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生活品质有了更高的追求,而暖通空调工程则是改善人们居住环境的有效措施。但随着节能环保理念的普及,在设计建筑暖通空调工程时也需要将节能减排贯彻进去。基于此,笔者重点阐述了如何做好建筑暖通空调工程的节能减排设计,并且详细解释了物业与暖通空调间的关系。
[关键词]节能减排;物业管理;设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1-0066-01
引言
建筑暖通空调工程设计过程中应用节能理念不但可以避免资源的有效浪费,还能产生不可估量的社会及经济效益。同时还能通过此种方法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生存与发展空间。在加上专业化的物业设施管理,可以延长使用设备的生命周期,为企业节约成本。本文中笔者对设计过程中节能减排的措施进行分析,并阐述了物业管理对暖通空调的影响。
1 暖通空调工程应用节能减排技术的原则
建筑暖通空调工程的节能减排设计应该遵循三个原则:
1.1 整体性
这是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最终的原则之一。设计人员在设计暖通空调节能减排方案时,要了解整栋建筑物的节能需求考虑,在此基础上做一个合理的长远规划,同时需要考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性,以最小的能源消耗达到满足人们拥有一个温暖舒适生活环境的目的。
1.2 动态性
这里的动态性意思是设计方案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与之相适应的节能减排设计方案。安装暖通空调时如果发现问题应该以最快速度解决掉,适当调整设计方案。这项原则要求设计人员在开始设计方案前,前往施工地点了解实际环境,预测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针对性的给出解决方案。
1.3 前瞻性
行业内部有一个共识:不管空调是什么类型的,都会消耗能源并对环境产生破坏。所以我们应该对空调的能耗系统进行研究与完善,设计人员应该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将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无污染清洁能源利用起来,并将这些技术烂熟于心,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发明新的技术。
2 暖通空调工程的节能减排设计方法
实际设计方案的过程中如何将节能减排设计方法运用其中呢?
2.1 风系统的节能减排设计
从某种角度来讲空气调节系统就是将建筑内部余热转移,这是该系统最为典型的特点。比如在我国北方,只要建筑面积足够大,不论是写字楼还是商业楼内部都会产生余热,利用该系统可以将余热利用起来,也因为使用了余热一定程度上就会降低能源的消耗。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人员密集、空间广阔的房间(比如报告厅)来讲,由于其对新风有着较大的需求,若使用风机盘管空调系统,成本将会比较高,投入也会比较大,并不是最优方案。对于此种情况,单风管全空气的空气调节系统具有更为明显的节能和效益优势。
2.2 空调的节能减排设计
我们在进行暖通空调的方案设计时,要求其不仅要充分符合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与标准要求,同时也能与绿色环保理念相互呼应,能够在保证基础设备正常运行的基础上,也能对各种突发事件进行有效地处理与解决;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其在空调设计领域中的竞争优势,就要求相關的设计人员必须要全身心的投入到设计工作中去,在设计方案设计完成之后,管理人员要对不同的设计方案进行科学的对比与分析,并择优选择出一份质量更高的方案设计来加以实施。
2.3 强化围护结构的保温能力
空调系统节能减排设计中有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围护结构的设计,好的围护设计方案可以降低空调系统的运行负荷。外保温隔热体系被置于外墙外侧,直接承受来自自然界的各种因素影响,因此有更高的要求。就太阳辐射及环境温度变化对其影响来说,置于保温层之上的抗裂防护层只有3~20mm,且保温材料具有较大的热阻,在热量相同的情况下,外保温抗裂保护层的温度变化速度比无保温情况时高8~30倍。因此,抗裂防护层的柔韧性和耐候性对外保温体系的抗裂件能起着关键的作用。
2.4 强化空调系统的控制
对空调的控制不能仅仅局限于温度,现在的实际状况是,对空调的控制仅仅局限于温度上,认为只要改变温度就可以让人产生舒适的效果。但事实上,这会使舒适度受到很大的影响。在空调控制时,可以以湿热环境的研究成果为基础,采用SET或PMV为指标,对空调进行调试。根据相关数据显示,这样可以在不改变舒适度的前提下,为整个系统节能30%。
2.5 重视冷热回收利用
对于建筑暖通空调工程来讲,其节能设计中应重视冷热回收利用。根据空调系统节能减排设计的基本要求,除了要降低能耗之外,还要重视回收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比如,供暖系统设计中,应重视将高效作为换热器选择的基本要求。提高换热器的传热效率就要想办法提高管内、外换热系数、降低管内、外污垢系数。管壳式换热器的强化传热研究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已经取得了许多广泛使用的成果。一般从管程强化、壳程强化两方面入手;使用地辐射采暖也会大大节能,我们目前全采用散热器设计,而地暖对热水温度要求较低,小于60°即可,目前灞桥电厂供热能力有限,采用此法最为合适。对于地暖用户来说,最舒适和节能的方式是进行分室独立温控,按照不同房间的活动情况分别进行独立的分时间段温度控制,这样既能达到较高的舒适度,也大大提高系统的节能性和降低运行费用。
3 通过物业管理提高暖通空调设计方案效果的措施
除了技术上的手段大力推行节能减排外,设计人员还应该充分利用好物业管理这一元素,通过物业管理手段实现降低暖通空调能耗的目的。
3.1 降低暖通空调能源消耗
在暖通空调的实际设计与管理过程中,实际应用物业设施管理,可切实有效的减少暖通空调的能源消耗。比如很多中央空调的管理人员都喜欢把空调主机的出水温度调高,提高供水温度导致换热温差变小,末端换热量变小。而现有的设计中,空调末端选型一般都放大。这样做可快速降温而增加的投资不多。在不影响末端制冷效果的情况下,提高供水温度,根据逆卡诺循环原理,提高蒸发温度可以提高制冷机的效率,起到一定的节能效果。
3.2 帮助用户实现节能减排
物业设施管理在实际工作中,恰好能满足对暖通空调的节能优化工作。现在变频器节能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风机、水泵、空调等系统的电动机节能中,通过变频调速技术能耗大大减少,可靠性也得到很大的提高。
3.3 完善暖通空调管理细节
物业设施管理实际应用于暖通空调设备管理的过程中,在设备的寿命周期内可以帮助设备实现更加长久的使用寿命,以科学化的管理模式减少设备发生故障的几率,对设备进行适当的系统改善,以此维持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转。目前我们的设备维修主要依靠专业维保公司,费用则由总公司承担,这个模式下可以让维保人员定期维护,及时发现故障问题并解决。笔者所在的物业其物业费(按照总公司规定)收取标准:0.2元/平方米,随着建筑物设施设备的老化,维修费用在逐年提高,且经常会出现个人与公共的纠结,目前矛盾越来越突出。这种情况下加强和提高物业专业化管理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并且应注重培养出一个与社会技术水平同等的物业团队。
结束语
设计人员应该意识到现如今的趋势:节能减排将是未来很长时间内需要坚持的。素偶相关人员应该不断吸收国外先进的设计理念,通过不断更新设计知识以保证设计理念的先进性。同时作为物业管理的技术人员,要通过各种节能减排理念的运用,再为住户提供适宜居住环境的同时,为企业增加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杨硕.小区供暖系统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J].科技与企业.2015(07)
[2] 徐立.社区供暖改进措施研究与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1)
[3] 李波.小区供暖系统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23)
[4] 王永胜;邹畅.武汉市集中供暖(制冷)发展问题及建议[J].武汉建设.2014(01)
[关键词]节能减排;物业管理;设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1-0066-01
引言
建筑暖通空调工程设计过程中应用节能理念不但可以避免资源的有效浪费,还能产生不可估量的社会及经济效益。同时还能通过此种方法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生存与发展空间。在加上专业化的物业设施管理,可以延长使用设备的生命周期,为企业节约成本。本文中笔者对设计过程中节能减排的措施进行分析,并阐述了物业管理对暖通空调的影响。
1 暖通空调工程应用节能减排技术的原则
建筑暖通空调工程的节能减排设计应该遵循三个原则:
1.1 整体性
这是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最终的原则之一。设计人员在设计暖通空调节能减排方案时,要了解整栋建筑物的节能需求考虑,在此基础上做一个合理的长远规划,同时需要考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性,以最小的能源消耗达到满足人们拥有一个温暖舒适生活环境的目的。
1.2 动态性
这里的动态性意思是设计方案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与之相适应的节能减排设计方案。安装暖通空调时如果发现问题应该以最快速度解决掉,适当调整设计方案。这项原则要求设计人员在开始设计方案前,前往施工地点了解实际环境,预测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针对性的给出解决方案。
1.3 前瞻性
行业内部有一个共识:不管空调是什么类型的,都会消耗能源并对环境产生破坏。所以我们应该对空调的能耗系统进行研究与完善,设计人员应该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将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无污染清洁能源利用起来,并将这些技术烂熟于心,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发明新的技术。
2 暖通空调工程的节能减排设计方法
实际设计方案的过程中如何将节能减排设计方法运用其中呢?
2.1 风系统的节能减排设计
从某种角度来讲空气调节系统就是将建筑内部余热转移,这是该系统最为典型的特点。比如在我国北方,只要建筑面积足够大,不论是写字楼还是商业楼内部都会产生余热,利用该系统可以将余热利用起来,也因为使用了余热一定程度上就会降低能源的消耗。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人员密集、空间广阔的房间(比如报告厅)来讲,由于其对新风有着较大的需求,若使用风机盘管空调系统,成本将会比较高,投入也会比较大,并不是最优方案。对于此种情况,单风管全空气的空气调节系统具有更为明显的节能和效益优势。
2.2 空调的节能减排设计
我们在进行暖通空调的方案设计时,要求其不仅要充分符合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与标准要求,同时也能与绿色环保理念相互呼应,能够在保证基础设备正常运行的基础上,也能对各种突发事件进行有效地处理与解决;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其在空调设计领域中的竞争优势,就要求相關的设计人员必须要全身心的投入到设计工作中去,在设计方案设计完成之后,管理人员要对不同的设计方案进行科学的对比与分析,并择优选择出一份质量更高的方案设计来加以实施。
2.3 强化围护结构的保温能力
空调系统节能减排设计中有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围护结构的设计,好的围护设计方案可以降低空调系统的运行负荷。外保温隔热体系被置于外墙外侧,直接承受来自自然界的各种因素影响,因此有更高的要求。就太阳辐射及环境温度变化对其影响来说,置于保温层之上的抗裂防护层只有3~20mm,且保温材料具有较大的热阻,在热量相同的情况下,外保温抗裂保护层的温度变化速度比无保温情况时高8~30倍。因此,抗裂防护层的柔韧性和耐候性对外保温体系的抗裂件能起着关键的作用。
2.4 强化空调系统的控制
对空调的控制不能仅仅局限于温度,现在的实际状况是,对空调的控制仅仅局限于温度上,认为只要改变温度就可以让人产生舒适的效果。但事实上,这会使舒适度受到很大的影响。在空调控制时,可以以湿热环境的研究成果为基础,采用SET或PMV为指标,对空调进行调试。根据相关数据显示,这样可以在不改变舒适度的前提下,为整个系统节能30%。
2.5 重视冷热回收利用
对于建筑暖通空调工程来讲,其节能设计中应重视冷热回收利用。根据空调系统节能减排设计的基本要求,除了要降低能耗之外,还要重视回收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比如,供暖系统设计中,应重视将高效作为换热器选择的基本要求。提高换热器的传热效率就要想办法提高管内、外换热系数、降低管内、外污垢系数。管壳式换热器的强化传热研究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已经取得了许多广泛使用的成果。一般从管程强化、壳程强化两方面入手;使用地辐射采暖也会大大节能,我们目前全采用散热器设计,而地暖对热水温度要求较低,小于60°即可,目前灞桥电厂供热能力有限,采用此法最为合适。对于地暖用户来说,最舒适和节能的方式是进行分室独立温控,按照不同房间的活动情况分别进行独立的分时间段温度控制,这样既能达到较高的舒适度,也大大提高系统的节能性和降低运行费用。
3 通过物业管理提高暖通空调设计方案效果的措施
除了技术上的手段大力推行节能减排外,设计人员还应该充分利用好物业管理这一元素,通过物业管理手段实现降低暖通空调能耗的目的。
3.1 降低暖通空调能源消耗
在暖通空调的实际设计与管理过程中,实际应用物业设施管理,可切实有效的减少暖通空调的能源消耗。比如很多中央空调的管理人员都喜欢把空调主机的出水温度调高,提高供水温度导致换热温差变小,末端换热量变小。而现有的设计中,空调末端选型一般都放大。这样做可快速降温而增加的投资不多。在不影响末端制冷效果的情况下,提高供水温度,根据逆卡诺循环原理,提高蒸发温度可以提高制冷机的效率,起到一定的节能效果。
3.2 帮助用户实现节能减排
物业设施管理在实际工作中,恰好能满足对暖通空调的节能优化工作。现在变频器节能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风机、水泵、空调等系统的电动机节能中,通过变频调速技术能耗大大减少,可靠性也得到很大的提高。
3.3 完善暖通空调管理细节
物业设施管理实际应用于暖通空调设备管理的过程中,在设备的寿命周期内可以帮助设备实现更加长久的使用寿命,以科学化的管理模式减少设备发生故障的几率,对设备进行适当的系统改善,以此维持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转。目前我们的设备维修主要依靠专业维保公司,费用则由总公司承担,这个模式下可以让维保人员定期维护,及时发现故障问题并解决。笔者所在的物业其物业费(按照总公司规定)收取标准:0.2元/平方米,随着建筑物设施设备的老化,维修费用在逐年提高,且经常会出现个人与公共的纠结,目前矛盾越来越突出。这种情况下加强和提高物业专业化管理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并且应注重培养出一个与社会技术水平同等的物业团队。
结束语
设计人员应该意识到现如今的趋势:节能减排将是未来很长时间内需要坚持的。素偶相关人员应该不断吸收国外先进的设计理念,通过不断更新设计知识以保证设计理念的先进性。同时作为物业管理的技术人员,要通过各种节能减排理念的运用,再为住户提供适宜居住环境的同时,为企业增加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杨硕.小区供暖系统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J].科技与企业.2015(07)
[2] 徐立.社区供暖改进措施研究与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1)
[3] 李波.小区供暖系统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23)
[4] 王永胜;邹畅.武汉市集中供暖(制冷)发展问题及建议[J].武汉建设.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