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比重较大。相对比而言,农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如今,随着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壮大,我国已经开始进入工业和服务业支持和反哺农业的时期。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提出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现代化农业农村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所以培养农科类人才和推动农业人才建设是重中之重。
“三农”问题一直是国家政策关注的重点,新的“三农”政策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农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又为农业院校的发展提供了机遇。然而,农业相关院校却因社会认识不足等原因在招生工作中面临困难,相比其他类型的院校而言处于劣势地位。
一、农业院校招生工作的现状
(一)生源数量不足,质量不高
生源质量是决定学校发展的重要因素,自高考扩招以来,全国高校招生规模显著扩大,高等院校加大了对优秀生源的争夺,金融类和理工类等热门院校占据了较大的优势。报考这些院校的优秀学生比重较大,院校不仅生源充足,而且可以择优录取,生源质量不断提高。相对冷门的农业类院校,在争夺生源大战中则一直处于不利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录取平均分整体不高。(2)第一志愿率填报较低。(3)涉农专业录取分数线相比非农专业较低。(4)涉农专业学生中,有很大部分是调剂生。[1]
高校扩招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经阶段,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使然。随着扩招政策的实施,高等教育人数不断扩大,但高考的录取机制决定了人数的增多并不代表拔尖人才的增多。高等院校不再只满足于招到学生,数量的增多促使他们追求更高的生源质量,这使得高校对优质生源的争夺日益激烈。对于学生而言,高校扩招降低了他们进入高校的难度,选择机会的增多使他们不再将就于不喜欢的专业或冷门专业。即使国家出台一系列降分录取的政策,学生也只在分数过低不得不选择的时候选择冷门专业,这使得冷门专业之一的农科类专业难以成为学生志愿填报的首选,而志愿率的低水平势必导致录取平均分的下降。
(二)农业院校招生宣传力度不够,社会认识存在偏见
由“三农”问题的这一提法可见,每当提起农业,人们通常会将其与农村和农民联想在一起。我国小农经济的时代并不久远,无论是老一辈人还是新一代年轻人,在大多数人的观念中,对农业、农村、农民的认识依旧停留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阶段。考生和家长对农业的认识存在偏见,认为农科类专业的职业前景不明朗,就业时工作环境差、待遇低、没有科技含量。如今,现代化农业早已不是人们先前印象中的模样。现代农业是在现代工业和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农业,成为科学化的农业,工业化的农业和商品化、社会化的农业。[2]现代化农业已经成为科技含量非常高的行业,农业科技的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考生和家长对现代化农业的认识不足,与高校的招生宣传工作不到位是有关系的。首先,高校的宣传工作过于集中,这极大地限制了宣传的范围和影响程度,短时间内的宣传并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其次,高校没有专门的宣传工作队伍,有些只是临时组织起来进行宣传工作的人员,并不专业。总体来看,高校的招生宣传只为一时的招生服务,对改变社会对农业行业的偏见不能起到有效的作用。
(三)政策倾斜不够,就业前景差,对考生吸引力不足
近年来,国家对“三农”问题越来越重视,积极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对农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而政府出台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政策,加快发展农业,提高农业的竞争力等一系列举措。但高等院校农科类毕业生的就业政策并不乐观,就业渠道也不通畅。因为传统农业观念问题,农科专业主要以农村学生為主,毕业以后部分选择回乡创业,但因没有相关政策支持,对毕业生自主创业扶持力度不够,他们难以实现创业计划。再者,通过自主创业就业的学生为数并不多。农科类毕业生选择专业对口的工作,最好的选择是进入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但无论是公务员还是事业编制招考,农科类专业的相关岗位名额十分有限,通过招考进入这些工作岗位的学生数量也较少。
高考不再实行分配,在扩招规模不断加大的背景下,考生和家长选择报考院校时,不再只是考虑录取的问题,更多地转向考虑专业前景问题。选择专业如同选择了一门行业,四年的学习到最后终要归于就业问题。在当前就业压力持续增加的环境下,选择一门有前景的专业成为考生和家长们的诉求。因此,农科类专业就业渠道不开阔的现实往往使考生望而却步,生源数量和质量得不到提升,进而影响到学校的培训质量,最终反映到就业问题上,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坏,如果没有一个突破口,这种不明朗的招生现状将一直持续下去。
二、农业大学招生工作的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创设良好外部环境,纠正学生对农科类专业的偏见
考生对农科类专业的偏见是一种社会普遍现象,只有让更多的人正确认识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不同,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偏见问题。对院校而言,建立一支专门的宣传队伍是有必要的。临时拼凑的宣传人员并不专业,而且仅仅针对考生和家长,人群范围太狭窄,影响是有限的,应当由专门负责宣传工作的人员持续进行与招生相关联的宣传工作。如今是信息传播迅速快捷的社会,院校的宣传工作已经不再仅仅是通过网站填报指导手册等手段,新的传播平台不断涌现。例如,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平台发布相关招生信息,这些平台受众广泛,影响范围更大。院校也可以与中学合作,加强与中学的交流与互动,特别是农业较为发达的地区,吸引优秀生源报考。不仅可以降低他们对农业的偏见,就业水平的提高也会带来院校声誉的提升,逐渐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加社会认可度
就院校本身而言,社会对院校的认可度不仅取决于生源水平和就业水平,最基本的还是来自于院校自身的办学水平。农业院校的生源水平占劣势的情况下,学校更应该加强自身的办学能力。首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专业认识教育。不少农科类学生是通过调剂志愿选择农科类专业,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并不感兴趣,这会导致消极的学习态度,对专业的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学校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打破他们对农科类专业的误解,以积极的态度面对自己的专业。其次,优化学科结构,突出特色优势专业,创造科研成果,并运用到实践中,服务农业生产。提高农科类专业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同时增加社会对相关专业的认可度。此外,完善设备设施,创设良好的学习条件,保障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顺利进行。
(三)调整招生政策,提高农业类学校自主招生自由度
在当前高考招生制度下,农业类院校难以与金融类、经济类院校相匹敌。对农业类院校的政策扶持可以通过提高农业类学校自主招生自由度来进行,我们可以部分借鉴民国时期的招生制度。民国大学院校在招生方面,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统招统考、自主招生、按大学专业分科设考等在民国时期都曾出现过。[3]
参考文献:
[1]刘洪彬,王洪来,高爽.农业院校本科生生源质量存在的题、原因及对策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7,1(1):79-83.
[2]何盛明.财经大辞典[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867.
[3]梁晨.从教育选拔到教育分层:民国大学院校的招生与门槛[J].近代史研究,2018(6):24-42.
作者简介:
江秀明(1993-),男,山东淄博人,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近代教育史研究.
基金项目:宁波大学2019年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资助重点项目“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教育部决策的多维图景——以大学招生问题为例”(G19006).
“三农”问题一直是国家政策关注的重点,新的“三农”政策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农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又为农业院校的发展提供了机遇。然而,农业相关院校却因社会认识不足等原因在招生工作中面临困难,相比其他类型的院校而言处于劣势地位。
一、农业院校招生工作的现状
(一)生源数量不足,质量不高
生源质量是决定学校发展的重要因素,自高考扩招以来,全国高校招生规模显著扩大,高等院校加大了对优秀生源的争夺,金融类和理工类等热门院校占据了较大的优势。报考这些院校的优秀学生比重较大,院校不仅生源充足,而且可以择优录取,生源质量不断提高。相对冷门的农业类院校,在争夺生源大战中则一直处于不利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录取平均分整体不高。(2)第一志愿率填报较低。(3)涉农专业录取分数线相比非农专业较低。(4)涉农专业学生中,有很大部分是调剂生。[1]
高校扩招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经阶段,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使然。随着扩招政策的实施,高等教育人数不断扩大,但高考的录取机制决定了人数的增多并不代表拔尖人才的增多。高等院校不再只满足于招到学生,数量的增多促使他们追求更高的生源质量,这使得高校对优质生源的争夺日益激烈。对于学生而言,高校扩招降低了他们进入高校的难度,选择机会的增多使他们不再将就于不喜欢的专业或冷门专业。即使国家出台一系列降分录取的政策,学生也只在分数过低不得不选择的时候选择冷门专业,这使得冷门专业之一的农科类专业难以成为学生志愿填报的首选,而志愿率的低水平势必导致录取平均分的下降。
(二)农业院校招生宣传力度不够,社会认识存在偏见
由“三农”问题的这一提法可见,每当提起农业,人们通常会将其与农村和农民联想在一起。我国小农经济的时代并不久远,无论是老一辈人还是新一代年轻人,在大多数人的观念中,对农业、农村、农民的认识依旧停留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阶段。考生和家长对农业的认识存在偏见,认为农科类专业的职业前景不明朗,就业时工作环境差、待遇低、没有科技含量。如今,现代化农业早已不是人们先前印象中的模样。现代农业是在现代工业和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农业,成为科学化的农业,工业化的农业和商品化、社会化的农业。[2]现代化农业已经成为科技含量非常高的行业,农业科技的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考生和家长对现代化农业的认识不足,与高校的招生宣传工作不到位是有关系的。首先,高校的宣传工作过于集中,这极大地限制了宣传的范围和影响程度,短时间内的宣传并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其次,高校没有专门的宣传工作队伍,有些只是临时组织起来进行宣传工作的人员,并不专业。总体来看,高校的招生宣传只为一时的招生服务,对改变社会对农业行业的偏见不能起到有效的作用。
(三)政策倾斜不够,就业前景差,对考生吸引力不足
近年来,国家对“三农”问题越来越重视,积极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对农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而政府出台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政策,加快发展农业,提高农业的竞争力等一系列举措。但高等院校农科类毕业生的就业政策并不乐观,就业渠道也不通畅。因为传统农业观念问题,农科专业主要以农村学生為主,毕业以后部分选择回乡创业,但因没有相关政策支持,对毕业生自主创业扶持力度不够,他们难以实现创业计划。再者,通过自主创业就业的学生为数并不多。农科类毕业生选择专业对口的工作,最好的选择是进入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但无论是公务员还是事业编制招考,农科类专业的相关岗位名额十分有限,通过招考进入这些工作岗位的学生数量也较少。
高考不再实行分配,在扩招规模不断加大的背景下,考生和家长选择报考院校时,不再只是考虑录取的问题,更多地转向考虑专业前景问题。选择专业如同选择了一门行业,四年的学习到最后终要归于就业问题。在当前就业压力持续增加的环境下,选择一门有前景的专业成为考生和家长们的诉求。因此,农科类专业就业渠道不开阔的现实往往使考生望而却步,生源数量和质量得不到提升,进而影响到学校的培训质量,最终反映到就业问题上,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坏,如果没有一个突破口,这种不明朗的招生现状将一直持续下去。
二、农业大学招生工作的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创设良好外部环境,纠正学生对农科类专业的偏见
考生对农科类专业的偏见是一种社会普遍现象,只有让更多的人正确认识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不同,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偏见问题。对院校而言,建立一支专门的宣传队伍是有必要的。临时拼凑的宣传人员并不专业,而且仅仅针对考生和家长,人群范围太狭窄,影响是有限的,应当由专门负责宣传工作的人员持续进行与招生相关联的宣传工作。如今是信息传播迅速快捷的社会,院校的宣传工作已经不再仅仅是通过网站填报指导手册等手段,新的传播平台不断涌现。例如,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平台发布相关招生信息,这些平台受众广泛,影响范围更大。院校也可以与中学合作,加强与中学的交流与互动,特别是农业较为发达的地区,吸引优秀生源报考。不仅可以降低他们对农业的偏见,就业水平的提高也会带来院校声誉的提升,逐渐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加社会认可度
就院校本身而言,社会对院校的认可度不仅取决于生源水平和就业水平,最基本的还是来自于院校自身的办学水平。农业院校的生源水平占劣势的情况下,学校更应该加强自身的办学能力。首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专业认识教育。不少农科类学生是通过调剂志愿选择农科类专业,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并不感兴趣,这会导致消极的学习态度,对专业的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学校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打破他们对农科类专业的误解,以积极的态度面对自己的专业。其次,优化学科结构,突出特色优势专业,创造科研成果,并运用到实践中,服务农业生产。提高农科类专业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同时增加社会对相关专业的认可度。此外,完善设备设施,创设良好的学习条件,保障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顺利进行。
(三)调整招生政策,提高农业类学校自主招生自由度
在当前高考招生制度下,农业类院校难以与金融类、经济类院校相匹敌。对农业类院校的政策扶持可以通过提高农业类学校自主招生自由度来进行,我们可以部分借鉴民国时期的招生制度。民国大学院校在招生方面,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统招统考、自主招生、按大学专业分科设考等在民国时期都曾出现过。[3]
参考文献:
[1]刘洪彬,王洪来,高爽.农业院校本科生生源质量存在的题、原因及对策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7,1(1):79-83.
[2]何盛明.财经大辞典[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867.
[3]梁晨.从教育选拔到教育分层:民国大学院校的招生与门槛[J].近代史研究,2018(6):24-42.
作者简介:
江秀明(1993-),男,山东淄博人,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近代教育史研究.
基金项目:宁波大学2019年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资助重点项目“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教育部决策的多维图景——以大学招生问题为例”(G19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