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Fontan术后咯血的原因与治疗进展

来源 :中国医师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lei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Fontan术常用于无法行解剖学矫治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Fontan手术得到蓬勃发展,经过不断改良,该手术效果取得显著改善.在改良Fontan术中,以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运用最为广泛.不过,改良Fontan术后患者的随访结果显示:随着治疗例数增加和随访期延长,后期随访中出现了各种远期并发症,如慢性心功能不全、血栓形成、蛋白丢失性肠病、心律失常及肝功能障碍,此外还包括罕见的咯血、塑型性支气管炎(plastic bronchitis)等[1].改良Fontan术后咯血是一种罕见的且危及生命的并发症.笔者拟分析并总结相关文献资料,对改良Fontan(特别是TCPC)术后咯血的治疗和原因进行综述. 关键词:Fontan手术/方法;咯血/治疗;咯血/病因学;手术后并发症;动静脉畸形;肺/血液供给;综述

其他文献
目的 总结婴幼儿完全性房室隔缺损外科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 本院2004年6月至2013年12月共手术治疗婴幼儿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56例,年龄53 d至12个月.全部患者术前经心脏超声检查确诊,其中18例患儿同时行心脏血管CTA检查.Rastelli A型44例,B型3例,C型9例.手术采用单片法修补37例,双片法修补3例,改良单片法修补16例.术后机械通气时间26 ~ 172 h,住ICU时间3~
目的 探讨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缺损患儿的外科治疗策略.方法 2009年3月至2013年12月,本科共收治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缺损患儿60例,其中男23例,女37例;年龄10 d至13岁,平均(18.5±26.3)个月;体质量3~34(8.7±5.2)kg.患儿均因“发现全身皮肤青紫伴进行性加重”就诊,查心脏超声而初步诊断为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缺损并伴有其他心血管畸形.进一步行心血管CT造影和(或)心导管
期刊
@@
目的 总结先天性肺动脉吊带合并气管狭窄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2010年7月至2014年2月,手术治疗11例先天性肺动脉吊带患者,回顾性总结其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 1例肺动脉换位术、10例肺动脉移植术,4例合并重度气管狭窄并手术处理,术后死亡1例,存活患者随访无气管及肺动脉狭窄.结论 先天性肺动脉吊带常合并气管狭窄,早期手术治疗及术后支气管纤维镜治疗可改善其预后。
期刊
@@