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幼儿英语教育的发展对幼儿英语教师的专业要求越来越高,这意味着对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英语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出更高要求。本文简单论述了如何设计教学,从而提高英语课堂有效性,进而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以满足社会对幼儿英语教师的需求。
【关键词】幼儿英语教师 课堂有效性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050-01
英语教学专家J. Hammer 所说:“最好的老师应该是那些总是精心设计和考虑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做些什么活动,并且如何适当地组织教和学的老师。”(Hammer Jeremy,2002) 这就是说,作为教师应该总是对自己的课堂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和组织。同时,作为教师,对课堂的设计还应该考虑得尽力周全,只有在做好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才能把课上好,才能体现教学的有效性。鉴于此,笔者认为幼师英语课堂的有效性教学设计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有效沟通: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高质量的教学一定是基于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然而,何以能实现有效沟通呢?我们认为师生间的有效沟通,必须是建立在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上。在传统的师道尊严的教育背景下,师生间缺乏一种平等地交流和沟通,以致于通常都是老师把个人的意志强加于学生,而学生的个人意愿难以尽情表达。这样的师生关系已不适应现在的教育环境。对教师而言,学生能亲其师而信其道,有助于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具体而言,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合作型师生关系。合作型师生关系意味教学是一个群体活动,而不是老师一个人在讲台上演“独角戏”。老师的讲授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和参与,学生的学习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因此,教学活动体现的是一种师生间的共同合作。二是和谐型师生关系。所谓和谐的师生关系通常意味着师生间的交往是以爱为纽带的。老师要关心爱护学生才能提供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三是互动型师生关系。有效的课堂教学离不开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心理沟通。通常情况下,如果老师受学生欢迎,那么其课堂氛围和谐,师生容易互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高。
二、有效提问:激活学生的思维
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回忆、对比分析、综合概括,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可以通过学生的回答,了解学生对问题的掌握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能在一定程度上提示学生保持清醒的头脑认真听老师讲课;更重要的是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问题的能力。课堂提问不能随意性太强,需要师生在共同协商中,有目的、有计划的设计问题。因为,只有把问题设计得得体、巧妙,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调节学生思维节奏,从而诱发学生深入思考。
教师在课堂提问中还需要把握几个基本原则:一是预设与生成相结合的原则。所谓预设就是在备课时教师就应当提前预计到课堂上应该提什么问题,而且这些问题主要是针对哪一类学生都应有所思考,所谓生成是根据课堂教学的进展情况,临时发起提问。一个有效的课堂应该是同时兼有预设性问题和生成性的问题。二是数量与质量相结合原则。有效的提问并不在于多问,而在于善问和巧问。教师不能为了提问而提问。提问过多过滥,让学生应接不暇,没有思考的余地,必然会影响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学习的兴趣。提问过少,难以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造成学生疲惫,效果必然会很差。因此,教师的提问应当适中且有质量。三是侧重与公平相结合原则。这里的侧重与公平并不矛盾。侧重是指教师心中应该明白哪些学生是最需要受到特别关注的,就应该多提问常提问,而公平性是指教师的提问不要有所歧视任何学生,应该把提问面向全班学生,而不仅仅是成绩优异、表现活跃的那几个“好学生”,特别是应该把机会多留给班上那些表现羞涩的学生。四是难与易相结合原则。对较难的问题做到深入浅出,化难为易,避免问题设置过难、过深而造成冷场。但同时提的问题也不能太过简单,不能总是问形如“What is it?”、“Yes or no?”等之类的简单问题,要使问题富有启发性,从而避免学生感到单调乏味。五是促进学生发展性原则。这就是说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一定是要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尤其不能使课堂提问成为揭学生伤疤的利剑,不能成为伤及学生自尊心的罪魁祸首。
三、有效训练: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
要想提高幼师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合理地听说读写训练是十分必要的。首先,在听上训练可以分两类进行,一是精听,一是泛听。精听则可以按三步骤进行:第一步是边听边模仿。這是初学英语者常见的训练。第二步是听后复述,即把听到的单词或句子用口语方式表达出来。第三步则是把听到的写出来。这一步是难度较大的一步。其次,是说的训练,也就是进行英语口语练习。进行口语训练最重要的是要进行语感培养。通常可以通过大声朗读、背诵句型、参与英语角、话剧表演等短对话形式训练学生的语感。除了进行语感训练外,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语音语调练习,要纠正学生的不正确的语音语调,养成良好的发音习惯。第三,是阅读训练。在英语学习中要求学生进行大量阅读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唯一途径。阅读可以有精读和泛读两种。精读就是要求选定一篇或几篇文章进行仔细地阅读。在精读过程中,要注意分析文章的句子类型和语法结构,结合上下文语境概括文章段落大意,从而把握文章的精要之意。当然,精读中还必须特别注意那些核心词的发音、拼写、词性、词义以及搭配和使用,这些都必须得把握准确。第四,是写作训练。相对而言写作是幼师学生学习英语最难的一步。它需要涉及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不仅要考虑写出句子,还要考虑把句子写好。(蔡苗,2006)很多幼师学生,经常受汉语思维的影响,写出汉语式的句子来。这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那么学生的写作水平永远也难以提升。因此,作为英语老师应该帮助学生及时转变这种思维习惯。
四、有效辅助: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效教学辅助,是指除了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之外,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增补一些辅助性资料。这些辅助资料的显著特征就是趣味性强,能很快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这对活跃课堂气氛,刺激学生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显著效果。通常可供选为辅助资料的如经典英文乐曲、英文影片、英文图画等比较感性的资料。现在互联网十分方便,要完成这个任务对幼师学生来说应该不是问题。这样,一方面学生搜集的资料更容易符合学生的审美标准,更容易刺激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学生自主完成任务的能力,培养学生在茫茫资料信息中筛选最合适资料的自主决断能力。
结语
幼儿英语教育是一个“时尚”的行业,这对幼儿英语教师是一种挑战,也是对幼师英语教师的挑战,特别是对其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挑战,诸如如何有效沟通、提问、训练和交流等方面。这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课题,有待于更进一步更深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Hammer Jeremy. How To Teach English.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2]蔡苗. 不同英语教学法在中国的幼儿英语教学环境中的应用[J].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1).
[3]黄瑾伶. 英语教学法指导下高职英语幼师培训[J].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4).
[4]杨文. 幼儿英语教学法[M]. 中国书籍出版社, 2006.
【关键词】幼儿英语教师 课堂有效性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050-01
英语教学专家J. Hammer 所说:“最好的老师应该是那些总是精心设计和考虑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做些什么活动,并且如何适当地组织教和学的老师。”(Hammer Jeremy,2002) 这就是说,作为教师应该总是对自己的课堂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和组织。同时,作为教师,对课堂的设计还应该考虑得尽力周全,只有在做好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才能把课上好,才能体现教学的有效性。鉴于此,笔者认为幼师英语课堂的有效性教学设计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有效沟通: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高质量的教学一定是基于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然而,何以能实现有效沟通呢?我们认为师生间的有效沟通,必须是建立在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上。在传统的师道尊严的教育背景下,师生间缺乏一种平等地交流和沟通,以致于通常都是老师把个人的意志强加于学生,而学生的个人意愿难以尽情表达。这样的师生关系已不适应现在的教育环境。对教师而言,学生能亲其师而信其道,有助于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具体而言,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合作型师生关系。合作型师生关系意味教学是一个群体活动,而不是老师一个人在讲台上演“独角戏”。老师的讲授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和参与,学生的学习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因此,教学活动体现的是一种师生间的共同合作。二是和谐型师生关系。所谓和谐的师生关系通常意味着师生间的交往是以爱为纽带的。老师要关心爱护学生才能提供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三是互动型师生关系。有效的课堂教学离不开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心理沟通。通常情况下,如果老师受学生欢迎,那么其课堂氛围和谐,师生容易互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高。
二、有效提问:激活学生的思维
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回忆、对比分析、综合概括,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可以通过学生的回答,了解学生对问题的掌握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能在一定程度上提示学生保持清醒的头脑认真听老师讲课;更重要的是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问题的能力。课堂提问不能随意性太强,需要师生在共同协商中,有目的、有计划的设计问题。因为,只有把问题设计得得体、巧妙,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调节学生思维节奏,从而诱发学生深入思考。
教师在课堂提问中还需要把握几个基本原则:一是预设与生成相结合的原则。所谓预设就是在备课时教师就应当提前预计到课堂上应该提什么问题,而且这些问题主要是针对哪一类学生都应有所思考,所谓生成是根据课堂教学的进展情况,临时发起提问。一个有效的课堂应该是同时兼有预设性问题和生成性的问题。二是数量与质量相结合原则。有效的提问并不在于多问,而在于善问和巧问。教师不能为了提问而提问。提问过多过滥,让学生应接不暇,没有思考的余地,必然会影响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学习的兴趣。提问过少,难以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造成学生疲惫,效果必然会很差。因此,教师的提问应当适中且有质量。三是侧重与公平相结合原则。这里的侧重与公平并不矛盾。侧重是指教师心中应该明白哪些学生是最需要受到特别关注的,就应该多提问常提问,而公平性是指教师的提问不要有所歧视任何学生,应该把提问面向全班学生,而不仅仅是成绩优异、表现活跃的那几个“好学生”,特别是应该把机会多留给班上那些表现羞涩的学生。四是难与易相结合原则。对较难的问题做到深入浅出,化难为易,避免问题设置过难、过深而造成冷场。但同时提的问题也不能太过简单,不能总是问形如“What is it?”、“Yes or no?”等之类的简单问题,要使问题富有启发性,从而避免学生感到单调乏味。五是促进学生发展性原则。这就是说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一定是要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尤其不能使课堂提问成为揭学生伤疤的利剑,不能成为伤及学生自尊心的罪魁祸首。
三、有效训练: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
要想提高幼师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合理地听说读写训练是十分必要的。首先,在听上训练可以分两类进行,一是精听,一是泛听。精听则可以按三步骤进行:第一步是边听边模仿。這是初学英语者常见的训练。第二步是听后复述,即把听到的单词或句子用口语方式表达出来。第三步则是把听到的写出来。这一步是难度较大的一步。其次,是说的训练,也就是进行英语口语练习。进行口语训练最重要的是要进行语感培养。通常可以通过大声朗读、背诵句型、参与英语角、话剧表演等短对话形式训练学生的语感。除了进行语感训练外,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语音语调练习,要纠正学生的不正确的语音语调,养成良好的发音习惯。第三,是阅读训练。在英语学习中要求学生进行大量阅读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唯一途径。阅读可以有精读和泛读两种。精读就是要求选定一篇或几篇文章进行仔细地阅读。在精读过程中,要注意分析文章的句子类型和语法结构,结合上下文语境概括文章段落大意,从而把握文章的精要之意。当然,精读中还必须特别注意那些核心词的发音、拼写、词性、词义以及搭配和使用,这些都必须得把握准确。第四,是写作训练。相对而言写作是幼师学生学习英语最难的一步。它需要涉及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不仅要考虑写出句子,还要考虑把句子写好。(蔡苗,2006)很多幼师学生,经常受汉语思维的影响,写出汉语式的句子来。这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那么学生的写作水平永远也难以提升。因此,作为英语老师应该帮助学生及时转变这种思维习惯。
四、有效辅助: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效教学辅助,是指除了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之外,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增补一些辅助性资料。这些辅助资料的显著特征就是趣味性强,能很快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这对活跃课堂气氛,刺激学生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显著效果。通常可供选为辅助资料的如经典英文乐曲、英文影片、英文图画等比较感性的资料。现在互联网十分方便,要完成这个任务对幼师学生来说应该不是问题。这样,一方面学生搜集的资料更容易符合学生的审美标准,更容易刺激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学生自主完成任务的能力,培养学生在茫茫资料信息中筛选最合适资料的自主决断能力。
结语
幼儿英语教育是一个“时尚”的行业,这对幼儿英语教师是一种挑战,也是对幼师英语教师的挑战,特别是对其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挑战,诸如如何有效沟通、提问、训练和交流等方面。这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课题,有待于更进一步更深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Hammer Jeremy. How To Teach English.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2]蔡苗. 不同英语教学法在中国的幼儿英语教学环境中的应用[J].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1).
[3]黄瑾伶. 英语教学法指导下高职英语幼师培训[J].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4).
[4]杨文. 幼儿英语教学法[M]. 中国书籍出版社,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