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并重开展多角度课外阅读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rydal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外阅读如果离开了教师的精心指导,必然会陷入一片混沌,走进无序的死胡同。教师应扣住教材中的“拓展点”,将知识融会贯通;抓住阅读中的“空白点”,在对比中提升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认识;瞄准阅读中的“不明点”,带领学生深入探究,引导学生多元视角赏读和探析,提升学生的自我阅读能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迁移拓展;填补空白;探究主题;课外阅读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32-0077-02
  引    言
  课外阅读即指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自主开展阅读活动,目的是从课内向课外进行拓展,提升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的阅读内容变得丰富多样,使学生的阅读方式更加灵活,对学生的课堂学习具有辅助效果[1]。然而,在指导高中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时,笔者发现了一些问题。由于课外阅读的范围太广,且缺乏到位的阅读方法指导,导致学生在课外阅读时只是草草浏览,没有深入咀嚼,影响了学生的阅读效果。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将欣赏和分析结合起来,从多种不同角度开展课外阅读,提升课外阅读效率。
  一、拓展处,融会贯通
  在教学中,教师要紧密围绕课堂教学目的,找到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鼓励学生围绕知识点开展拓展阅读。在这样的课外阅读中,学生能进一步掌握相关知识点,体会到作品中的文化信息,从而取得发散思维、开拓思路、激发创意的效果,以提升阅读效果。
  在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学生了解了什么是怀古诗,并体会到作者怎样通过怀古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社会和人生的感怀。在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围绕“怀古诗”这一迁移点进行拓展阅读,引导学生自主搜索更多怀古诗,并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学生在迁移阅读中品味了《月夜金陵怀古》《山坡羊·潼关怀古》《易水怀古》《桂枝香·登临送目》等作品,尝试进行对比和总结,归纳怀古诗的特点。学生认识到怀古诗的形式比较统一,内容多是感叹物是人非,体现事物的盛衰变迁。同时,学生也感受到怀古诗的情感诉求基本一致,多为表现个人际遇,借古讽今,或感叹世事无常。在这样的深入品味中,学生意识到怀古诗是一种古代文化的体现,作者通过怀古诗的形式感怀过去、抒发自身的情感,是中国古代文人常用的一种表现自我的方式。
  学者罗尚文认为:“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要将课本的内容作为核心,然后再辐射到课外其他作品的阅读中去。[2]”教师鼓励学生围绕相关知识点设定学习主题,收集各种阅读资料开展自主阅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更好地积累知识,实现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的无缝衔接,实现知识迁移,构筑更广泛的知识网络,使知识融会贯通,进而提升阅读效率。
  二、空白处,对比延伸
  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往往会发现文本中有一些“空白处”,这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进一步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尝试将具有辅助阅读效果的文章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分析,尝试构建全面的文本解读语境。这能让学生填补文章的空白处,使学生在对比延伸中启迪智慧,提升阅读和理解能力。
  例如,在学习话剧《雷雨》后,有学生提出:“在选文中,能看得出周朴园和鲁侍萍之间有感情纠葛,但似乎并没有详细说明。那么,他们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故事呢?周朴园和繁漪的情感又是怎样的呢?”要尝试解决这个空白处的问题,教师就应带领学生进一步开展课外阅读,鼓励学生阅读《雷雨》原作,并尝试寻找一些文学评论类的文章进行辅助阅读,对比他人的评论和自己的阅读感受,尝试寻找异同点。这能让学生全面地了解事情的前后因果關系,帮助学生解决相关问题。通过整本书阅读,有学生提出:“看到周朴园逼迫繁漪吃药的场景,我觉得他真的很冷酷,但他认为这是在关心自己的妻儿,而且他还不允许妻儿对他有任何形式的不满。我觉得周朴园即使和鲁侍萍曾经有感情,这种感情也早已因为他的自私而烟消云散了。”在这样的课外拓展阅读中,学生通过阅读弥补思维的空白,对《雷雨》这一作品的理解也有所提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在语文教学中要使学生加大思维容量,扩大有效信息的传递,让学生在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中获取更多知识[3]。教师要鼓励学生围绕空白处展开拓展阅读,引导学生展开对比分析,不仅提升了学生的阅读量,也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提升和发展。
  三、不明处,主题探究
  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在阅读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些不理解的问题。教师应围绕这些不明点,鼓励学生积极开展课外拓展阅读,尝试围绕某个主题开展探究活动,尝试用原有知识解决不明点,更好地构?知识系统。
  例如,在学习《长亭送别》后,有学生提出疑问:“元杂剧和话剧有什么区别吗?最大的区别是不是元杂剧有唱词,而话剧没有呢?”针对学生的不明处,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开展主题探究活动。在探究中,教师首先带领学生阅读一些元杂剧和话剧作品,包括《窦娥冤》《汉宫秋》《梧桐雨》等元杂剧精品和《原野》《北京人》《茶馆》等话剧精品,然后鼓励学生展开交流,尝试探讨自己的发现。有学生提出:“除了元杂剧有唱词以外,我还发现元杂剧和话剧在人物塑造上有一些区别,元杂剧中的人物更具有典型性,但不复杂,好像只是展现人的某一方面。话剧中更多的是展现人物内心的复杂性,让人觉得人物形象更复杂。”此外,学生还就情节发展、舞台设计等其他方面进行讨论。通过对人物、情节等方面的探究,学生对相关主题产生了更深刻的认识,提高了课外自主阅读的能力。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人通过主动学习获得知识。知识的获得不是教师直接灌输的结果,而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条件下,学生通过学习进行自主建构而掌握的。在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若能鼓励学生围绕不明处展开主题探究,就能让学生自主获得各种信息,并使学生在分析中解决问题,从而自主掌握相关知识。
  结    语
  总之,知识的掌握不只是信息的存储或交换,而是新经验和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指导学生寻找赏析的关键点,从拓展处、空白处、不明处等地方入手开展分析和欣赏,进而使学生积累更多阅读经验,提升课外阅读的效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展开课外阅读活动,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入手展开赏析,进而促使学生全面提升阅读效率。
  [参考文献]
  陈晓娟.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课外阅读策略分析[J].黑河教育,2019(06):98-99.
  高平.浅议高中语文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及实施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9(27):34-35.
  张阳成.课外阅读:从“海市蜃楼”到“人间大厦”[J].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2015(12):56-57.
  作者简介:钱婧(1981.2—),女,江苏南通人,本科学历,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其他文献
摘 要:音乐教学应当体现出多样化和趣味化色彩,应当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音乐的感染力,在加强学生音乐素养和音乐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出生本理念和音乐课的内在教学价值。基于此,本文探究了基于生本理念的音乐有效教学策略,以期为广大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本理念;音乐;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40-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29
摘 要:目前,学生对就业的理解很模糊,在就业方面很盲目,没有一个确切的目标。而新型教育校企合作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在校园中了解就业的具体方式,从抽象的模式改变到具象的模式,这样就能让学生早一点定下目标,明确自己的就业方向。  關键词:校企共建;职业教育;学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04-0156-01  职业教育已经不能限制在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传授
摘 要:文章以创新应用、智能服务为目的,在已实现作品“智能避障小车”的基础上添加上层应用“保姆服务”功能,不仅可实现端茶倒水、打扫卫生等功能,还能智能防火防盗、安全预警,为建设智能家居、智慧城市添砖加瓦。  关键词:智能保姆;智能小车;智能家居  中图分类号:TP242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17-12-06文章编号:2095-624X(2018)01-0081-01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