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道见闻
我们从西宁出发,乘汽车沿109国道向西藏驶去。所走的路线,就是当年文成公主下嫁松赞干布去吐蕃(现西藏)所走唐蕃古道的一部分。它又是当年内地和西北藏族等少数民族经贸交流的主要通道,因而又被称为茶马古道。在这条友谊之道和经贸之道上,有内地和边疆少数民族交易的茶马互市,有见证了文成公主入藏的倒淌河、日月山,有美如画卷的高原明珠青海湖,有民歌王子王洛宾邂逅藏族姑娘留下一段浪漫爱情故事的金银滩草原,有研制我国两弹一星、以前外界很少知道的科研基地——西海原子城……
别说在文成公主入藏的唐朝,就是改革开放前,这条通往西北边疆的交通大动脉、闻名遐迩的茶马互市,虽然名声很大,但依然偏僻而荒凉,道路崎岖,关山险阻,人烟稀少。
今天,这条名声在外的古道已经没有了当年的模样,成为从北京直达拉萨的国家级公路。两旁山河依旧,但荒凉的戈壁已覆有植被,晚秋时节,青稞和菜花还依稀可见,草原和山峦也由绿变黄,上面滚动着白云似的羊群……
在一座桥梁附近,路旁干河滩上停着一辆卡车,车上、车下有许多牦牛。有人在追赶牦牛,像是要把它套住;有人用绳索套住了牦牛脖子,正在用力拖。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这里是牦牛交易场所。这唐蕃古道原是藏汉进行茶马交易的所在。那时是以物易物,靠马帮托运。现在不同了,不但已是货币交易,而且,马帮换成了卡车。
虽然这条古道已经成为全新的现代化国家级公路,当年的遗迹已经不多,但由于这条路承载过太多的历史重负,有太厚重的人文积淀,我们依然想象得出它当年的风貌,感受得到当年的氛围和气息……
日月山——藏汉交好的见证
告别牦牛交易场所,车子继续前行,不久,便来到一座隘口。远远看见两座耸入云端比肩并立的山峰,山体呈锈红色,上面插满五颜六色的经幡,山顶上各有一座亭子。这就是唐蕃古道上有名的日月山,高一些的山顶上的亭子叫日亭,低一些的山顶上的叫月亭。
日月山是内地通往西藏的咽喉要冲,是内地与边疆、农耕区与畜牧区的分界线。当年文成公主入藏和亲就从此地经过,日月山的得名就源于文成公主的美丽传说。
日月山因为山体为红色,俗称“赤岭”。在唐朝时候,这里是唐与吐蕃的边界,过了赤岭,就等于是出了大唐到了吐蕃。当时,这里极为偏僻荒凉,人迹罕至。文成公主来到这荒无人烟的边塞之地,含泪登上光秃秃的赤岭,回望大唐都城长安,一派云遮雾掩,山水阻隔,哪里看得见长安的影子?但为了表示和亲的真心实意,她在赤岭上脱掉大唐衣装,换上藏族服饰。换衣服时将随身携带的一面宝镜扔了出去,摔成两半。这时,奇迹出现了,宝镜一半摔成金日形状,一半摔成银月形状,并迅速化作日形和月形两座大山。从此,日月山这个名字便代替了赤岭,广为流传,而赤岭这个名字却被人们渐渐淡忘了。
如今,日月山已成为青海著名的旅游景区,进入写有“日月山”门匾的牌楼,左首便是文成公主庙、文成公主纪念馆和祝福平安的嘛呢堆。
文成公主庙里正中是文成公主的塑像,左面是她丈夫、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右面是迎亲使者吐蕃大相禄东赞。文成公主庙香火非常旺盛,缅怀参拜的人络绎不绝,文成公主在藏族同胞中的威望和影响之大,可见一斑。
走出文成公主庙沿中轴线向上攀登,半山腰高高矗立着文成公主汉白玉雕像,雕像后左侧是日亭,右侧是月亭,三者相互照应,浑然一体,庄严肃穆,供人们瞻仰、怀思。
有情有义倒淌河
翻过日月山不远就是倒淌河。尚未走下高速路,便看到河滩上矗立的碑石上写着“倒淌河”三个红色大字。已是深秋时节,河中没有多少水,不过,从宽阔的河床可以看出,春夏丰水期河里的水很大。河水没有污染,很清澈,几乎可以看到河底。
在这里,几乎每块石头,每棵树木、小草都与文成公主有关,都有一个美丽的藏汉亲如一家人的传说。倒淌河自然也不例外。传说文成公主入藏前,这条河同其他河流一样是自西向东流的。文成公主在日月山换上藏家服饰以后,翻过日月山来到河边,这里比日月山低,公主再也望不到家乡,看不到长安了,她不由悲恸难忍,热泪涌流,滴滴泪水落入河中。河水被文成公主的大义和善良感动,连同水中游的鱼、天上飞的鸟、地面跑的兽,一起跟着公主的车驾向西而去。从此,这条由西向东流的河流便由东向西倒流起来。
当然,这只是个传说,倒淌河真正形成的原因是由于地壳变化,日月山隆起,东面地势升高,水往低处流,倒淌河自然就由东向西倒流起来。不过,藏族同胞却坚持相信倒淌河是因文成公主才倒流的。
我们从西宁出发,乘汽车沿109国道向西藏驶去。所走的路线,就是当年文成公主下嫁松赞干布去吐蕃(现西藏)所走唐蕃古道的一部分。它又是当年内地和西北藏族等少数民族经贸交流的主要通道,因而又被称为茶马古道。在这条友谊之道和经贸之道上,有内地和边疆少数民族交易的茶马互市,有见证了文成公主入藏的倒淌河、日月山,有美如画卷的高原明珠青海湖,有民歌王子王洛宾邂逅藏族姑娘留下一段浪漫爱情故事的金银滩草原,有研制我国两弹一星、以前外界很少知道的科研基地——西海原子城……
别说在文成公主入藏的唐朝,就是改革开放前,这条通往西北边疆的交通大动脉、闻名遐迩的茶马互市,虽然名声很大,但依然偏僻而荒凉,道路崎岖,关山险阻,人烟稀少。
今天,这条名声在外的古道已经没有了当年的模样,成为从北京直达拉萨的国家级公路。两旁山河依旧,但荒凉的戈壁已覆有植被,晚秋时节,青稞和菜花还依稀可见,草原和山峦也由绿变黄,上面滚动着白云似的羊群……
在一座桥梁附近,路旁干河滩上停着一辆卡车,车上、车下有许多牦牛。有人在追赶牦牛,像是要把它套住;有人用绳索套住了牦牛脖子,正在用力拖。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这里是牦牛交易场所。这唐蕃古道原是藏汉进行茶马交易的所在。那时是以物易物,靠马帮托运。现在不同了,不但已是货币交易,而且,马帮换成了卡车。
虽然这条古道已经成为全新的现代化国家级公路,当年的遗迹已经不多,但由于这条路承载过太多的历史重负,有太厚重的人文积淀,我们依然想象得出它当年的风貌,感受得到当年的氛围和气息……
日月山——藏汉交好的见证
告别牦牛交易场所,车子继续前行,不久,便来到一座隘口。远远看见两座耸入云端比肩并立的山峰,山体呈锈红色,上面插满五颜六色的经幡,山顶上各有一座亭子。这就是唐蕃古道上有名的日月山,高一些的山顶上的亭子叫日亭,低一些的山顶上的叫月亭。
日月山是内地通往西藏的咽喉要冲,是内地与边疆、农耕区与畜牧区的分界线。当年文成公主入藏和亲就从此地经过,日月山的得名就源于文成公主的美丽传说。
日月山因为山体为红色,俗称“赤岭”。在唐朝时候,这里是唐与吐蕃的边界,过了赤岭,就等于是出了大唐到了吐蕃。当时,这里极为偏僻荒凉,人迹罕至。文成公主来到这荒无人烟的边塞之地,含泪登上光秃秃的赤岭,回望大唐都城长安,一派云遮雾掩,山水阻隔,哪里看得见长安的影子?但为了表示和亲的真心实意,她在赤岭上脱掉大唐衣装,换上藏族服饰。换衣服时将随身携带的一面宝镜扔了出去,摔成两半。这时,奇迹出现了,宝镜一半摔成金日形状,一半摔成银月形状,并迅速化作日形和月形两座大山。从此,日月山这个名字便代替了赤岭,广为流传,而赤岭这个名字却被人们渐渐淡忘了。
如今,日月山已成为青海著名的旅游景区,进入写有“日月山”门匾的牌楼,左首便是文成公主庙、文成公主纪念馆和祝福平安的嘛呢堆。
文成公主庙里正中是文成公主的塑像,左面是她丈夫、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右面是迎亲使者吐蕃大相禄东赞。文成公主庙香火非常旺盛,缅怀参拜的人络绎不绝,文成公主在藏族同胞中的威望和影响之大,可见一斑。
走出文成公主庙沿中轴线向上攀登,半山腰高高矗立着文成公主汉白玉雕像,雕像后左侧是日亭,右侧是月亭,三者相互照应,浑然一体,庄严肃穆,供人们瞻仰、怀思。
有情有义倒淌河
翻过日月山不远就是倒淌河。尚未走下高速路,便看到河滩上矗立的碑石上写着“倒淌河”三个红色大字。已是深秋时节,河中没有多少水,不过,从宽阔的河床可以看出,春夏丰水期河里的水很大。河水没有污染,很清澈,几乎可以看到河底。
在这里,几乎每块石头,每棵树木、小草都与文成公主有关,都有一个美丽的藏汉亲如一家人的传说。倒淌河自然也不例外。传说文成公主入藏前,这条河同其他河流一样是自西向东流的。文成公主在日月山换上藏家服饰以后,翻过日月山来到河边,这里比日月山低,公主再也望不到家乡,看不到长安了,她不由悲恸难忍,热泪涌流,滴滴泪水落入河中。河水被文成公主的大义和善良感动,连同水中游的鱼、天上飞的鸟、地面跑的兽,一起跟着公主的车驾向西而去。从此,这条由西向东流的河流便由东向西倒流起来。
当然,这只是个传说,倒淌河真正形成的原因是由于地壳变化,日月山隆起,东面地势升高,水往低处流,倒淌河自然就由东向西倒流起来。不过,藏族同胞却坚持相信倒淌河是因文成公主才倒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