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内部会计控制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重要性越来越高。针对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就如何从内部和外部不断完善单位的制度和有效监督进行了相关探讨,提出了相应的有效解决策略,促使行政事业单位不断改善自身的管理体制,向着健康之路发展。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F81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5-48-2
0 引言
单位内部的会计控制,实质上是企业为更好地提升会计处理相关信息的能力、保证财产的安全以及相关法规的落实等问题,建立和实行的一些控制的方式、措施以及程序。财务内部的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核心部分,只有建立健全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约体系,提高内控机制的规范性,才能够保证会计资料的有效性,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更上一个层次。近些年来,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一直存在较大缺陷,需要不断完善和改革。
1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性
内部会计控制出发点是为了确保单位的经济活动符合法律和法规,以及确保资产的完整性和有效使用寿命、财务资料可靠、完整、真实,防止舞弊和腐败,提升公共服务的速度和效果。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性表现在以下方面:
1.1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核心部分
财务内部的管理是对单位提供真实可信的财务信息的重要依据,而可信的财务信息对单位的管理决策起着关键作用。因此,每个行政事业单位必须依据《会计法》和国家制定的会计制度章程等法律体系决定适合本单位的内部会计体系,履行每一项举措,让所获得的会计信息含量有着极大的可靠性,使会计信息质量取得一定的保障。
1.2 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性
许多行政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与规定不完善,有关人员对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含糊其意,给国家的资产带来损失。此外,很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账账不符、账实不符、上报不合事实的情况,未根据规定程序与标准执行固定资产的增减,对账务的处理不规范,缺少定期盘点清算,忽略日常监管,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性。
1.3 预防腐败
单位的财务活动应严格根据相关法规制度,构建匹配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仅可保证单位财务活动具有较高的合法性,还极大减少了违规犯罪行为的发生率。
1.4 加强预算管理
强化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可以更好地反映在实现战略目标过程中资金的分配使用情况,同时也反映了其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建立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可以有效加强资金使用的管控力度,减少预算的随意性,完善预算执行标准,使实际支出和预算可以匹配,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果。
2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
2.1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健全
有效的管理控制需要坚固的基础,有些部门没有独立制订内部的管理制度,管理的随意性较大,从目前来看,有些行政事业单位并未根据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特点、机构划分等制定行之有效的内部管理制度,造成了内部会计控制约束力差,也无法对单位内部的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依据。同时,缺乏明确的岗位责任制、岗位的配置不合理、会计职员责任不清等现实情况都直接限制了内部会计控制的执行。
2.2 内部控制环境有待提高
内控环境质量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关键点,全体内部人员的优良的内控意识将直接影响内控制度的完善和施行。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环境不好,主要原因在于上级领导不够重视,同时下属财务人员内控意识也不强。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制度上缺乏对决策的缜密的制衡机制,权力分配太过集中,重要事项仍没有实行集体审批决策。
2.3 预算控制力比较薄弱
许多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环节薄弱,缺乏责任预算管理。资金预算管理形式粗放,资金预算科学性及计划性不强,资金支出较为随意,预算涵盖范围有限,预算追加调整比较频繁,这样就大大削弱了预算的约束力。
2.4 监督不到位
目前单位的内部各职能还没有形成相互协调的监督形势,加上国内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会计监督体制还不完善,引导内部会计监督以及内部审计很难发挥作用。对于相关的部门来说,考虑到自身的利益问题,在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监管过程中,监管不严,没有起到有效的监督作用。
3 加强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对策
3.1 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
3.1.1 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各行政事业单位应严格依照《会计法》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相关规定,规范其内部行为,全面整理原有的管理制度、办法,制定出符合各单位综合实际情况的内部会计管理和监督制度。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是对经济活动的过程实行的动态督促和控制,在实际制度执行过程中,要不断的对原有机制进行改革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更有利于自身的发展。
3.1.2 建立健全单位内部会计控制评价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评价必须要符合健全性、适用性、有效性原则。在进行具体评价的过程中,应该从实际出发,重点检查单位内部的控制范围、控制制度以及相关措施等,高效、准确地控制其中涉及的关键控制点,可有效的对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具体状况予以了解,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完善内部会计控制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3.2 改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环境的管理措施
3.2.1 增强有关人员内部会计控制责任意识
进一步健全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不断有效地对内部会计控制涉及的问题进行培养和宣传,使相关财务人员能够充分了解相关的基本知识点,有助于进行本单位的较为全面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进而使得财务人员在内部环境中能够培养很好的内部会计控制意识。 3.2.2 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单位应强化内部控制,严格执行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相关的机构应该配置具有较强能力和资质的会计人员,并对职业培训以及后续教育要常抓不懈。特别是针对重点岗位员工开展专业培训和强化职业道德,提升会计人员的综合业务水平和道德素质,绝不能流于形式。
3.2.3 建立奖惩激励制度
激励能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为了调动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单位应建立赏罚分明的激励制度来规范员工的行为。对于表现优秀的人员予以一定的奖励,对于表现较差的人员予以警告或处罚,努力营造良性的竞争环境,不断增强会计人员的工作热情。
3.3 强化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控制管理
3.3.1 改革预算模式和编制方法
根据《预算法》建立一套预算管理控制体系,包括预算的编制、审定、执行、监控、分析、调整和审核等,同时单位应当合理设置岗位,明确相关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在部门预算编制工作中,把编报绩效目标作为预算编制的前置条件,各类收支务必要严格按照规定准则编制,根据类、款、项与目进行细化。在编制等环节执行参与式预算,各单位对该公司预算编制广泛参加,以将集体意愿贯彻到预算当中来提高公共决策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在单位建立起透明、民主、高效的预算管理体系。
3.3.2 建立财务预警机制
加强预算约束,将预算渗透在单位所有的经济活动中,以便更好地进行控制。财务预警机制的建立,可使企业管理制度更趋完善。通过各种环节指标的对比,对财务运营中埋伏的风险进行预告,提出控制方法,当出现预警信号时,及时进行判断,积极提出相关的有效的制约措施,使财务风险最小化。
3.3.3 财政部门加强对预算外资金的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外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财政部门应当加大对预算外资金管理制度的宣传力度,严格分级负责的管制政策,防止行政事业单位把预算外资金当作暂存款的情况,预算单位应加强管理,使其能够更有效、更严谨地使用预算外资金,也有助于预防腐败。
3.4 完善内部审计和外部监督
3.4.1 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和加快内部审计监督
行政事业单位在日常工作中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内部的审计,同时完善各项相关的内部审计制度,这样才能使内部审计制度更加规范化。只有保持审计部门的自主性,才能保证内部审计人员的正常工作,充分发挥内审部门的职能。
3.4.2 完善以政府监管为主和社会监管为辅的外部监管
建立政府监督为主,社会监督为辅的外部监督机制,不断完善相关监督制度,弥补管理和控制方面的漏洞,保证内部审计能落到实处。要处理好相关监督机构和有关部门的监督关系,充分有效地运用监管权,以避免在监督过程中存在其对财务活动过度干预的情况,使有关部门能更有效率地进行监督。
总之,内部会计控制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工作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单位内部发生和发现的问题,制订适合本单位的相关制度和预防办法,以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相关会计工作都能规范和有效地开展。
参 考 文 献
[1] 雍渠.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18).
[2] 许梅琴.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现状与措施[J].经营管理,2013(10).
[3] 朱晓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管理问题研究[J].经济信息,2014(06).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F81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5-48-2
0 引言
单位内部的会计控制,实质上是企业为更好地提升会计处理相关信息的能力、保证财产的安全以及相关法规的落实等问题,建立和实行的一些控制的方式、措施以及程序。财务内部的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核心部分,只有建立健全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约体系,提高内控机制的规范性,才能够保证会计资料的有效性,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更上一个层次。近些年来,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一直存在较大缺陷,需要不断完善和改革。
1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性
内部会计控制出发点是为了确保单位的经济活动符合法律和法规,以及确保资产的完整性和有效使用寿命、财务资料可靠、完整、真实,防止舞弊和腐败,提升公共服务的速度和效果。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性表现在以下方面:
1.1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核心部分
财务内部的管理是对单位提供真实可信的财务信息的重要依据,而可信的财务信息对单位的管理决策起着关键作用。因此,每个行政事业单位必须依据《会计法》和国家制定的会计制度章程等法律体系决定适合本单位的内部会计体系,履行每一项举措,让所获得的会计信息含量有着极大的可靠性,使会计信息质量取得一定的保障。
1.2 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性
许多行政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与规定不完善,有关人员对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含糊其意,给国家的资产带来损失。此外,很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账账不符、账实不符、上报不合事实的情况,未根据规定程序与标准执行固定资产的增减,对账务的处理不规范,缺少定期盘点清算,忽略日常监管,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性。
1.3 预防腐败
单位的财务活动应严格根据相关法规制度,构建匹配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仅可保证单位财务活动具有较高的合法性,还极大减少了违规犯罪行为的发生率。
1.4 加强预算管理
强化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可以更好地反映在实现战略目标过程中资金的分配使用情况,同时也反映了其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建立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可以有效加强资金使用的管控力度,减少预算的随意性,完善预算执行标准,使实际支出和预算可以匹配,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果。
2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
2.1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健全
有效的管理控制需要坚固的基础,有些部门没有独立制订内部的管理制度,管理的随意性较大,从目前来看,有些行政事业单位并未根据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特点、机构划分等制定行之有效的内部管理制度,造成了内部会计控制约束力差,也无法对单位内部的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依据。同时,缺乏明确的岗位责任制、岗位的配置不合理、会计职员责任不清等现实情况都直接限制了内部会计控制的执行。
2.2 内部控制环境有待提高
内控环境质量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关键点,全体内部人员的优良的内控意识将直接影响内控制度的完善和施行。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环境不好,主要原因在于上级领导不够重视,同时下属财务人员内控意识也不强。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制度上缺乏对决策的缜密的制衡机制,权力分配太过集中,重要事项仍没有实行集体审批决策。
2.3 预算控制力比较薄弱
许多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环节薄弱,缺乏责任预算管理。资金预算管理形式粗放,资金预算科学性及计划性不强,资金支出较为随意,预算涵盖范围有限,预算追加调整比较频繁,这样就大大削弱了预算的约束力。
2.4 监督不到位
目前单位的内部各职能还没有形成相互协调的监督形势,加上国内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会计监督体制还不完善,引导内部会计监督以及内部审计很难发挥作用。对于相关的部门来说,考虑到自身的利益问题,在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监管过程中,监管不严,没有起到有效的监督作用。
3 加强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对策
3.1 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
3.1.1 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各行政事业单位应严格依照《会计法》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相关规定,规范其内部行为,全面整理原有的管理制度、办法,制定出符合各单位综合实际情况的内部会计管理和监督制度。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是对经济活动的过程实行的动态督促和控制,在实际制度执行过程中,要不断的对原有机制进行改革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更有利于自身的发展。
3.1.2 建立健全单位内部会计控制评价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评价必须要符合健全性、适用性、有效性原则。在进行具体评价的过程中,应该从实际出发,重点检查单位内部的控制范围、控制制度以及相关措施等,高效、准确地控制其中涉及的关键控制点,可有效的对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具体状况予以了解,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完善内部会计控制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3.2 改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环境的管理措施
3.2.1 增强有关人员内部会计控制责任意识
进一步健全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不断有效地对内部会计控制涉及的问题进行培养和宣传,使相关财务人员能够充分了解相关的基本知识点,有助于进行本单位的较为全面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进而使得财务人员在内部环境中能够培养很好的内部会计控制意识。 3.2.2 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单位应强化内部控制,严格执行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相关的机构应该配置具有较强能力和资质的会计人员,并对职业培训以及后续教育要常抓不懈。特别是针对重点岗位员工开展专业培训和强化职业道德,提升会计人员的综合业务水平和道德素质,绝不能流于形式。
3.2.3 建立奖惩激励制度
激励能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为了调动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单位应建立赏罚分明的激励制度来规范员工的行为。对于表现优秀的人员予以一定的奖励,对于表现较差的人员予以警告或处罚,努力营造良性的竞争环境,不断增强会计人员的工作热情。
3.3 强化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控制管理
3.3.1 改革预算模式和编制方法
根据《预算法》建立一套预算管理控制体系,包括预算的编制、审定、执行、监控、分析、调整和审核等,同时单位应当合理设置岗位,明确相关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在部门预算编制工作中,把编报绩效目标作为预算编制的前置条件,各类收支务必要严格按照规定准则编制,根据类、款、项与目进行细化。在编制等环节执行参与式预算,各单位对该公司预算编制广泛参加,以将集体意愿贯彻到预算当中来提高公共决策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在单位建立起透明、民主、高效的预算管理体系。
3.3.2 建立财务预警机制
加强预算约束,将预算渗透在单位所有的经济活动中,以便更好地进行控制。财务预警机制的建立,可使企业管理制度更趋完善。通过各种环节指标的对比,对财务运营中埋伏的风险进行预告,提出控制方法,当出现预警信号时,及时进行判断,积极提出相关的有效的制约措施,使财务风险最小化。
3.3.3 财政部门加强对预算外资金的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外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财政部门应当加大对预算外资金管理制度的宣传力度,严格分级负责的管制政策,防止行政事业单位把预算外资金当作暂存款的情况,预算单位应加强管理,使其能够更有效、更严谨地使用预算外资金,也有助于预防腐败。
3.4 完善内部审计和外部监督
3.4.1 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和加快内部审计监督
行政事业单位在日常工作中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内部的审计,同时完善各项相关的内部审计制度,这样才能使内部审计制度更加规范化。只有保持审计部门的自主性,才能保证内部审计人员的正常工作,充分发挥内审部门的职能。
3.4.2 完善以政府监管为主和社会监管为辅的外部监管
建立政府监督为主,社会监督为辅的外部监督机制,不断完善相关监督制度,弥补管理和控制方面的漏洞,保证内部审计能落到实处。要处理好相关监督机构和有关部门的监督关系,充分有效地运用监管权,以避免在监督过程中存在其对财务活动过度干预的情况,使有关部门能更有效率地进行监督。
总之,内部会计控制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工作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单位内部发生和发现的问题,制订适合本单位的相关制度和预防办法,以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相关会计工作都能规范和有效地开展。
参 考 文 献
[1] 雍渠.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18).
[2] 许梅琴.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现状与措施[J].经营管理,2013(10).
[3] 朱晓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管理问题研究[J].经济信息,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