痴而智、明心见性的境界,主要是通过坐禅的方式。禅僧坐禅的时候,过午不食、晚间不睡,十分容易疲乏,而茶叶具有提神益思、消除疲劳、去烦恶、止渴生津等功效,最适宜禅僧饮用。同时佛家认为茶有“三德”,除了宜于坐禅之外,还有饱食之后促进消化和抑制性欲的功效,所以很快就得到僧人的青睐,成为禅门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到了唐朝中后期,这种结合更加紧密,禅院中专设“茶寮”,以供众僧吃茶;专门煎点茶的,设有专职,称为“茶头”。丛林规则,每天要在佛前、祖前、灵前供茶。新主持晋山时,也有点茶的仪式;甚至有以茶为筵的“茶会”。自此后的一千余年,虽历兴衰,僧人以奉茶为待客之道却从未改变。 茶在生理上使人宁静、和谐。在精神层面上,茶道提倡的清雅、超脱、俭德、精行,正合禅僧体悟佛性的法门。在其他物质生活极为贫乏的时候,煎煮一杯香茗,观察水沸茶滚,沫起香逸,思绪似乎走过千山万水,长长岁月,慢慢涤荡胸臆,最后归于心灵上从容、安寂,所谓的“始于忧勤,终于安逸,理而后和”。这与佛教所说的戒、定、慧具有相同的价值归宿。
南禅兴起之后,秉承“不立文字,顿悟成佛”观念的僧人们更加旷达,信手拈来,皆是禅机。那时有很多关于茶的公案,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但诙谐幽默,暗隐机锋,意味深长。如赵州和尚的“曾到,吃茶去;不曾到,吃茶去”,正是借吃茶,打破繁琐,直指人心。云岩昙晟禅师生病时,还以“煎茶给谁吃”为话头,点化道吾圆智,这种不计有无、不随生死的情怀,正是禅的至理所在。有偈子云:“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煎茶饮茶这等事,在僧人眼里却同佛性打成一片,不分彼此,达到了“茶禅一味”的浑然境地。
茶类图解/The Classification of Tea
绿茶
用茶树新梢的芽、叶、嫩茎,经过杀青、揉捻、干燥等工艺制成的不发酵茶称为绿茶。
绿茶的外观特点为“外形绿、汤水绿、叶底绿”。绿茶分为四类:一是炒青绿茶,代表性品种有龙井、碧螺春、南京雨花茶等。二是烘青绿茶,代表性品种有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等。三是晒青绿茶,代表性品种有陕青、滇青、川青等。四是蒸青绿茶,代表性品种有仙人掌茶、恩施玉露等。
花茶
又名香片,利用茶善于吸收异味的特点,将有香味的鲜花和新茶一起闷,最普通的花茶是用茉莉花制的茉莉花茶。花茶主要以绿茶、红茶或者乌龙茶作为茶坯,配以能够吐香的鲜花作为原料,分为茉莉花茶、玉兰花茶、桂花花茶、珠兰花茶等,其中以茉莉花茶产量最大。
红茶
红茶的鼻祖在中国,世界上最早的红茶由中国福建武夷山茶区的茶农发明,名为“正山小种”。属于全发酵茶类,是以茶树的芽叶为原料,经过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精制而成。因其干茶色泽和冲泡的茶汤以红色为主调,故名红茶。
紧压茶
紧压茶,是以黑毛茶、老青茶、做庄茶及其他适合制毛茶为原料,经过渥堆、蒸、压等典型工艺过程加工而成的砖形或其他形状的茶叶。紧压茶的多数品种比较粗老,干茶色泽黑褐,汤色澄黄或澄红。在少数民族地区非常流行。紧压茶有防潮性能好、便于运输和储藏、茶味醇厚、适合减肥等特点。
乌龙茶
乌龙茶,亦称青茶、半发酵茶,是中国几大茶类中独具鲜明特色的茶叶品类。乌龙茶是经过杀青、萎雕、摇青、半发酵、烘焙等工序后制出的品质优异的茶类。乌龙茶由宋代贡茶龙团、凤饼演变而来,创制于1725年(清雍正年间)前后。品尝后齿颊留香,回味甘鲜。乌龙茶的药理作用,突出表现在分解脂肪、减肥健美等方面。
茶具/Tea Set
茶具在古代泛指制茶、饮茶使用的各种工具,包括采茶、制茶、贮茶、饮茶等大类。现在所指专门与泡茶有关的专门器具,主要指饮茶器具。对茶具总的要求是实用性与艺术性并重,力求有益于茶的汤质,又力求古雅美观。
茶具对茶汤的影响,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表现在茶具颜色对茶汤色泽的衬托。例如青瓷茶具可使茶汤呈绿色。随着制茶工艺和茶树种植技术的发展,茶的原色在变化,茶具的颜色也随之而变。二是茶具的材料对茶汤滋味和香气的影响,材料除要求坚而耐用外,至少要不损茶质。
中国茶具,种类繁多,造型优美,兼具实用和鉴赏价值,为历代饮茶爱好者所青睐。茶具的使用、保养、鉴赏和收藏,已成为专门的学问。
瓷器茶具
瓷器茶具又可分为白瓷茶具、青瓷茶具和黑瓷茶具等。
(1)白瓷茶具:白瓷以景德镇的瓷器最为著名,其他如湖南醴陵、河北唐山、安徽祁门的茶具也各具特色。
(2)青瓷茶具:青瓷的主要产地在浙江,最流行的是 一种叫鸡头流子的有嘴茶壶。
(3)黑瓷茶具:黑瓷兔毫茶盏,风格独特,古朴雅致,而且瓷质厚重,保温性能较好,为斗茶行家所珍爱。
竹木茶具
在历史上,广大农村,包括产茶区,很多人使用竹或木碗泡茶,它价廉物美,经济实惠,但现代已很少采用。至于用木罐、竹罐装茶,则仍然随处可见,特别是作为艺术品的黄阳木罐和二簧竹片茶罐,既是一种馈赠亲友的珍品,也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陶土茶具
陶器中的佼佼者首推宜兴紫砂茶具,早在北宋初期就已崛起,成为独树一帜的优秀茶具,明代大为流行。紫砂壶和一般的陶器不同,其里外都不敷釉,采用当地的紫泥、红泥、团山泥抟制焙烧而成。由于成陶火温高,烧结密致,胎质细腻,既不渗漏,又有肉眼看不见的气孔,经久使用,还能汲附茶汁,蕴蓄茶味;且传热不快,不致烫手;若热天盛茶,不易酸馊;即使冷热剧变,也不会破裂;如有必要,甚至还可直接放在炉灶上煨炖。紫砂茶具还具有造型简练大方、色调淳朴古雅的特点,外形有似竹结、莲藕、松段和仿商周古铜器形状的。
漆器茶具
漆器茶具始于清代,主要产于福建福州一带。福州生产的漆器茶具多姿多彩,有宝砂闪光、金丝玛瑙、釉变金丝、仿古瓷、雕填、高雕和嵌白银等品种,特别是创造了红如宝石的赤金砂和暗花等新工艺以后,更加鲜丽夺目、逗人喜爱。
金属茶具
用金、银、铜、锡等金属制作的茶具,尤其是锡作为贮茶器具材料有较大的优越性。锡罐多制成小口长颈,盖为筒状,比较密封,因此对防潮、防氧化、防光、防异味都有较好的效果。唐代时皇宫饮用顾渚茶,金沙泉,便以银瓶盛水,直送长安,主要因其不易破碎,但造价较昂贵,一般老百姓无法使用。
玻璃茶具
在现代,玻璃器皿有较大的发展。玻璃质地透明,光泽夺目,外形可塑性大,形态各异,用途广泛。玻璃杯泡茶,茶汤的鲜艳色泽,茶叶的细嫩柔软,茶叶在整个冲泡过程中的上下蹿动,叶片的逐渐舒展等,可以一览无余,可说是一种动态的艺术欣赏。特别是冲泡各类名茶,茶具晶莹剔透,杯中轻雾缥缈,澄清碧绿,芽叶朵朵,亭亭玉立,观之赏心悦目,别有风趣。而且玻璃杯价廉物美,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玻璃器具的缺点是容易破碎,比陶瓷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