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稳冷板凳 苦心著华卷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hi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好几年前,就听杨朝明师经常提起他的好友梁涛先生,说他学问很好,很用功。自那时起,我就开始关注梁老师的文章。梁涛先生是西安人,曾随张岂之先生攻读博士学位,后在社科院历史所做博士后,师从卢钟锋、姜广辉二先生,又“私淑”李学勤先生,与侯外老的弟子有着多重师承关系,可谓地道的“侯外庐学派”第三代传人。后来,多次读到他主编的内刊《中国思想史研究通讯》,今春在泗水会上,韩星老师转赠其所著《中和学刊》《孔学述论》及梁涛所主编之《中国思想史前沿》,此即为《通讯》数期之精选辑刊。又听说他去哈佛一年,再后来到了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去年还得到他负责编辑的《中华国学研究》创刊号。师弟患强如今追随梁老师读博,关系因此更觉亲密。
  去年五月在清华开《保训》座谈会时,终于第一次见到梁先生。梁先生比杨师略小几岁,但比老师显得年轻不少。后奉师命,将新出之齐鲁书社版《孔子家语通解》一书相赠。以前与光胜兄交流关于先秦儒家学术传衍问题,尤其是所谓“子曰”问题,光胜兄谓,他读梁先生《郭店竹简与思孟学派》一书,其论精到平允,深受启发,遂援引以为自己立说之根据。不佞对此虽有所保留,然已萌生一读此书的欲望。清华会后不久,即得到了在网上所购之《郭店竹简与思孟学派》。皇皇巨著,54万余字,十分厚重,装帧亦简洁精美,十分可爱。前有李学勤先生所作序言,对梁先生多所表彰。
  得书之后,放下手头的其他事务,用了整整一周的时间,焚膏继晷、专心致志地啃读起来。最后在书尾记下了这么一句话:"2009年7月8日读竟,历时一周,目昏脑明。”何谓“目昏脑明”?目昏者,是指数日接连不断攻读此书,以致身心俱疲,目为之昏聩,腰为之酸痛。古人所谓苦读者,盖指此也。读书真苦差事也,耗费精神,以此为最。脑明者,是指对郭店竹简与思孟学派之诸多疑难问题,藉读此书而冰释。虽然仍有许多悬疑有待解决,有许多新问题涌现心头,但此书之学术价值不容忽视。在我看来,此书可以说是思孟学派研究的一座里程碑,带有总结性质,后之论者将无法绕开。
  自从1998年郭店简正式公布至此书出版,整整10年。此10年间,梁先生将精力几乎倾注于此,发表了数十篇见解精到的学术论文。此书正是在此基础上整理而成,真可谓十年磨一剑,终成正果。学问之事难矣哉!然学问之真谛亦在焉。读毕此书,掩卷沉思,获益良多,感慨不已。兹仅就深有感触者,略述如次。
  第一,十年磨一剑之学问功夫。古来成就大学问者,往往不出博与专二途。自来儒家好谈通贯博雅,而现代治学则偏重专门。治学中博与专之矛盾,在当下尤显突出。观梁氏之成功,则十年磨一剑,诚为治学之不二法门也。犹记十数年前,北大钱理群先生来校讲座,谈及治学须“沉潜十载”,方可有成,正与梁先生事迹相合。泛览博观,虽能开拓眼界,然每每不能深入,不能深入则无所谓学问也。因此之故,找准自己的兴趣点,打造成自己的“自留地”,深耕细耨,假以时日,必成正果。然后方可易地而耕,开疆辟土。否则,广博有余,而深刻不足,学术恐将一事无成。以此自娱自乐尚可,以此态度治学则属下策。而不佞兴趣广泛,近来读书尤喜博览,泛览群籍,古今中西,文史哲思,且每每以此为荣,沾沾自喜,然以此观之,不佞必须“脱胎换骨,重新做人”,改掉“恶”习,“从善如流”。而这需要以理性控制感性,使兴趣浓缩于一隅,由博返约,待有所成就后,方能由约返博,卓然自立。
  梁先生之令人钦佩者,在于其甘坐冷板凳之学术精神。当今社会,对学者之各种诱惑甚多,于是一股浮躁的急功近利的不良风气在学界弥漫开来,令人唏嘘不已。然而,但凡在学问上真能有所创新、突破,做出贡献者,莫不是能坐住冷板凳、顶住名利场,不趋新,不跟风者。孔子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然而近年来地不爱宝,各种珍贵文献不断出土问世,不少学者善于跟风:郭店简问世,研究郭店简;上博简出版,研究上博简;待上博三、四出版,上博一、二已成明日黄花;人们争先恐后去研究上博三、四,却翘首以待上博五、六、七之发表。如此治学,多半浅尝辄止,鲜能有真正之创获。如梁涛先生十年间专心于郭店简与思孟学派问题,心无旁骛,持之以恒,“从一而终”、不喜新厌旧者,可谓难能矣。然其成功之秘诀亦正在于此。
  第二,此书所揭示之种种新见,确乎能言之成理,发前人所未发,即使为前人已发之覆,亦待此书之论证而后精深可信。试举例言之。孔子之后,儒学分化,然为何出现如此分化,历来说法不一,虽有不少解说,然而问题依然存在。梁先生从孔子自身思想之内在张力出发,进行分析探讨,指出孔子思想中“仁”、“礼”关系乃是儒家之基本问题,对此问题之不同理解便造成了孔门后学的分化,而思孟学派之出现则正是此一分化或深化的结果。可谓精确不移之论。认识到孔子思想的复杂性、多种发展方向的可能性,是理解战国儒学分化的前提。通过出土文献,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传世文献。综合地上、地下两种文献,我们可以看出,儒学内部的分化并非单线的,而是存在着错综复杂的联系。
  孔门七十子及其后学因文献散佚不足而无法研究,而自郭店楚简之发现,打开一扇哲学宝库之门,令今人得以领略孔孟之间的思想盛况,足以加深以往之认识,甚至纠偏补弊,澄清长期以来的误说,杜维明与李学勤先生等提出“重写学术史”,看来绝非虚言。以往,儒家人性论问题,是众多哲学疑难问题中的尤其疑难者,从孔子到孟荀人性论的发展、变化,人们认识不一,言人人殊。而郭店竹简这批材料,展现了儒家人性论之多元多彩,对于丰富我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弥足珍贵。梁先生从这批资料如《性自命出》、《五行》等篇中,发现后来儒家出现的不同思想都可以从中找到源头或倾向,并予以深入阐释,启人不浅。而对孟子性善论之条分缕析,论之甚详,更可谓后出转精,足以解惑。
  再如,分析孟荀之异同,前人往往见其异,而忽略其同。梁先生以郭店简之材料为契机,层层深入,条分缕析,孟荀之同,灿烂可见,不能抹杀。同样,以往我们执着于荀子对子思的批评,将二者之间的关系简单化为对立的关系,梁先生从材料出发,通过仔细分析,揭示出荀子在很多方面深受子思影响的事实。凡此种种,皆为深造自得、潜心治学之创获。
  第三,书末“结语”,提出“回到子思去”,对儒家道统说进行了一次新的检讨与重构。唐宋以来,儒家为应付佛道二教之挑战,提出了所谓“道统说”,此道统说乃是宋明儒家之共识。以孔子为中心,上承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下启曾子、子思、孟子。此种一线单传的道统论,在近代以来遭到颠覆。大多数学者以为,此道统说乃是儒家尤其是宋明儒之向壁虚造。然而,当我们认真梳理儒家发生史之时,我们又不得不承 认,在中国文化中,孔子学说确乎承继了此前数千年之文明,中国文化也存在着一个“道统”。晚近清华简《保训》释文公布,引发学人对儒家“中道”、“道统”之热议与反思。不佞以为,《保训》此篇出土文献数次谈及“中”,其价值便在于印证了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之“道统”。然而,孔子之后,儒家“道统”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又当如何诠释?梁先生对此有其独到见解。他以郭店简为核心,重写描绘出子思在孔门传承中之地位,以及与孟、荀之关联,凸显其地位与价值,以新的理论魄力和高度,提出“回到子思去”,统合孟荀,重构孔子、子思、孟子、荀子这一儒门道统,从天人论、人性论、功夫论、政治论、文化谱系等数层面予以重构,尤其是提出所谓“出入西学数十载,然后反之于六经”,以完成当代儒学之开新与重建的时代使命,更令人感佩!文化担当、现实关怀,乃知识分子之本分。然而,时下有思想、有担当、有关怀之知识分子寥寥可数。梁先生之具如此魄力,则儒门后继有人,可喜可贺也。不可否认,现代化的发展离不开传统的支撑与滋养,而儒学之价值,则在于其返本开新,经由创造性转化而获新生,在此进程中,原始儒学之价值,孔子、子思之价值自当认真对待。
  不过,对梁涛先生所论,我并不如光胜兄那般完全肯定。其中诸多问题,亦是我所长期思索关注之问题,不佞与梁先生之理解或认识,其差异便不可谓小。尤其是牵涉所谓“子曰”问题,这是理解儒学尤其是梳理儒学学术思想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对此理解出现偏差,自然会造成儒学发展史之误置。疑古思潮盛行之时,因怀疑过当,大批先秦典籍之可靠性遭到否定。试观张心潋所著《伪书通考》所列伪书达一千余部,无怪乎廖名春先生感慨: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几乎被一网打尽。以孔子研究资料为例,《孔子家语》被作为典型之伪书,乏人问津,大小戴《礼记》、《易传》、《春秋》等无不遭遇“悲惨”之命运。即使一般公认之可靠资料《论语》,在某些学者看来其可靠性亦颇值得怀疑,尤有甚者,竟有西方汉学家将《论语》之可信者定为《里仁》篇之数章而已,令人咋舌。随着学术之进展,尤其是出土文献大量问世,学者对此之看法渐趋理智公允。而梁先生虽然有别于疑古学者,但往往将大量“子曰”委之于伪托。如《中庸》、《表记》数篇之“子曰”径以为子思之言;《礼运》之“子曰“则子游之言;《孝经》之“子曰”则乐正子春之假托也。不佞期期以为不可。昔日考察马王堆帛书《易传》之“子曰”问题,有所心得,窃以为,尽管古书中之“子日”未可尽信,或有修饰润色损益,然大抵不离夫子本旨,应可信据。若谓孔门后学,纷纷假托孔子,似非君子之风,吾国先贤之诚信尤可怀疑也。数十年前,顾颉刚氏有所谓战国秦汉间之造伪运动,细思量之,当乎?过乎?兹事体大,不可不细查也。梁先生指出此问题之解决,具体个案研究必不可少,可谓知言。此激起我考察“子日”问题,希冀有朝一日能有所突破,则儒学演变之脉络便能厘然可观矣。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学院园学研究中心
其他文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正刊6期共刊发论文178篇,内容涉及“三农”问题研究、经济与管理学研究、旅游业发展研究、政治学、社会学、哲学、法学、语言文
本文分析了个性化的服务理念,工作流程和相关技术,指出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应注意的问题。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cept of personalized service, workflow and relate
高校图书馆如何将开放资源转化为更利于用户接受和持续使用的资源尤为重要。本文以技术接受模型和信息系统成功模型为理论基础构建研究模型,并通过调查问卷搜集数据,利用结构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二○○一年十一月廿六日,是我所迁建南京廿周年的日子,是全所职工共同庆贺、共创未来的节日。这一天,也是我所开拓发展中一个值得纪念的里程碑。 廿年过去了。忆往昔,我所经
1977~ 1996年黄河下游水文断面反映的河床演变 原文发表于本刊 2 0 0 0年第 3期 ,作者 :牛占等。梁志勇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  该文作者根据大量水文站实测资料 ,
本文阐述了东方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对贯流式水轮机所进行的模型试验装置研制和贯流式模型转轮的开发研究工作,介绍了有关贯流式水轮机模型试验情况。 In this paper, the deve
[目的/意义]研究高校图书馆OPAC中引入分面搜索技术给用户带来怎样的搜索体验。[方法/过程]主要通过对用户在两种界面下(传统列表界面和基于列表与分面的界面)进行两种搜索任
2010年10月12日至16日,全国社科联工作会议暨华东地区社科联工作会议在山东济南召开。会议围绕“优化学术环境,促进学术繁荣”,就充分发挥社科联优势,优化学术环境、促进社会
现阶段我国群众文化素养不高,面临不同文化层次人群对文化不同需求,需要我国对文化提供渠道进行有效改进,通过对社会文化产业发展做出均衡调整,进一步维持群众日益增长文化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