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系结合:让实践触手可及

来源 :科学新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m5w56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轰隆隆……”随着飞机起飞的轰鸣声,徐卫青再一次踏上了前往兰州的旅程。
  十月的合肥,天气有些阴沉。但飞机窗外那乌压压的云却丝毫没有影响徐卫青兴奋而又期待的心情。现在的他,满脑子都在盘算着此次去兰州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实验任务,更期盼着与研究所里那些熟悉的老师们的再一次见面。
  这已经是徐卫青第四次前往兰州了。作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近代物理系原子分子物理专业的一名三年级博士研究生,徐卫青觉得自己很幸运。因为不但能够借助近代物理研究所的重离子冷却储存环大型科学装置开展实验,还能与研究所优秀的研究人员学习和交流。
  徐卫青的幸运,源于中国科大自建校起就一贯坚守的“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模式。与中科院血脉相连的天然优势,把中国科大和中科院各研究所紧密地联系起来,使研究所成为了学生科研实践的大后方。
  据中国科大教务处处长蒋一介绍,目前学校里学生到各研究所参加科研实践的比例高达70%以上,涉及研究所80多个,每年奔赴全国各地研究所的学生人数达到了1100人左右。
  走进研究所
  徐卫青在兰州的时间,最短的有一个星期,而最长的一次,则在那里待了整整九个月。
  第一次去兰州是在2011年12月。徐卫青还记得,当时兰州的沙尘暴特别严重,空气里弥漫的都是黄土粉尘。
  那时,他每天6点钟准时起床,总能赶上第一锅汤汁鲜美的牛肉面。饱腹之后,他迎着寒风走进研究所的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一直忙碌到深夜。
  之所以要去兰州,是因为徐卫青正在准备做“锡离子双电子复合”实验,而这个实验需要借助近代物理研究所的重离子加速器。派徐卫青去兰州的决定过程简单而迅速,由于实验室的导师和近代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有工作上的交流,所以学校和研究所两边的手续都非常简单,还为他提供了差旅和食宿费用。
  在兰州的日子,徐卫青过得很充实,尤其是跟指导老师马新文研究员学到了很多东西。每一次布置任务时,马新文总是先交给他一些比较简单的调研和模拟计算工作,之后再渐渐升级,使他逐渐克服畏难情绪,增强信心。这种风格被大家戏称为“在游戏里打怪兽”。
  即将在2014年夏天毕业的徐卫青非常珍惜在研究所学习和实验的机会。“除了专业知识有所拓展外,如何做人也是我在这里上的第一课。”徐卫青说。在他看来,研究所讲求团体协作,如何融入这个团体并进行有效沟通至关重要。
  合作培养英才
  同徐卫青一样,今年刚从中国科大毕业的顾舒敏也感受着“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模式给自己的学习和研究带来的影响。只不过,顾舒敏的体验要更早。
  四年前,刚刚踏入中国科大校门的顾舒敏参加了全校范围的入学考试,并顺利通过了笔试和面试。最终,顾舒敏跻身仅由三十几名学生组成的华罗庚数学科技英才班。
  这个被大家简称为“华罗庚班”的班级,是中国科大11个科技英才班中最早建立的一个,由中国科大与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联合创办。
  继“华罗庚班”后,中国科大与中科院各研究院所又陆续创办了严济慈物理科技英才班、钱学森力学科技英才班等10个科技英才班,目的就是通过学校与研究所共同参与教学和培养工作,对有潜力的优秀人才进行重点培养,造就一批拔尖创新人才。
  进入到科技英才班意味着能够享受到更多的优质资源,但同时也意味着要接受更大的挑战。因为中国科大对于科技英才班的管理非常严格。
  与普通班级相比,科技英才班老师讲授的知识要更深入和广泛,而学生进出班级则实行滚动调整的机制,这也让科技英才班的竞争氛围变得更加激烈。
  中国科大对科技英才班的管理和要求虽然严格,但却坚决拒绝“填鸭式”的教育模式。对于科技英才班的教学,学校一贯遵循“小班上课”的原则,以便老师与学生更好地沟通与交流。而学校对科技英才班的具体操作模式也不作统一要求,而是根据学科特点和所情来制定,让各个科技英才班的教学和管理更加灵活自由。
  中国科大副校长陈初升参与授课的化学英才班就正在尝试模块教学和“二对一”交流的培养模式。比如,物理化学课就被分成了五个模块: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输运过程和电化学、统计热力学、表面化学。每个模块的教学任务都会由这个领域里最擅长的老师来承担,目的就是使学生掌握的知识与研究前沿相结合。
  焕发新生机
  “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是中国科大1958年建校伊始就提出的,自此之后就一直渗透在中国科大的血液里,直至今日不曾改变。
  这个办学方针的提出与当时刚建校时的背景有关。那时中国科大资源有限,中科院的各研究所便参与共建中国科大相关科系的专业建设。
  当时,中国科大所有的系主任均由中科院对口研究所的领导担任。比如,应用数学和计算技术系主任,就是由当时中科院数学研究所所长华罗庚担任。这种办学模式为新生的中国科大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如今,提起当年钱临照、傅承义、赵九章等多位来自中科院的著名科学家在学校任教的情景,毕业于地球物理系的校友周建生依然难以忘怀:“在同钱老座谈时,他还同我们讲到当时最新的激光技术,红宝石激光切割技术。他说这些技术以后应用前景不得了。现在回过头来看,钱老真是料事如神啊。”
  正如中国科大现任校长侯建国所言:“中国科大发挥中科院的优势,通过与研究所的‘所系结合’,让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特别是让一流的学生和科学家尽早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习期间就尽早有机会参与到前沿的科学研究里,感受到科学研究的魅力和过程。”
  如今,中国科大与中科院依然秉承着“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方针。只不过,从最初的对口支援到如今的互利双赢,通过共建实验室、人才互聘等新方式,这个历史悠久的办学模式正在得到不断深化和发展。
  2005年,中国科大近代物理系与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合作共建了核探测技术与核电子学联合实验室。2012年,这个实验室升级为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实验室的平台上,中国科大积极参与了北京谱仪(BESⅢ)、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等多项重大科研项目,承担了重要工作,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2011年,依托中国科大和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由中科院发起、院省共建的合肥物质科学技术中心成立,成为政、产、学、研、用相融合的协同创新平台,并且通过建立“双岗双聘”制度,不断探索“全院办校、所系结合”在人才资源管理上的新思路。
  2012年,更为多元的科研平台一中国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正式揭牌。这个由安徽省、中科院、合肥市和中国科大四方共建的创新单元,正在聚焦微电子、健康医疗、新能源、新材料、量子信息等诸多领域的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
  “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在中国科大人的手中始终传承而又不断创新,不但属于过去的中国科大、现在的中国科大,也属于未来的中国科大。
  (见习记者姜天海、实习生林梅对本文亦有贡献)
  (责编:唐琳)
其他文献
谢辽沙是个搞笑专家,长着红头发、高鼻梁、黑眼睛,一眼看去,十足的小美国佬。其实,谢辽沙并不是纯粹的美国人,他老爸是中国广东人,他老妈是美国纽约人。 Xie Liesha is a fu
科学研究向来是有目标的。从学术方面而言,目标在于发明发现,创造知识,认识世界;从经济方面而言,目标在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投入资金获得最大效益。考察目标是否实现有赖
据资料显示,世界上头发最长的是一位泰国老人,1997年,她凭5.15米长的头发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不过这位老人已 According to statistics, the longest hair in the world i
期刊
1978年的初春,年仅17岁的我匆匆地踏上了教育的征程。在近30年的教育生涯中,付出和奉献了许多,同时也收获了许多,收获了孩子们的那份天真与渴望;收获了老师们的那份热情与真
有一天,我趁着爸爸妈妈不在家,偷偷地来到浴室,打开水龙头洗澡。我站在浴缸前,突然看到水里有一个和我长得一模一样的人,我感到很奇怪,向他招招手,他也向我招招手。这是怎么
兔子年猴子月熊猫日,樱(yīn$)桃镇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一个强盗去抢劫,跳窗户逃跑时,打碎了一只花盆。窗台上的猫受了惊,从窗户上跳下时,把自己的影子摔(shuāi)丢了。 Ra
有着中国青年科技女性“诺贝尔奖”之称的“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在2013年迎来了里程碑式的十周年。本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评审委员会由36位院士组成,共有114个单位和22名专
我的故乡在乡下。那里的夜晚特别美丽,到天黑时,黑色天空中的星星一个挨一个地亮了起来。像点起了一个个小火把,夜风轻轻一吹,我感觉自己像睡在了月亮上,舒服极了。故乡最好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中科院在前两年试行“创新团队”建设的基础上,今年年初正式出台了“创新团队”的组建和管理办法。目前中科院正在讨论知识创新工程“二期”的团队组建计划。该文总结了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