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威廉·萨默赛特·毛姆的小说中充满了虚无感,其体现在孤独感、厌倦感、迷茫感、痛苦感等情感,这种虚无感的产生除了社会原因,还有作者自身的原因。然而,毛姆的虚无主义并不是消极的悲观,而表现为一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反抗,毛姆的作品仍是一种寻找意义的探索。
关键词:威廉·萨默赛特·毛姆 虚无 原因 超越
威廉·萨默赛特·毛姆是英国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英国小说家、戏剧家。从1897年弃医从文开始,他一生创作了20部长篇小说、32部戏剧和8部短篇小说集。毛姆创作高峰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在世界大战的背景、当时流行的哲学影响和他自身的生活经历使得他的作品中充斥着浓厚的虚无主义思想。虚无,是否定,是“不存在”,虚无主义认为世界和人类的存在没有意义。非常关注人类生存的毛姆在他的作品里一直表达这种对人的存在本源性意义上的虚无。这种虚无思想表现在他小说中的许多地方,包括迷惑感、粘滞感、陌生感、痛苦感、孤独感等各个方面,在小说的每一个地方都透漏着虚无的气息,这种巨大虚无的气息笼罩在毛姆小说的世界里,给人一种沉重严酷的压迫感,压得人喘不过来气来,引发人们对人生、社会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一 毛姆小说虚无思想的体现
1 孤独感
毛姆小说的虚无思想首先体现在孤独感。阿尔贝·加缪把人比喻为“无所依托的流浪者”,孤独是人类不可去除的阴影,毛姆的作品也深刻地体现这一点。在毛姆小说里的人物心灵封闭,人与人之间缺乏交流、关系冷漠,每一个人都是完全个体的、孤独的、和群体完全无关的。《月亮和六便士》中斯克里·克兰德就处在这种孤独的境界中。他平时很少和别人沟通,甚至与他看似恩爱的妻子都没有过任何深入的交流,妻子和他一同生活七年,但是对他的内心世界却一点也不了解,不了解克兰德的思想,不了解克兰德绘画的理想。有一天克兰德离家出走妻子十分惊讶,对克兰德为了追求艺术而出走的想法一点都不了解,甚至认为丈夫是因为别的女人而离开自己的,可见克兰德和妻子之间的隔阂是多么大。克兰德从来不和妻子谈自己的想法,连出去学绘画都没有告诉过妻子,直到离开的时候都只是以告知的语气告诉妻子要分居,也没有丝毫的愧疚和不安,没有一句话的解释,没有一丝对妻子的牵挂。在小说里,克兰德不仅对妻子如此,对其他人更是疏远冷漠,很少沟通,和别人说话的时候,他能少说一个字绝对不会多说半个字,简短凝练到极点。没有沟通,没有交流,没有任何心灵上的碰撞,人与人之间总是隔着一股无形的帷幕,之间没有任何交集,相互孤立,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犹如生活在荒无人烟的海岛。语言和对话在毛姆小说中的人物眼中是一种多余的东西,亲人之间、朋友之间,甚至热恋的情人之间都没有任何卿卿我我,只是在无声中默默的度过。无声中的人都是孤独的,这种孤独感笼罩着小说,人与人之间相互孤立,那种虚无感油然而生。
2 厌倦感
毛姆小说的虚无思想也体现在厌倦感上。当人饱受苦难和挫折的折磨后会渐渐地对前途和生活感到失望、厌倦,怀疑美和幸福的存在,产生了一种痛苦到绝望的虚无精神,由对事物存在的怀疑上升到对整个世界存在的怀疑,这样的例子在毛姆笔下比比皆是。《月亮和六便士》的克兰德,他在离家出走之后开始了对艺术和美的追寻。在历尽千辛万苦之后他终于做出了天才的绘画,但是克兰德却将它烧成灰烬。同样,毛姆另一部长篇小说《人性的枷锁》中的菲利普多年以来的梦想就是去西班牙托莱多观赏风景名胜。为了梦想他也确实付出了许多努力,他收集大量托莱多的风景画,专门学习西班牙语,但是当他毕业之后一切准备就绪时却放弃了去托莱多的机会,他说:“自己被耗尽了,已变得筋疲力尽了”。《插曲》里森曼为了自己的恋人盗窃公款,但是事情败露他锒铛入狱,在监狱的日子里他无时无刻不在思念自己深爱的恋人,但当他刑满释放,终于可以见到恋人时,却感觉厌倦了一切,抛弃了他的恋人。类似的人物在毛姆小说世界里还有很多,他们积极向上地追求着某些东西,但是在马上达到目标之前却停了下来。在那些人眼里,美和幸福是不存在的,所谓的美只是水中月,自私、污浊、肮脏才是社会的现实。在“认清”这一点之后,他们便放弃对美和幸福的追求,再美丽的托莱多也无法掩盖社会的黑暗,再深爱的情人也不免情投他处,再天才的画作也无法摆脱利益对人追求艺术的束缚。这些看似不正常的人和充满谬误的举动,实际上是毛姆对社会的罪恶的控诉,毛姆控诉这个社会毁灭美的存在,控诉对自由和幸福的毁灭。
3 迷茫感
毛姆小说还有一种迷茫感。主人公对任何事情都抱着不赞成也不反对的态度,只是在冷漠地观望,身边的事情一切事情都跟自己没有任何关系。《月亮和六便士》克兰德不顾妻子的感受离家出走,而且不做任何解释,克兰德丝毫没有在意过妻子的感受,不给妻子了解自己的任何机会。后来他却勾引朋友的妻子,破坏朋友的家庭,而最后他又抛弃了朋友的妻子,始乱终弃。在这场闹剧里,他不顾及朋友的痛苦,不顾及任何人的感受,别人的痛苦是别人的事情,认为那些和自己没有任何关系,自己也没有义务对别人的痛苦负责,不管是不是他一手造成的。每一个人都是局外人,都袖手旁观地看着一切。毛姆小说中的主人公对一切都漠不关心,对一切都是抱着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一直迷茫着。这种迷茫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两次世界大战中的青年们共有的迷茫感,在残酷的战争摧残下这些青年们丧失了对生活、对希望的信心。他们认为社会、道德、秩序都和他们无关,自己只要按着自己的意愿和本能做事就可以,至于周围环境和其他人的反应则漠不关心,自己更没必要对外界的一切负任何责任。迷茫的人没有明确的价值观,认为做的一切都没有任何意义,既然一切都没有意义,那我们努力有什么用呢?什么都没有用,人生都没有任何意义,那一切都是虚无的。
4 痛苦感
在毛姆的小说里面还体现出一种痛苦感。亚瑟·叔本华曾经发出感慨:“人的生存就是一场注定要失败的痛苦的斗争。”生存是痛苦的,是没有意义的,没有意义的人生就是非常痛苦的。毛姆小说一直体现着这种痛苦的虚无感,人丧失生存的意义,没有了生存的精神依托,成了彻头彻尾的精神流浪者。《人性的枷锁》中的菲利普从小就感受不到生活的乐趣。身体上的缺陷和生活上的折磨使得菲利普将自己的希望寄托于宗教之中,持续痛苦的他在折磨之后又将希望寄托到爱情上,但是他苦苦追寻的爱情没有达到他所期望的那样,而是无情的幻灭,禁锢人的生活和灵魂。在这之后,菲利普也追求过艺术,追求过事业,和以前一样每一次努力都因为痛苦的现实生活而以失败告终。这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和痛苦让菲利普深深的陷入了绝望。现实和理想、实际和幻想、肉体和灵魂之间有巨大的差距和矛盾,让人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失败感和痛苦。毛姆笔下的人物不仅对生存的意义表示怀疑,而且对整个人生抱着否定的态度。在这虚无痛苦的人生里,人唯一能做的只有任凭命运的驱使,飘忽在茫茫无尽头的黑暗深渊之中,即不明缘由,也不知会被抛向何方。每个人都流浪在这个虚无的世界里,无依无靠,无家可归,麻木不仁,迷茫而不知所措。 二 毛姆虚无思想的产生原因
虚无弥漫在所有的毛姆小说的世界中,这种虚无感体现在方方面面,造成了一种让人窒息的压迫感。但是在分析完毛姆小说虚无思想的体现以后,回过头来我们不禁要问:毛姆为什么要执着地写着虚无?是什么造成了毛姆的虚无思想?
本文认为毛姆小说虚无思想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因素导致。首先应该是那个时代的影响。20世纪以来科学与技术有了翻天覆地的发展,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为代表的新时代的科学技术向传统的思想发起致命的挑战。科技的发展冲击了宗教的地位,冲击了数百年以来的传统思想,欧洲人的价值观念和精神依托在这个时代被冲得分崩离析,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所以才发出了“上帝死了”的疾呼。人没有了任何所谓的终极价值值得去追求了,虚无是人类不得不面对的迷茫。科技巨大的进步促进了物质极大发展,也造成了精神极大的危机。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推广,现代大工业机械化生产使得人们创造了巨大的财富。渐渐地“效率至上”、“利益至上”的理念深入人心,利益是人唯一去追求的东西,这极大地压抑了人性,摧毁了人们的精神。人只是大规模机器生产的一件零件,物化了的人成为社会的玩物,没有归宿,没有依托,人堕落到虚无的深渊之中。
除了社会的因素之外,毛姆自身经历也有很大影响。毛姆喜欢读书,其中最喜欢叔本华的书籍。众所周知叔本华是虚无主义和悲观主义哲学的代表者,他说人生就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人生就是没有意义的,是虚无的。毛姆在很大程度上吸收借鉴叔本华的思想。在毛姆眼里,人生就是一场悲剧,就是一场无法解脱的痛苦,永无止境的痛苦也就是虚无的人生。毛姆的作品对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有很大的继承和发展。还有毛姆从小到大自身的实际经历,其实毛姆的生活一如他笔下的克兰德、菲利普,也是充满矛盾、充满迷茫的,在无数次失败面前导致了毛姆对现实世界的格格不入,加剧毛姆内心的孤独和痛苦,即使在功成名就之时,他也只是一个“盛誉下的孤独者”。毛姆小说里面的主人公也或多或少地体现出毛姆自身的生活和内心想法。除此之外两次世界大战、当时欧洲主流的哲学思想也在影响着毛姆虚无思想的诞生和发展。
三 毛姆虚无思想及其超越
虚无主义固然不值得提倡,但我们不能武断地说毛姆的虚无思想是对是错。毛姆虽然深受叔本华虚无主义的影响,但是他一生都在为过一个丰富美丽的生活而努力。毛姆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他“知道”生活没有任何意义,但他还在努力地让其变得有意义,就像西西弗斯明知道石头终将掉下来,但他还是在尽全力将它推向山顶,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态度让人敬佩,这种直面虚无并且不屈不挠的反抗到底的勇气值得人去学习。
毛姆一生的创作都在为追寻“真、善、美”而努力,他的许多作品都是沿着“真、善、美”这三个字去探寻的。毛姆坚持着这些,一直在虚无主义的道路上寻求超越,毛姆笔下的人勇敢得追寻人生的意义,用自己的行动去证明自己和人类存在的价值。
在虚无之路上进行超越,这其实不容易办到。一般来说如果一个人看透了生命虚无的本质,就不会再去努力,再去做什么,但是毛姆笔下的人不是这样,他们看清了虚无,但是没有屈从与虚无,而是逆流而上,直面人生。毛姆小说的巨大意义就是在于其中“直面虚无”的勇气。和毛姆同一时代的许多作家都被人生的虚无感所击溃,终日活在恐惧之中,他们或是自暴自弃,或是精神抑郁,甚至自杀了事。而毛姆选择直面虚无,直面这人生血淋淋的现实,毛姆在唤醒人们不畏虚无的勇气,唤醒人做人的尊严,极力保持积极的态度。
我们要肯定毛姆在超越虚无主义的路上的奔跑。他在向前跑,即使前面是一片虚无,即使跑的没有任何意义。他在追寻人生的价值,他在寻找人生的意义,毛姆就是超越虚无主义的榜样。
参考文献:
[1] 苏玲:《论毛姆小说的虚无思想》,《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2] 郑小芳:《论屠格涅夫〈父与子〉中的虚无主义》,《芒种》,2013年第3期。
(张志超,河南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关键词:威廉·萨默赛特·毛姆 虚无 原因 超越
威廉·萨默赛特·毛姆是英国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英国小说家、戏剧家。从1897年弃医从文开始,他一生创作了20部长篇小说、32部戏剧和8部短篇小说集。毛姆创作高峰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在世界大战的背景、当时流行的哲学影响和他自身的生活经历使得他的作品中充斥着浓厚的虚无主义思想。虚无,是否定,是“不存在”,虚无主义认为世界和人类的存在没有意义。非常关注人类生存的毛姆在他的作品里一直表达这种对人的存在本源性意义上的虚无。这种虚无思想表现在他小说中的许多地方,包括迷惑感、粘滞感、陌生感、痛苦感、孤独感等各个方面,在小说的每一个地方都透漏着虚无的气息,这种巨大虚无的气息笼罩在毛姆小说的世界里,给人一种沉重严酷的压迫感,压得人喘不过来气来,引发人们对人生、社会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一 毛姆小说虚无思想的体现
1 孤独感
毛姆小说的虚无思想首先体现在孤独感。阿尔贝·加缪把人比喻为“无所依托的流浪者”,孤独是人类不可去除的阴影,毛姆的作品也深刻地体现这一点。在毛姆小说里的人物心灵封闭,人与人之间缺乏交流、关系冷漠,每一个人都是完全个体的、孤独的、和群体完全无关的。《月亮和六便士》中斯克里·克兰德就处在这种孤独的境界中。他平时很少和别人沟通,甚至与他看似恩爱的妻子都没有过任何深入的交流,妻子和他一同生活七年,但是对他的内心世界却一点也不了解,不了解克兰德的思想,不了解克兰德绘画的理想。有一天克兰德离家出走妻子十分惊讶,对克兰德为了追求艺术而出走的想法一点都不了解,甚至认为丈夫是因为别的女人而离开自己的,可见克兰德和妻子之间的隔阂是多么大。克兰德从来不和妻子谈自己的想法,连出去学绘画都没有告诉过妻子,直到离开的时候都只是以告知的语气告诉妻子要分居,也没有丝毫的愧疚和不安,没有一句话的解释,没有一丝对妻子的牵挂。在小说里,克兰德不仅对妻子如此,对其他人更是疏远冷漠,很少沟通,和别人说话的时候,他能少说一个字绝对不会多说半个字,简短凝练到极点。没有沟通,没有交流,没有任何心灵上的碰撞,人与人之间总是隔着一股无形的帷幕,之间没有任何交集,相互孤立,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犹如生活在荒无人烟的海岛。语言和对话在毛姆小说中的人物眼中是一种多余的东西,亲人之间、朋友之间,甚至热恋的情人之间都没有任何卿卿我我,只是在无声中默默的度过。无声中的人都是孤独的,这种孤独感笼罩着小说,人与人之间相互孤立,那种虚无感油然而生。
2 厌倦感
毛姆小说的虚无思想也体现在厌倦感上。当人饱受苦难和挫折的折磨后会渐渐地对前途和生活感到失望、厌倦,怀疑美和幸福的存在,产生了一种痛苦到绝望的虚无精神,由对事物存在的怀疑上升到对整个世界存在的怀疑,这样的例子在毛姆笔下比比皆是。《月亮和六便士》的克兰德,他在离家出走之后开始了对艺术和美的追寻。在历尽千辛万苦之后他终于做出了天才的绘画,但是克兰德却将它烧成灰烬。同样,毛姆另一部长篇小说《人性的枷锁》中的菲利普多年以来的梦想就是去西班牙托莱多观赏风景名胜。为了梦想他也确实付出了许多努力,他收集大量托莱多的风景画,专门学习西班牙语,但是当他毕业之后一切准备就绪时却放弃了去托莱多的机会,他说:“自己被耗尽了,已变得筋疲力尽了”。《插曲》里森曼为了自己的恋人盗窃公款,但是事情败露他锒铛入狱,在监狱的日子里他无时无刻不在思念自己深爱的恋人,但当他刑满释放,终于可以见到恋人时,却感觉厌倦了一切,抛弃了他的恋人。类似的人物在毛姆小说世界里还有很多,他们积极向上地追求着某些东西,但是在马上达到目标之前却停了下来。在那些人眼里,美和幸福是不存在的,所谓的美只是水中月,自私、污浊、肮脏才是社会的现实。在“认清”这一点之后,他们便放弃对美和幸福的追求,再美丽的托莱多也无法掩盖社会的黑暗,再深爱的情人也不免情投他处,再天才的画作也无法摆脱利益对人追求艺术的束缚。这些看似不正常的人和充满谬误的举动,实际上是毛姆对社会的罪恶的控诉,毛姆控诉这个社会毁灭美的存在,控诉对自由和幸福的毁灭。
3 迷茫感
毛姆小说还有一种迷茫感。主人公对任何事情都抱着不赞成也不反对的态度,只是在冷漠地观望,身边的事情一切事情都跟自己没有任何关系。《月亮和六便士》克兰德不顾妻子的感受离家出走,而且不做任何解释,克兰德丝毫没有在意过妻子的感受,不给妻子了解自己的任何机会。后来他却勾引朋友的妻子,破坏朋友的家庭,而最后他又抛弃了朋友的妻子,始乱终弃。在这场闹剧里,他不顾及朋友的痛苦,不顾及任何人的感受,别人的痛苦是别人的事情,认为那些和自己没有任何关系,自己也没有义务对别人的痛苦负责,不管是不是他一手造成的。每一个人都是局外人,都袖手旁观地看着一切。毛姆小说中的主人公对一切都漠不关心,对一切都是抱着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一直迷茫着。这种迷茫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两次世界大战中的青年们共有的迷茫感,在残酷的战争摧残下这些青年们丧失了对生活、对希望的信心。他们认为社会、道德、秩序都和他们无关,自己只要按着自己的意愿和本能做事就可以,至于周围环境和其他人的反应则漠不关心,自己更没必要对外界的一切负任何责任。迷茫的人没有明确的价值观,认为做的一切都没有任何意义,既然一切都没有意义,那我们努力有什么用呢?什么都没有用,人生都没有任何意义,那一切都是虚无的。
4 痛苦感
在毛姆的小说里面还体现出一种痛苦感。亚瑟·叔本华曾经发出感慨:“人的生存就是一场注定要失败的痛苦的斗争。”生存是痛苦的,是没有意义的,没有意义的人生就是非常痛苦的。毛姆小说一直体现着这种痛苦的虚无感,人丧失生存的意义,没有了生存的精神依托,成了彻头彻尾的精神流浪者。《人性的枷锁》中的菲利普从小就感受不到生活的乐趣。身体上的缺陷和生活上的折磨使得菲利普将自己的希望寄托于宗教之中,持续痛苦的他在折磨之后又将希望寄托到爱情上,但是他苦苦追寻的爱情没有达到他所期望的那样,而是无情的幻灭,禁锢人的生活和灵魂。在这之后,菲利普也追求过艺术,追求过事业,和以前一样每一次努力都因为痛苦的现实生活而以失败告终。这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和痛苦让菲利普深深的陷入了绝望。现实和理想、实际和幻想、肉体和灵魂之间有巨大的差距和矛盾,让人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失败感和痛苦。毛姆笔下的人物不仅对生存的意义表示怀疑,而且对整个人生抱着否定的态度。在这虚无痛苦的人生里,人唯一能做的只有任凭命运的驱使,飘忽在茫茫无尽头的黑暗深渊之中,即不明缘由,也不知会被抛向何方。每个人都流浪在这个虚无的世界里,无依无靠,无家可归,麻木不仁,迷茫而不知所措。 二 毛姆虚无思想的产生原因
虚无弥漫在所有的毛姆小说的世界中,这种虚无感体现在方方面面,造成了一种让人窒息的压迫感。但是在分析完毛姆小说虚无思想的体现以后,回过头来我们不禁要问:毛姆为什么要执着地写着虚无?是什么造成了毛姆的虚无思想?
本文认为毛姆小说虚无思想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因素导致。首先应该是那个时代的影响。20世纪以来科学与技术有了翻天覆地的发展,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为代表的新时代的科学技术向传统的思想发起致命的挑战。科技的发展冲击了宗教的地位,冲击了数百年以来的传统思想,欧洲人的价值观念和精神依托在这个时代被冲得分崩离析,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所以才发出了“上帝死了”的疾呼。人没有了任何所谓的终极价值值得去追求了,虚无是人类不得不面对的迷茫。科技巨大的进步促进了物质极大发展,也造成了精神极大的危机。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推广,现代大工业机械化生产使得人们创造了巨大的财富。渐渐地“效率至上”、“利益至上”的理念深入人心,利益是人唯一去追求的东西,这极大地压抑了人性,摧毁了人们的精神。人只是大规模机器生产的一件零件,物化了的人成为社会的玩物,没有归宿,没有依托,人堕落到虚无的深渊之中。
除了社会的因素之外,毛姆自身经历也有很大影响。毛姆喜欢读书,其中最喜欢叔本华的书籍。众所周知叔本华是虚无主义和悲观主义哲学的代表者,他说人生就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人生就是没有意义的,是虚无的。毛姆在很大程度上吸收借鉴叔本华的思想。在毛姆眼里,人生就是一场悲剧,就是一场无法解脱的痛苦,永无止境的痛苦也就是虚无的人生。毛姆的作品对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有很大的继承和发展。还有毛姆从小到大自身的实际经历,其实毛姆的生活一如他笔下的克兰德、菲利普,也是充满矛盾、充满迷茫的,在无数次失败面前导致了毛姆对现实世界的格格不入,加剧毛姆内心的孤独和痛苦,即使在功成名就之时,他也只是一个“盛誉下的孤独者”。毛姆小说里面的主人公也或多或少地体现出毛姆自身的生活和内心想法。除此之外两次世界大战、当时欧洲主流的哲学思想也在影响着毛姆虚无思想的诞生和发展。
三 毛姆虚无思想及其超越
虚无主义固然不值得提倡,但我们不能武断地说毛姆的虚无思想是对是错。毛姆虽然深受叔本华虚无主义的影响,但是他一生都在为过一个丰富美丽的生活而努力。毛姆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他“知道”生活没有任何意义,但他还在努力地让其变得有意义,就像西西弗斯明知道石头终将掉下来,但他还是在尽全力将它推向山顶,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态度让人敬佩,这种直面虚无并且不屈不挠的反抗到底的勇气值得人去学习。
毛姆一生的创作都在为追寻“真、善、美”而努力,他的许多作品都是沿着“真、善、美”这三个字去探寻的。毛姆坚持着这些,一直在虚无主义的道路上寻求超越,毛姆笔下的人勇敢得追寻人生的意义,用自己的行动去证明自己和人类存在的价值。
在虚无之路上进行超越,这其实不容易办到。一般来说如果一个人看透了生命虚无的本质,就不会再去努力,再去做什么,但是毛姆笔下的人不是这样,他们看清了虚无,但是没有屈从与虚无,而是逆流而上,直面人生。毛姆小说的巨大意义就是在于其中“直面虚无”的勇气。和毛姆同一时代的许多作家都被人生的虚无感所击溃,终日活在恐惧之中,他们或是自暴自弃,或是精神抑郁,甚至自杀了事。而毛姆选择直面虚无,直面这人生血淋淋的现实,毛姆在唤醒人们不畏虚无的勇气,唤醒人做人的尊严,极力保持积极的态度。
我们要肯定毛姆在超越虚无主义的路上的奔跑。他在向前跑,即使前面是一片虚无,即使跑的没有任何意义。他在追寻人生的价值,他在寻找人生的意义,毛姆就是超越虚无主义的榜样。
参考文献:
[1] 苏玲:《论毛姆小说的虚无思想》,《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2] 郑小芳:《论屠格涅夫〈父与子〉中的虚无主义》,《芒种》,2013年第3期。
(张志超,河南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