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杨善深的《秋声图》感悟中国画的“境外之境”“画外之音”

来源 :学术理论与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k198707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今中外描绘秋色的作品可谓洋洋大观,金色的原野、硕大的瓜果、白雪般的芦苇、南迁的大雁、寂寥的山川……,都是表现秋的惯用题材,秋色可以用具体的形象和色彩来表现,但“秋声”的表现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声音的表现是音乐的特长,但用绘画表现秋声,也有精妙绝伦的上品。杨善深先生的这幅《秋声》图,简淡空灵,画外余音,让我百看不厌,久久回味。
  欣赏这幅图画,先不必去看他的画题,只须慢慢地欣赏,待物我两忘的时候,蓦回首,倏然有悟,自然有了秋的感触,耳边如闻虫鸣。这就是画家选材的妙处,借蟋蟀表达秋声,虫不必多,三只已足。蟋蟀的叫声是秋天最具代表性的背景音乐,从初秋到仲秋到晚秋,他们的叫声不同,音质有异,正如奏弦乐时拉弓的手,有快慢、强弱、刚柔的变化。画中所传达的秋声,应该是深秋的声音吧。看那三只小虫,前面的是一公一母,后面的是一只老而大的母虫,连身体都变成了旧红的色质。只有深入生活的人才知道,过了仲秋才会出现如此成熟的大个头蟋蟀。欣赏到此,再抬头读那首题画诗,便更确切无疑地领悟到深秋的声音,寒灯、客馆、古城、秋雨、不眠人……,天地都浸润在一片秋声之中了。
  《秋声》构图简单而雅洁,没有一丝多余的笔触。画的主角——三只蟋蟀和大篇幅的题诗都集中在画面左上方,右下方则是一片纯净的空白。这种构图可以体现繁与简、实与虚、疏与密的美学原则,基本空间的比例与黄金分割率一致,形象和空白比大约是6比4。单从三只蟋蟀来看,作者也没有简单呆板地排列,而是前二后一,公母大小混杂,虽仅三只小虫,而极尽变化之能。更妙的还是题画诗和小虫的相互渲染、映衬,一动一静,点面结合,使人感觉到蟋蟀正由右上方向左下方跳跃运动着,整幅构图简略至极,而生动至极。
  《秋声》的绘画部分是三只蟋蟀,但上面的题诗所占的比重实则已经超过了绘画,是整幅作品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试想,如果没有了题诗,三只蟋蟀能传达什么意思呢?单调的三只小虫,岂不成了生物课上的设色标本了吗?可见,题诗对于画作的分量该有多么重要。作者题诗的内容紧扣秋声这个主题,用的是明朝僧人善持的《咏蟋蟀诗》,我们从第一句“切切动哀音”读到末句“终宵费苦吟”的时候,已经感觉置身于其中了,这是“人在秋声之中”的意境。原来,人和蟋蟀都在“吟”,顿时,我们感觉“秋声”不再是单纯的几个音符,而有了更加深邃的内蕴和难以描摹的意境。
  最值得一提的还是杨先生那“亦画亦写”的书法。对于这样的画面,如果没有题诗,内容将是苍白的,而如果没有杨先生独到的书法,那三只蟋蟀是否还能妥帖自然地在那里蹦跳呢?杨先生的书法是他绘画的密友,他的作品或长篇题跋,或惜墨如金,总能做到书画交融,相得益彰。他书法最大的特点是“以写画的方式来写字”,虽书而似画,(如赵孟頫所说的“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书法结体奇俊,长短肥瘦、浓淡枯滑,变化多端,具有鲜明的汉碑趣味,古奥而灵动,既有楷书的方正,也有行书草书的灵动,更有篆隶的典雅,笔间变化极其丰富。黄苗子评杨善深的书法:“如云鹄游天,氤氲绵渺,以气韵生动胜;如老将布阵,寓整于谲,以奇正相生胜;浑厚华滋,外师造化以融画入书胜;下笔则吊诡驰骤,虎踯龙腾,以气态雄杰胜;纵横挥洒,如万岁枯藤,以劲健郁苍胜。”看它的书法,就像游历于一段风景美丽的山路,又像是踟蹰在一片斑驳的秋林。在这幅《秋声》图中,他的题跋诗仿佛可以幻化成一片枝桠横斜的秋林,又像是一丛五彩斑驳的秋草,三只蟋蟀从中蹦出,结伴往西南而去。真是匠心独运,自然天成。
  诗书画印的结合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大特色,也是文人画的主要特点之一。《秋声》正是作者发扬传统精髓的经典之作。对于传统的中国文人画,容易走入两个极端,过份强调才情,则有疏于描摹的弊端,过份强调描摹,则又易堕入匠气而流于机械。杨善深先生作为岭南画派的名家,既精于造型描摹又具备人品、学问、才情、思想的修养,因此,他的绘画既有传统文人画的洒脱逸气,又吸取了现代西方绘画的技巧,以素描为基础精准造型,不愧为融汇中西,继承和发扬中国画传统的大师。
  《秋声》选材的巧妙精炼、构图的大胆留白,书法与绘画的自然结合,以及作者独到的书法造诣……使观者在领略到美的同时,更能感受到一种“画外之音”,体会到飘渺的“境外之境”,让观者在秋声中展开无限的想象。在这充塞天地的秋声中,一起来吟诵吧。“秋之为物,其色惨淡,烟菲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精,其气凛冽贬人肌骨,……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予之叹息。”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从学生基础、家庭条件、思维方式、教学方法、班级氛围五个方面,分析了民族中学学生英语水平两极化问题的主要成因。指出了解决“两极化”问题面临的五个困难:如何激发学习热情、如何提升师生情感、如何创新教学方法、如何形成教学合力。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两极化”问题的五个实践措施:始终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习英语的内在动力;建立爱生如子“三师”情感,强化热爱英语的学习热情;始终坚持
期刊
摘 要:现代认知同化论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泊尔的重要理论成果。本文通过研究认知同化论的基本理论框架,探讨其在生物教学的应用,从认知学角度寻找更好的教学模式,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认知同化论;奥苏泊尔;生物教学    在现代生物教学中,如何将最新的教学理论应用到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是每一位教师不断探求的使命。认知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提出的同化论为生物教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奥苏伯
期刊
摘 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后,不可移动文物数量成倍增加,文物保护形势严峻,县级管理力量相对薄弱,设立业余文保员,加强文保队伍建设是新形势下文物保护的有力措施。  关键词:基层;文物保护员;建设;探索  邹平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文化遗产丰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后,又发现了大批文物,全县125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文物点多达170余处,广泛分布于全县16个镇(办事处),其保护呈现点多、线长、面广的
期刊
摘 要:采制生动、鲜活的新闻节目,增强电视新闻的现场感、可视性,是电视新闻工作者必需承担的重要任务。本文试图从电视的本体语言入手,对电视新闻采制过程中,加强电视观念的途径做一探讨。  关键词:电视新闻;采制;电视观念;策略  电视新闻是电视记者向观众叙述事实、阐述理念的窗口,也是传递信息的物质材料,是以广电信号为载体的电视画面与声音的再现。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必须把握好这一特点,进一步强化电视新闻
期刊
摘 要:《导言》是马克思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转变的重要标志。系统地剖析《导言》的论证逻辑,全面地把握《导言》所蕴含的精华,对进一步深化认识和科学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逻辑思维;逻辑关系;理论价值  《导言》(以下简称《导言》)约写于1843年10月中-1844年1月,是马克思到巴黎之后写的第一篇论文,其发表在《德法年鉴》上。《德法年鉴》是马克思和
期刊
近几年,体育运动在我国日渐深入人心,《全民健身条例》的实施,让众多人开始关注健康,关注健身,关注运动。尤其是在丁俊晖、李娜、还有华裔NBA球员林书豪等知名度和影响力日渐增大时,人们对体育运动的爱好程度,对体育比赛的热心程度,比以往有了大的提高。前年,全国有1.2亿观众看了李娜的法网比赛直播;更早些时候丁俊晖打斯诺克世锦赛时,也有四千万人与其共进退共悲喜;最近,每每NBA直播火箭队的比赛时,一些不是
期刊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情感生态环境,是指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思想品德教师依据教材而创设以形象为主体、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的理解思想品德学习内容,促进其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效率。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情感生态环境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已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关注。  苏霍姆林斯基
期刊
感受: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我们的本质,也是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原因。只有人际关系处理得得当,我们才能舒心顺心。作为老师,要处理的人际关系无外乎五个方面:与领导、与同事、与家庭、与学生、与家长。然而工作越来越让我们抱怨,我们需要找到我们为什么会抱怨?我们如何不抱怨?让教学与班主任工作变成愉快的体验。  一、关系很重要 
期刊
摘 要: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已经成为相当严重的问题。我们不能只为了经济的高速发展而毁了环境,毁了我们共同生存的空间。更何况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在“蓝天,碧水,绿色”的环境中生产生活,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向往和追求。因此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势在必行。面对这一形势我们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建设节约
期刊
摘 要:少数民族犯罪与汉族犯罪在原因上有很多的共性,如社会原因、家庭原因等,但是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的犯罪又有着一些“个性”。湘西地区深受地理、自然环境等原因的影响,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发展程度远落后于其他发达地区。因此,本文将从经济文化冲突、亚文化、土家族和苗族的独特的国民性格四个方面对湘西湘西青少年的犯罪原因进行论述。  关键词:湘西地区;青少年犯罪;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