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今中外描绘秋色的作品可谓洋洋大观,金色的原野、硕大的瓜果、白雪般的芦苇、南迁的大雁、寂寥的山川……,都是表现秋的惯用题材,秋色可以用具体的形象和色彩来表现,但“秋声”的表现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声音的表现是音乐的特长,但用绘画表现秋声,也有精妙绝伦的上品。杨善深先生的这幅《秋声》图,简淡空灵,画外余音,让我百看不厌,久久回味。
欣赏这幅图画,先不必去看他的画题,只须慢慢地欣赏,待物我两忘的时候,蓦回首,倏然有悟,自然有了秋的感触,耳边如闻虫鸣。这就是画家选材的妙处,借蟋蟀表达秋声,虫不必多,三只已足。蟋蟀的叫声是秋天最具代表性的背景音乐,从初秋到仲秋到晚秋,他们的叫声不同,音质有异,正如奏弦乐时拉弓的手,有快慢、强弱、刚柔的变化。画中所传达的秋声,应该是深秋的声音吧。看那三只小虫,前面的是一公一母,后面的是一只老而大的母虫,连身体都变成了旧红的色质。只有深入生活的人才知道,过了仲秋才会出现如此成熟的大个头蟋蟀。欣赏到此,再抬头读那首题画诗,便更确切无疑地领悟到深秋的声音,寒灯、客馆、古城、秋雨、不眠人……,天地都浸润在一片秋声之中了。
《秋声》构图简单而雅洁,没有一丝多余的笔触。画的主角——三只蟋蟀和大篇幅的题诗都集中在画面左上方,右下方则是一片纯净的空白。这种构图可以体现繁与简、实与虚、疏与密的美学原则,基本空间的比例与黄金分割率一致,形象和空白比大约是6比4。单从三只蟋蟀来看,作者也没有简单呆板地排列,而是前二后一,公母大小混杂,虽仅三只小虫,而极尽变化之能。更妙的还是题画诗和小虫的相互渲染、映衬,一动一静,点面结合,使人感觉到蟋蟀正由右上方向左下方跳跃运动着,整幅构图简略至极,而生动至极。
《秋声》的绘画部分是三只蟋蟀,但上面的题诗所占的比重实则已经超过了绘画,是整幅作品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试想,如果没有了题诗,三只蟋蟀能传达什么意思呢?单调的三只小虫,岂不成了生物课上的设色标本了吗?可见,题诗对于画作的分量该有多么重要。作者题诗的内容紧扣秋声这个主题,用的是明朝僧人善持的《咏蟋蟀诗》,我们从第一句“切切动哀音”读到末句“终宵费苦吟”的时候,已经感觉置身于其中了,这是“人在秋声之中”的意境。原来,人和蟋蟀都在“吟”,顿时,我们感觉“秋声”不再是单纯的几个音符,而有了更加深邃的内蕴和难以描摹的意境。
最值得一提的还是杨先生那“亦画亦写”的书法。对于这样的画面,如果没有题诗,内容将是苍白的,而如果没有杨先生独到的书法,那三只蟋蟀是否还能妥帖自然地在那里蹦跳呢?杨先生的书法是他绘画的密友,他的作品或长篇题跋,或惜墨如金,总能做到书画交融,相得益彰。他书法最大的特点是“以写画的方式来写字”,虽书而似画,(如赵孟頫所说的“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书法结体奇俊,长短肥瘦、浓淡枯滑,变化多端,具有鲜明的汉碑趣味,古奥而灵动,既有楷书的方正,也有行书草书的灵动,更有篆隶的典雅,笔间变化极其丰富。黄苗子评杨善深的书法:“如云鹄游天,氤氲绵渺,以气韵生动胜;如老将布阵,寓整于谲,以奇正相生胜;浑厚华滋,外师造化以融画入书胜;下笔则吊诡驰骤,虎踯龙腾,以气态雄杰胜;纵横挥洒,如万岁枯藤,以劲健郁苍胜。”看它的书法,就像游历于一段风景美丽的山路,又像是踟蹰在一片斑驳的秋林。在这幅《秋声》图中,他的题跋诗仿佛可以幻化成一片枝桠横斜的秋林,又像是一丛五彩斑驳的秋草,三只蟋蟀从中蹦出,结伴往西南而去。真是匠心独运,自然天成。
诗书画印的结合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大特色,也是文人画的主要特点之一。《秋声》正是作者发扬传统精髓的经典之作。对于传统的中国文人画,容易走入两个极端,过份强调才情,则有疏于描摹的弊端,过份强调描摹,则又易堕入匠气而流于机械。杨善深先生作为岭南画派的名家,既精于造型描摹又具备人品、学问、才情、思想的修养,因此,他的绘画既有传统文人画的洒脱逸气,又吸取了现代西方绘画的技巧,以素描为基础精准造型,不愧为融汇中西,继承和发扬中国画传统的大师。
《秋声》选材的巧妙精炼、构图的大胆留白,书法与绘画的自然结合,以及作者独到的书法造诣……使观者在领略到美的同时,更能感受到一种“画外之音”,体会到飘渺的“境外之境”,让观者在秋声中展开无限的想象。在这充塞天地的秋声中,一起来吟诵吧。“秋之为物,其色惨淡,烟菲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精,其气凛冽贬人肌骨,……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予之叹息。”
欣赏这幅图画,先不必去看他的画题,只须慢慢地欣赏,待物我两忘的时候,蓦回首,倏然有悟,自然有了秋的感触,耳边如闻虫鸣。这就是画家选材的妙处,借蟋蟀表达秋声,虫不必多,三只已足。蟋蟀的叫声是秋天最具代表性的背景音乐,从初秋到仲秋到晚秋,他们的叫声不同,音质有异,正如奏弦乐时拉弓的手,有快慢、强弱、刚柔的变化。画中所传达的秋声,应该是深秋的声音吧。看那三只小虫,前面的是一公一母,后面的是一只老而大的母虫,连身体都变成了旧红的色质。只有深入生活的人才知道,过了仲秋才会出现如此成熟的大个头蟋蟀。欣赏到此,再抬头读那首题画诗,便更确切无疑地领悟到深秋的声音,寒灯、客馆、古城、秋雨、不眠人……,天地都浸润在一片秋声之中了。
《秋声》构图简单而雅洁,没有一丝多余的笔触。画的主角——三只蟋蟀和大篇幅的题诗都集中在画面左上方,右下方则是一片纯净的空白。这种构图可以体现繁与简、实与虚、疏与密的美学原则,基本空间的比例与黄金分割率一致,形象和空白比大约是6比4。单从三只蟋蟀来看,作者也没有简单呆板地排列,而是前二后一,公母大小混杂,虽仅三只小虫,而极尽变化之能。更妙的还是题画诗和小虫的相互渲染、映衬,一动一静,点面结合,使人感觉到蟋蟀正由右上方向左下方跳跃运动着,整幅构图简略至极,而生动至极。
《秋声》的绘画部分是三只蟋蟀,但上面的题诗所占的比重实则已经超过了绘画,是整幅作品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试想,如果没有了题诗,三只蟋蟀能传达什么意思呢?单调的三只小虫,岂不成了生物课上的设色标本了吗?可见,题诗对于画作的分量该有多么重要。作者题诗的内容紧扣秋声这个主题,用的是明朝僧人善持的《咏蟋蟀诗》,我们从第一句“切切动哀音”读到末句“终宵费苦吟”的时候,已经感觉置身于其中了,这是“人在秋声之中”的意境。原来,人和蟋蟀都在“吟”,顿时,我们感觉“秋声”不再是单纯的几个音符,而有了更加深邃的内蕴和难以描摹的意境。
最值得一提的还是杨先生那“亦画亦写”的书法。对于这样的画面,如果没有题诗,内容将是苍白的,而如果没有杨先生独到的书法,那三只蟋蟀是否还能妥帖自然地在那里蹦跳呢?杨先生的书法是他绘画的密友,他的作品或长篇题跋,或惜墨如金,总能做到书画交融,相得益彰。他书法最大的特点是“以写画的方式来写字”,虽书而似画,(如赵孟頫所说的“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书法结体奇俊,长短肥瘦、浓淡枯滑,变化多端,具有鲜明的汉碑趣味,古奥而灵动,既有楷书的方正,也有行书草书的灵动,更有篆隶的典雅,笔间变化极其丰富。黄苗子评杨善深的书法:“如云鹄游天,氤氲绵渺,以气韵生动胜;如老将布阵,寓整于谲,以奇正相生胜;浑厚华滋,外师造化以融画入书胜;下笔则吊诡驰骤,虎踯龙腾,以气态雄杰胜;纵横挥洒,如万岁枯藤,以劲健郁苍胜。”看它的书法,就像游历于一段风景美丽的山路,又像是踟蹰在一片斑驳的秋林。在这幅《秋声》图中,他的题跋诗仿佛可以幻化成一片枝桠横斜的秋林,又像是一丛五彩斑驳的秋草,三只蟋蟀从中蹦出,结伴往西南而去。真是匠心独运,自然天成。
诗书画印的结合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大特色,也是文人画的主要特点之一。《秋声》正是作者发扬传统精髓的经典之作。对于传统的中国文人画,容易走入两个极端,过份强调才情,则有疏于描摹的弊端,过份强调描摹,则又易堕入匠气而流于机械。杨善深先生作为岭南画派的名家,既精于造型描摹又具备人品、学问、才情、思想的修养,因此,他的绘画既有传统文人画的洒脱逸气,又吸取了现代西方绘画的技巧,以素描为基础精准造型,不愧为融汇中西,继承和发扬中国画传统的大师。
《秋声》选材的巧妙精炼、构图的大胆留白,书法与绘画的自然结合,以及作者独到的书法造诣……使观者在领略到美的同时,更能感受到一种“画外之音”,体会到飘渺的“境外之境”,让观者在秋声中展开无限的想象。在这充塞天地的秋声中,一起来吟诵吧。“秋之为物,其色惨淡,烟菲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精,其气凛冽贬人肌骨,……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予之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