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蒜叶枯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为害叶片。感病的植株一般先从叶尖开始发病。然后逐渐向下扩大。发病部位出现白色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病斑,大小不一,随后变成灰褐色。病斑即可生出黑色霉状物。病情严重时病叶枯死,不能抽薹,抽薹后染病的则易从感病部位折断。该病影响鲜蒜株产量,也影响蒜薹和蒜头的产量,一般减产20%-30%。在排水不良、空气湿度大、施肥不合理且不足时,蒜株生长弱,容易感染此病。该病具体防治方法如下:
1 选择地势稍高,地下水位较低。排水方便的地块种植。选择低洼地种植时,要开好排水沟,适当起高畦种植。
2 合理施肥。要多施有机质肥,氮、磷、钾肥配合施用。种植时施足底肥。生长期间用液肥进行叶面喷施,促进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3 发病后及时清除病叶、黄叶。清除出菜地集中烧毁或深埋。
4 药剂防治。遇阴雨持续天气。喷1:2:240比例的波尔多液保护。发病初期,可用40%多菌灵胶悬剂600倍液,或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或用80%磷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用75%百菌清600倍液,或用65%代森锌500倍液,任选一种或交替使用。每隔7-8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喷药时每50千克水加入磷酸二氢钾100克,可明显增加防治效果。
应急节水抗旱灌溉四法
1 坐水播种。坐水即在每个种子坑中注水以满足种子发芽需水,坐水播种适用于旱情严重造成无法按时播种和正常出苗或由于土壤墒情差。作物出苗率低,出苗后一般能赶上雨季。正常年份降雨基本满足后期生长需要的地区。其方法为挖坑或开沟、坐水、播种、盖土,注水深度超过播种深度,以利于与底墒相接。增强抗旱能力。注水每穴2-3升。每公顷90-135立方米。坐水播种优先选择离水源较近的地块后选择离水源较远的地块。坐水播种要有可靠的水源和取水、运水设备。水源到田间的运水距离,采用畜力运水,不宜大于200米;采用机械运水。不宜大于500米。出苗率可达95%以上,增产15%-20%。
2 地膜穴灌。在抗旱坐水播种的基础上进行。播种后覆上地膜,当作物出苗快顶到地膜时,选择晴好天气,将地膜呈“十”字形划破。待苗长出地膜后再把播种坑扩大为灌水孔。即地膜集流穴。灌水时每孔根据植株大小灌少量水,保证作物成活。地膜集流穴可以收集降雨时降到其他部分膜上的雨水,提高降雨水利用率。地膜穴灌还可先将土地整成沟垄相间的田面,灌水时水流通过放苗孔渗入土中。再通过毛细管作用湿润作物根区。
3 人工洞灌。作物出苗后如遇较长时间干旱,会严重影响生长发育。此时如果其他灌溉措施无效时,可进行人工洞灌法抗旱保苗。做法在幼苗根部附近,用直径2-3厘米的尖头木棒,由地面斜向根部插一个20-30厘米深的洞穴。在洞内灌水1-2升。然后用于土将洞口封闭。以减少蒸发。此法可缓解旱情。
4 软管扩浇。利用软管输水扩浇简便易行,机动灵活。软管输水灌溉可以爬坡、过沟而且投资小,管理方便。适合一家一户抗旱灌水或解决零散地块或局部旱田的浇水问题。优点是:①可减少渗漏、蒸发损失,提高水的利用率,比土渠输水节水30%。②输水快、省时。灌水效率高。③软管价格较低投资少、见效快。④搬动省力,铺设容易。软管可长可短,伸缩自如,不受地形限制。软管输水灌溉长度不宜超过200米。铺设时力求线路短、控制面积大。地势较平坦的灌区。可沿田间道路、林网线路铺设;地形较复杂的灌区,可选择最佳路线。在老灌区,可沿原有土渠或顺耕作垄铺设。使用软塑管浇地。宜先远后近先高后低。灌水过程中采用脱节分段法。浇完一段地抽掉一节管。为了使用方便,软塑管每节长度可根据地块大小和畦田长短而定。联接方式:同径管宜采取“揣袖”法套接,即顺水流方向内插搭接1.5-2米,搭接处尽量避开管路拐弯段。
1 选择地势稍高,地下水位较低。排水方便的地块种植。选择低洼地种植时,要开好排水沟,适当起高畦种植。
2 合理施肥。要多施有机质肥,氮、磷、钾肥配合施用。种植时施足底肥。生长期间用液肥进行叶面喷施,促进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3 发病后及时清除病叶、黄叶。清除出菜地集中烧毁或深埋。
4 药剂防治。遇阴雨持续天气。喷1:2:240比例的波尔多液保护。发病初期,可用40%多菌灵胶悬剂600倍液,或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或用80%磷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用75%百菌清600倍液,或用65%代森锌500倍液,任选一种或交替使用。每隔7-8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喷药时每50千克水加入磷酸二氢钾100克,可明显增加防治效果。
应急节水抗旱灌溉四法
1 坐水播种。坐水即在每个种子坑中注水以满足种子发芽需水,坐水播种适用于旱情严重造成无法按时播种和正常出苗或由于土壤墒情差。作物出苗率低,出苗后一般能赶上雨季。正常年份降雨基本满足后期生长需要的地区。其方法为挖坑或开沟、坐水、播种、盖土,注水深度超过播种深度,以利于与底墒相接。增强抗旱能力。注水每穴2-3升。每公顷90-135立方米。坐水播种优先选择离水源较近的地块后选择离水源较远的地块。坐水播种要有可靠的水源和取水、运水设备。水源到田间的运水距离,采用畜力运水,不宜大于200米;采用机械运水。不宜大于500米。出苗率可达95%以上,增产15%-20%。
2 地膜穴灌。在抗旱坐水播种的基础上进行。播种后覆上地膜,当作物出苗快顶到地膜时,选择晴好天气,将地膜呈“十”字形划破。待苗长出地膜后再把播种坑扩大为灌水孔。即地膜集流穴。灌水时每孔根据植株大小灌少量水,保证作物成活。地膜集流穴可以收集降雨时降到其他部分膜上的雨水,提高降雨水利用率。地膜穴灌还可先将土地整成沟垄相间的田面,灌水时水流通过放苗孔渗入土中。再通过毛细管作用湿润作物根区。
3 人工洞灌。作物出苗后如遇较长时间干旱,会严重影响生长发育。此时如果其他灌溉措施无效时,可进行人工洞灌法抗旱保苗。做法在幼苗根部附近,用直径2-3厘米的尖头木棒,由地面斜向根部插一个20-30厘米深的洞穴。在洞内灌水1-2升。然后用于土将洞口封闭。以减少蒸发。此法可缓解旱情。
4 软管扩浇。利用软管输水扩浇简便易行,机动灵活。软管输水灌溉可以爬坡、过沟而且投资小,管理方便。适合一家一户抗旱灌水或解决零散地块或局部旱田的浇水问题。优点是:①可减少渗漏、蒸发损失,提高水的利用率,比土渠输水节水30%。②输水快、省时。灌水效率高。③软管价格较低投资少、见效快。④搬动省力,铺设容易。软管可长可短,伸缩自如,不受地形限制。软管输水灌溉长度不宜超过200米。铺设时力求线路短、控制面积大。地势较平坦的灌区。可沿田间道路、林网线路铺设;地形较复杂的灌区,可选择最佳路线。在老灌区,可沿原有土渠或顺耕作垄铺设。使用软塑管浇地。宜先远后近先高后低。灌水过程中采用脱节分段法。浇完一段地抽掉一节管。为了使用方便,软塑管每节长度可根据地块大小和畦田长短而定。联接方式:同径管宜采取“揣袖”法套接,即顺水流方向内插搭接1.5-2米,搭接处尽量避开管路拐弯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