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更好地提高永州地区秋植沪紫黑糯1号产量与效益,本试验共设6种密度处理,结果显示,沪紫黑糯1号的秋植密度以亩栽3800株为宜,最低不少于3300株/亩,为便于田间管理,采用宽行窄株栽培模式,行距70cm至80cm,株距25cm为宜,既可提高产量,又能获得好的品质。
关键词:秋植;糯玉米;永州;密度
沪紫黑糯1号在永州地区秋植表现突出,植株生长健壮,丰产,抗病性与抗倒性强,果穗秃尖短,籽粒着生饱满,光泽度好,外观和鲜食口感极佳,很受消费者青睐,是具有很大推广潜力的糯玉米良种。玉米种植密度是影响其产量与品质的重要因素,为了更好地提高秋植沪紫黑糯1号产量与效益,根据沪紫黑糯1号的植株生长特性与永州地区的气候特点,2020年,我们对沪紫黑糯1号进行了秋植密度试验。试验结果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品种:沪紫黑糯1号,引自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1.2 试验的概况:试验安排在永州市农科所科研基地进行。试验地,肥力中等,排灌方便,前作为烤烟。试验地气候属中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光热丰富,雨量充沛,≥10℃的有效积温为5530-5860℃。
1.3 试验方法
试验共设6种密度处理:A(80cm×25cm,3335株/亩)、B(80cm×30cm,2779株/亩)、C(70cm×25cm,3811株/亩)、D(70cm×30cm,3176株/亩)、E(60cm×25cm,4447株/亩)、F(60cm×30cm,3706株/亩)。采用随机区组排列,重复三次,小区面积60m2,试验地周围种植保护行。采用100孔的塑料育苗盘育苗,待苗长至3叶1心至4叶时带土移栽,定向种植;栽后浇足定根水,并结合浇施15kg/667m2尿素提苗,到8叶展开期株间埋施40kg/667m2复合肥攻秆壮穗,中耕垄蔸。灌水抗旱和病虫防治等田间管理各处理一致。
1.4 观察记载与数据测量
观察不同种植密度的沪紫黑糯1号生长状况,病虫发生程度,每小区选择长势较一致的连续10株,测量株高、穗位高,测量不同处理的空秆率、倒伏率、小区产量,每小区采摘10个果穗测量秃顶长、单棒重,观察外观品质。
2. 结果与分析
2.1 密度对沪紫黑糯1号植株生长和抗性的影响
根据表1结果,随着种植密度加大,株高和穗位高有增高的趋势,B(2779株/亩)处理的株高和穗位高最矮,分别为182cm、73cm,E(4447株/亩)处理的株高和穗位高最高,分别为199cm、87cm,但从B处理的亩栽2779株到C处理的亩栽3811株,株高与穗位高增高不明显,而亩栽4447株的E处理,株高和穗位高与其他处理存在显著性差异,另从田间植株长势来看,E处理的植株茎秆偏细,其他处理的植株茎秆较粗壮,长势较一致。
空秆率和倒伏率亦随着密度的增大而增大,B处理的空秆率和倒伏率分别为1.1%和0.8%,最低,E处理的空秆率和倒伏率分别是8.5%和11.2%,最高,E处理的空秆率和倒伏率与其他处理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A、B、C、D、F各处理之间,空秆率和倒伏率无显著性差异。根据永州地区秋玉米易发生的病害(銹病、纹枯病、大小叶斑病、茎腐病)和虫害(玉米螟、粘虫、蚜虫)来看,A、B、C、D和F处理,光照好,植株生长健壮,病虫害轻;E处理因密度太大,光照不足,植株长势偏弱,且不利于喷药,病虫害较重。
2.2 密度对沪紫黑糯1号产量和果穗商品性的影响
由表2可知,B(2779株/亩)处理种植密度最小,产量最低,亩产735.9kg,C(3811株/亩)处理产量最高,为896kg/亩,当亩栽株数由2779株增加到3811株,各处理的产量递增,当种植密度扩大为4447株/亩时,产量为742.8kg/亩,减产明显。C和F处理之间产量无显著性差异,与其他处理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B、D、E处理之间产量无显著性差异,与其他处理之间产量存在显著性差异;A处理亩产为813.4kg,低于C和F处理,明显高于B、D和E处理。单穗重以B处理最重,去苞叶后重达224.0g,E处理的单穗重量最轻,为150.3g,随着种植密度的加大,单穗重量逐渐减轻,A、B、C、D、F各处理之间的单穗重无显著性差异,它们与E处理之间单穗重存在显著性差异。从秃尖长度看,B处理的秃尖长0.5cm,最短,E处理的秃尖长2.8cm,最长,A、B、C、D、F处理之间秃尖长差异不明显,它们与E处理的秃尖长差异明显。从籽粒着生整齐饱满度来看,A、B与D处理果穗籽粒着生整齐饱满,无缺粒现象,C与F处理个别果穗籽粒着生有缺粒现象,E处理果穗籽粒着生缺粒严重,部分果穗形状不正。综合评价,A、B、C、D和F处理果穗外观品质均好,E处理的果穗外观品质差。
结论
玉米的种植密度与玉米的产量和外观品质关系密切,种植密度低,虽外观品质好,但产量偏低,而密度太大,因光照条件不良,影响玉米健康生长,亦严重降低产量与品质。根据永州地区秋季光照充足和沪紫黑糯1号长势中等的特性,沪紫黑糯1号的秋植密度以亩栽3800株为宜,最低不少于3300株/亩,既提高了产量,又有好的外观品质。为便于田间管理,采用宽行窄株栽培模式,行距70cm至80cm,株距25cm为宜。
关键词:秋植;糯玉米;永州;密度
沪紫黑糯1号在永州地区秋植表现突出,植株生长健壮,丰产,抗病性与抗倒性强,果穗秃尖短,籽粒着生饱满,光泽度好,外观和鲜食口感极佳,很受消费者青睐,是具有很大推广潜力的糯玉米良种。玉米种植密度是影响其产量与品质的重要因素,为了更好地提高秋植沪紫黑糯1号产量与效益,根据沪紫黑糯1号的植株生长特性与永州地区的气候特点,2020年,我们对沪紫黑糯1号进行了秋植密度试验。试验结果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品种:沪紫黑糯1号,引自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1.2 试验的概况:试验安排在永州市农科所科研基地进行。试验地,肥力中等,排灌方便,前作为烤烟。试验地气候属中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光热丰富,雨量充沛,≥10℃的有效积温为5530-5860℃。
1.3 试验方法
试验共设6种密度处理:A(80cm×25cm,3335株/亩)、B(80cm×30cm,2779株/亩)、C(70cm×25cm,3811株/亩)、D(70cm×30cm,3176株/亩)、E(60cm×25cm,4447株/亩)、F(60cm×30cm,3706株/亩)。采用随机区组排列,重复三次,小区面积60m2,试验地周围种植保护行。采用100孔的塑料育苗盘育苗,待苗长至3叶1心至4叶时带土移栽,定向种植;栽后浇足定根水,并结合浇施15kg/667m2尿素提苗,到8叶展开期株间埋施40kg/667m2复合肥攻秆壮穗,中耕垄蔸。灌水抗旱和病虫防治等田间管理各处理一致。
1.4 观察记载与数据测量
观察不同种植密度的沪紫黑糯1号生长状况,病虫发生程度,每小区选择长势较一致的连续10株,测量株高、穗位高,测量不同处理的空秆率、倒伏率、小区产量,每小区采摘10个果穗测量秃顶长、单棒重,观察外观品质。
2. 结果与分析
2.1 密度对沪紫黑糯1号植株生长和抗性的影响
根据表1结果,随着种植密度加大,株高和穗位高有增高的趋势,B(2779株/亩)处理的株高和穗位高最矮,分别为182cm、73cm,E(4447株/亩)处理的株高和穗位高最高,分别为199cm、87cm,但从B处理的亩栽2779株到C处理的亩栽3811株,株高与穗位高增高不明显,而亩栽4447株的E处理,株高和穗位高与其他处理存在显著性差异,另从田间植株长势来看,E处理的植株茎秆偏细,其他处理的植株茎秆较粗壮,长势较一致。
空秆率和倒伏率亦随着密度的增大而增大,B处理的空秆率和倒伏率分别为1.1%和0.8%,最低,E处理的空秆率和倒伏率分别是8.5%和11.2%,最高,E处理的空秆率和倒伏率与其他处理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A、B、C、D、F各处理之间,空秆率和倒伏率无显著性差异。根据永州地区秋玉米易发生的病害(銹病、纹枯病、大小叶斑病、茎腐病)和虫害(玉米螟、粘虫、蚜虫)来看,A、B、C、D和F处理,光照好,植株生长健壮,病虫害轻;E处理因密度太大,光照不足,植株长势偏弱,且不利于喷药,病虫害较重。
2.2 密度对沪紫黑糯1号产量和果穗商品性的影响
由表2可知,B(2779株/亩)处理种植密度最小,产量最低,亩产735.9kg,C(3811株/亩)处理产量最高,为896kg/亩,当亩栽株数由2779株增加到3811株,各处理的产量递增,当种植密度扩大为4447株/亩时,产量为742.8kg/亩,减产明显。C和F处理之间产量无显著性差异,与其他处理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B、D、E处理之间产量无显著性差异,与其他处理之间产量存在显著性差异;A处理亩产为813.4kg,低于C和F处理,明显高于B、D和E处理。单穗重以B处理最重,去苞叶后重达224.0g,E处理的单穗重量最轻,为150.3g,随着种植密度的加大,单穗重量逐渐减轻,A、B、C、D、F各处理之间的单穗重无显著性差异,它们与E处理之间单穗重存在显著性差异。从秃尖长度看,B处理的秃尖长0.5cm,最短,E处理的秃尖长2.8cm,最长,A、B、C、D、F处理之间秃尖长差异不明显,它们与E处理的秃尖长差异明显。从籽粒着生整齐饱满度来看,A、B与D处理果穗籽粒着生整齐饱满,无缺粒现象,C与F处理个别果穗籽粒着生有缺粒现象,E处理果穗籽粒着生缺粒严重,部分果穗形状不正。综合评价,A、B、C、D和F处理果穗外观品质均好,E处理的果穗外观品质差。
结论
玉米的种植密度与玉米的产量和外观品质关系密切,种植密度低,虽外观品质好,但产量偏低,而密度太大,因光照条件不良,影响玉米健康生长,亦严重降低产量与品质。根据永州地区秋季光照充足和沪紫黑糯1号长势中等的特性,沪紫黑糯1号的秋植密度以亩栽3800株为宜,最低不少于3300株/亩,既提高了产量,又有好的外观品质。为便于田间管理,采用宽行窄株栽培模式,行距70cm至80cm,株距25cm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