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来到一座三天都浸在雨中的江城。一个以风味小面被全国熟知的地方。
我所住的客栈正在装修,和整个古城一起被修葺——为迎接更多未来的黄金周游客——墙壁四周都搭着脚手架,房顶很高,总有三米以上,临水的老式窗非常特别,最顶上是玻璃的百叶窗,研究了半天都找不到控制的绳索。又在一楼,因此只要打开房门对流,一阵任性狂喜的江风就豁喇喇穿房而过。窗外就是长江,在离脚手架、若干废弃桌椅和室内的我近在咫尺处,一艘客船正像胶片电影的慢镜头一样不易察觉地缓缓滑过。同时无数涟漪轻倩地在四周荡开来,因为一直还在下雨。
我这次带了拉杆箱,但依然没有带够保暖的衣服,因为半箱子都是画具教材。整个春天都沉迷在业余作画毫无压力的乐趣里,先是钢笔画,再学水彩。油画是四五年都不曾画了,因为摆开架势先用去一多半力气。相比而言,还是铅笔素描钢笔速写简单。
而这三天中有个下午,我被通知不必参加集体活动,而是在房间里等主办方带去参加明天文学活动的彩排。
就是等待召唤的那个午后,独坐在房间里,闻见江风成分复杂的气息,恍然觉得来到了另一个时空。这个时空,曾经安放过林徽因的病榻,至今仍保留着梁思成归来的码头,也容纳过金岳霖、任继愈、刘敦桢、陈寅恪、赵元任、王世襄的身影,更留下曾昭燏、吴金鼎和李济田野考察的足迹。那么多如雷贯耳的名字,我却对三个印象尤为深刻。
第一个,自是张家祠堂照壁背面,掷地有声的十六字电文的主人罗南陔:“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给。”那时他是李庄地方乡绅之首,一力促成战火中东奔西走的同济大学迁来李庄,第九女罗筱蕖被傅斯年作保嫁给史语所学者逯钦立也被传为一时佳话——然而再查资料,后世也颇有学者质疑这十六字是否当真出自罗南陔本人(详情可见郭世佑的《李庄罗南陔欢迎同济十六字“电文”质疑》)。然无论电文真假,罗南陔作为开明士绅代表之一大力支持促成同济迁来一事当是实情,爱女下嫁学者也非杜撰。历史距离惩恶扬善大团圆的通俗小说一直很远。我的意思是说,好人通常一生不能平安。
第二个,则是董作宾。栗峰山庄的史语所——全称是中国历史语文研究所——旧址入口处有一张格外煊赫的合照,从陈寅恪、赵元任、李济、梁思永、李方桂,到胡适、顾颉刚、李方桂、丁声树……大师无数,纪念馆内有一间房,却专门辟为甲骨文专家董作宾的展厅,里面最重要的展品除了甲骨文字,就是董五十生日自制的生平陈列展,里面图文并茂地列举了自己每年的大事记,长达上百幅图——因走马观花,不及细看,但能够做出这样一件不厌其烦之事的人,想必也是极为热爱生活者。正是同一个人,写了著名的《殷历谱》,并自诩“昔疑古玄同创为甲骨四堂之说,立厂和之,有雪堂导夫先路,观堂继以考史,彦堂区其时代,鼎堂发其辞例之……今者,观堂墓木盈拱,雪堂老死伪满,惟彦堂与鼎堂,犹崛然并存于人世,以挣扎度此伟大之时代”。里面提到的鼎堂就是郭沫若,彦堂就是他自己。然郭沫若抗战时将史语所辛苦勘得尚未公开的资料未经允许抢先使用在《卜辞通纂》在前,建国后称恭维过“凿破鸿蒙”的董作宾为“跑到台湾去准备殉葬的妄人”在后,双堂随后交恶数十年,细究其渊源也足使人唏嘘。
最后一个名字,是曾昭燏。当然不因为她是曾国藩大弟曾国潢的长曾孙女,湘籍湘乡人,正是我祖父母的同乡;也不因为曾任南京博物院院长,是中国最杰出的女博物馆家、考古学家——好一个“女”字!——更不是她擅作诗文,书法娟秀而有金石气,与李济合著的《博物馆》一书开博物馆学研究之先河;一切都是,都不是。归去后再查史料,偶然在一种说法前停下目光:“曾昭燏自杀是在1964年12月……当时各方面环境都对她不利。自杀前还接到了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证书。她对同事讲:这个也救不了我。她自杀前在医院看病。出来跟司机讲,想去灵谷寺散散心。……下了车,给司机一包苹果,要司机等她。她一个人上了灵谷寺,从灵谷塔上跳了下来。后来发现她上衣口袋里有张字条,说:我的死与司机无关。”据说她死后,故旧(一说有中表之亲)陈寅恪作诗悼之:“高才短命人谁惜,白壁青蝇事可嗟。”寄信给时任北大历史系教授兼图书馆馆长的向达并附言:“聊表哀思,但不可传播也。”苹果和信的细节,叫我不由得想起本科就读中大时陈寅恪故居前一道被涂上白漆的小径。因陈晚年目疾不能视路,校方特别照顾之。是否一生唯谨慎,先生才得以九十善终?
三个名字,三位真实存在过的有血有肉的人,无数种命运仿佛可能的起承转合,最终万火归一无可拣择的走向。
离开宜宾一个月后,我记忆最深的,唯有那扇关不上的窗、夜雨和江风。无数影影绰绰的人事风流云散,四处只留下名字的洇痕。但一代代人的上升和坠落,都有无法更改的背景……后人一再传诵,自豪者有之,卖弄者有之,打造旅游景点谋生计者有之。那么多的名字也便在口口相传的唇吻间生了锈,变了形,更多的则是走马观花者带着模糊漫漶的印象离开。知道此刻曾经有过无数近现代显赫的名人也就够了,说明值得观光。听说同济的学生每年都要回来感谢,学校还特留了此地的保送名额——导游语未经证实——也颇有意思:“若是真的,也算是有良心了呢。”多么符合市民的,朴素讨喜的道德观!
“是断是度是寻是尺,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是朱启钤先生为营造社初创时所题的对联,挂在被简单称为“梁林故居”的营造学社进门处,却被无数南北过客视而不见。一切机缘巧合,都可归为“断、度、寻、尺”。一切人事相逢,却不知是否值得切磋琢磨。但是,哪怕最艰难的年代,也总有一些发愿做事的好人,无数不怕最终被遗忘的名字。
整整三日无梦,在李庄。
不是一生痴绝处,也许只不过就是因为夜风中的过客太多。他们在黑暗中轻声笑语,彼此诘问,快步经过年轻时工作的故地,并不稍加惊扰,也不肯给后来者任何确凿的说明……一切谜底都好好藏在浩如烟海的著述里,但是多数人都只津津乐道于最浮面的名人情事,八卦绯闻。对此,当事者又有什么办法?
而我则因为夜里太安静而失眠……是的,太平静了也是一种喧嚣——不小心在等待中睡着了。来自陌生人的召唤迟迟没有发生。午觉醒来,还要画自己的画,写自己的诗,正如晚年发愿的王安石,“斗鸡走狗过一生,天地兴亡两不知”。但他其实早竭尽全力变了法,做了自以為最应当的事,又最终郁郁死于变法。“同时我又怕我尚未将我的工作赶完,我的笔就和我一齐在土中深深收殓/那时纵使我想向你,或一切别人,呼喊:/听着,我已明白生命的意义也是徒然。’”则来自董作宾们的同时代人吴兴华的日记。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毕生无法痊愈的热病,也许正在于总是想做事,想著述,以创作对抗虚无,以及对抗时代……又或者他们早就知道,“吴先生,时代,总是在消磨”。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对于特殊时期曾在李庄工作生活过的每一个名字,每一个人;也对于仍然活着的我们,同样无法克服、也难以挣脱的,自己的时代。
我所住的客栈正在装修,和整个古城一起被修葺——为迎接更多未来的黄金周游客——墙壁四周都搭着脚手架,房顶很高,总有三米以上,临水的老式窗非常特别,最顶上是玻璃的百叶窗,研究了半天都找不到控制的绳索。又在一楼,因此只要打开房门对流,一阵任性狂喜的江风就豁喇喇穿房而过。窗外就是长江,在离脚手架、若干废弃桌椅和室内的我近在咫尺处,一艘客船正像胶片电影的慢镜头一样不易察觉地缓缓滑过。同时无数涟漪轻倩地在四周荡开来,因为一直还在下雨。
我这次带了拉杆箱,但依然没有带够保暖的衣服,因为半箱子都是画具教材。整个春天都沉迷在业余作画毫无压力的乐趣里,先是钢笔画,再学水彩。油画是四五年都不曾画了,因为摆开架势先用去一多半力气。相比而言,还是铅笔素描钢笔速写简单。
而这三天中有个下午,我被通知不必参加集体活动,而是在房间里等主办方带去参加明天文学活动的彩排。
就是等待召唤的那个午后,独坐在房间里,闻见江风成分复杂的气息,恍然觉得来到了另一个时空。这个时空,曾经安放过林徽因的病榻,至今仍保留着梁思成归来的码头,也容纳过金岳霖、任继愈、刘敦桢、陈寅恪、赵元任、王世襄的身影,更留下曾昭燏、吴金鼎和李济田野考察的足迹。那么多如雷贯耳的名字,我却对三个印象尤为深刻。
第一个,自是张家祠堂照壁背面,掷地有声的十六字电文的主人罗南陔:“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给。”那时他是李庄地方乡绅之首,一力促成战火中东奔西走的同济大学迁来李庄,第九女罗筱蕖被傅斯年作保嫁给史语所学者逯钦立也被传为一时佳话——然而再查资料,后世也颇有学者质疑这十六字是否当真出自罗南陔本人(详情可见郭世佑的《李庄罗南陔欢迎同济十六字“电文”质疑》)。然无论电文真假,罗南陔作为开明士绅代表之一大力支持促成同济迁来一事当是实情,爱女下嫁学者也非杜撰。历史距离惩恶扬善大团圆的通俗小说一直很远。我的意思是说,好人通常一生不能平安。
第二个,则是董作宾。栗峰山庄的史语所——全称是中国历史语文研究所——旧址入口处有一张格外煊赫的合照,从陈寅恪、赵元任、李济、梁思永、李方桂,到胡适、顾颉刚、李方桂、丁声树……大师无数,纪念馆内有一间房,却专门辟为甲骨文专家董作宾的展厅,里面最重要的展品除了甲骨文字,就是董五十生日自制的生平陈列展,里面图文并茂地列举了自己每年的大事记,长达上百幅图——因走马观花,不及细看,但能够做出这样一件不厌其烦之事的人,想必也是极为热爱生活者。正是同一个人,写了著名的《殷历谱》,并自诩“昔疑古玄同创为甲骨四堂之说,立厂和之,有雪堂导夫先路,观堂继以考史,彦堂区其时代,鼎堂发其辞例之……今者,观堂墓木盈拱,雪堂老死伪满,惟彦堂与鼎堂,犹崛然并存于人世,以挣扎度此伟大之时代”。里面提到的鼎堂就是郭沫若,彦堂就是他自己。然郭沫若抗战时将史语所辛苦勘得尚未公开的资料未经允许抢先使用在《卜辞通纂》在前,建国后称恭维过“凿破鸿蒙”的董作宾为“跑到台湾去准备殉葬的妄人”在后,双堂随后交恶数十年,细究其渊源也足使人唏嘘。
最后一个名字,是曾昭燏。当然不因为她是曾国藩大弟曾国潢的长曾孙女,湘籍湘乡人,正是我祖父母的同乡;也不因为曾任南京博物院院长,是中国最杰出的女博物馆家、考古学家——好一个“女”字!——更不是她擅作诗文,书法娟秀而有金石气,与李济合著的《博物馆》一书开博物馆学研究之先河;一切都是,都不是。归去后再查史料,偶然在一种说法前停下目光:“曾昭燏自杀是在1964年12月……当时各方面环境都对她不利。自杀前还接到了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证书。她对同事讲:这个也救不了我。她自杀前在医院看病。出来跟司机讲,想去灵谷寺散散心。……下了车,给司机一包苹果,要司机等她。她一个人上了灵谷寺,从灵谷塔上跳了下来。后来发现她上衣口袋里有张字条,说:我的死与司机无关。”据说她死后,故旧(一说有中表之亲)陈寅恪作诗悼之:“高才短命人谁惜,白壁青蝇事可嗟。”寄信给时任北大历史系教授兼图书馆馆长的向达并附言:“聊表哀思,但不可传播也。”苹果和信的细节,叫我不由得想起本科就读中大时陈寅恪故居前一道被涂上白漆的小径。因陈晚年目疾不能视路,校方特别照顾之。是否一生唯谨慎,先生才得以九十善终?
三个名字,三位真实存在过的有血有肉的人,无数种命运仿佛可能的起承转合,最终万火归一无可拣择的走向。
离开宜宾一个月后,我记忆最深的,唯有那扇关不上的窗、夜雨和江风。无数影影绰绰的人事风流云散,四处只留下名字的洇痕。但一代代人的上升和坠落,都有无法更改的背景……后人一再传诵,自豪者有之,卖弄者有之,打造旅游景点谋生计者有之。那么多的名字也便在口口相传的唇吻间生了锈,变了形,更多的则是走马观花者带着模糊漫漶的印象离开。知道此刻曾经有过无数近现代显赫的名人也就够了,说明值得观光。听说同济的学生每年都要回来感谢,学校还特留了此地的保送名额——导游语未经证实——也颇有意思:“若是真的,也算是有良心了呢。”多么符合市民的,朴素讨喜的道德观!
“是断是度是寻是尺,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是朱启钤先生为营造社初创时所题的对联,挂在被简单称为“梁林故居”的营造学社进门处,却被无数南北过客视而不见。一切机缘巧合,都可归为“断、度、寻、尺”。一切人事相逢,却不知是否值得切磋琢磨。但是,哪怕最艰难的年代,也总有一些发愿做事的好人,无数不怕最终被遗忘的名字。
整整三日无梦,在李庄。
不是一生痴绝处,也许只不过就是因为夜风中的过客太多。他们在黑暗中轻声笑语,彼此诘问,快步经过年轻时工作的故地,并不稍加惊扰,也不肯给后来者任何确凿的说明……一切谜底都好好藏在浩如烟海的著述里,但是多数人都只津津乐道于最浮面的名人情事,八卦绯闻。对此,当事者又有什么办法?
而我则因为夜里太安静而失眠……是的,太平静了也是一种喧嚣——不小心在等待中睡着了。来自陌生人的召唤迟迟没有发生。午觉醒来,还要画自己的画,写自己的诗,正如晚年发愿的王安石,“斗鸡走狗过一生,天地兴亡两不知”。但他其实早竭尽全力变了法,做了自以為最应当的事,又最终郁郁死于变法。“同时我又怕我尚未将我的工作赶完,我的笔就和我一齐在土中深深收殓/那时纵使我想向你,或一切别人,呼喊:/听着,我已明白生命的意义也是徒然。’”则来自董作宾们的同时代人吴兴华的日记。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毕生无法痊愈的热病,也许正在于总是想做事,想著述,以创作对抗虚无,以及对抗时代……又或者他们早就知道,“吴先生,时代,总是在消磨”。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对于特殊时期曾在李庄工作生活过的每一个名字,每一个人;也对于仍然活着的我们,同样无法克服、也难以挣脱的,自己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