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近代以来,先后创立于杭州孤山的西泠印社和国立艺术院一今中国美术学院一是我国凝聚和培养金石书画人才的重要基地。秀丽的西子湖因之更增添了儒雅的文化气质,自然风光与人文传统交相辉映,宛如女貌郎才、珠联璧合而相得益彰。代代学子,继往开来,流风绵延,薪传不绝。而沈浩就是其中的一员。
生于杭州的沈浩,是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西冷印社副社长,当代著名书法篆刻家刘江的入室弟子。儿童时代的刻苦学书奠定了他的『童子功』基础。中学毕业后,沈浩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考入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书法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并在职随祝遂之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深入研究中国书法篆刻的创作与理论,出版有《心迹流淌——十六世纪中叶至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时代书风凸显》、《篆印历史与技法》、《书法与篆刻》等多部专著和教材,有的还被译为日文在外国出版。其书法篆刻作品频频在国内重要展览中获奖,并在海内外展出,为中外友人所珍藏。他以勤奋好学的资质,为业内同行所称道,被书法篆刻界所认可!
沈浩的书法,注意以用笔和取势的变化,来表现文字的思想内涵和外在美的感染。他各体皆善,隶书老拙,楷书沉雄,篆书古朴,而行书尤为见长,笔划之间转折流畅,灵动多趣又不失沉着有力。他强调线条的苍劲豪迈,故落笔变化多端、粗细有致,结体繁简兼备、行草相生。通篇起伏跌宕,活力四溢,颇有路回峰转、柳暗花明、出人意表之象。观其所书,情随文生意随字变,而气韵连贯顿挫抑扬,可谓无一笔不变化,无一笔不灵动,仿佛无声之诗,极具平仄韵味、超然意境,引人人胜。
沈浩的篆刻,古意盎然,讲求结体的平稳凝重、劲健秀逸,章法自然、不强作异态,却在平稳的印面中呈现出具有韵味的虚实关系,加之以书入印,以刀法再现书法,因此印面显得极为生动灵巧,神采飞扬,匀称中含有不对称的变化妙趣,流畅舒展,给人以一种清新怡润而又弥漫书卷气之感。沈浩治印,不光印面线条深厚,有立体感,而且他追求边款的完美,往往以冲、切结合的刀法,以强化线条的劲挺而不锐利的气息,呈现出轻灵而稳重、苍朴而秀润的气象,让人爱不释手。
沈浩的书法篆刻之所以有如此成就,是他勤于在传统中寻找发展养分的结果。他以一观沧海~的精神,临仿先秦至明清各大家书法、篆刻作品,从中寻求精华所在,进而取法乎上,溶以己意,将自己的人生体悟、从艺情感、儒雅气质和文化修养浸润于作品之中,形成泥古创新的风姿。虽然『童子功』与『博士功』造就了他今日的成就,但习艺之路毕竟漫漫而修远,愿他更上层楼,并继续为养育他的西湖山水增色。
生于杭州的沈浩,是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西冷印社副社长,当代著名书法篆刻家刘江的入室弟子。儿童时代的刻苦学书奠定了他的『童子功』基础。中学毕业后,沈浩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考入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书法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并在职随祝遂之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深入研究中国书法篆刻的创作与理论,出版有《心迹流淌——十六世纪中叶至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时代书风凸显》、《篆印历史与技法》、《书法与篆刻》等多部专著和教材,有的还被译为日文在外国出版。其书法篆刻作品频频在国内重要展览中获奖,并在海内外展出,为中外友人所珍藏。他以勤奋好学的资质,为业内同行所称道,被书法篆刻界所认可!
沈浩的书法,注意以用笔和取势的变化,来表现文字的思想内涵和外在美的感染。他各体皆善,隶书老拙,楷书沉雄,篆书古朴,而行书尤为见长,笔划之间转折流畅,灵动多趣又不失沉着有力。他强调线条的苍劲豪迈,故落笔变化多端、粗细有致,结体繁简兼备、行草相生。通篇起伏跌宕,活力四溢,颇有路回峰转、柳暗花明、出人意表之象。观其所书,情随文生意随字变,而气韵连贯顿挫抑扬,可谓无一笔不变化,无一笔不灵动,仿佛无声之诗,极具平仄韵味、超然意境,引人人胜。
沈浩的篆刻,古意盎然,讲求结体的平稳凝重、劲健秀逸,章法自然、不强作异态,却在平稳的印面中呈现出具有韵味的虚实关系,加之以书入印,以刀法再现书法,因此印面显得极为生动灵巧,神采飞扬,匀称中含有不对称的变化妙趣,流畅舒展,给人以一种清新怡润而又弥漫书卷气之感。沈浩治印,不光印面线条深厚,有立体感,而且他追求边款的完美,往往以冲、切结合的刀法,以强化线条的劲挺而不锐利的气息,呈现出轻灵而稳重、苍朴而秀润的气象,让人爱不释手。
沈浩的书法篆刻之所以有如此成就,是他勤于在传统中寻找发展养分的结果。他以一观沧海~的精神,临仿先秦至明清各大家书法、篆刻作品,从中寻求精华所在,进而取法乎上,溶以己意,将自己的人生体悟、从艺情感、儒雅气质和文化修养浸润于作品之中,形成泥古创新的风姿。虽然『童子功』与『博士功』造就了他今日的成就,但习艺之路毕竟漫漫而修远,愿他更上层楼,并继续为养育他的西湖山水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